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教育焦虑” ,还需各方合力

[复制链接]
查看883 | 回复0 | 2023-7-26 14: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国家发布“双减”政策以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压力和家长焦虑情绪。但随着社会竞争逐渐加大,各地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等,催生出了许多“教育焦虑”,比如短视频营销号鼓吹的“暑假最可怕”、“山河大学”的爆火、西安“回流生”的舆论,分别反映了从小学到大学,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的各层面的“教育焦虑”。这让我们意识到,”双减“政策的发布只是第一步,未来中国教育所要走的路还很长,这一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努力做出改变。
; m* e$ W; W! @6 m8 A, j/ U. t- }家长要认清教育本质,修正认知偏差
1 n1 i" n7 [7 P) P' S# Q
. v. L5 E6 I( X. t0 N) Z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可以说,学生的焦虑主要来自于家长。家长若不能正视教育本质,高强度“鸡娃”,往往导致孩子没有喘息的机会,甚至无法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前段时间“暑假最可怕”短视频的爆火,就掀起了家长们一波波的“焦虑浪潮”。我们要做的是认清教育本质,识别商家套路,而不是盲目跟风。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原创,最好的教育是让它成为自己,而不是复制模仿别人,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奏和天性爱好都应当被尊重。在当下社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多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拒绝贩卖焦虑才是每一个父母应该做的。0 Z6 A8 g  `0 t
学校要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发展,让教育回归本源
0 O7 O3 ^4 |7 l# W9 I* S/ V
* B9 L! [, d' q, w2 q- n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担负着培育人才的历史重任,尤其不能急功近利、偏离方向。近年来,随着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不断深化,以往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教育评价已过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等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比如 ,郑州科技馆的《生命科学实验室》、山东“双减”带动的学校体育热,都让孩子们在课外之余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享受到真正有质量的教育,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6 L, Y6 ~& D( t+ Y' m+ k0 ~社会要传播正能量,拓宽成才渠道4 F" f$ y/ n5 _) h* B

2 w8 ^0 D  m7 P# {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受到舆论监督,自媒体短视频“大行其道”,贩卖焦虑也变得更容易更广泛,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因此,一方面,家长要能理智识别;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及时治理营销套路,不能让某些商家为获取流量和利益不顾孩子身心健康。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成才渠道,是当今社会亟需做出的改变。
! `4 a5 _; G# m* j+ k( @今天的世界,一个人的竞争力不再靠完美、靠面面俱到,而是靠独特性、靠不可替代性。所以,要把孩子教育为不完美但有特长和核心竞争力的人,而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学习机器,成为“完美”但一无所长,没有竞争力的人。未来中国教育所要走的路还很长,但终究会越来越好,愿每个孩子都能接受真正“好”的教育,活出精彩人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