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人心中有杆秤。”8 @/ s& q8 i' o, c3 O: n* X6 ^+ n" p
我们拿起秤,去衡量父母,就会发现,自己总是被薄待的那个人,被偏爱的永远是其他兄弟姐妹。
" ]! N1 a; k1 i- h) ]. h, v我们还固执地认为,父母偏心,是家庭最大的内耗,甚至因此和父母反目,手足相残。
" _% q h N" b+ e$ X( F东汉末年的曹操,依靠举孝廉出仕,然后一步一步成了中原的枭雄。1 g8 E. _1 Q* C1 F
家庭越来越富有,地位越来越高,但是儿女们并不买账。: G; z% G; _% H% P1 k
儿子曹丕,逼着曹植写下《七步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成为了亲人翻脸的佐证。( b" Z( J: W1 [# q+ ?
为什么枭雄也没有办法管好自己的家庭,也会偏心呢?看以下几点,我们就找到了答案,也会知道如何化解偏心的内耗了。- i9 o9 Q& m. w' B
+ \/ H" s4 G+ ^6 [2 O: P
3 Y, O5 p: b( Z0 K01" R( N( c2 \* x1 e9 s3 G* ^" L
看格局:父母对子女的爱,往往是一己之见。! } Y6 m, {$ [, t! n- ]9 s
“父母的格局,儿女的结局”,这样的道理,我们非常清楚。* B1 e. K1 P0 C c* N+ [
可是父母的格局到底有多大,能不能支撑起儿女的一生,就要设下一个疑问号了。2 g! P- u- w5 l3 y0 Z
父母也许能够考虑到三代人的出路,但是无法知道百年以后,社会是什么样子。那些能够预测几百年的人,多半是神话故事里的人,或者是后人杜撰出的人,不真实。
' p& O" C9 m0 b6 e- F+ h曹操生于乱世,自己在中原立足,也拼命要统一天下,但是没有成功。经过赤壁之战,就不得不认怂了。
5 p" t& I, R5 g% S也就是说,曹操的格局,是有上限的。- t- X9 J6 y6 v7 ? U1 }
如何疼爱儿女,曹操有自己的方法,尽量做到父慈子孝。2 U& B5 \0 g- p
比方说,儿子曹冲发现一个小吏,因为老鼠咬了马鞍而害怕。果断向曹操展示自己衣服上的破洞,还说是老鼠可恶。. z2 D" s7 O7 t$ [" d# ~
曹操就坡下驴,赦免了小吏失职的问题,还点赞曹冲,很善良。
; R' |+ m; F$ u, r* t可惜的是,曹冲十三岁时就夭折了。) t8 E/ r4 P) r0 L/ w
有一天,曹操看到曹冲的朋友周不疑,并没有爱屋及乌,而是让人暗杀之。曹丕为其求情,曹操也无动于衷。
. n% M- x, W1 [/ n- |# z说起曹操,我们会想起他的一句名言:“宁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6 Q2 z8 n3 l/ @9 p Q; e8 _4 z
非常明显,曹操作为父亲,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多一些,从儿女的角度看问题,少一些。6 r: R! f! @9 [" U: ]; q8 a3 s' b
甚至在很多方面,父母和儿女的沟通是不够的。尤其是儿女还小的时候,父母居高临下,认为儿女不懂事,只要服从父母的安排就够了。9 m: M/ o. z# g+ ^
儿女一次次服从父母,因此自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因此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4 ~# c8 c$ X' f! K+ |9 P6 m% a
0 M9 e& L) u- h5 k* K
: k# w; C" v7 A/ W- a4 s. H027 {4 b8 A8 o4 N
看家业:父母的主业只有一份,不能顾全所有子女。
" S# N* p( I+ _5 S" y+ E* ?$ |2 M曹操从家业很大,但是能统领家业的人,就一个。
m/ b7 Q; Y3 Y- H- w' T正如古人说的:“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 q! k$ H* Y* ^- v1 z如何挑选继承主位的人,是很多家庭的麻烦事。2 I" R$ C. \% s- h+ G
古人创造了“嫡子”的说法,就是引导大家形成共识,把家业给嫡子。
% z5 S" Z- q+ P: ~. D但是嫡子是能人吗?不一定。
x* J' I- ^: m) }, T" O: f6 w* y在嫡子软弱无能,或者早亡的情况下,家业又给谁去把持呢?这是父母很伤脑筋的事情。; [& s% C/ c4 d& A- u: L
曹操一开始,准备把位置让给儿子曹昂。可是曹昂在征战中意外身亡。. b6 X: l/ [. _& k# }8 U- d& i; x
接着,曹操认为,曹丕、曹植,都很不错。也就引发了两个儿子争夺位置的内耗。
4 W7 \/ ^1 s7 q# l3 m曹操认为曹植才华横溢,高一等。但是曹植后来,生活奢靡,不讲规矩,让曹操很失望。$ _$ [. R8 M7 Q$ r2 X' P
当曹丕多次征战,立下功劳之后,曹操就确定其为继承人。与此同时,曹植很伤心,更是借酒浇愁。. q7 o# F3 [6 b
当然,曹操还有其他的儿女,但都没有在继承家业的后备人选之内。5 o3 v4 X, T! m! E& O S
父母是有难处的。不能把家业分成很多份,让所有的儿女满意。父母知道,家业分开了,也许就败亡了。' N+ x g; Q5 M8 ~. d
现如今,我们的父母也面临家业难分的状况。
+ |* _2 q/ r% D7 B! b父母只有一套房子,一片果园;门口只有一棵大树,一口井;家中只有一头牛,一块玉佩......给谁,都显得不公平。" T% i! A1 |& m7 h6 g3 A
有儿女的家庭,看起来很完美。但是顾及到儿子娶妻,就顾不到女儿出嫁,甚至用女儿出嫁的钱,给儿子娶妻。都是家庭的隐痛。
' |3 T- W5 }' S6 E% o7 @# k
" M6 o" L% x3 z' y9 y: M, F0 A8 p9 e3 \. \! D- x! z
03. H/ l, M. c# k' A8 b, x3 L
看人性:父母也会自私贪婪,让儿女很难受。' N* R g. }; e2 g* q3 Y2 E
曹操有十几个妻妾,多数有孩子。
0 U9 k/ g, n9 v. @* P; Z' k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十几个女人,戏剧就好难唱了。
, L- l" L2 u, _$ O E/ Y5 N每一个女人,都考虑自己的孩子多一些,觉得要自己的孩子继承家业。曹操也确实发愁。
% n9 N t" R0 p0 T7 b刘夫人,有孩子曹昂,由曹操原配丁氏抚养长大。曹操在丁氏的建议下,非常宠爱曹昂,但是曹昂意外身亡。
/ j0 M6 ^5 S" T6 a8 |$ O0 C/ {丁氏失去了养子,和曹操吵闹不休,就离家出走了。8 x" x8 w; {6 {: H% @$ M4 T
失去了丁氏,曹操把卞夫人定为正室内。卞夫人生了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到底要把哪个儿子定为继承人,卞夫人有主张,曹操不得不听。9 L+ m+ I9 t+ t4 R2 _! b+ b1 \; H0 i$ W' W
因为曹操妻妾成群,妻妾都有私心,因此儿女们都不能享受到公正的待遇。厚此薄彼,在所难免。: T8 V/ A# _: |& n- G2 y. N' A1 L) i
在一夫一妻制的今天,不存在几个女人一起唱戏的情况,但是父亲、母亲都有自己的私心,也不能完全调和。
8 |4 I( A; q3 F& d, V5 }4 D父亲喜欢的人,不一定母亲喜欢;父亲私底下给谁钱,指不定母亲要吵一架。反之,亦然。# W+ S; S& u" I2 g
也许,父母非常自私,把钱财都抠住,变成自己的养老钱,让所有的子女,愤愤不平。
?. O$ H) n& @; Z9 b( J也许,父母老了,逼着某个子女给钱养老,其他子女在一旁看热闹。赡养父母的子女,内心很难受。
$ Y2 H8 r. T# q, u《史记》中说:“天下熙熙为利而来,天下攘攘为利而往。”
. v d! p, Z4 Q, x( \8 X: f 在利益之下,父母各自有私心,儿女也有私心,每个人都贪婪,那就肯定会打破心理平衡。; f8 r5 P; X- f
6 a3 x/ E) Q W0 @
1 B P5 R; N" L; x" W" w. k* W04; M' ?' R+ {% F1 e
为了持家,曹操发布了《诸儿令》:“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 D+ \1 s( l1 q) p4 E% f父母掏心掏肺,希望儿女过得更好,但是儿女并不领情,争斗无法避免。
8 T% U, S4 t" ^; A再好的家庭教育,再厉害的父母,都不会让儿女都满意。
4 A* [6 I5 P: |, r既然偏心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我们就要积极面对,学会化解内部矛盾。
( F! N9 O2 n, ]! t2 F其一,学会靠自己,而不是靠父母的家底,独立的人,最优秀。
+ F& M: S4 z! e- d; Q/ L/ S其二,减少兄弟姐妹的交往,保持距离,各自安好。% z' M3 Z( S! b: V. G. }5 Z
其三,孝不比兄,尽己所能地对父母好,别问其他兄弟姐妹给了父母什么。1 C8 ]$ j0 f l8 x) c4 O
其四,不翻旧账,学会忘记,引领自己的小家庭,朝前走。
+ K( d4 b1 N; w. P4 t) I) |3 x我们都期待,家庭和睦,但是亲人之间的爱,无法真正做到“半斤对八两”,只能做到“胸无城府天地宽”。) G! m; w" v0 x$ _8 y
作者:布衣粗食。
. C( \2 C; P( z/ a1 B0 c1 D9 ?9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 K8 `' S. J# @- W* X) P* H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