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最好的爱情,是理解和尊重

[复制链接]
查看6398 | 回复0 | 2023-10-12 20: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星海月浅原创
* Z& P9 E/ X+ z3 H9 |( s4 x% C/ u据说,第一次见面,钱锺书先生说:“我没有订婚。” 杨绛先生回答:“我也没有男朋友。”两人从此开始相亲相爱。
8 ~# N' ~0 c- s. U% n对于两人的爱情故事,我一直抱着好奇的心理。既然以上的话公开说出来,肯定是有理有据的,我一直没有阅读到相关的一手信息,心心念念。正好读到《杨绛传》,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 d; a0 M$ e( L2 y1 m
很多人都说杨先生和钱先生的结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两人之间的爱情被传为典范。杨先生的母亲更是笑称:“阿季脚上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b+ ~: k0 f) s3 B" B" J
1928年的夏天,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女生,但不来苏州招生,杨先生只好就近考入苏州的东吴大学。
8 I, N: T/ s+ }4 ~' g$ h杨先生在东吴大学读三年级的时候,她的母校振华女中校长为她申请到美国留学的奖学金,但需要她自备路费和生活费。杨先生不想给家里增添负担,也不想去美国读政治学,于是放弃了留学的机会,一心想报考清华研究院攻读文学专业。
( \. r( x: |% l3 N8 Q2 U罗银胜先生写的《杨绛传》第二章为“大学时代”,是关于杨先生的大学生活以及杨钱两位先生之间的爱情。9 q. W" |' B: E! q: e+ `! r/ n
书籍不知是否受篇幅的影响,省略了部分细节,例如杨绛先生是怎么到清华大学借读,认识钱锺书先生之后,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才于1933年夏天考上清华外文系研究生的。这一点在本书中并没有提到具体情况。7 p6 p7 h1 d8 b5 ^5 p
大学时代是杨先生比较重要的一个时期,她本来就读于东吴大学,却突然又出现在清华借读。从东吴大学到清华研究生,跳转得太突然,让我很是疑惑。
8 Q" `/ w- s4 i/ ?+ y" \5 k3 o9 g: z& ~6 }
《杨绛传》:最好的爱情,是理解和尊重-1.jpg
# h/ L9 r3 B/ [+ w0 h: c- n2 ~百科引用中国作家网发布的一条消息,是关于《杨绛文集》的介绍,里面有杨先生生平和创作大事记,其中就提到这件事情。3 U+ ~# Q3 ^! d' a( i8 M$ }! X! v2 T
1930年,已在清华就读的好友蒋恩钿劝杨先生转学清华,杨先生本已报考,准考证都领取了,考试期间正好大弟病亡的那段时间,杨先生错过考期,错失机会。1 I5 J# L- w5 t: [
1932年年初,毕业在即的杨先生遇到东吴大学因风潮停课,与同学一起去燕京大学借读,考试通过方可注册。杨先生考完试,要到清华看望蒋恩钿,而好友孙君也要去清华看望表哥,正是钱锺书先生。
* O7 t6 f5 L4 a& |9 O两人到达清华后,一人去女生宿舍古月堂找蒋恩钿,一人去找钱先生。孙君见过钱先生,由钱先生陪伴前往古月堂,于是就有了杨钱两人在古月堂门口的第一次相遇。
4 y7 i, t1 E. O* W这里的情节,依然没有提及本文第一段彼此表白的场景。' I2 w8 `3 Y3 R  l% V2 i' |  ]
根据《杨绛文集》的介绍,杨先生是这次去看望蒋恩钿时,蒋恩钿再一次提起让她来清华读书,并帮她询问借读清华的事情。7 J% f, M. m8 X% o7 q8 L
事情很顺利,无须考试,只要解决住处问题即可,于是杨先生就在清华大学借读。
) Z) r/ N, G  x0 K- N9 ]6 J! b+ u0 U# [. d4 w1 P6 s2 a: P) ]! N( C' W2 N+ [
《杨绛传》:最好的爱情,是理解和尊重-2.jpg ; `( \1 |' A3 P( f  [7 i
关于考研究生的事情,还有一段故事,这也是《杨绛文集》介绍资料里提到的。: o$ h$ Q. h7 N
1932年7月,杨先生在清华借读卒业,拿到东吴大学毕业文凭。
# S4 g6 ~' z* L那时钱先生在清华还有一年就毕业,希望杨先生考上研究生,两人还可以当一年同学。杨先生知道报考清华研究院需要补习清华本科四年功课,感觉一个暑假肯定来不及,就回到苏州找了份小学教师的工作。
4 ]6 |! _! S! T  T) c$ J) |10月放假回家时杨先生风疹发作,将工作让给亲戚,在家养病。
2 F2 A9 a. A1 o" Y; k9 K期间两人有通讯,据描述,有点撒狗粮的味道。7 h" Q' P7 }1 _; @, Z5 Q$ H
“钱锺书不赞成我放弃清华,我无暇申辩,就不理他。他以为我从此不理他了,大伤心,做了许多伤心的诗。但是他不久来信,我们就讲和了。”
1 B1 W. ^' r; u9 S/ u* O最后,杨先生还是在钱先生的指导下,考上了清华研究院。
! E, S9 E  `9 c. x; g- T1933年,杨钱两位先生订婚,之后就各奔东西,一人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一人在清华读研,属于异地恋。
0 h' T2 t6 }- C9 j5 a5 W1935年,钱先生要赴英留学,杨先生也即将毕业,为了照顾钱先生在国外的生活,杨先生还没毕业,就用论文代替考试,提前回家与钱先生结婚,婚后一起出国。: D2 \+ _* q5 F7 n
尽管两人本来就相爱,结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留学的事情,结婚反而准备得仓促。似乎两人订婚和结婚,都是匆匆忙忙的。0 s  T: G3 S( e: r5 n, Z
婚后,杨先生和钱先生始终相亲相爱,荣辱与共,共同走过风风雨雨,白头偕老。" U, }! ?( H/ C8 Z8 J# g
, ~% z8 B" [$ |# |; T7 \' a* j; Z
《杨绛传》:最好的爱情,是理解和尊重-3.jpg
+ d( z$ |, V1 p更可贵的是,钱先生为杨先生写过不少情诗,是个女人都会心动,互动一番吧,偏偏杨先生比较务实,不常回信。钱先生曾赋诗一首抱怨道:“别后经时无只字,居然惜墨抵兼金。”
% y8 V- ?  v0 G" w这么一来,其实两人的爱情也和普通男女一样,都有各自的愁苦以及独特的相处方式,重要的是,他们包容对方的真性情,相互成就了对方。
$ W7 T3 F- p. X2 p$ r! A杨先生曾说过:“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和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相互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相互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 t+ }& t+ U# ~; W% T0 h+ ~理解和尊重,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不管爱情、亲情或是友情。& G$ @  {2 C; h: c/ u- B8 F( Z
《杨绛传》作为杨先生一生的传记,不足500页的篇幅,自然无法呈现她的一生。第二章关于大学生活和恋爱经历篇幅比较短,许多细节也没有呈现。如此一来,我的好奇心仍然得不到满足,这段爱情,是如何开始的呢?
% q0 T& \, I- c7 S/ Y, m" t3 O看来要了解一个人,除了结交本人交谈了解,还需要大量阅读那个人的作品,从字里行间拼凑出一个人完整的一生。" {! Z% G- m5 E8 G) R/ ?/ ^9 ?- L4 [
; i4 p$ z* W2 c
参考资料:# V! W( u- p0 G% Y
1、《杨绛传》追思纪念版,罗银胜著
0 v- l( \9 Z8 F+ q: Z6 |2、百度百科:; Q6 H+ ?9 f* j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55576/65da1Is3G0YKDv_AaEjf3r9EOifAyhUNppSMD2OFZggTxSU9aipRcxkh_jL5gBKHRFcWntEy-0CbX_9uEwRcVs1NsIG3DfUdMu2tOMfYVgwIcqX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