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本就身体不适,再加上经历了“死鹰事件”后,康熙帝终于卧床不起,并在做出一番安排后不久,撒手人寰。& o) O4 [: \7 d+ X7 n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众位阿哥们,为了夺得皇位,也早就在暗中谋划,并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不过,虽然康熙帝驾崩当晚险象环生,众位阿哥们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最终老四胤禛还是不负所托,成功继承了皇位。
2 ^! x$ T4 h) Y究其原因,除了老四胤禛受康熙帝的青睐,以及手下那群人的尽力辅佐以外,其实还离不开他安插在康熙帝身边卧底的协助,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f6 A* J7 G& b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难怪雍正能顺利即位,你看康熙帝身边安插了谁当卧底??
4 s+ R& H" w3 e1 H
# m) [% x: w |3 _7 X
4 E* n4 H3 z- U* {* X" R! W8 P: G! H9 q6 m& x5 a y+ x
一、* y% Q6 V2 \ r" I4 u7 p/ t3 f
前文书咱们也从康熙帝的角度讲过,他在临终之前,做了以下几项安排:
5 o6 G- [ @$ g3 U- A1 @. u先是看破了“死鹰事件”的真相,也知道这背后是老八胤禩在捣鬼,但基于维稳的形式,他并没有彻查此事,而是采取了淡化处理。/ g0 L3 |4 @0 c
当然,“死鹰事件”的蹊跷,咱们也讲过了,严重怀疑是老十四胤禵预判了老八胤禩的预判。毕竟他不回京,皇位跟他彻底无缘,只有趁乱回京了,才有夺位的可能。
0 ]5 t* Q6 e. v# X+ u$ b$ R+ s# j随后,康熙帝更是罢免了再次上奏折,请求皇上立老四胤禛为储君的废太子老师王掞。连带着把老四胤禛、老八胤禩,以及尚书房大臣张廷玉和马齐的职务也一块给罢免了,理由也很有意思:
# S) b8 Z6 l7 }/ r1 H& I- P“朕躬违和,国事烦剧,岂料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皇八子廉亲王胤禩,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举止失措,临事畏搪,深负朕望……”
9 S7 \& M6 G& O n, M2 r 这个举动,也让老四胤禛大感失望,一度觉得康熙帝的这两项安排,完全是给老十四胤禵铺路,皇位跟自己算是无缘了。' b k2 r# U& ~0 E
当然,康熙帝这样做的理由,一方面就像邬思道分析的那样。这是皇上的一片苦心,是防止众皇子拉帮结伙,以至于新皇即位后,就要排除异己,大开杀戒。而若是将这些肱股之臣罢免了官职呢,就避免了他们被贴上某某党的标签,回头新皇登基,再施加恩惠,更显忠心。) g8 _8 f" X/ R/ ~
不过,我杨角风觉得,这个节骨眼儿上将他们罢免职务,也有担心他们滥用权力的因素在里面。
5 L6 b; B+ n0 h: D$ a2 w4 w9 b2 O9 B
/ {9 `+ }& J+ }5 Q7 W二、
, E" G8 _4 }7 l7 g- U' C由于康熙帝心目中的人选是老四胤禛,所以为了确保他能顺利即位,且不被诟病,相应的安排就多了一些:2 I7 w! u& r) `$ ~& L# s
比如暗示王掞去除掉郑春华,是啊,王掞早就被打上了废太子老师的标签。他替徒弟报仇,从而去除掉郑春华乃天经地义,合情合理。谁让这个女人害得太子胤礽不仅失了名分,还失了自由,永远当不上皇上了呢。
5 ]! o* N. m( t郑春华还活着这件事,也是老四胤禛的一个污点,毕竟她可是被康熙帝当庭宣布已死亡的主。说轻了,你老四胤禛私藏郑春华,这是欺君之罪。说重了,你把皇上的妃子藏自己府上,且还是跟之前太子谋反有关,你要图谋不轨啊?
' x/ `# v t6 f% ?所以,只要这个人还活着,康熙帝就不能提前确立新君,不然的话,老八胤禩当庭发难,怎么下台?
; j# H3 j5 t# r p而王掞在完成了这个使命之后,终于服毒成功,临终前还讲自己一生下了两步棋,一步输了,一步赢了。等到雍正帝即位,给了他的后人王文昭一个状元,也算是作为报答了。/ h$ ]3 x9 C# }6 X
除此之外,康熙帝还发现老八胤禩正在暗中联络隆科多,于是秘密将其召唤到身边,并掏出一份圣旨,交到张廷玉手中:
$ L- e( t9 |: S8 W“步兵统领隆科多,本系微末小臣,蒙朕破格简拔,位列台阁,乃敢交通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图谋不轨,谋求非分恩荣,着即赐死,钦此!”
4 s1 f0 h; X) g3 R; q 当然,这份圣旨的威慑力到底大不大,其实是存疑的。
* Z' M; ]( Y3 ]0 E$ p. ?
' M; Y0 W! g6 l. e& Z4 h
5 |$ ?8 d* R0 z8 V
/ K( v2 [3 Q) E# h三、& ]% ]/ @6 G6 F
对于隆科多来讲,其实谁当皇上都一样,他不过想提前押宝,获得个拥立之功罢了。
: m) M( b& v7 v! H1 ?1 c! ~好在关键时刻,他去找了六叔佟国维,才坚定了康熙帝认准的皇子,才是自己要押宝的皇子。也只有这样,才没有后续的风险,才能确保他们佟家繁荣昌盛。+ S; v7 ^8 X3 ^4 G1 L$ u3 S3 K
即使这样,精明的他去取传位诏书的时候,也是一直盯着丰台大营那边的动静。在确信被老十三胤祥接管了后,才慢慢悠悠取来诏书,宣布皇位传给老四胤禛。
6 Y; {* w. A6 |4 J& M' ?# `" K# X也就是说,康熙帝虽然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安排,但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若是丰台大营没有到老十三胤祥手中,很难保证隆科多不会“叛变”,一旦真打起来,他没有把握百分百胜利,这个风险他可不愿意冒。& J6 g; B' F. c0 \ p; p! t
要知道后来八王议政逼宫时,张廷玉手里还有那份先帝圣旨呢,可有啥鸟用,隆科多不还是叛变了?
9 f* h6 u0 o7 C* ]1 ?) B: C5 {要知道,以前张廷玉可是当着康熙帝的面,警告过隆科多,说的也够狠的:
' H& f/ S% { c w/ f“今后,你若没和八阿哥、十四阿哥图谋不轨,这道诏书就算没有,如果你真起异心,我取你的性命!”( S2 _3 L# B* W; X, U
所以,老四胤禛能顺利夺位的前提条件,既不是郑春华,也不是隆科多,而是丰台大营!
0 Z: G& Y1 \, I那么,一向以孤臣自居的老四胤禛,又没有掌控兵权,官职还被剥夺了。抛去康熙帝的安排,他又该怎么谋划,才能确保自己能顺利即位呢?8 L9 S" _ y; J V
# D$ R9 j3 b% b& j% X
t. b t3 j' p2 q四、
# C) f+ B) C I7 _9 H可以说,自从康熙帝病倒之后,老四胤禛的心里也是一团乱麻,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去争夺这个皇位。
6 B, i1 K6 A6 k, i直到王掞连夜登门拜访老四胤禛,并提到只有四爷心系百姓,为了大清的江山,必须得去夺取皇位后。老四胤禛才下定了决心,一方面默许王掞去郑春华屋子里,活活羞辱死了她,另一方面,却把邬思道喊到屋子里,并搬出了一箱财宝。
8 M9 _9 T% \* K& W& |表面上,他是说自己没什么机会了,念在邬思道辅佐自己一顿的份上,拿银子跑路吧。$ k" @) ^" f6 C( U7 C; w
实际上,他这是对邬思道的终极考验,看看他到底有没有能力武力策划夺位。因为他分析来,分析去,发现自己这些年光做孤臣了,根本就没有培养武装力量。可是,就现在的情形看,自己夺得皇位的希望并不大,即使康熙帝青睐自己,也守不住。
+ o2 h2 p" j1 q) t) r- R: {6 x0 U所以,他才故意拿发动玄武门事变的李世民举例,说自己没他的命好:
I& \3 y2 t- C: n2 W' l9 C3 r“先生有房杜之才,无奈胤禛无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送给你安度后半生吧!”. B: p7 o; \2 d$ j) D' Z, g) e
房玄龄和杜如晦有啥才?
! A- X* p+ E1 v+ [: X3 z& V* d; w当然是谋划武力夺权的才能啊,是啊,若是他想举例君臣之情的,刘邦萧何啊,管仲和齐桓公啊,甚至刘备和诸葛亮都行,他偏偏举了李世民的例子,用心险恶啊。
3 v7 P o7 {) \- _但凡邬思道表现出一丝犹豫,有想拿银子跑路的哪怕一点儿念想,放心好了,他绝对活着走不出这个屋。! Y; q' v ?! }, z/ d+ I2 }- B
& @/ `0 k$ X8 |# h' J# I
0 t/ }4 x0 D6 l9 J' ?4 ^( Y五、- l! K5 `* x; v, a
可是,老四胤禛这么暗示邬思道,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他就是一个谋士,哪来的武力? p2 F; |! q) d. ~# a7 e+ K
要知道,此时的京城,总共三大武装力量,一个由九门提督隆科多控制的,步兵统领衙门。再有便是丰台大营和西山大营了,而这两个军营又以丰台大营的兵力最足,原则上是能盖过步兵统领衙门和西山大营。
5 _ T: w) c1 P9 n R所以,老八胤禩在康熙帝病重之后,也是跟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讲:
9 f2 I+ \3 a( u I+ q' a“当务之急,要抓住京里的兵权,一是丰台大营,二是要抓住步兵统领衙门。”+ ]/ ~, l m* t. U n" e
而丰台大营又是老八胤禩的人在管事,并且,老八胤禩还断定丰台提督成文运十分靠谱,不会出什么问题。; n7 `! @. u' e3 ?: x- x/ P% D
而隆科多又跟自己眉来眼去的,虽然还在左右观望,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谅他个九门提督也不敢跟自己作对,毕竟丰台大营在那摆着呢。* h1 I+ D% D( T- n T+ A9 q
也就是说,如果老八胤禩都没能争取到隆科多的话,老四胤禛更是门都没有!毕竟邬思道在得知老四胤禛打算武力夺嫡之后,分析来分析去,都不靠谱:8 N2 U$ x3 M- J, K. ?: U
“八爷的党羽遍布朝野,而王爷您却一直孤臣自居,手里既无人可用,也无兵可派。”
4 Y$ \3 b: K' U+ I& W1 y1 ] 并且,邬思道还提到,佟氏一族向来跟老八胤禩走的近,若隆科多拉拢不过来,就算皇上传位给了王爷,那也守不住啊,咋办?9 Y7 k# z q% ^/ n( _7 I
有办法,那就是把老十三胤祥给请出来,利用他遍布丰台大营、西山大营和步兵统领衙门的旧部下,起事!
) }. i9 q0 A7 L
* l" Q$ i5 j% W; I( }
, U' l9 h( Q. b2 h六、. K0 G) G, y) |4 F
更关键的是,老十三胤祥必须得出狱,才有机会去接触这些旧部下:
$ p4 i2 v3 R1 a* m4 x0 |& s* ?* B# `“只要我在外面,他们有多少兵马,他们也不敢作乱!”8 Q# Z1 L) X# ~
所以,老四胤禛想方设法进入到宗人府,开始跟老十三胤祥密谋武力夺嫡的事。可惜,还是那句话,一切的关键都在于,老十三胤祥究竟该怎么放出来?7 e6 l" U+ z# I% B" ]! a
这个问题,直到康熙帝临终前召唤众皇子去畅春园待命,都没有想好。当时前来传唤老四胤禛的是步兵统领衙门的人,为此他还很是担心,担心隆科多是老八胤禩的人,自己这一去就回不来了。
$ F! W# |4 S( v3 n& N( C, L别说他这么认为了,连当时的老八胤禩都觉得隆科多已经是自己的人了,去畅春园的时候还对下面的人说:
8 e. _- A% a0 o/ g' g7 {' c“我和九爷、十爷有隆科多的人保护,万无一失,你们从西直门出城,立即前往丰台大营……”3 W$ W9 ~3 H0 T, w( _% i
邬思道还开导他,若是王爷不去,那皇位岂不是拱手让给老八胤禩了,那赶明儿他登基,你是跪拜呢,还是不跪拜?
7 }, z m/ \2 ]同时,为了消除老四胤禛回不来的担忧,邬思道还特意让他留下关防大印:
3 {& n' \' t9 M- x2 s, K3 _! m9 H“你放心去,如果到了申时还没有您的消息,我就用这颗关防大印派人去放了十三爷出来,他有很多旧部下,一呼百应,让他们前去救你。” B. p& ], `9 ^( v: F
那么,这个关防大印真的能救出老十三胤祥,而老十三真能一呼百应,带领旧部下杀入畅春园吗?
8 }% v( ]0 N6 k8 w* d0 v- H+ P9 Z) ^/ H, Z, q
5 i; c9 [( E" X' K七、( k2 h' a3 p$ l! B4 G2 _( \, }
这就要提到老四胤禛另外的计划了,而这个计划便是本文要提到的关键人物,也是安插在康熙帝身边的卧底了。5 X* N+ I& ]1 n6 e
要知道,此时的老四胤禛已经被康熙帝下旨免了职务,也就是说他手中的关防大印也已失效。这一点,在他硬闯宗人府见老十三胤祥的时候,就有解释过,他说:/ @, _5 l- x( e1 z# O+ O; d9 y& ~
“不瞒你说,我已被皇阿玛免了职,这次来是硬闯进来的!”
+ M% r# X- F7 M$ d 而老十三胤祥在知道康熙帝时日不多,老八胤禩正在谋划武力夺嫡的时候,虽然嘴里喊着只要自己出去,就能灭了他们。可是,他能想到的自己能出去的前提,依然是皇阿玛放,而不是四哥硬闯。
0 t4 F3 C$ {- n: S也就是说,如果康熙帝真驾崩了,且传位给了老八胤禩,老四胤禛根本就没有机会和能力放出老十三胤祥。2 r# a N; J8 o6 |
所以,他还缺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打一个时间差,能确保放出老十三胤祥,还能确保他利用这个东西笼络住旧部下。2 }& ~) a1 }. Z) {* O7 C- b
没错,这就是象征着皇上亲临的金牌令箭,在皇位尚未明确之前,谁掌握了金牌令箭,谁才是整个京城武装力量的最终统治者。% \, o: q$ d" L* M) J/ a3 A
事实上,老十三胤祥去接管丰台大营的时候,单凭着自己的身份,还真不一定能成。毕竟丰台提督成文运就提出质疑,说你十三爷本该在宗人府关着,恕在下不能从命。; o, z. R# [0 P& ^4 l0 B) `
若不是老十三胤祥掏出了金牌令箭,让其他的将士有了主心骨,确保自己跟着他不是造反,那情况怎么发展,还真难说。3 M8 i8 ~( o+ E4 v" A
. f5 ^* e y o+ N! z- v+ n
, M `. L& Q! u# E5 |/ C7 u# X( l. ]$ q& M9 \
八、
& P+ z) W! T, V$ {在康熙帝驾崩之后,老四胤禛被张五哥带到偏房,他来不及抹掉眼泪,问的第一句话便是:
s+ J) [0 W; Y6 [$ z m" O“张五哥,你知道皇上的金牌令箭在哪吗?”" X _5 E, p' n2 E
更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张五哥转身就从旁边的一个小箱子里掏出了金牌令箭,连锁都没锁。这恰恰说明,他早早就准备好了这个大杀器,就等着老四胤禛安排了。
6 A, A# N! g, M0 J' S9 h这才是老四胤禛整个武力夺嫡计划最重要的一环,也是老八胤禩他们忽略掉的最大问题,他们只想着控制步兵统领衙门和丰台大营了,却没想过去控制代表皇上亲临的金牌令箭。2 y' L/ Y$ F$ S7 P& f! H
而张五哥就是老四胤禛整个夺嫡计划最关键的人物,也是安插在康熙帝身边的“卧底”。试想一下,在隆科多还没取来传位诏书,新皇上尚有争议的前提下,张五哥就敢把金牌令箭交给老四胤禛,足可以说明问题。
3 c4 C- l( ]+ C+ x0 `8 |毕竟谁也不知道隆科多取来的诏书是真是假,若真搞来一封传位老八胤禩的诏书,这群人怎么下台?
- ? ?! e) [1 V2 S+ B6 s' \+ L I当然,刚才也提到了,金牌令箭是有时效性的,必须在老八胤禩他们传递消息之前使用,否则也会失效。这也是老九胤禟骂骂咧咧要跑出去送信,被老四胤禛派图里琛和德楞泰拦住:
9 N p/ q A2 A# a8 W! {“这个时候你想到哪去,想去丰台调兵吗?”* ^" G( Y8 @" s0 K8 ]$ I4 ?+ n
但即使老四胤禛下达了谁要敢出去,就地锁拿的命令,但老十胤誐依然不服,要出去。也正在这时候,老十三胤祥带兵赶来,当时老四胤禛也好,张廷玉也罢,甚至图里琛和德楞泰都舒了一口气。$ r3 z1 T( o0 |4 x3 }
# q" ~! Q$ q4 v; O
0 N0 ~) m8 g% r$ }% T. s" j6 e九、# t1 z: m) g# C* Y8 ]+ B
这恰恰说明,虽然康熙帝亲口说传位给老四胤禛,但大家心里还是没底的。7 B7 A. f `7 `* W7 k0 ~, g6 T# G
不然的话,老四胤禛听说了老十三胤祥到了,也不会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张廷玉听说老十三胤祥终于带兵到了,也不会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终于坐了下来。7 V1 b) I7 g* W3 u$ D% K! E% R
也就是说,如果老十三胤祥没有及时带兵赶到,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硬闯的话,就靠图里琛和德楞泰还真拦不住。再加上隆科多这个随风草还没有最终表态,大家悬着的心,根本就放不下来。
, ]4 `, U6 @) P' ^由此也能看出,张五哥在整个老四胤禛夺嫡过程中,是关键的关键,也是他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b. q$ O5 A }* l9 H
要知道,老四胤禛让张五哥拿着金牌令箭马上赶到雍亲王府,并交到邬思道手中:" o: s% e4 h) p; [' x' H3 H$ U
“叫他依计行事!”
1 ?" B/ I q M8 I" E 同样,邬思道又将金牌令箭交到张五哥手中,还是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让他去救出老十三胤祥,依然是:
" v2 d9 Z0 m* Q1 u7 W$ n“并依计行事!”
5 r1 @6 X" \# a- u; N 看了没,大家都知道这个计是什么计,但并不表明,这恰恰证明,整个计中,张五哥也是计划之中啊。0 V: j' V. ]6 O7 Y4 {
至于张五哥为什么会成为老四胤禛的人,我觉得,还是他想报答老十三胤祥的那颗心起了作用。因为他很清楚,若老四胤禛当不上皇上,老十三胤祥也将永远出不来宗人府了。( ? Q, q$ j0 C f# M; x$ w' w
& n$ G7 M i# j9 y
% o) d4 T1 d' Q5 A" }
十、
+ r* A! J4 R. t这也是为什么去救老十三胤祥出宗人府,必须得张五哥去,一方面让他还个恩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更靠谱啊。
2 x7 H$ P, U2 l" S而老十三胤祥去接管丰台大营的时候,身后是跟着几个穿黄马褂的御前侍卫的,大概率也是张五哥派给他的。7 j/ j7 S" f7 C0 _ I
甚至,我杨角风都怀疑,康熙帝召各位皇子到畅春园来,都是步兵统领衙门的人护送的。雍亲王府同样是隆科多的人负责护送,可等到老四胤禛走出房门,张五哥却等在那里,还对其他人讲:# @9 U, T w5 f2 r
“没你们的事了,外面等着去吧!”
% A8 }7 C2 [4 C+ D2 U, H t$ e! ^ 当然,不排除康熙帝对未来皇上安全的担忧,派张五哥一路护送,至少能保证老四胤禛不会半路被人控制起来。可是,康熙帝明知老八胤禩图谋不轨,为什么也不派几名御前侍卫去护送并监督他们到畅春园呢?; Z6 o6 F/ o9 g W a' L
所以,我觉得,张五哥去一路护送老四胤禛见康熙帝,正是康熙帝给与他们沟通的机会,以确保皇位的归属。
$ E4 e) U# M, i+ d: n6 H也或许有了这么一段经历,让张五哥有些患得患失,等到老十三胤祥去世之后。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在雍正帝面前当差了,执意要去给老十三胤祥守陵。
9 L: _1 U; D/ H, v估计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毕竟也算是做过秘密的事了,担心被清算啊。( A( z2 y6 E' N, u
当然,雍正帝即位当晚,肯定不会把宝全押在张五哥身上,实际上还有几个人也很关键。因为篇幅原因,这里就不再展开了,总之,那几个人又是什么时候加入四爷党,成了他的死忠呢?" A2 s9 B# Q4 X9 R
3 y4 w6 M4 k2 X I/ `# O% S
+ E5 G! q* d% J5 r0 G8 ~" |3 c咱们啊,下期再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