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

[复制链接]
查看4563 | 回复0 | 2024-4-23 17: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33年,在遥远的印度古里,62岁的郑和在登船时不慎摔倒,距离圆满完成“第七次下西洋”仅差3个月。
6 i( P' j1 E  [& I5 u% o" {由于郑和年事已高,摔伤之后身体每况愈下,他预感到再也不能回到紫禁城,于是安排王景弘负责带领船队按期返航。' S2 S1 n6 c+ @
郑和在七次远航中,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超过30个国家乘船来到明朝,明朝也因此建立起史无前例的朝贡秩序。1 w6 K3 S& L6 x& o. t% ]
# e# b. y7 k" y: ~. Z6 e" q0 X' H
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1.jpg
; B# A! h6 W" N1 m" [
! N: v3 I6 R" G. V
梁启超曾这样赞扬郑和,“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海航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将郑和视为世界海航史上的佼佼者。
2 X2 G8 ^. P  n4 }9 m1 H今天,我们结合史料还原明朝郑和的故事,了解明朝第一航海家的贡献,如何做到让世界仰视的。
" V( ?3 J# ?) d3 J奴仆随军至燕地、战场立功受青睐
6 g: q) r: n7 H8 Y
& n% }, l: X/ v; S0 q' Z1371年,郑和出生在云南。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傅友德率军平定云南,郑和作为俘虏被随军带回南京服役,也是在这一年,13岁的郑和成为太监。: r# B  U/ E! y- ^. T
次年,傅友德奉命镇守北平,郑和又被带到北平,后来成为燕王府的奴仆。6 |" e1 h$ M: @( m' ~% I# t
朱元璋曾明令禁止宦官参政,甚至对宦官的数量也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朱棣并没有严格遵守,并且开始任用宦官,正面典型就是郑和,反面典型就是王振,直接导致“土木堡之变”。
3 K( Y8 @. P/ X& w" z郑和的命运齿轮,在进入燕王府的这一刻,开始悄然转动。. s* U5 s9 a9 l% U& i

5 ~: C2 P9 {! I0 C, K; n
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2.jpg
: N2 P  b, V$ y" j+ Y

- C8 N6 _; r- r/ Q' x7 x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驾崩,建文帝登基后便“快刀斩乱麻”开始削藩,朱棣在北平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史料记载,郑和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勇猛,立下战功,朱棣特意赐名郑和,表示嘉奖。
) V7 o: E8 `" m" N! F1 T7 Z
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明史·郑和传》
- u9 Z2 ]8 s+ H: J8 u: V9 J/ j
郑和为什么能够被朱棣重用呢?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朱棣非常信任郑和,有两件事为例。
, D* h* G* e5 a5 I0 S% V! |1402年6月,朱棣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在南京奉天殿登基。同年12月,朱棣命郑和代替自己祭祀乳母冯氏。
2 f0 u) o4 Z( H* f' @
遣太监郑和祭乳母冯氏。--《太宗文皇帝实录》% G. Y3 X6 N& D0 ^$ A
后来,朱棣决定派遣船队出使西洋,在挑选人员时,朱棣考虑到郑和,为此专门向袁忠彻征求意见,袁忠彻也认为郑和非常合适担任船队首领。9 j; S" g9 n3 U& P8 t6 e
从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郑和能够以太监身份代替朱棣祭祀,充分说明郑和深受朱棣的信任;在选择出使船队首领时,能够优先想到郑和,再次印证朱棣对郑和的认可。
/ Q" `- V8 N# {( o
+ Q1 Q* r0 A9 o
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3.jpg
; O& S" R+ B8 H% Z0 r9 Q
朱棣选择郑和,并非盲目宠信,而是理性斟酌的结果5 }0 |5 L: a9 o% M& u, n5 A( r& u
首先,郑和拥有极高的军事才华,能够应对出使过程中遇到的武力战争问题;! a0 a& r. ?7 j( w# T
其次,郑和当时正处在壮年时期,身体能够适应海上复杂多变的情况;
% E: G( W6 Z! N最后,郑和是菩萨戒弟子,有佛教背景,在出使西洋过程中更容易获取信任。
: Q. |& e8 C3 t! Q+ N9 ~
和有智略,知兵习战,帝甚倚信之。--《明史·郑和传》
+ u9 |1 O8 a$ E
1405年7月,明成祖朱棣特意召集文武百官,举行隆重仪式为郑和饯行。+ n4 w$ o) d6 T2 D4 J: |
郑和率领的船队从福建启程,首先抵达占城,也就是今天的越南。与此同时,张辅已经率军平定安南(越南),将其划入明朝统治疆域。8 `" u$ N3 i6 X0 l
郑和从海上乘船抵达,张辅从陆地骑马到达,两人在越南的“胜利会师”,毫无疑问是明朝实力的宣示,让中华儿女感到骄傲自豪。
8 @5 o5 A( E9 ^
# C9 q5 T$ I* N8 Z
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4.jpg

  P3 j. o1 j# D4 z) Y* b6 W明朝扬帆下西洋、和平使者展格局3 X  a3 ]0 A0 \0 b

4 n% N7 Y7 I) u; [9 T短暂停留之后,郑和率领船队继续航行,在茫茫大海上,郑和的船队有62艘巨型船,拥有船员27000人,且都是朱棣精心挑选,负责郑和远航的安全护卫,场面十分壮观。
" R: `! J' K5 [( C1 K' ]; f郑和接下来到达爪哇,当时正巧遇到爪哇东西两股势力内战,最终西爪哇取得胜利。当郑和率领船队登陆港口,被误认为是东爪哇的残余势力,竟然有170人惨遭杀害。+ M- @* F3 p1 D1 c- X, l0 i
在郑和的船队中,有上万名训练有素的军队,同时船上还配备有先进的火炮,从能力上来说,郑和完全有能力通过武力手段报复
! L/ U' a9 |5 w" g& |. `. X但是,郑和并没有选择这样做,而是与爪哇新王进行谈判交涉。6 a2 a9 a- W* T: `0 U. T
爪哇对误杀事件非常愧疚,非常惧怕郑和报复打击,得知郑和的处理方式,转悲为喜,为表达歉意,爪哇派特使到明朝向明成祖朱棣谢罪。5 s2 \3 I& x9 u# {: c- e; \
) a* m* M$ d: X/ u" o3 A
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5.jpg
+ s+ k* X! Z% N5 w! M0 B7 }
朱棣得知事情原委,在诏书中斥责西爪哇“误杀”行为,要求爪哇进献6万两黄金作为赔罪。
" @1 s9 ~4 F3 F- T# o1 t% c
西王惧,遣使谢罪。帝赐敕切责之,命输黄金六万两以赎。--《明史·卷三百二十四》" h* l1 U+ S$ {: z
从郑和对“误杀”事件的处理来看,他具有远大的格局和智慧。. ?8 H1 z6 M# V# [$ X1 Z; }
《孙子兵法》曾这样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战争并不是目的,往往通过“不战屈人之兵”达成目的,才是上策。
  T' E6 ?: ]6 J. r( `2 z, D同时,也能看到郑和的冷静,手握重兵和先进火器,并没有随性发动战争,而是保持理性克制。
- O0 B5 D6 J( g- @也许,这正是朱棣看中郑和的性格特质。+ @3 f$ c& ~. K. s6 x
在郑和首次下西洋过程中,船队先后经过苏门答腊、满剌加、锡兰这些国家,最终在古里结束第一次远航。) z+ [# t1 y) g3 s# c& y! @& [) b: G
. r+ Q- s, ~0 G9 O5 _1 P  p
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6.jpg

3 ?3 C: q- ^( Z1 {; C8 r: @6 L* N, t; X
在古里,郑和将朱棣御赐的诰命和珍玩,赏赐给古里国王,给古里的各级官员分别赏赐冠带。同时,郑和在这里建造石碑、修建亭子,直至今天,郑和当年修造的石碑还清晰记录着明朝的荣耀时刻。( `3 P" q# V+ ?0 I( i' g
统领大宝船到彼,起建碑庭。--《明史》
5 S; K" p4 n2 j" H% \
在郑和返航时,经过三佛齐王国的旧港,这是掌控整个马来西亚群岛的王国,自唐朝开始,多次向中原王朝朝拜。# P6 x, j9 t7 h' u
当时,旧港有一伙海盗非常凶悍,首领名叫陈祖义。郑和得知消息,决定派人劝说陈祖义,不久之后,陈祖义回信表示愿意归降。
5 N, S# v, H+ z! N& ]实际上,陈祖义是诈降,他的胃口更大,想要凭借海上优势,突袭郑和船队夺取金银物资。; @2 _7 \2 h' Z6 E5 _$ {; w
郑和通过陈祖义对部将的安排,识破陈祖义诈降的真面目,于是整顿军士设下埋伏,最终活捉3位首领,其中就包括陈祖义,此外还烧毁海盗船10艘,斩杀海盗5000人。
1 ~) r* r5 g( ?+ ]1407年10月,郑和率领船队历经28个月的航行,顺利返回明朝,完成第一次下西洋。& \' ?$ R. I6 D& b
经过这次远航,郑和不仅带回各国前来朝拜的使者,还有战争俘虏,比如陈祖义。( w# m1 K) j4 K3 \! i) X& T

1 ?6 u/ m8 F- h; R& f
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7.jpg

. E5 Q6 G0 I: S% I6 A# Y5 Q  w明成祖朱棣非常高兴,起初决定开始下西洋的目的,就是向异域国家展示明朝的国力强盛) w5 ^2 y3 [( B5 l& ^0 t9 Z3 h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郑和传》
- b" W2 d4 d& }- t5 [* D& [
如今,朱棣看到众多国家“俯首称臣”,朱棣内心极为满足,因为通过“下西洋”,朱棣向世人证明,在自己的治理下明朝蒸蒸日上,国力强盛、万国来朝,同时也暗示着朱棣登基称帝是“天意”。
' y. K- t" [1 c2 t! f, d
及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帝大悦,爵赏有差。--《明史·郑和传》
* _+ @. x- S7 F
从郑和处理的上述两件事,可以发现,和平的理念始终贯穿郑和航海生涯,这也是明朝航海与其他国家航海的本质区别。
% C) E& A  D" A0 i# F; I$ A明朝海军匡扶正义、瑞兽麒麟误闹笑话
0 u6 z8 w( M6 ?* J# E
1 a' e( P- r' Z. `  o" z正是第一次下西洋取得巨大成功,在郑和回到明朝2个月后,朱棣便再次派郑和开始第二次远航。
* d) R" F3 [8 y* B0 \3 L7 q* P在第二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已经携带更多瓷器、茶叶、丝绸,因为上次的经验表明,其他国家更喜欢这些商品。
! B  Z3 ^, x5 Z也就是说,借助郑和下西洋的航行,明朝已经逐渐与世界建立更加广泛的贸易活动4 D( z) ~0 r) B9 I) ]  g6 W
1412年,郑和奉命第四次下西洋,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航海中,郑和带领船队抵达全新地方,他们绕过阿拉伯半岛,也是第一次到达东非
# y9 d$ ~" S$ H. J, T; l( ?* i# V$ F. I0 S5 G) N2 A7 d& l
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8.jpg
  B% f- T  }3 D' \1 D, o
6 k4 L! ]$ c% @7 }& ~/ n  E
按照惯例,郑和带领船队在港口登岸,向国王宣读明成祖朱棣的册封,同时赏赐大量名贵物品,算是建立正式交往基础。
& N7 |" M9 B- o& p% g9 B' t郑和的船队奉行公平贸易的原则,即便是需要在当地补充物资,也是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与百姓平等交换。此外,郑和还将明朝先进的耕种技术传授给当地百姓,帮助他们提高产量,获得更多生存食物。
. q' K) q, \9 r: K" \" A0 b同样是在第四次下西洋过程中,郑和接到苏门答腊国王的求救,希望郑和能够帮助自己平定苏干剌的谋反,恢复国王地位。* H1 X. v  {7 r& v2 B: n
由于苏干剌是篡位登基的,明朝认为他是伪王,不承认他的国王身份。苏干剌恼怒明廷不赏赐自己,于是率领大军截杀郑和的船队。
1 T8 e# J4 c. A郑和带领“明朝海军”登陆,联合当地的民间反抗武装,最终击溃叛军,并且生擒篡位的苏干剌,重新帮助苏门答腊国王恢复地位。/ C/ B$ _1 s, T. s+ _3 h6 f
怒使臣赐不及,欲领兵数万邀杀官军。--《大明太宗孝文帝实录》$ J2 S9 J; S. n; `8 d/ o
1415年8月,郑和回到紫禁城,按照明朝律令,苏干剌被斩首诛杀。: ^* Q$ B3 ^. a( @4 K; S
跟随郑和回来的不仅是俘虏,还有朝贡使者以及稀有礼物,在这些“奇珍异宝”中,最让朱棣印象深刻的是麻林国进贡的瑞兽“麒麟”。7 d3 ^9 Y) Q# }* V9 N, ~
, }7 k1 W1 `* ?9 ?3 f% n$ P
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9.jpg
5 R$ o6 J# x: B& D! W4 R
' e* E' r5 R) L; ~
麒麟,是我国古代神话中才有的神兽,和龙、凤、龟、貔貅被称为五大瑞兽,不管是帝王还是百姓,深信麒麟是代表祥瑞的“天象”。
5 x4 i  W: u4 u8 w- p5 X但是,根据明清时期绘制的“麒麟图”来看,麻林国进献的“麒麟”很可能是长颈鹿。在今天看来,这件事似乎带着愚昧、搞笑,但是站在明朝人的视角下,即便是长颈鹿,仍然也代表着天朝上国的优越和自豪。7 x( j6 }( p0 C6 M/ [; u5 ?+ u
郑和年迈守南京、海权从此下坡路
7 @4 @$ P9 j0 w  p* a9 {5 v) d9 t& ~( z6 F% @
1424年8月,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伐时突然病逝,朱高炽登基称帝,史称“明仁宗”。
: Q9 `- _# x9 a; q4 n9 Q7 \2 K由于明朝“下西洋”项目耗资巨大,以仁爱著称的朱高炽诏令停止远航,已经在福建太仓等地港口的船全部回到南京,将那些准备用于下西洋的物品全部收回国库,详细登记造册。
2 d# B& L, H  l! E
下西洋诸藩国宝船悉皆停止。--《明仁宗实录》  z  A' D- T- l5 E
对于那些前来朝贡的使者,减少赏赐尽快安排送回,对于明朝派遣到藩属国的使者,迅速召回京城。
' X8 t1 S% `  m) t" y: V  [总之,明成祖朱棣时期执行的“航海国策”,朱高炽登基后全部叫停。
1 O3 {6 n) W/ l+ `( x4 t  }
/ W' G& z  p5 }- H' Z1 n. b' I( R
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10.jpg
+ R, n6 D# d! ^5 h/ l3 d- P
朱高炽对待郑和仍然非常好,派他率领曾经下西洋的军队镇守南京,这是首次设置南京守备,而郑和也成为历史第一人,并且是以太监身份。% Q; b8 v& F7 ^* n$ N) e/ ]! x
南京设守备,自和始。--《明史·郑和传》% n9 R9 `( J, p' L. `
明仁宗朱高炽仅在位10个月,朱瞻基登基称帝,史称“明宣宗”。: P% {; i: [+ g( C  A
朱瞻基继续命郑和守护南京,并且负责修复南京的宫城。在此期间,郑和从各地搜集航海图,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形成完整的下西洋航海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郑和航海图》。* n# k$ W; k/ `# l& V# _
1431年1月,明宣宗朱瞻基重启明朝下西洋事业,郑和奉命在福建长乐准备出海。
  p! [( Q5 U. q& V9 e& }虽然冬季的海风很冷,但是年近花甲的郑和却心情激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他无比熟悉的感觉,像往常一样,等待着冬季季风的到来,那就是最佳出海时间。
$ v+ V) V. k  f- F4 a4 ?这是郑和最后一次出海,1433年,郑和在返航途中去世。
7 L& o9 L0 m! I3 L1 C3 }这也是明朝最后一次远航,1433年,郑和的船队返回南京,不久之后,明宣宗下令,严禁船只出海航行,停止所有建造远洋帆船的工作,违反的人要被处死。
/ K! b/ T5 T% K6 x0 V' U6 z! `) |8 m8 T4 J9 x& p9 w! A: z
郑和:明朝第一航海家,30年传奇闹“笑话”,为什么让世界仰视?-11.jpg

+ ?# b! m* K- |5 @4 n) d1 T9 v可以说,从朱棣时期开始,明朝的海上防御从主动转为被动,逐渐减弱至被迫彻底关闭海洋大门。$ P3 B6 H( l$ {
结语& T. U) l5 T" `. U2 t6 Y& V- n
; o0 m8 U% z. K: |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船队曾经七下西洋,船员及官兵将近3万人,乘坐的船舰达到240艘,抵达爪哇、印度、霍尔木兹海峡、东非等36个国家和地区,突破了当时中国人对世界地理的认知边界,在世界大航海序幕拉开之前,位于亚洲大陆的明朝,已经通过郑和,与远道而来的各国使者建立起“自愿朝贡、公平贸易”的世界体系。5 _8 m( x; W# P4 Y8 p
郑和,虽然是经常被人看不起的太监,但他用30年时间,比欧洲提前百年开启航海壮举,实现跨越半个地球的瞩目成绩,假设明朝能够把握好海洋权力,一定会改变世界格局,即便是在600年后的今天,海洋仍然深刻影响着世界,其中就有郑和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