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

[复制链接]
查看2195 | 回复0 | 2024-3-7 04: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1.jpg

3 R/ H  w( o! v( P2 J# E( E# U& B$ H9 Z
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在古老的东方大地上,一个强大帝国的冉冉兴起,一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宣言,令无数华夏儿女热血沸腾,又让无数异域外邦闻之丧胆!
. ]! v2 e# x2 W$ q: w
) V9 l& X& P8 N6 j7 x& f与此同时,远在西方的马其顿帝国,此时已成强弩之末,以致它对中亚地区的控制与统治已然衰落到名存实亡。  B! A3 S; o0 \* j/ d7 E6 C

( C7 A! X: d% A5 Y) I  J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2.jpg
, l# g6 H: ^6 X+ v+ t- {% Q: N
2 _" W, M7 p# `0 {
于是,在这一兴一衰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位叫刘彻的东方帝王便将冷峻的目光锁定在距离自己万里之遥的西域,发动了一场世所罕见的长途奔袭,意外地叩开了中西方文化融合、交流的大门……
$ s3 i2 d2 J. ~. p东西对峙,一较高下
7 g# `1 y  Y4 b" U
, L, ^$ v9 ?) l: T" a& O早在公元前329年,位于帕米尔高原以西的费尔干纳盆地就已然成为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囊中之物。而此时位于东方的华夏民族,正是群雄割据,战端频发的纷乱时代。
6 D; u$ N) k; X- I$ s0 p% Z
4 r+ o/ O7 ~  U* j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3.jpg

3 }& ]# N0 Z; J/ E7 H
! E$ N* W# s6 h3 |) g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韬光养晦,忍辱负重的大秦帝国经过数代国君的励精图治,其军事、财政、经济等诸多力量已然凌驾于东方六国之上,最终,由始皇帝嬴政一扫六合,完成统一大业。8 z5 P' H' L& @8 K- |9 ^
+ s& o5 I7 [0 {# ^4 i
为抵御来自北方的匈奴袭击,始皇帝开创性地建造长城加强防御,然而,这对于彪悍野蛮的匈奴民族而言,并未起到绝对的抵御作用,以致高祖刘邦建立汉帝国后,依然受到匈奴民族的致命威胁。2 R+ {( g3 ?4 j8 s" ]! b

5 }0 \( N3 [9 |' u* ?3 o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4.jpg

6 E5 J/ S2 e* l3 g5 I8 G" s+ }6 ?% f) `8 i/ i' ]/ e6 z
这让高傲倔强的高祖刘邦不堪其辱,尤其是当韩王信向匈奴单于投诚之后,高祖盛怒之下,决定御驾亲征,北伐匈奴。然而,不幸地是,在强大的匈奴骑兵面前,刘邦的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并未起到丝毫的震慑作用,反而让自己在白登这个地方身犯险境,被围困七天七夜,叫苦不迭。
" S4 \2 d& ?" i; W8 U# g& q  J. ~
( Y, v0 T! G& _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5.jpg

2 @6 W8 ~: Z2 T4 u+ H  n' E1 a# d$ f( |
幸而汉臣陈平以重金赠给单于夫人,在夫人的“枕边风”下,单于才下令让开一处缺口,让高祖侥幸逃脱一劫。从此,大汉帝国长时间处在匈奴的阴影之下,不是以大量财物换得一时和平,便是用女人暂结友好同盟,其中屈辱、艰辛,又有几人体会得了呢?
% U  M5 q% }' @. |$ |, u( ^% ?7 b0 u( \; x5 A9 I
然高祖之后,经文、景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汉帝国的财力与战斗力得到了空前提高,到了武帝刘彻掌舵时,国库充盈到储藏在仓库的大米都要发霉的地步,刘彻,这位汉王朝的第四代君主,再也不用像高祖那样,为没有同色战马而发愁了!& H0 Y: z$ h/ z2 f2 g6 E
7 u4 @) J. M: j$ F1 L0 C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6.jpg
, A" R: f- }' g) I3 S' D+ P

8 `, _' X* a1 v9 _; s* t于是,一场宏大、疯狂的战争计划正在刘彻心中酝酿着……5 G. \4 R% p3 {  ~* G/ q9 G9 i& \6 w
& o2 v1 O6 }/ P
与此同时,此时的中亚地区,希腊化的黄金时代已成昨日黄花,大大小小的分裂城邦对匈奴的屡屡骚扰敢怒不敢言,不少小国甚至甘愿做了匈奴的傀儡。) y1 @* A0 P" [. k' E& [
打通要塞,敲山震虎
5 \( D( [7 O; `" m' Q! b$ h& X) |' E6 U
所谓“有钱好办事”,武帝时期的汉帝国,财富已经充盈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乃至串在铜钱里的绳子都到了腐烂的地步。
; j' y0 U8 U- i( W  s8 T/ S
" k# A+ o6 C- g$ b  X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7.jpg
0 L" o) s/ P8 t9 Y  {9 A2 J7 w
* i3 F" p! L! k' R8 U9 G+ Q
于是,这个时期的刘彻终于可以一雪前耻,与屡屡犯边,辱我大汉的匈奴好好地大干一场。有一次,刘彻看《易经》得知,西北方向有宝马,为此他兴奋不已,因为,他早就听闻相距万里之遥的大宛国,便有传说中的汗血宝马,比乌孙国的所谓天马段位要高得多。' t0 Y( `$ x# O; x' |
/ U2 o1 W% N/ t0 G* p
据记载,汗血宝马高1.5米左右,体型饱满健硕,四肢修长矫健,而且颈部汗腺十分发达,人骑在马上,能清晰看见它在血管中流淌的血液。尤其是枣红色的马匹而言,其汗液如同鲜血一样殷红,“汗血宝马”由此得名。
( X9 L) S. w% [6 @6 O( }0 y8 m, K1 F% c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8.jpg

5 I9 \2 _/ Z8 F, n/ W: R) [# N
7 a2 s4 g! P5 k  R最为重要的是,此马能在一分钟内跑出一千米的好成绩,无疑是“当世良驹”。. g2 G4 U- g8 ]& p) N! t

- S- K5 `1 t5 E7 W6 j因此,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派遣使者携带大量金钱前往大宛国采购汗血宝马。可是,当汉使不远万里来到大宛国后,不和谐的一幕随即发生。+ v* O9 N6 y$ ?8 G5 {" B4 t
; s$ B/ @; F' o* Z) _
先是大宛国以“国宝”为由不肯售卖,然后便有汉使口吐芬芳,咒骂国王,继而招致大宛国封锁边境,手起刀落,斩杀汉使!
* f6 Q6 F* I8 @1 ^, ?, u% W, M0 E) t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9.jpg
# h: ]/ C4 V6 ~! P1 u9 s3 U

' i1 R( c- V. a% ~+ Z5 y这一恶性的“国际性事件”惹得刘彻龙颜大怒,当即封大将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统率两万步兵,六千骑兵浩浩荡荡地远征大宛。' ^- x, q4 }7 ?$ i9 |

& V( N# f4 i+ ^+ Y7 b& E但摆在汉军面前的一个残酷现实是:长安距离大宛国不仅有一万两余里之遥,而且中途还需横穿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地区放在现代都是人迹罕至的禁区,遑论科技与医疗条件都十分低下的古代。" e" ^2 Y- {2 o
3 [. P+ V  K3 E3 m* e5 R# U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10.jpg
8 x5 v+ ^, M! C4 T. b
! C  H% c6 W- {  b
但煌煌圣旨,谁敢不遵?原本,汉军对沿途中亚国家还报以幻想,觉得他们会提供自己补给和水源,谁知,当真正踏进这片死亡之域时,沿途所有国家因为对汉军忌惮,竟没有一国伸出援手,这次远征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大批大批的军士惨死在沙漠之中,真正到达终点的只有极少一部分。$ G0 M5 Z. V  T# c/ v
9 X' \8 }3 B* s' g( i/ o! \
“出师未捷”的李广利无功而返,引来刘彻的大发雷霆,当即下令不得让李广利进入玉门关内。. v' f, Q0 _. |
2 T. ?2 ?& M. ?+ A9 t9 Q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11.jpg

0 _/ {' o9 n1 H; k$ G' z! u8 B2 T+ q9 H1 C/ Y
于是,困守敦煌的李广利只好苦苦等待下一道旨意,此刻,他与他手下的将士们,是多么想祈求他们仁慈的皇帝结束这场劳师远征啊,长安的亲人们正盼望他们回去呢!
  N1 a! a' j' c& `& Q0 P4 i# h2 ?8 x8 o7 R3 V% `& y& F( R% O
然而,倔强的武帝刘彻并未遂他们心愿,而是颁布了再次征伐大宛国的诏令。此次他拨给了李广利比首次大三倍的兵力,与此同时,还有配套、完善的后勤保障措施,这一切,都给了李广利征服大宛足够的信心。
) e' m* O0 t0 m' q* ]6 ^+ [- A  }4 v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12.jpg

) {1 z0 c6 C' d2 ?9 t/ f1 B4 P1 r4 @. Z) c$ \
然而,即便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穿越沙漠时,仍有一半以上的军士让生命掩埋在滚滚黄沙之下。幸而在出师之前,李广利已然做好充分攻略,寻找到了大宛国赖以生存的那条河流,李广利令将士断其水源,大宛国臣民因连续几日城中缺水,而选择割下国王首级,开城投降!
; ~8 ?9 s3 E7 p: ?5 e+ P0 N  Q% D. ?0 g& o: w' z  d( q# X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13.jpg

! ?1 c9 S9 @. x& W: w
0 r7 J# I! P# @至此,大宛国便成了大汉王朝的傀儡政权,李广利也顺利将亲自挑选的三千匹汗血宝马带回了长安城。
, W5 i1 g; B) ~( J稳固丝路,影响深远
  a2 s, t; g$ x7 C: y0 {& w
5 X( O. d9 s) r' w( M4 ?# A& Z李广利一战成名!在回国途中,沿途的这些中亚小国无不出城拜谒,纷纷向汉朝纳贡,表示愿世代做大汉帝国最忠诚的臣子。0 I- }) |7 p5 N
, W! ?# F$ Q- L1 @' x( `6 A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14.jpg

. H* h1 ~1 A1 O, U; k2 N  x8 ^6 q& [' _% I* o/ ~
李广利让部分汉军直接在这些国家驻扎,等同于将这些国家纳入中华版图之内,事实上,当时整个塔里木地区,已然在大汉帝国的掌控之下。+ {: g, p: y4 A2 |& K7 Q3 }; d
4 E' R  N. y; @
中亚地区,一直被视作链接东西方世界的纽带,因此,此次远征,除了让汉帝国加强了对中亚地区的实际控制外,还让中华文明与古希腊文明首次有了交集与碰撞,以前那种称古代东西方文明没有交集的言论不攻自破。- ]* B. r/ b) x$ l; n! r1 o
+ M3 z8 h8 l( |5 C6 C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15.jpg
- ^9 R+ L5 ?* Z' N) o) x' l
& ^1 `5 `8 V1 K1 A" _1 A6 _3 u5 W1 N" `
此外,两次劳师动众、长途奔袭的“天马之战”,也打出了汉家威仪,让虎视眈眈,嚣张跋扈的匈奴人也开始对汉帝国有所忌惮,从长远来看,为百世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宽松的边境环境,享承平之乐,免战争之苦,因此,光是从维护人的基本生存权这点上来看,汉武帝刘彻实属功不可没!9 ~, e7 }0 ^4 e0 d: f
结语
3 q' |1 v+ ~2 c, U4 ?+ O8 P9 }5 \& \+ x! H
驰骋三万里,只为千匹马。这一战争行为看似是一场掏空家底的奢靡,一幕得不偿失的荒诞,但对于一个煌煌大国的帝王而言,他的思维高度和格局往往比常人要高很多,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新疆、甘肃、青海等广袤地区纳入中华版图,就是汉武帝刘彻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最大贡献。4 z, _6 |0 p6 O% D% f( X& H" l

. n% }% \2 _% R, u) s
汉武帝多有远见?跋涉万里打下一个战备省,令中国受益至今-16.jpg

" T  M$ J, a. ~) E9 Y0 ~/ `) \- k& }
7 T& E0 v9 h' i( j泱泱中华,光耀千年,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明君圣主为我们开疆拓土,一代一代勤劳善良的人民用智慧与信念传承文明的种子,才能让中华民族雄踞世界之东方,屹立千年而不倒!
% n, n4 T$ Z/ C; B! y: Q
% j( \5 J# B0 l7 y- t, i9 o, O参考资料:! I8 D( \6 z# Y& [
/ g/ P5 b9 |$ i8 b/ R+ S$ }, u4 s; Q
《汉书》8 e6 ~. q$ e/ p6 n+ Q; f3 D

* E" |- Q7 F9 l《史记》
" z* l5 J) @+ N. \# X+ ^& N( R, {" m0 S+ A, t! s, C4 ^) P
《汉纪十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