努尔哈赤十五子、清朝铁帽子王豫亲王多铎的世系传承

[复制链接]
查看6322 | 回复0 | 2024-5-28 14: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有十二个铁帽子王,其中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多铎也是其中一位,他的爵封是豫亲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铁帽子王豫亲王的世系传承吧。
% N: d) x) F6 z
! h) T+ ?# y+ o" b

5 U1 x) @$ M7 x" H# Q+ A8 G& X
多铎

8 ~5 n$ W, a) s* g7 L& a8 c9 t第一代豫亲王:多铎
6 u6 h! M6 D; ]  k
1 t% P+ t; S* C$ G; r; J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清朝名将。
4 N# W, k# E1 \& r; y;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封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崇德元年1636年),被封为豫亲王。崇德六年(1641年),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
; P3 V7 k" ^+ t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晋和硕德豫亲王。
, X- X+ A+ |5 V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铎染天花死亡,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 \; \* R  ]8 Z
& n) H# d( G/ Q7 e! x6 H: e. a
努尔哈赤十五子、清朝铁帽子王豫亲王多铎的世系传承-2.jpg

$ t( Z* x5 z* E# a9 g4 E1 M& A+ X
多铎影视形象
0 @* p+ J- K; [! o/ L
第二代豫亲王:多尼
4 M) \# c! h" N) a" F3 w: ?) _# A9 {* ?6 E, ^& |! o4 W0 p4 m
爱新觉罗·多尼(1636-1661年),清朝宗室大臣,满洲镶白旗人。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豫通亲王多铎第二子。
- H- l# d8 K+ w9 {1 f/ \* c多尼初封郡王。顺治六年(1649年),承袭豫亲王爵位。顺治八年《1651年),改封为信亲王。顺治九年(1653年),降为信郡王。顺治十五年(1658年),命为安远靖寇大将军,偕同平郡王罗科铎等南征李定国。顺治十七年(1660年)六月,追论磨盘山战役失败战事之罪,罚银五千。* J2 a+ Q+ E4 r4 A2 s0 ]! X4 D, k6 g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多尼逝世,谥号宣和,次子鄂扎嗣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高宗以多铎战功为开国诸王之最,追封多铎、多尼为豫亲王。& i/ I  o7 X/ P6 b1 {  R# u% Y) ]

8 ]+ W3 O4 x# s) V+ J3 N3 g7 ^
努尔哈赤十五子、清朝铁帽子王豫亲王多铎的世系传承-3.jpg

  h+ M* M* i' S8 P7 k- ~/ X# b6 S
多铎影视形象

: S" }# ]1 p! i/ G9 z第三代豫亲王:鄂扎) M' q! h8 n" t* y- h  B
* f, \4 }& u3 y$ @8 w
鄂扎(? -1702年),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豫通亲王多铎之孙、信宣和郡王多尼第二子。
6 x- `5 }7 G  P5 [9 ], V顺治十八年(1661年),父亲多尼死后承袭信郡王爵位。
% F1 O# m/ M$ c+ Q& e# U2 t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鄂扎为恭亲王常宁副将守备噶尔丹。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鄂扎跟丛皇上北征,统领正白旗营。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朝廷以鄂扎怠惰,解除宗人府职务。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鄂扎逝世,以多铎第七子董额承袭信郡王爵位。8 v& n2 ~3 n/ z9 Q! p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高宗以多铎战功为开国诸王之最,追封复任为豫亲王命令鄂扎孙修龄仍袭豫亲王。鄂扎亦被追封为豫亲王。
  o- {1 Q, Z- {0 G; J* b+ B9 W第四代豫亲王:德昭
/ B, o: G0 X' `+ D7 r$ G$ `. e8 c  ?! E4 Z6 ]% i/ l
德昭(? -1762年),满洲爱新觉罗氏。豫通亲王多铎曾孙、豫宣和亲王多尼孙、追封豫亲王鄂扎第五子。9 s$ O1 k0 [# Q9 E7 w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其父信郡王鄂扎逝世,以鄂扎叔父董额承袭信郡王爵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信郡王董额逝世。仍坐前罪,不赐恤。以德昭承袭信郡王爵位。雍正年间,德昭历任左、右宗正。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德昭逝世,予以谥号为“悫”。以多铎五世孙、已革客亲王多尔博四世孙如松承袭信郡王爵位。
' j1 U7 h+ H" P4 Y; Q: G. u" p' u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高宗以多铎战功为开国诸王之最,追封复任为豫亲王,命令德昭第十五子修龄仍袭豫亲王。德昭亦被追封为豫亲王。
8 |: \* O) ?, i8 B6 ?% A4 t) _3 |( R* o5 G. h
努尔哈赤十五子、清朝铁帽子王豫亲王多铎的世系传承-4.jpg

3 g# k$ Q* A/ m
多铎
. j. ]' S  U2 l, h' }) Z' i
第五代豫亲王:修龄
1 D0 u5 m  r' {4 k& G
+ N& D( M8 E' s6 R修龄(1749年7月19日-1786年4月12日),满洲爱新觉罗氏。豫通亲王多铎四世孙、豫宣和亲王多尼曾孙、豫悫亲王德昭之子。
1 g+ l. b3 K; K" i6 s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父亲豫悫亲王德昭逝世,朝廷以多铎第五子多尔博的后裔如松承袭信郡王爵位,因此修龄并未承袭父亲爵位。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豫恪亲王如松逝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修龄袭信郡王爵位。
- Z3 r" I6 W: b1 e% L8 r" E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高宗以多铎战功为开国诸王之最,追封复任为豫亲王命令修龄仍袭豫亲王爵位。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龄逝世,朝廷予以谥号为“良”。由长子裕丰袭豫亲王爵位。其余诸子有次子裕瑞、三子裕兴、五子裕全。
* f5 Z% j1 R5 }" w7 U第六代豫亲王:裕丰' a5 x& o% p: M: n! Z8 ]

# L& z7 j4 X6 w7 s7 |/ y# f% p" g裕丰 (1769年-1833年),满洲爱新觉罗氏。豫通亲王多铎后裔、豫良亲王修龄长子。
8 z% s# Y. h: \7 z9 y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父亲修龄逝世,裕丰袭豫亲王爵位。* S* m5 x' p6 C3 X& L
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林清在北京起事,因属下有追从乱者,裕丰获罪而被夺去爵位。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三弟裕兴袭豫亲王爵位。' y) A: i0 {& I4 j! L6 `
第七代豫亲王:裕兴( A. X# X2 q: m5 u# b
% e5 _3 M( H, S
裕兴(1772年-1829年),满洲爱新觉罗氏。豫通亲王多铎后裔、豫良亲王修龄第三子。6 W+ K3 z- t' P" }+ b( f2 K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父亲修龄逝世,其长兄裕丰袭豫亲王爵位。乾隆六十年(1795年),裕兴被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6 c, h4 a: J) G1 ~
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林清在北京起事,因裕丰属下有追从乱者,裕丰获罪而被夺去爵位。次兄裕瑞亦因对手下人跟从天理教作乱之事失察而被革职,迁往盛京管理宗室事务。裕兴因此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承袭豫亲王爵位。8 B  h3 {: x; I4 M2 v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裕兴奸污婢女,而令婢女自杀。刚刚继位的清宣宗下谕曰:“国家法令,王公与庶民共之。裕兴不自爱惜,恣意干纪,且亲丧未满,国服未除,罪孰大焉!”因此裕兴获罪被夺去爵位,还遭幽禁三年后始获释。由五弟裕全袭豫亲王爵位。  I) l2 W1 M6 h* q
第八代豫亲王:裕全8 i1 q: w" r# K7 {' o
2 I; j$ t) R% Q$ U1 @5 _
裕全(? -1840年),满洲爱新觉罗氏。豫通亲王多铎后裔、豫良亲王修龄第五子、已革豫亲王裕丰、裕兴之弟。4 t# I* q% e. I; ~& V; @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父亲修龄逝世,其长兄裕丰袭豫亲王爵位。嘉庆四年(1799年),裕全被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嘉庆十八年(1813年),因林清起事而获罪,裕丰被夺去爵位。次兄裕瑞亦因对手下人跟从天理教作乱之事失察而被革职,迁往盛京管理宗室事务。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三兄豫亲王裕兴又因奸污婢女,令婢女自杀而获罪,被夺去爵位,由裕全承袭豫亲王爵位。; S: c: Y& D& X1 e: N' I
道光二十年(1840年),裕全逝世,谥号为厚,裕全第二子义道承袭豫亲王爵位。9 L9 b6 |& o; p% g1 l- i3 S& ^
第九代豫亲王:宗室义道% `5 c1 O+ h  R1 R  r  B
9 X5 N( X. S7 U3 ?9 E& w
宗室义道(1819年4月5日-1868年5月30日)、义道,谥慎,爱新觉罗氏,豫亲王、清朝政治人物。! ]: @* r$ m) m  E
道光二十一年,任和硕豫亲王,咸丰年间,担任留京办事王大臣,后管理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管理正红旗满洲都统事务、管理值年旗都统事务。, v& X; e3 H* D) I2 T' i1 H
第十代豫亲王:宗室本格5 |5 ]7 S7 f8 _! g4 c) b8 t+ C
0 k. v3 n  Q! H( Z
宗室本格(1846年4月12日-1898年10月30日)、本格,爱新觉罗氏,清朝政治人物、豫亲王。
! s& G/ {2 ?( L7 }: j1 @! H5 A" j8 C同治七年,袭和硕豫亲王。次年任正蓝旗总族长。光绪二年,任内大臣、管理正白旗觉罗学事务。光绪四年,任镶白旗蒙古都统,署镶白旗满洲都统、署理备查坛庙大臣、专操大臣、署正红旗蒙古都统。次年署镶黄旗蒙古都统、稽查内七仓大臣、左翼查城大臣、管理新旧营房大臣。光绪七年,署镶黄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汉军都统、备查坛庙大臣。% B, n  z8 m1 ^9 T' N
光绪八年,署汉军都统。光绪九年,任稽查坛庙大臣。光绪十年,任宗人府左宗正、署正白旗汉军都统。光绪十一年,署正红旗蒙古都统。光绪十二年,署镶黄旗蒙古都统。光绪十三年,署镶蓝旗满洲都统。光绪十四年,署正蓝旗汉军都统。光绪十五年,署正蓝旗汉军都统、总理行营事务大臣、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2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