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7 y$ B' k- A% g) H$ Z$ j
8 d- [ a1 e" {
时间来到2024年,你有没有觉得,很多汽车牌子都消失了?
2 m7 {8 u6 q" i, a. f; R. J% u/ p9 q2 E9 t/ u, A2 k
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行业越往后发展,集中度越高,大量的中小型厂商势必难以维持。/ i E8 m3 T. c ]
2 Z8 ?& v) ~, X9 ^
9 A$ [- `" r5 W' w" j9 H
V8 b; Z, }- M6 w% C3 q4 L! X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哪怕一个很小的细分市场都有可能养活一批车企,这一点很诱人,所以不少品牌还在“苟”。2024年,创维、众泰、海马等你认为已经“凉了”的车企,实际上都还活着。( V" d( i* K/ X( H7 E& W0 d
1、这些品牌还活着,名气还不小?9 J# m; S% E7 F+ l. H, a0 ~& Y& f" s
- i. f* X, w5 {# G# p4 Z6 w! ^
在中国市场上,走着走着就没了的品牌太多了。但也有一些品牌,由于各种原因,一直“苟”到了现在,一部分牌子的规模甚至还挺大。
( G' b( }5 p3 m! O- m1 @3 k3 e) f& _! w0 _+ N$ h |. e. z$ S( M' I
! U! _+ t" M/ q, I) W
) C; [ K1 I+ Q# T% v& |
这里边名气最大的就是恒驰汽车,它的名气是从哪里来的就不说了,懂的都懂,虽然创立至今一共也就卖了1000辆左右的汽车,而且各种麻烦缠身,但它毕竟是恒大出身,所以到现在,它还在生存,并没有走到最后的结局。; g/ H) s5 E$ d0 O
; Y* k+ }0 R J8 K% L; t& r# V9 C. `' ^" W7 \; N
9 E0 b( {3 ~* W, E: S其次则是众泰,你所熟悉的那个“保时泰”,并没有消失,它的控制权还在变动,甚至还在2022年10月份实现了复工复产。" K; S! H2 z; t8 n% C
9 {9 n7 m/ T. k5 p! e6 o- K0 h( z4 M% f3 F" Y6 A
2 u& C: T" \& \, s- V5 e
在众泰汽车官网上,你甚至还能看见它的出口业务快速发展的新闻。客观来说,它在国内翻身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但海外市场或许真的是一条路。
( E8 c$ @6 l9 ~# d" P! j
( K) j( x' r7 Z$ T8 `1 s' U要知道,在中国不行的品牌,到了海外就未必不行,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从中国杀出去的品牌,应该都有两把刷子。1 B) ^; ^3 H( M7 ~# @
- u6 [- ~' t# `$ G8 ?5 g1 R/ y, Y+ e2 ` g( b1 X$ i5 O
& N1 n# C3 k6 i9 T曾经的国产主流厂商海马,也还活着,目前仅剩3款车型在售,2023年12月份销量为2000辆左右,看上去,它似乎还能抢救一下。
5 d" X- X4 a! h- M7 G8 v7 u$ z, u
合资或者外资品牌圈子里,也有几个你很少看到,但它确实没“凉”的品牌。
$ s+ ?# |% u5 O& d6 ?% m% s! A7 m7 W$ F4 l, N
0 H' z' ~; E- x1 p0 w1 C. B+ c$ M3 w4 A' a: x1 B4 x
名气最大的当属英菲尼迪,它数次传出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但实际上并没有,凭借着3款老车,英菲尼迪2023年销量达到了5000辆左右。
! R: u3 C6 u) q+ d8 V, T6 ]; r* O# C5 D7 U
0 [; U2 h1 y! L. g
" d0 Q( W; [# ?! c! T+ V
还有DS,这可是一个来自法国的正宗豪华品牌,入华已经十几年,你可能已经很少听到它的消息,但它一直到2023年10月份还在推新车,旗下的DS9、DS7也还能买到。* C7 S s/ U1 M+ d* R& W
. Y' B* d( X: O7 }
' l. f; b/ i8 |$ f- ?7 s& H5 a) X( w7 ^8 D
还有一个合资品牌来头也不小:广汽本田理念,目前仅剩一款VE-1在售,最后一次更新是在2022年9月份,没什么声音,但真的还没“凉”。
+ z: U1 N) H# O, B- ~2、新势力大浪淘沙,但它们还在坚持?4 H8 m- U2 m* e+ y2 D
3 R! q2 m& S6 L$ [# T. e1 n
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竞争有多激烈?! ?, ~ v# X g' e
4 x! {8 X7 ^+ Z" S, E U
2018年造车新势力数量超过300家,现在还在活跃的仅有几十家。/ B1 R' i# q- x
1 O1 Z1 Q8 L" ~1 y
我们现在熟悉的,只有理想、蔚来、小鹏、哪吒、零跑五家,2023年销量规模都在10万辆以上。
3 e6 f3 p3 r0 `4 u# K6 y0 ]3 N, p) {
还有一些,虽然被边缘化,但真的还活着。2 c3 h6 B0 K$ I; \! A
* [& N/ k/ C' ~
9 i0 f* \1 I* F# L& h8 B
3 A& r+ k2 O6 n) v+ u; y* \* p
创维汽车,它与那个卖电视的创维属于同一家公司,2010年就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期间一度称为天美汽车,2021年正式称为“创维汽车”,目前有创维EV6和创维HT-i两款车型在售,累计年销量不足两万台。
' b9 h, z/ s9 D* _( X
. f5 U0 P' V8 h5 S+ N1 ~' u x) G ?) E4 @
( J4 R* R9 n; k! e4 m* r9 o# [朋克汽车,源自中国老年代步车巨头御捷汽车,目前还在正常经营,造出了朋克多多和朋克美美两款微型车,销量惨不忍睹,2022年3月份之后停止更新,但并没有正式宣布退出。
) f/ z1 Y# x6 U
6 v1 ]4 B; R: G Y! a
8 l" r6 y' o- [/ i# }0 z. u3 O* o8 k/ t$ e7 @
天际汽车,最早出身于乐视,2022年销量达到5321辆,最后一次更新换代是在2022年9月份,最近一次“上新闻”是在2024年1月初,部分股权遭冻结。
5 W, R: |3 I7 Z+ x: G
5 n) g$ ]* ]" O" ?. X" H$ r
# g+ g! ~$ A$ ?
' _7 a. Q; K' i( ~3 f- X0 `小虎汽车,一家比较有来头的造车新势力,股东有东风汽车、郑州日产和北京宏瑞,成立至今只推出过小虎EV这一款微型车,2022年3月份之后停止更新,没凉,但基本上没声音。
2 q3 R8 }5 M- D3 ^, b" ?( @
# [/ \6 Z% ?/ n/ f* y, w( s9 I1 X% P& M6 M; u4 ]; v7 D( j
, a: u; Q, M) w- ?云度汽车,出身也比较复杂,是福汽集团、莆田市国资委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共同发起,主要造10万元以下低端车,最后一次推新车是在2023年9月份,基本上无人问津。
( d# U- Y' c, A: p
" u! R* ]! \2 P
! o% B- j' S! u
" x1 y, V3 {4 T1 z) J! Q' F不过,一直到2023年10月份,云度汽车还在向欧洲出口电动汽车,难道,它也想去海外闯一闯?! y" }, ~' n% z0 k) b
3、2024年还能生存吗?* U7 }1 @2 f, S( ?
" m! `) f; g- m* X% t+ {这些你已经很久没关注、很久没听到它们推新车的品牌,能够存活至今,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还在试图抢救,还有些则只差最后的破产程序没有走。
. o h) Y: y4 Q4 f. s u! Z- h# {; j1 g: p9 }
2024年,它们中的大多数估计不会存在了,这一点没什么疑问,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头部厂商的实力在不断增强。' T+ Y6 g3 p% _+ v1 N3 ^, u! \
. Q, ~2 G( @& j2 Y8 _9 ~& P6 k4 S9 y" D. o% Z) D
" C5 p- f3 _ Z: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3年国内乘用车新增销量235万辆,其中销量排名前5的5家车企贡献了229辆,占比高达97%;12月份的新能源市场,21家批发量过万的车企贡献了新能源批发总量的92.8%。
4 d. x) H! m5 V" S9 \% H. K, r( M4 K. B8 {! }# g;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4年再有大型车企退出市场的可能性并不大,能留下来的大型车企,家底都比较殷实。但再出现新入场者的可能性也非常低,车市将会进入一段时间的稳定期,这与当年的手机市场是一样的。
) N/ d! k8 I$ A3 t- ^1 o$ L; a5 X/ U; U# y/ N1 t R6 u
而这些至今还在苟延残喘的车企,2024年或许就要真的告别了。 B! i, c D+ E
结束语:
+ M: x0 ^' v- @
* J5 }6 }' T# Y* i! ?! W: ?其实中国原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车企,实力不强的汽车品牌被挤出市场是一种正常现象,新能源时代更是如此。不妨猜一猜,2024年会有哪些汽车品牌彻底退出市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