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份工作」还是坚持「找到理想工作」,结合现在就业环境年轻人该如何选择?

[复制链接]
查看2322 | 回复5 | 2023-7-27 02: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有份工作」还是坚持「找到理想工作」,结合现在就业环境年轻人该如何选择?
独享你的温柔 | 2023-7-27 07: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应届生来说,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确实非常重要,因为对于大部分体制外的行业来说,你作为这个行业的新人,最好的入行机会,就是毕业的时候利用应届生的身份,通过校招进入到行业内的一家平台还算不错的公司,通过正规的培训和学习,顺利入行。" w9 Z3 `( T7 L* N& _
如果你先在别的行业蹉跎了一段时间,又想要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从零开始,对于很多行业来说都会比较困难了。
' u1 x) l* A  p% ~. P+ |因为大部分行业里的大部分公司,在他们有的选的情况下,永远都是,如果是招新人,肯定是从校园招聘的渠道招当年的应届生。$ Z" Z9 _; O* Y1 b- O
如果是社招,基本上都是只考虑有工作经验的人,而且是在招聘前,具体这个人进来后要做哪个岗位,负责哪个工作,需要用到什么具体的技能,必须要有哪些经验都已经安排好了,你作为一个想入行的新人,基本上走社招这条路就被堵死了。
  X2 O6 @/ b9 U$ x而如果去参加校园招聘,基本上也只适合前一年刚毕业的人,这时候你混到校园招聘里,对于对应届生身份不敏感的企业来说,也不会太在意,可能还会正常面试你。
  Z* y" j" }% g& @& l  i但是,也不是对于所有行业,所有岗位都是这个情况。2 l" R5 e7 W" s% k
我在前面说社招的时候,专门加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大部分企业在有的选的情况下,永远都是新人去校园招聘,社招只要有经验的。  }% {4 ~' \$ k: X
但对于一些行业一些公司一些岗位来说,也总会出现人才短缺的时候。. p$ ~, D3 Z* A0 ?
这时候,这个第一原则就不能用了。$ F& |9 h5 G8 M( ?& u, T/ s; C
比如我在博士毕业很多年后,依然会接到很多猎头打的电话,不知道他们从哪里翻到了我的陈年老简历,邀请我去药厂面试合成民工的岗位,根本不在乎你已经脱离这个工种很多年了,甚至都不在意你毕业后压根儿都没干过这个工种,只要你研究生简历匹配就行了。
7 d/ D  g# c5 p1 y当行业缺人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行业的公司在招人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挑了,那么你就永远有以新人的身份进入这个行业的机会。' I( j0 y) i/ R
所以,如果你认定了要去一个行业,那就请慎重,不要随便就先就业再择业了,如果你还没想好,或者真的被逼到不工作不行的份儿上了,那还是先挣钱吃饭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铸二件梦 | 2023-7-27 18: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情况吧,大多数时候选择先「有份工作」吧,因为什么时候可以「找到理想工作」,以及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可能随着经历有所改变。/ K$ w/ Y) j. n7 c, y2 q
如果是从高中开始就已经坚定的为自己理想的工作而奋斗,在大学也选择了相关的专业,一直为自己所爱所选在努力,那么你一定要选择「找到理想工作」,而且终会有一番成就。4 H& y, [4 S- H) \5 D
未来就靠这样的人去改变职场内卷了,因为这样的人的软肋不再是赚钱,他们所做的一切皆来自热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一直坚持下去。- |* W' ]9 b% t! m3 i4 g
) h8 Y! k& W' f* ?& W( e  l
先「有份工作」还是坚持「找到理想工作」,结合现在就业环境年轻人该如何选择?-1.jpg
# p2 k, l4 m2 ?2 X: |当然,上面说的人毕竟是少数人,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还是建议先「有份工作」。
3 w# @# `- L  Y1 `$ v也许现在的年轻人经济压力没那么大了,不至于吃不起饭,但是家庭教育应该是希望他们在大学毕业后能够独立,而不是回家啃老,当然有钱人家叫全职儿女。
7 @! ?' \  S  H4 L+ S- N而且先「有份工作」,可以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在学校这个环境,和社会这个环境还是有区别的。- G, s- E. F' t3 U+ L" j$ R1 z
在实际的工作中,你可能会发现,你所谓的理想工作,可能离你很远。但是你可以通过已有的工作,慢慢朝理想的工作发展。% f# D& M# }) r6 x5 n
你也可能会发现理想的工作就理想一样,遥不可及,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也就不再好高骛远。
. k+ C2 G5 T2 d# m也有可能改变你曾经的想法,以前理想的工作已经不想做了,而有了新的「理想工作」。
/ ]" z" N* L* p3 Z0 T( y- d" l就像我自己大学的时候,学的专业是管理,每天看到的是创业成功的老板的案例,那自己也想成为那样的人,但是什么工作可以提供给我这个机会呢?不可能一进公司就给你做管理吧。
7 f& D3 k' n) I# t8 g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发现当老板也不是那么好的事情,并不想创业了。
, |0 _8 k. x4 w+ t# F所以呢,我建议先「有份工作」,这份工作可以是接近你理想工作的,或者可以了解到你理想的工作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在不断增长阅历的过程中,也会让你更加清楚你想要什么。
6 n8 N' _4 h, p" o# S5 `0 p: [目前的就业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如果一直坚持找到理想的工作,这个时间成本可能会比较高。除了我前面说的那种情况,你有强烈的兴趣并且一直会坚持的这种,你可以选择找到理想的工作。其他的还是建议先有份工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小cpw | 2023-7-27 22: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背景、环境以及面临挑战不同,所以做出的选择也不同。
+ I5 B# G4 v/ p+ \; n' m' f本文4000字,比较长,可以先收藏再读。建议不跳读。我主要分享自己经历过的血泪教训,以及进入人力资源行业后看到的市场趋势。希望能够帮到部分马上就要毕业的大学生。希望能帮你们更好的了解就业市场,更好规划自己的职业前程。- j2 K1 m# i; e# r
免责声明:下面这段话,我写给的对象是:* H3 p* X. U+ `3 `8 B$ m- l7 @
    ) [  Y. O$ Y* ?* p. o: Q
  • 毕业院校背景不错,一本以上,甚至是985/211的高校毕业生;- c% S( C* g: m" E+ {- f6 ]$ ?
  • 家庭收入还行,父母身体不错,不指望你马上挣钱养家;( S& n# o' y/ H# J+ g- |
  • 你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要求,有规划,有自己喜欢认可的行业/岗位/ ~/ X6 ?+ A! P, o
如果你觉得看你的前几届学长都进入了不错的企业或者机构,你评估自己的实力,努力努力可以进入知名企业,只是临时遭遇了大环境的影响,请继续往下读,我的建议或许有效。
7 O" w; |! J& e% a
本文可能不见得适合三五线城市的非一本毕业生。% s5 {0 m9 v% R/ [2 N
另外,如果你的家庭条件非常困难,全家等着你毕业挣钱​补贴家用,甚至家里有重病人需要照顾,那就别往下读了。
5 i% k" n0 Q2 H) l! `5 P这个世界并不公平,每个人的人生容错率是不同的,不是所有同学都有资本「​择业」。
<hr/>先「有份工作」还是坚持「找到理想工作」,这话其实就是「先择业 or 先就业」的话题变体。# b2 E# ~+ M7 h; Y0 H/ ^6 i% _
如果你问大学辅导员,那么他们大概率会告诉你「先就业」。
/ e3 [8 D4 z" d' i+ ^1 z: i( C. H% @对于绝大部分学校来说,学生的就业率,是他们的硬性指标,可能关系到当事人的前途。, s7 t: v+ e$ S3 f; t; K5 j- m
这个KPI并不合理,但我确实能理解,作为利益相关,为了自己的前途做一些「争取」。
, `9 F  k6 |4 h9 ~* K3 a我当年毕业时,也有老师和我私下这么说过。我明明还没有签三方,只是在试用期里,学校就把我算成了「隐性就业」。
  x+ |. h5 e  B6 Y回想起来我能理解老师,对于学校来说,就业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  r5 \' f& M! ?9 C4 u8 V
但对我们自己来说,先就业再择业,大概率是错的。
0 L9 B& V+ N$ T3 ]3 `在毕业时,是有一个清晰的规划重要,还是立马有一份保底工作重要,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衡量了。
6 B4 O, V4 [' v) k1、先就业,真的有机会再择业吗?
  u" D# s2 g* Z: _
9 o$ l* `, z: N" S( v6 b! z先就业,后择业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就业后能够有择业的资本。
# }$ t0 s2 B# |6 S* @先就业后择业有没有成功的案例?# F$ c' B! I5 f' x+ v
有的。
+ ?" A7 j/ ^8 T: a9 ?$ E; z我在Mercer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年轻同事,我写过他的故事。! L$ |% Y, u! M7 B8 V
你是怎么突然发现同事很有钱的?他的学历背景非常好,高中开始出国,一路就读的都是英国最好的学校。
( G& p3 N- N8 t1 e7 l" m9 z( g他来Mercer我是有些意外的,因为Mercer虽然是人力资源咨询的头牌,但相比麦肯锡、波士顿这样的MBB公司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 u5 h: d: V- `2 _( s这个小伙子干了不久就辞职了,据说他父亲给他安排了一个券商的岗位。听同事说,「这位小哥来上班都是司机专车送来的。」  e/ c  S' B6 x& v
就算先就业再择业,这位小哥有资本。5 t. w& B+ D- i; S5 N8 l: Y
但是坦白说,大多数普通人,没有这个资本。
4 |& N' a2 O# o( r  t8 _我刚刚毕业的时候,特别想去宝洁,但是没有这个机会,于是我就先找了个创业公司工作,想着:- W& u& D& P8 t' s! Y
名企都看重工作经验,等我有两年工作经验再去争取机会,我在创业公司这么辛苦,学很多东西,英语又好,应该能够得到宝洁的垂青。
但是事实上,我和宝洁的距离是越来越远。8 ^9 V% T. C# o
大公司挖人的逻辑是看背书的。
- S" X$ R. T8 {0 {0 X哪些背书呢:* T9 K) }( u% U1 b  M# Z
    - s; S8 g; ]8 W* {
  • 学历背书;5 m4 X9 {( o7 j! h- F- z
  • 职业背书;
    . ]! F& W  R. N
  • 项目背书;' q1 V' w% F2 ^: U9 z) c6 R2 \6 y, y
  • 证书背书;) C# C) u: I3 k3 _/ l, c. l
  • 人脉背书;
    3 q% m/ P5 l+ c0 f: Q# c5 S7 ^8 G
  • ……
    ; }. h# K* f3 o6 U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职业背书,你服务于哪些优秀的公司?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7 v3 L2 H) e& x; K3 u8 W1 ^- h
还是拿咨询公司举个例子。
' m9 a! P$ I6 [. ]' C毕业后进入麦肯锡,工作3年后,你决定看看外部机会,市场上绝大部分公司的战略咨询部都会愿意给个面试机会,了解你做过哪些项目,牛在哪里。
/ b+ M0 \; q; R8 ~: G8 g工作5年开始,就算不更新简历,也会有猎头打爆你的电话。
- U& q" j. I4 w$ a1 m9 ]我曾经遇到有一家金融行业的巨头公司,点名要从一流外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挖金融行业的资深顾问,让我帮着介绍。  X: B$ i" Y9 t7 P
我稍微一琢磨,整个圈子里符合标准的,一只手数得出来。$ |1 f2 _( p3 u" X5 M  P
这是顶级企业才能给的光环。# [! y4 }* q; T1 y  u2 J6 E7 r9 v
如果希望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稍微顺利一些,那么名企背景和名校背景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一些、. I0 c" d5 h" B' t1 g
毕业后的第一目标,就应该去争取去自己能够得着的最好的公司。
9 `6 E3 H$ t1 S7 o6 z, W, V你能去字节抖音做广告,就不要去搜狗广告;你能去腾讯做游戏,就不要去网易;你能去宝洁、欧莱雅做市场营销,就不要去B2B企业做市场营销。
6 }, R: g. V; s( R6 Q/ T并不是那些企业不好,但它们还不是行业最牛。
2 T& V" K' V% V# V+ k$ t而是你要争取够到势能最高的位置,方便你未来的发展。5 \: |8 N/ q& k/ D, X
否则,你会发现,普通公司,甚至不知名小公司待上几年,你再想去知名大公司的时候,你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简历石沉大海,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p! H0 k5 Y  ?) O* q. w. L
事实上,第一份工作不但要择(行)业,还要择公司,必须小心谨慎。3 |2 M6 v7 t1 @! `" V
2、第一份工作:选择正确的企业
$ W* s$ `6 W! J. D/ U4 p- e
# t+ U6 U+ Z1 k: [  T3 w第一份工作的最大的坑,在我看来,就是听信了情怀论,明明有去大公司的能力,结果去了不知名的小公司。
4 M+ G+ M6 m0 {' u7 m5 D; k我讲过一个年轻朋友的故事,211&985的硕士,有才华也有拼劲。
- G1 J# J6 M* ?, _! Q7 N毕业时,她放弃了大企业的offer,因为一家小公司老板的力劝,加入了这家创业公司。6 A) d# K9 @# H3 |
什么“我们公司在知识经济的风口”,“创始人都出自知名企业,业界很有地位”,“相比在僵化的大公司做螺丝钉,在初创公司学的东西更多,成长快”,“有期权,有财务自由的希望”,“压力使人成长,绝境带来突破”……+ [5 i/ D' O& k  G  g" l
考虑再三,抱着创业梦的她,毅然决然的去了这家初创公司。结果,仅仅一年后公司就没了,具体的故事,我其实也在知乎写过:
+ ^; G" \& A* S% E* u你觉得是去大公司打杂好,还是去小公司磨炼好?其实这许多吐槽,浓缩成一点就是:4 `+ F" S  Y5 ^. l$ F
小企业容错率低,没备选方案。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环节出问题,全盘秒崩。
之前,我分享这个观点的时候,还有小伙伴抬杠,你知道阿里18罗汉吗?' Q! |. U; o) {
我的反问是「你怎么确定你现在的公司会是阿里?」
+ V1 _( O1 P* ^华尔街日报在2012年做过这样一项研究:& \! F2 x% r7 J
研究人员调查了2004年-2010年间,2000家受到风投支持的初创企业。就算这些受调研企业,都至少拿到了100万美金的融资,依然75%没能活下来。
2 [& A3 U9 C& X/ E如果把成功的标准定义得高一些:「没有达到VC投资时预期的营收或者现金流」,那么失败的比例高达95%- O, v  h! c6 J! O3 D
负责研究的风投家Ghosh先生这样点评:
4 N* X" s* j% L- S) P
大家喜欢宣传成功的案例,但死掉的公司都是悄然无声死掉的。
这还没算那些从来没拿到过100万投资的企业。如果包括了,结果怎么样呢?
7 w( B8 e: V& o( \$ y9 R$ Z还有一个风投研究的美国人Jason Rowley也做过类似的调研,结果更加惊人。# E/ _4 z9 g% @" o( j/ n
03年到13年之间,如果有1000家企业融到了Pre-A,那么能活到A轮的只有400家,这意味着60%的初创公司撑不到A轮就挂了。+ c4 Z6 F+ `( X: e  M

3 p0 Q: D2 w6 i7 v" F+ t9 Z' o
0 v0 k' E; R3 [2 O% d  Z+ w0 ~一将功成万骨枯。
4 Z- C* s$ }# k$ N* K% |问题来了,你会成为那「一将」呢?还是成为「万骨」呢?- ^" r0 j) Q. T/ B; z: ~
事实上,马云自己说过:「阿里早期,员工根本没人来挖,大街上是个人的,就被招进去了。」
; v7 A$ C, V& A  @. k阿里什么时候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
4 ^* B; j+ V' x( P+ X. g, ]差不多也是在淘宝电商打赢外企之后,也得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 z6 ^  l% X' j5 }2 W0 F除非能开天眼,否则你能不能熬过6-7年呢?
9 ^5 S6 T- P/ y, d9 X; z! W另一方面,你明明有一条更加靠谱的路线啊。
: c6 z% C9 k8 ]还是拿阿里来举例,阿里如今的CEO张勇,是2007年8月加入的阿里,在此之前,他先后在普华永道做咨询,在盛大做CFO。# i2 d4 A9 V7 c6 h9 C2 a
即使没有阿里,张勇目前最差也会是某家上市公司的CFO,这条路相比跟着一个初创公司一路走到创业,风险小多了。
3 i$ i  H1 u' X; x4 @, K" a这条路不香吗?
5 [( F  }( S  A- q  J5 T去不了大公司怎么办?
5 g; X4 j% Z; \4 W. D
; M0 Z8 x0 t0 |' m4 Z% q* S, J* B如今是2023年,很多人想的都是去大公司,不可能想去小公司。$ x0 m$ `. e- p  {9 \. F
更多的问题是去不了大公司,怎么办?: g3 ~( i- H# Z, x
我的建议是:
# N8 T" f2 \$ n$ O# k; \, b' F1)略微降低标准
* i# N& l* E+ J/ b
如果往下降一点点呢?去中型公司有机会吗?以互联网为例,腾讯你去不了,知乎你有可能能加入吗?
2)找大公司的供应商0 j7 e+ Q5 t( c, S# X9 I# B$ |
如果去巨头身边的上下游供应链,有机会吗?: K3 v& g; L/ g% X
举个例子,你去不了宝洁,那么宝洁合作的最大的广告公司,你有希望吗?/ r" T1 [# j2 a" S( I: c# z0 [9 F
无论如何,这都是「择业」的动作——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围绕这个职业规划目标去求职,这样你才有方向。
' T( I8 l  E1 [3 X( {如果你啥都不管,上来就听信了「就业不择业」的理论。
. C' p( \/ x% S# x7 K指望着自己吃点苦,然后突然之前一切好转,你就前途无量了?
; e$ [6 m+ |# S* W) s0 f2 P抱歉,这种童话不要信。1 \. P) l- t7 R# a8 d
3、第一份工作:正确的行业
7 d! X3 m# R7 ?( M. E- R
+ @- M2 r. w5 K1 R4 M《重新定义谷歌(How Google Works)》里,谷歌创始人给了这样的职场建议:
) O1 D. E/ @' o  @$ C
在职业生涯初期,能获得的股权激励很有限,因此在正确的行业磨练技能要比在某家公司赌上自己的命运更加合算。在此之后,随着经验(以及年龄)的积累,挑选合适的企业变得越发重要。那时,股票在你的薪酬构成中所占比例大幅提升,因此你也应该将挑选公司放在优先位置。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挑选正确的行业,比进入大公司是更重要的事情 。
' y+ J2 H& b7 h' F' B这意味着你需要有清晰的职业规划。# O. |( @! M* w" [* z2 E
我遇到过太多30岁+来咨询如何转行的事情,也写过高赞的转行回答:
+ C8 P' o* j2 i. v30岁转行,无一技之长学什么技术?但即便我竭尽所能,能提供的帮助也是很有限的。! i/ z0 {& y6 k1 w1 q& H3 w
转行,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把自己的经验、成绩和知识部分归零。% W! Y. O2 m5 I. A) a
这需要转行的职场人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降薪、降职、加班学习、花钱培训……才能勉强跟得上行业的正常节奏。, w! X7 C4 X+ n/ L1 Z1 N8 j4 `7 W
这对于20来岁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没有问题。
) A1 j6 b7 ?" M' z1 L$ P但是对于30多岁的有家有口有房贷的职场人来说,就很难了。
6 B" l5 c" J/ W: {  b2 l就算转型成功,也绝不是丢下原先的技能和经验华丽转身,而是大量复用了原先积累的经验。
4 \+ x& b( N: I7 I6 j选对行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1 B) m& z' S( h% a
我建议选行业暂时别看钱,因为在大部分行业,只要不是夕阳行业,只要做到极致都是有机会赚大钱的——做个寿司都能做到寿司之神。, f9 S# n- R7 E2 u" j6 }! L
但是要在一份工作上做到极致,需要我们投入巨大的热情,这就需要我们真的喜欢这个行业。
0 |* H3 n3 f+ w5 P, t) \! n" F所以,如果有人打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名义来让你去你不喜欢的行业,坚决不要去,你去了只是浪费时间。- K* w& g' I9 E$ A) A2 [2 Z4 m! Y
有小伙伴问:
9 ]+ D& z" x4 D/ g+ c
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行业?
实习:解决职业规划的核心手段9 Q% y; t; G  x7 X

& B" e- r+ b& X4 N3 s如果大学四年就没有实习过,你当然不知道。0 \! S/ G! O1 w7 Z) t5 z) q" M/ f+ B- t6 g
但是大学四年,甚至还有研究生三年,你是有机会去实习的。8 Q1 z6 S# K! f+ r) r
不要错过这些机会。$ \7 k$ T7 q) `4 f' L
对于计划走入职场的学生们,实习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成绩。务必需要通过实习了解你的目标行业,也积累自己在HR眼中的背书。6 v! ?& S# N' x( j9 U% n
扩展阅读:如何找实习。
/ ~  t5 t5 [+ C8 m怎样寻找实习机会?4、体制内值得去吗?( w5 X4 C6 H9 d  E, n
! K, {$ L: O4 d: Q5 t8 B( L
前不久看到一个没有来源的数据,说很多优质的学生最后都选择了去体制内,有些宁可失业也要接着考编。
7 ]& c/ z. @6 G9 ]这是好的选择吗?; E, `# c- m' l5 {. Q* D7 U( M
未必。' t3 K5 N; z- t7 R
这话题有点那啥,我不展开说了,说几个点:
6 H0 P3 l0 b; O' K; {1 F( |' T# _1)体制内现在是有饭碗保障的,未来未必有。9 H: J) q4 u' {  A, {  S
举个例子,深圳的老师,过去是30-40万高薪的。但是那钱是深圳市财政补贴的,如今也得降薪,因为财政钱也不够了。
7 f2 u6 j9 S* A. P6 h2 M, k钱是如此,岗位也未必100%安全, V' e& I! d/ j8 @# i% b
2)体制内也可以很卷
7 i4 F. i* z9 r岗位和岗位是不同的,如今很多体制内的岗位上,打工人一样需要加班,一样需要熬夜,在疫情期间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案例。
! Y1 j# V. S" ~- x不要以为自己都能在体制内闲着,然后写出一本《明朝那些事儿》8 t: b; f3 l8 s1 X
3)体制内,轮不到你挑领导; D# j' }9 H" v, l' @
民企外企里,你看不上领导,是可以要求调岗,甚至直接跳槽的
9 B8 s8 c7 a4 ^! y1 N1 ^4)没有使命感的工作,你坚持不下去! X! _# E( N. S2 @
如果钱也不多,工作也很卷,你就需要非常认可这个工作的价值,带来的意义。如果意义也找不到。正常地球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 V& l9 x* c- y! R而你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可能是40年……这不是熬一熬能过去的。
+ D( {: S5 v; U: a9 [* H6 u总结
" m' E/ _: c& U- j3 S. P, _# B. d0 W. j7 a( ?
对于今年和明年毕业的学生们来说,的确就业环境很难。
5 h. [$ |5 Y' G% E# u' H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就业不择业、先站岗再择位」。
0 I2 j* Y1 H$ C# E/ b2 h始终去争取去自己心动的行业,去能力范围以内最好的企业。3 N$ E. `# w* T: _; _5 q
李奥贝纳有一句名言:
- g* y0 z+ X: y; a) h6 x
伸手摘星,即便徒劳无功,也不至于满手泥巴。/ |: [3 D6 I" I- B5 c8 Q. @
When you reach for the stars you may not quite get one, but you won't come up with a handful of mud either.
与大家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61961 | 2023-7-28 06: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大概就是没得选了6 b8 O4 q! }$ T: h7 j
毕竟,金斧头银斧头铜斧头,谁不想选金的?3 b9 h; @. M; x& y
就好像这个问题:你为什么不找个理想的工作呢?是因为不想要吗?* w- ^; B3 Y9 T6 e, g' R3 y6 Q2 \' I  i
很明显,是你实力不够。
7 i8 `: b& }& M) ^) ^8 z2 e. H) M0 K% b
既然咱们能认清楚这个实力的问题,就仔细看看现在的社会。5 A( I6 n- X6 x* H, w  h. B
年轻人失业率将在7-8月份达到峰值,会超过之前的峰值21.3%。
: A, m: J- ^+ i( _实际上可能还有去年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的,也包括一些毕业了就业方向填写了“自媒体”之类的“诗人”。
# n. X! Q7 L! a! }; i# B! n( o+ u) R8 M3 _( C7 H) I# t
这意味着,你假如没在去年秋招的时候拿到心仪的offer,现在还在就业市场挣扎,那你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U; I0 D1 V  D$ T/ n5 M, j6 T
在如此残酷的竞争环境下,你还在坚持理想吗?
7 F1 `! T& C( {, s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C" e+ L8 G% q' _2 o( J7 t
3 W1 c4 h/ r# t$ E
过去我的理想是改变世界。: u6 I6 R2 Y% T- t" b9 ^' X
后来我发现我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改变自己,于是理想变成了:赚钱。
) X# U) k* Z( N- `但是那时候,就业环境比今年好很多。  I. r, N# U0 I+ U# P% J
如果搁我现在处于这个环境下,我的理想大概是:先活下来。* \4 S1 B+ x% ?) M, |( a: \
" n6 G$ Y& \& F" i
在自然界里,如果自然条件过于严苛,动物们会降低生育率,比如野猫可能会掐死自己最弱小的孩子,以让其他孩子能健康的活下来。) j& ~* i  i- }
所以,一切都是动态变化的。; O1 U$ R* u4 j: h
求职也是如此。
: H3 ?, Y0 s/ |, b+ ~9 u1 W
0 ~4 y* D7 N. z; x+ |  Z环境好的时候,理想都是年薪百万逆袭白富美。
  r1 P+ V- C2 e& a: \- K( x$ S7 n环境差,就是先活下来,活的越久,机会越多。  H3 b2 {6 F7 O+ x

! ^( I( O& u6 A/ {我倒不是不支持年轻人有理想,但是大多数人的理想,就跟:我想变成亿万富翁一样,空虚且不切实际。& I3 \3 B/ ~( e$ }: X
假如你真的有理想,你会狂热的、不顾一切的去追求,谁都劝不了你。
7 |# C- q& P' h) @7 M因为这就是你的生命,是你的一切,你根本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0 a1 Y4 d5 x$ W' r3 U# B
) L3 e6 b8 O6 h3 z& Z1 x既然问出来了,就说明你还没想明白,你真正的理想是什么。
5 H- v6 @' o2 ?/ I那么,不如先考虑:活下来,或者考虑:赚一点钱。$ o, m. D/ H0 d/ G  g  p0 w* h$ n
理想,可以慢慢想。
6 F- Y4 b% D% G8 Q$ _" K' \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找不到自己的理想。
& g+ e1 r8 u% `: y. |" i只是把类似的:我想发财、想找个钱多或少离家近的工作……* x4 Z9 R) G+ }' h1 p5 r% ]
这不是理想,只是想偷懒。" U2 @6 i% s2 D* {# k
既然如此,我还是建议,实际一点。
2 X5 D0 S) _! F7 I# Y重复一遍: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理想,他们理想就是赚点钱,就这么简单。
# y: p2 e* s; v5 ?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更不要给自己的懒惰批上神圣的外衣。
6 j  W, `/ }8 H* u
- p4 Y5 ^4 U) T- Q找到理想是一件幸事,在此之前,你有很长很长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幻剑的火球谱 | 2023-7-28 08: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还真挺有意思的。9 N* ]  b2 s  ^' m4 X
其实针对「校招」和「社招」渠道,应届生和职场人的选择也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4 r4 c2 w: M7 B: @4 C/ R9 K
拿「校招」来说,有的毕业生是直接先就业再发展。而有的毕业生选择延毕,一方面是为了保留应届生身份,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就业。
" c* i; q* W. m. B: d& |说的更直白些就是,延毕是为了攒机会找到「找到理想工作」。: c3 W1 A4 M, B3 n0 h" J9 p
要么就是想进体制内卷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等,再要么就是追求比较稳定的高薪企业。
1 k& }/ S; I) }5 j$ G5 ~正是因为当下的就业环境没有理想选择,所以才会有想法在等等或者是有目标的竞争性选择,比如考公考研等途径。
  n: I7 }2 U( ?9 ]6 O再说说「社招」渠道。
  v3 i8 Z# k9 o$ {2 D6 m+ D如果是35岁以上被裁员的中年危机,你猜他们会如何选择先「有份工作」和「找到理想工作」?
9 p5 C9 D( n& J% K/ M2 t' D8 U9 R结果自然是不用多说。
' I; D9 \  M9 {9 x" C5 d2 Y8 q普通人肯定是先求生存和保障生活为主,这时候谈「找到理想工作」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没有人会饿着肚子去谈理想。: Z, n6 M1 u* i  `2 K* y9 O( T/ h; n
「找到理想工作」应该是年轻人在没有任何附加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自己最理智的选择。
" [! h! H$ w: Z: b% N因为这时候的自己没有太多压力,而且还有年轻试错的成本,完全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来择业。
; c$ R4 G0 Q3 p! r* Z) X# z但对于已经工作很多年的职场人来说,「找到理想工作」会是个比较奢侈的东西。) ]$ q$ u$ p, |  ?- Z* N9 S' }9 r
毕竟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很多时候也只能是身不由己的状态。
4 I  E" u9 d6 |5 o  _0 B就当前的就业环境来说。
3 T; D! n/ i# Y: ]如果有条件的话,当然可以坚持「找到理想工作」,比如现在很多的全职儿女,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毕竟有父母的养老金做保障。
! I0 D* o3 d- a. M+ j9 v* K3 `: A但对于条件一般的人来说,还是先以「有份工作」稳定生活,再去谈以后的理想。9 L& C* w* ^7 Z+ C) ]
毕竟现实就摆在那里,哪有那么多的公平赛道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2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