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在走上坡路,理想却在走下坡路

[复制链接]
查看6188 | 回复0 | 2024-5-26 03:3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理想开创了增程先河,无论你买不买理想,都要感谢理想。9 t% \5 E2 i  ]* K1 {/ q+ R: f
0 e8 n( H5 E' Y% o2 w( h* E/ D7 \
先看两组数据:
9 v- L; v! _9 P( s' M3 ^( \9 x0 o) D8 S8 Y+ |
第一组:2016年,增程式产品只卖出了14辆,到了2021年,增程式销量达到了10万辆,到了2023年,增程式电动车销售超过64万辆,市场份额为2.9%。
; H" U& m% p6 v. q# }% P. N1 \- c7 h/ u8 u' U7 Z. [. p/ M
第二组:日前理想发布了第一季度的财报,与2023年Q4相比,2023第四季度营收417.3亿元,净利润57.5亿元,现金流147亿元,而2024年的Q1季度营收256亿元,利润13亿元,指标出现环比下滑。这说明,理想的盈利能力现在在下降。不过,在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应该会出现大幅上涨,因为理想L6的订单可不小,但是却又不能忽视市场压力正在变大,外部的压力会让理想实现突破的难度增大。- D$ ~! c* o; M% H( ^$ }

" a; a9 ?2 E! }7 ^理想第一季度交付量为8.04万辆,虽然对比去年同期来看,有明显增长,但是按照这个进度来推算,理想全年销量也就在40万左右,突破45万辆都是难题,和2023年的37万+持平也不是很容易。
  _% p" x& c- p3 X& F
$ [- N& Y% [  \, V4 ]
增程在走上坡路,理想却在走下坡路-1.jpg
( s. d$ s% V0 O( }. t  M# Z

0 q6 j, ?8 |5 G很明显,增程式车型呈阶段性爆发式增长,而理想品牌却在走“高峰之后的下坡路”。从L7、L8和L9的销量看,目前也不乐观。当然,对于理想L789系列而言,30万以上的售价能有这样的销量,在国产车领域依然是独占鳌头。: l* ?& j1 Q" g1 j1 G9 e

3 `! `, ~0 g) D; }, M  [9 k& L0 N0 r
3 @  B: H# C: H9 S/ O( O
增程在走上坡路,理想却在走下坡路-2.jpg

; j. ?% ]9 w7 k( ~0 q从L7的销量看,今年以来4个月就有一个月没超过1万台,而在2023年6月到12月,销量全部在一万台以上,不得不说,这有点走下坡路的迹象。尤其是L6的到来,很可能会蚕食一部分L7的市场。( {& _* v; G, w& {- E7 Y+ N

* S/ _6 W; Z% |
增程在走上坡路,理想却在走下坡路-3.jpg

# l& |$ ?& N# r5 o) ?+ S& n7 |
$ F7 Y! C: q5 ?3 O" A再看L9,L9的销量,在2024年1月到4月,都未能突破万辆,而在2023年6月到132月,有5个月份突破的一万台,可见,L9现在的销量压力也不小。当然,对于40万以上的售价车型,有这个销量也实属不易。% V" A. a1 x7 G" p. Y
. ?  l8 S  d, \2 F1 ~# t7 h) k
增程在走上坡路,理想却在走下坡路-4.jpg

3 |1 G2 f* T; x' w" Z1 d# w
6 k- A6 U! B! y$ K  K最后看下L8,在2024年1月到4月,月销量因为破万,甚至跌倒了5000多台,而在2023年8月到12月的月销量均在一万台以上。下坡趋势明显,理想L8该想想办法了。
" g2 G  W7 A* I! B  Q2 \3 M) B; z0 Q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理想内部的原因,同样外部原因也很重要,做增程的车企多了,而且高端领域不缺问界,中端领域又来了星纪元ET,零跑马上还要上C16,有智驾、六座、增程,这都会进一步蚕食理想的生存空间。增程为啥如此有吸引力?
  j# M8 Z" [% Y$ i" s( G: x( L3 W- M) r: G
支持派自然是吃到了增程式新能源车型产品红利的人,比如余承东和李想,都公开表示——充电桩的完善和普及还需要时间,增程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未来5年,都会是增程式车型的天下。
3 R: s$ s. e( K9 g$ n+ I( o9 H( z- m' p$ i$ J" e9 k: o9 p
增程在走上坡路,理想却在走下坡路-5.jpg

, O/ L$ w" n9 K8 k& `1 L
) @4 @7 T( `$ D# Y0 J+ f( a1 x反对派则以传统燃油车企为代表,大众的CEO冯思翰直言,借助化石燃料的燃烧为汽车动力系统发电是很糟糕的解决方案。长城李瑞峰也表示过,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
0 s9 a. b! i$ M! Z$ e! _4 L( A0 t2 M  o7 [: z
时至今日,毫无疑问,整个行业增程式的数据和在增程式领域头部品牌的战绩,都证明了一点——在动力电池技术出现颠覆性的革新成熟且量产之前,增程式汽车才是车市的蓝海。5 C( ?  d* L" [$ M! B6 ?. n
2 E3 t1 v) O4 G* ?5 t0 _! T
乘联会的数据也无一不在表明,增程式和插混车型的增势和涨幅,而理想品牌为首,问界等品牌在内的知名品牌,火爆程度和销量数据,也足以让各大厂商或者电气化转型不成功的品牌眼红。
. Z; W$ T; G' J: L/ q( c6 H
- e* d  `+ e* X2 a2 v市面上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增程式车型,车企也是格外侧重该领域的产品投放,虽然都知道未来纯电是主流,就连理想,也从没放弃过纯电车型的研发和投入。但能不能活到那一天才是问题。所以很多车企在加大纯电车型全栈自研的同时,都选择了在当下车市的过渡期中,依靠增程或者插混车型上新来度过。  m% y& S9 h8 R# L( W0 s& k, |4 z

5 I" D+ J- p+ C: c2 z. Y5 y
增程在走上坡路,理想却在走下坡路-6.jpg

% J. N# G2 G9 Q8 \$ X& H& r, {4 o; l' y
一来增程没什么技术壁垒,准入门槛低,技术层面要求不高,对于没有底蕴的车企来说都比较友好;
& x! D; H/ o9 e! V) a0 `% }4 Z. M. ]! I0 W
二来增程因为技术不复杂,整体成本也不高,更方便作为拉低门槛售价的入门版本车型;
0 s9 ?6 {; w, j" Z: Y# n* P7 `# K8 X& e: D* Q6 E6 B
三来增程产品,适合油到电之间的过渡,没有里程焦虑,还能享受新能源车型的福利,比如不限号,比如用车成本更低省购置税。对燃油车用户来说更容易接受,对车企来说也是一个能够快速推出,且短期就见市场回报的产品。
- x& {6 b4 E9 O/ k; _- h) Q6 F, [4 v7 i( u
就拿零跑举例,23年3月零跑刚入局增程,但是零跑的魄力是足够的,从C11开始,每一款车都是纯电+增程双动力布局,配合零跑低价的策略,以及C10和C11双子星热门SUV的布局,销量涨幅明显,在2024年还经常杀进新势力销量榜单前三,仅次于理想和问界。
5 j( {- X( O3 W2 k% E9 l8 D
# G0 R% s8 M- O& z: K7 S不管车企的掌舵人对于增程式车型是否看好,从市场反馈和销量来看,增程式对比纯电车型,更能够获得消费者青睐和认可。市场需求的增加,催生了各个细分领域产品的问世。
# l6 I' g" w/ [4 t2 g) [1 L: q: k- E  i3 L6 a+ ?/ |
从市场需求和各个细分领域的热门车型,都不难看出,增程在走上坡路,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曾经把增程带到消费者面前的理想,让增程大火的理想,却在走“下坡路”。
" V, B0 `2 s* [$ i1 e6 p" c' ~; _2 G& v
增程在走上坡路,理想却在走下坡路-7.jpg

8 j1 T6 D- x' |* a( e3 r# J3 x2 }& B# L" E7 p" o
严格来说,是品牌达到高峰之后的“下坡路”,按照目前增程的热度和理想品牌影响力来看,不容易出现一直下滑的局面,后续品牌及时根据市场做出调整,应该还会有小高峰或者新的超越记录。但是这考验着理想的决策层,外部压力很大。
7 @7 m  R- K- j( d0 t9 P: p; {' `3 `( |5 s* S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看看4月增程式新能源车型的销量表现。: J- L) w/ c1 d' p
9 u# }6 ^8 B5 D  l' b9 D
问界M9月销1.51万辆,位列榜单第一,第二位是理想L7,月销1.05万辆,第三位是问界M7月销0.93万辆,启源Q05和理想L9月销0.65万辆,理想L8月销0.5万辆,深蓝S7,月销0.33万辆,而岚图梦想家和零跑C11以及深蓝SL03,分别销量0.26/0.21/0.20万辆。
6 e  C  q+ x, ]) e% z, q" @: p8 B- K  r5 d. `$ I5 Y& a9 N
理想的份额是肉眼可见的缩减,这意味着理想在增程领域的统治力下滑。3 N7 w. s8 ?4 c6 w, n
& r% O  K9 z4 n6 Z( D! Q
尽管不想承认,尽管受众群体有明显的不同,但是实际作用在销量上,还是很明显的可以看出,问界分刮了不少属于理想的份额。毕竟如果没有问界,增程高端只有理想一家的时候,这些份额都会被理想包揽。
& k* Y1 i0 c" x0 E# z  s  U" n& m* I$ J2 w9 {. ~4 c3 j
而且问界现如今对理想的威胁,不再是靠性价比取胜,而是开始蚕食理想的高端市场,这一点才是让理想最应该感到忌惮的地方。问界M9成为增程式领域的领军产品,理想L9的增速放缓,更多也是依靠L7这类稍低价一点的增程产品来迎合市场。, ~, f3 i3 a0 m+ R% B* e1 M1 i

# j  e) {, z" U如果说问界M7的重生,是因为24.98万(当时)的售价,以及华为深度赋能,现如今问界M9高达45万+的售价,能交出月销1.5万的成绩单,就应该让理想感到顾忌。
. B' Y5 u; a$ [4 V. x7 }( Z3 S: H$ ^" ^) A( [* ?( h! X
理想现如今就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25万有问界M7,45万有问界M9,而20万以下也已经有新品蓄势待发。5 |3 k! ~4 ]) I: R. }$ t/ Z' O# ?
- h6 f6 \8 Q  s0 }4 u
增程在走上坡路,理想却在走下坡路-8.jpg
" k8 @" ]5 x$ U4 k+ y7 P
% M. d" B) _6 N* U1 ]) O5 L; p
比如零跑的双子星,哪吒L,还有即将上市,奔着理想而来的零跑C16,都会对理想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尤其是零跑C16和哪吒L,一个是6座顶配不超过20万,一个是超级增程,纯电续航超300km版本最低13万+,这会吃掉原本,在观望理想,且垫垫脚能买到理想的用户群体,现如今不需要贷款等金融政策,以及拔高自己的预算上限,就能买到心仪产品。
2 J8 V& H* X0 m0 i# w( R" P) K8 m8 s1 B3 t/ J3 O2 Z( H
当然理想也没有坐以待毙,也是推出了门槛更低的理想L6车型,以及全系产品迎来降价,试图提升品牌在增程式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其实目前来看,理想的优势还是在于品牌认可度和驾乘体验,如果后续能够跟上价格的优势,下坡路不会走太久。而且也要加快纯电车型的投放,为后续转型做好准备,抢占先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9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