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夏天% i) C9 W& k* v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和女儿的聊天记录,内心很是难过。
/ ?8 h; A$ M: J/ W刚上初中的女儿,因为很不适应寄宿生活,发信息跟妈妈倾诉:
( X3 q$ W. ~$ O. d“我觉得我晚上不寄宿会好,因为我晚上可能会情绪不好,我控制不了,就是很伤心,我真的控制不了,我还是适合晚上回家,像小学一样,我比较好接受。”8 m0 S2 D& p( ?2 i4 z1 w1 L* n
% J( I7 t% ~& B2 M& w6 U4 W: a+ [3 K
% I3 e! h7 C; Y# b5 f ]妈妈完全没有理会女儿内心的焦灼不安,只是发了一个发呆的表情。
& C% X5 v. R6 Z# k+ r) d女儿似乎感受到了屏幕后妈妈的不理解和不耐烦,急忙跟妈妈道歉:: O7 e0 N7 @8 o3 [, m3 [
“对不起,妈妈,我真的控制不了。$ U0 u! x u* c" I* O; W2 D
对不起,我只能接受小学。”
/ I$ Y" y! X k! H/ m) g然而,面对女儿令人心疼的自责和乞求,妈妈没有给她一丝心理上的安慰,而是冷冰冰地说道:
3 b" g" b- J {1 Q“每个人都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谁都不可能习惯。”
5 _9 n( v7 X" C- j也许是失望,也许是内疚,也许是心里藏着说不出的痛苦,女儿开始一遍又一遍地跟妈妈道歉,甚至安慰妈妈:) m- C. I/ j M) \
“对不起,你不要哭,我寄宿。
2 I9 a3 r0 F1 `$ ~/ g你好好工作,我好好学习。”6 U! l7 }% h7 o7 A: T; |9 k8 Y
' u/ Y+ s- M9 n7 K' N( w. S: d
; V$ O% u- A: F& \# G" B$ G: w局外人的网友们都开始心疼这个懂事而又痛苦的女儿,妈妈却仍旧冷漠地、自顾自地说教、卖惨、责问女儿:
# J! ~. U; C; i“妈妈没有能力买房,外婆家是舅舅舅妈的。
, F9 [; `- C& f! n+ {. ]我们来也只是寄住,妈妈还要找工作,有包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能理解妈妈?” J F& ~' U, }3 K/ l# l
看到这里,我真的好想去抱抱那个内心正在饱受煎熬却又得不到妈妈理解和安慰的女孩。# |4 B* C6 j: P; ]
丹麦著名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曾在《共情沟通》中讲到:( _3 r' k3 `% b0 n2 t3 m
“给予一个人足够的倾听、积极关注、共情,她自己会疗愈自己,自己找出办法来。”+ \6 ]8 T$ _1 G' v: Z0 [
对于一个正处于情绪风暴中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指责,不是大道理,而是情绪的共鸣和抚慰。
3 a, {. b: d( H8 o& Q尤其还是女孩。' |3 K2 J+ F8 L
' z# b) J. \7 g$ s9 B* }) m
( Q/ g6 J, _+ v6 I养育女孩,拼的就是情绪价值 2 W, B$ Q- @* p! K
脑科学显示:
5 X% R% q$ t% e( p女孩的海马体和扁桃体比男孩更为发达。
. G; j1 i5 G* A$ b5 K海马体负责记忆的形成,扁桃体则负责情绪的控制和记忆的加强。
' [. W, j0 ^% d) [9 }% t( l8 G同时,女孩大脑的边缘系统也比男孩更大,而边缘系统主要负责的就是情绪反映。
' J( Q9 y2 f5 U: H J边缘系统越大,就越在意情绪。* r1 `2 b/ `3 N; h" l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 f4 Q; E. m& [" y; v8 r
女孩是感性思维,更容易受到情感和情绪的影响。# p4 j& r" i, D/ _2 K0 g( H
当女孩遇到问题和冲突时,她的大脑第一反应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更倾向于自己的感受、感觉,喜欢各种琢磨、反省、内疚、自责,更容易陷入抑郁和焦虑,甚至走向极端。
4 K* x. I* m" V- P记得长春市儿童医院曾接诊了一位13岁女孩。
, D5 `' w1 \) g2 A
2 |% t1 e7 x/ I4 h( I: H A0 Q4 j" v: b$ I- @% L
她因为和妈妈怄气,硬生生将美工刀片掰成三节,吞了下去。
0 {. o1 O3 ]* m* T+ m6 _看着食管里尖锐的刀片,我真的不敢想象:
; G5 z3 l) B r6 i+ R* i女孩的心里积攒了多大的痛苦和怨气,才会选择用这么残忍的伤害自己的方式,发泄和报复自己的妈妈。
- j3 ]5 P( B/ C: o! i+ }5 W一位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关键:: {7 f6 E8 ^- O4 e
“如果女孩的妈妈早一点看见女孩的情绪,试着去倾听她、理解她,而不是跟她硬碰硬,是不是就不会把女孩逼向极端了?”. t2 J: }3 K! E+ ]) K
其实,《自控力:如何管住自己的情绪》中也讲到:
' z0 k. E! {; u/ ^5 ~9 }) `“当我们接纳女孩的情绪,理解她的感受时,我们也在教会她如何去接纳自己,如何理解自己。”- c% {5 P1 }4 b: G* _# ]' G
《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蔡少芬的小女儿觉得自己被妈妈冷落了,一直不停地哭,闹脾气。
6 J; A t$ r/ h, p% S" T8 v* I! z+ ^爸爸张晋没有在人前批评她,而是把她单独带到车上,耐心地陪着她,温柔地告诉她:. |: X# D* `, o% |' W* W, M( u! h
“你很伤心的,我知道。你哭吧!我陪着你哭。你哭完了,舒服了没有?”# j' y& d8 F) y) P+ c
就这样,爸爸的接纳、看见和理解,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小女儿的负面情绪。
M* J5 |! @1 K% B' \2 C8 H! q9 {5 T o# K: Q- @1 K. S3 }
# n* M5 R2 _. g5 u
所以你看,想要帮助女孩解决内心的冲突和问题,讲道理、硬碰硬都是下下策,上策是:
! z! V5 Z. ~2 v- y5 ^* m+ h$ m接纳她的情绪,重视和理解她的感受,给足她所需要的情绪价值。# o" t+ a9 x/ N7 F$ _8 v
养育女孩,拼得就是情绪价值。
( N0 @# O6 a6 j$ p6 y4 J只有给足女孩所需要的情绪价值,才能早点把她们的心理困惑扼杀在摇篮里,才能帮助她们拥抱自己的情绪,开启自己的她力量。
& Y9 I {9 [6 l2 ]3 g: A! ]0 F( o, z) c
. X/ v; l+ a8 u6 O, k4 k
被情绪价值滋养长大的女孩 9 }+ j8 U& O/ W7 Z$ x- [( _
才能拥有幸福的能力 ) Y8 [9 X/ T2 i) N4 \ C0 c
一位身患抑郁症的高一女生,曾对心理咨询师讲起自己的故事。7 n& h9 y* x: K4 }
小的时候,父母因为工作总是出差,她每隔几天就要去爷爷家住。
* t2 m/ A2 J O: v5 Y) O爷爷重男轻女,总是把好吃的都给其他孩子,对她特别冷淡,她心里特别委屈。3 V3 {' F8 I5 \" d% V, v( x
她好几次跟爸爸妈妈闹情绪,说不想到爷爷家住,换来是都是爸爸妈妈的一顿数落:
# R( K6 F+ Y4 Y: x- | K9 q“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得体贴大人,我跟你爸忙得跟风火轮似的,哪有时间照顾你。
& {8 M# C% A# J爷爷辛苦照顾你,你还这么多事,真是个白眼狼。”; R$ |; f+ P8 U) v
等到周末,她好不容易有了跟爸爸妈妈相处的时间,却还要忍受爸爸妈妈疾风骤雨般的争吵。" p0 ?9 r4 P$ i2 ^" t0 s& w
她经常一个人躲进房间里,胡思乱想:
/ x, _1 \ _& f为什么别人都有幸福的家庭,我没有。6 j: F( u" t$ S: [4 G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爱我。+ n+ w9 @8 ^7 G5 k
长久的压抑和情绪低落,让她在初三那年频繁地情绪崩溃。( i" k0 G7 |7 r' X( e* A
直到高一开学没多久,她坐在教室里,脑子突然“嗡”地一声,老师的话再也没办法进入她的脑子,旁边细小的声音却被放得无限大,她明显感觉到自己身体沉重,不想学习不想动,每天强撑着坐在教室,看不到希望。
% m/ z) e2 C+ |. V, D# n老师打电话给她的爸爸妈妈,说她可能有抑郁倾向。9 {* V" G% h. Y
爸爸指责她说:$ j4 z- W! M$ V' a. Y7 `
“不愁吃不愁穿,有什么好抑郁的?”
4 D; [+ A) _& J* r- b爸爸的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戳进她的心窝,她疯狂地冲进厨房拿起刀直插进自己的胳膊。8 q! _3 y& [% X# w9 P& x6 F
看着鲜血流出的场景,她的内心竟然涌起一阵强烈的快感。* U& I2 h( }6 ^2 k+ L
也许是被吓住了,她的爸爸妈妈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她去了医院,她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
4 v$ w& H/ y( R( O5 u/ m3 A老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S# A1 J+ z2 m4 u, q9 ^1 o8 H每一个“积郁成疾”的女孩,都曾一次次地向父母发出求救的信号,又一次次地被父母无情地忽视。& Z* H S/ r. ~( E+ f2 f
那颗不被看见、理解和滋养的内心,只能变成一片荒漠。6 I. e: L9 i5 M" N. R
《共情力》一书中说:
( n. n4 S: L; c, q3 R“如果没有共情,我们就无法寻找支持、鼓励、温存和爱。”
- Q8 J9 h# z V& d8 X7 B8 S无法给女孩提供情绪价值的父母,实际上也剥夺了女孩感知幸福、拥有幸福的能力。, T0 U+ U$ Y* G* E: U/ A* A
7 }" Q" e- T( W: C
) l. F, a1 k6 J& N1 N0 m2 y《以家人为名》里的李尖尖,从小没有母亲,拿了一副苦情戏的牌,却活成了幸福的模样,最大的功臣就是她有一个给足她情绪价值的爸爸。) x2 N/ ], h. @0 a2 j) O
她成绩不好,爸爸从不指责,反而会骄傲地对别人说,“尖尖很会画画。”
5 C. R7 {7 K: h) K家长会上,班主任问爸爸:“有没有考虑让李尖尖走特长生方向。”2 @9 [0 z' b4 O$ I8 R( m; p
爸爸看看李尖尖,回复说:' i2 ^7 ~9 R2 S) G$ B
“这要看孩子怎么想的。”% l& W6 k! {6 L( v& t3 p( K
她想念去世的妈妈,爸爸就在地上画一个妈妈的形象,让她假装躺在妈妈的怀里。
8 k0 I, _9 E" e4 L: y. e3 Y她调皮捣蛋,跟别人打架受伤,爸爸最先关心的不是对错,而是她有没有受伤。
$ S1 T u$ B# S8 e* i爸爸的包容、宠爱、理解和尊重,让李尖尖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内心强大的女孩。 d0 F$ Y' s. Z3 ^, |4 I: A
她没有享受过妈妈的爱,却在凌霄被妈妈抛弃时成了凌霄最温暖的依靠。& F, b$ Y% A" k, [
她没有因为自己成绩差而妄自菲薄。
/ G& E" D- u8 Q; `, p; H7 g) o她被欺负、被挑衅的时候,从来不会忍气吞声。
) x1 u/ w/ R! ^% N她虽然没有考上一所好大学,却自学成了一名优秀的木雕师。" p* I4 \" o2 d6 O
所以,你看,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多少情绪价值,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力量感和幸福感强就有多强烈。
) X0 s( a! o8 P: X; {% X就像台湾大学傅配荣教授所说的那样:2 L$ e* H9 l* ^ d; L! N P
“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 y8 l0 A6 n( Y" b/ F$ r2 n没有情绪价值的父母,很难养出一个幸福的女孩。) c- |1 |, }0 w
给足情绪价值的父母,才是养育女孩的高手。4 y& i+ d1 ~% T
+ H% U* S6 i6 p& B5 Z; s
$ J. X9 @! @3 m% G, q, U钱志亮老师说:
; p1 t2 g& f9 T能为孩子提供情绪价值的父母,都有以下几个特征:2 S$ X& T7 K1 P. k& f/ t
" I6 s4 k" u% d5 u! o# p6 C' e; F# B( n
- 善于回应孩子;
2 |: `3 ~% o. A - 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是被理解的;- ^) d6 I# M% y; P( H2 W1 t
- 能调节愤怒的情绪,让孩子感到安全;
/ P9 \* Z! B; L# `& `3 X - 对孩子充满了包容、关注、支持和安抚;" o" Q6 U! G1 P& r3 @
说到底,给足女孩情绪价值,就是满足女孩对爱与接纳的渴求。5 @& W5 b8 a) D5 K! x1 R# L7 j
小女孩不小心摔坏了小提琴,趴在妈妈的怀里痛哭。
' T, v6 ?" z" C1 X' v妈妈和家里的其他人都没有责备她半句,而是淡定地安慰她:
, V/ F) B# @& T0 [, j; g7 @“没事儿,咱想办法解决。爸爸正在给你修呢,实在修不好,你的私房钱可以拿出来换一个。”
; x6 p: g: A8 m3 T6 V2 ^; V |弟弟也附和着说要赞助20块钱,爷爷也说要赞助2000块钱。9 V0 l: r7 X0 S3 S! y3 q2 Y' |
我相信,家人的爱与接纳,一定消弭了女孩闯祸时的所有胆怯和伤心。
$ V0 F9 l: \& g2 p ~4 Z4 @' V$ Y最重要的是:
( V2 E) G, o E3 D+ p8 q0 e& D这份被爱、被接纳的情感体验,会伴随她的一生,成为一份幸福的回忆。
$ v( ~7 u3 O0 g! b* [所以,家有女孩,一定要给足她所需要的情绪价值。: l9 f+ U0 f( N) _' z, l0 c2 U
9 S* n1 j* h Z4 `9 `, z3 Q
! G" Y5 S5 }+ ]* n2 r& ^+ K我们多给她一些关注、理解和尊重,多给她一些温柔、耐心和情感支持、管住我们“心里的魔”、“嘴里的毒”,努力成为一个情绪稳定、成熟的父母,我们的女孩就能多一份力量、勇气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