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35 岁重返大厂人士称「自己都觉得自己跟不上」,如何看待这种想法?如何解决这种困境?

[复制链接]
查看5824 | 回复5 | 2023-5-15 04: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到中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跟不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该如何解决这种困境?
! J$ @0 X1 Z& Y3 R 如何看待 35 岁重返大厂人士称「自己都觉得自己跟不上」,如何看待这种想法?如何解决这种困境?-1.jpg
# Z3 _* e# ^0 W; F: r; Q3 T; l: s: U. y
https://www.zhihu.com/video/1641211888112381952
无良商家该死 | 2023-5-15 13: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男性的退休年龄是60岁,35岁到60岁之间,还有25年(手动微笑),而一个35岁的人,重入职场,努力了、尽力了却还是不得不发出「跟不上工作」的感叹(手动微笑)。# P3 N, B/ B; v! x. H+ ]1 e
这种情况下,有些答主说这个现象很正常,因为确实老了,体力确实拼不过年轻人了。。。
! o* p1 A9 w3 \说到最后,居然开始指责了,说什么都35岁的人了,还去职场跟年轻人挣。。。
! J2 O# }) c, j- b* N我真的很无语,也真的很无奈。
, d. i; r# v- a4 p$ v' }事情为什么会搞成这样?* O" C) p: w" s
35岁,明明正在壮年,去到职场却要跟20来岁的年轻人拼体力!5 s% G/ N" [6 n! H* r
这可以反映出一点,现在去参加工作,想去打工挣点钱的,你得有一个心里准备,你多多少少得把你的命拿出来,放到凶残的职场江湖里面,去厮杀,去茹毛饮血!
+ i9 R3 O( t: C/ a! l/ A这过程中,你拼不过,你就得饮恨退场!, x2 f7 N4 t7 K1 ?0 M8 A# ~' ~
。。。。。。。
% F6 W7 H' t$ A( E何以至此啊!1 y7 d+ z/ v/ L" e. f/ y
我又想起了拼多多的神级发言:3 Q% X2 _) Y$ R" B+ h. z+ S
「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 I# C, p1 E; D$ ]- N8 {) D
这个发言,是拼多多在自个员工加班猝死的时候说的,这个猝死的人,是一个22岁的善良姑娘,这还是2021年的事情。
4 d0 |5 H2 w# P* n( F/ |打工人,活着不容易,真的要惜命啊!22岁的年轻姑娘都顶不住加班的威力,你问问自己,今年几岁了?顶得住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鸟233 | 2023-5-15 18: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竞技场上,肯定也是过了一定年龄就不再有优势了,再过了一定年龄就要退役了,不论是主要动身体的各种体育运动,还是动脑子的棋牌类竞技和电子竞技,都是如此。% _) ?& m6 G( m' S4 A( k- U7 ]& h
其实工作上比较讲究35岁定律的也是一个道理,当你跟同事,跟同行,跟友商,比拼的都是各种依赖体力和反应速度的类似于竞技类的内容时,你工作到35岁就要开始考虑退役了,难道不正常吗?
, j3 N0 o# g# l. i你像伊布马尔蒂尼一样还能奔着四十岁踢,才是罕见的,大部分人年过35就考虑退役了。
* @- r& t) _& w& p即使不退役,也基本上都是找一个二三线球队踢养生球去了,纵然是C罗这样的以自律和追求卓越著称的球员,从曼联出走后,也找不到合适的,能在一线队打一流比赛的球队,只能在一线配角少赚钱和N线主角赚大钱之间选了后者。
0 r4 k* A- \& d" _# ?% [5 K9 ^, _3 \所以,当你想要35岁之后,还保持职场竞争力,还想要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比年轻人还要强的时候,你就要在30岁之前,就认真考虑自己的职业方向,就要早做准备,开始更多地选择一些能够用到多年积累的经验,经验的复利作用更强的领域,并且逐步往这个方向去转型。  i' s9 U% a9 `. i6 @% f
这就好像有些球员,年轻的时候,拼速度,拼身体,可以踢个边锋前锋,等年龄渐渐大了之后,就开始更多地用脑子踢球,把位置往后撤,更多地负责中场的组织和输送。+ u6 ^9 y. C1 C' o# w+ ?8 N
很不幸的是,国内很多行业,都还处在野蛮生长,疯狂抢地盘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甩开膀子闷头干的类型,还真的就是拼体力,拼反应速度,拼年龄的类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语战歌歌l | 2023-5-15 23: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会有跟不上的感觉。
! V% o% R  z, u% S首先,“跟不上”不见得与年龄有关。但是题干中“35岁重返大𠂆人士”的提法的确很有误导性,让人不自觉地将“年龄”与“适应能力”乃至“学习能力”联系起来。事实上,现代科学研究早已表明,35岁是人的智慧与创造力达到巅峰的状态。古今中外历史上也有无数在各个领域大气晚成的例子。35岁的中年人,有阅历,有基础,年富力强。他们适应不了,难道20岁出头的年轻人,一进大厂就马上能够适应?企业寻求的究竟是创造性的人才,还是只会根据指令完成机械操作的普通劳动力?后者在当下这个时代已经可以完全由AI取代了。9 N+ W8 d# ~1 U) |3 J
其次,比起初生牛椟不怕虎的涉世不深的年轻人,35岁的职场老兵已经能够从客观,全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眼光也更加深邃与成熟,因此言行也更加谨慎,不再敢于目空一切,盲目地向上级打保票。这恰是经验丰富的表现。可惜当今社会经常会漫延一种浮躁的情绪,许多人将谦虚看作是怯懦无能的表现,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 I! W* j2 t. v) L0 _因此这一感叹更多的可能不是因为年龄的原因,而是因为离开了这个领域有了一段时间,需要重新适应节奏以及跟上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可以说是准确把握了问题的关键,下一步就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比许多人连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都一无所知要强太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友谊不毕业毕e | 2023-5-16 03: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体力问题。9 G( J) r3 N: g  H
这个事儿咱们打个粗浅的比方:年轻的时候讲究的是快,但是问题多,年纪大了讲究慢慢来,以不变应万变,问题确实少了。
2 N0 \& x" @6 S6 Z# }4 ?& X但是说实话,如果可以又快又高效又无bug解决问题,谁乐意慢?! d( K( {( ~6 p& Z" S) ^
慢,是体力和精力确实衰退了。
' p3 Y2 z, h+ a4 S& `2 p/ B
2 x# M% V" @6 ~9 G3 T" j不排除有一顿能吃好几碗饭的廉颇,但是毕竟这种战神是少数。
' I, Z" ?. Y/ b- I3 I+ V技术问题可以解决,节奏问题也可以解决,体力或者精神问题,解决不了。
5 k8 s5 `. y( D! i# V1 P有些人依靠运动或者嗑红牛能多撑两年,大领导可以依靠正反馈撑到70岁,那你是什么人你有数吗?
0 i8 B! j+ Q7 [( V- L+ C; H2 ~- S5 U) }2 U) n* H
解决问题,无非一个字:嗑。
5 U# m# B$ U3 `+ F1 w" f6 l& @, @怎么磕?嗑反馈。$ P( [. X# m  l9 }4 F/ _
欲望堪比一天100罐红牛,你一旦尝过就忘不了了。
9 l# L9 q/ W( P( A) J7 {2 J" o譬如每天请求批准的电话不断、譬如饭局大佬如云、譬如每每年会被敬酒的灌到不得不跑去厕所蹲上俩小时……+ m! \! l# a* X
你会上瘾的,比吃药管用。
; i+ \4 t. v! X, p& S. F3 u& S3 e# s# F" r
如果这些都没有,回去就是个螺丝钉,还非得和年轻人拼体力,你疯了吧?
2 d, T# W# ?) E- s: |估计有人会说:年纪大一点拼经验。不排除这个,但是你必须得清楚,经验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是你经年累月积累出来的,你有这个实力也犯不着和年轻人比。
* r0 m: |3 M) t8 R之所以比,无非就是,自己做了很多年的技术或者经验,并没有那么值钱罢了。; ~  q8 q# k- H3 X  w
+ ?7 \3 K* M, @0 x! j
说到这里,我得批判一下,搞it的经常说:大龄失业是因为年龄跟不上经验。
5 |/ A0 J9 Q% i' n9 ~但凡这么说的,基本上可以拉黑了,都是做技术的搁这里吓唬谁呢?是不是写代码把脑子写傻了,你自己做那点应用有技术吗?有吗?
9 a! k8 F2 K) L0 v* J, n# u5 U) p( y! u# N0 r$ o
所以,不用跟上,一个字是苟,毕竟,你不苟你也可以学我出来自己干,来你出来试试。
% R6 _+ k* t% m7 i另一个就是,尽量错位竞争,毕竟多吃了几年饭,总有一点类似单手抠啤酒盖的绝活,藏住咯,以后就靠这个吃饭了。% n8 |& J  a  h

5 ^2 y! h2 t# \, X* g+ c大概如此,何人不是如此。
- X$ c- H7 V( t, E7 U这并不是大家的问题,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只不过在过去,还是讲究尊老爱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似地看锨 | 2023-5-16 05: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现在的职场人都是挺看重职业心态的,并不是说35岁就已经垂垂老矣的工作状态。$ P1 ^2 W  N; ^8 w9 k- R; Z
相反这个年龄段的职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发挥,因为大家都非常清楚的是,如果没有价值驱动是很容易被淘汰的。$ L; q0 H. A( g% \
从纪录片来看,35岁重返大厂会有这样的心态挺正常的。毕竟以前年轻的时候在大厂工作,跟现在35岁后重新返回大厂,两者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 z% z) Z! ~  z; k7 n) k3 K$ m0 n「自己都觉得自己跟不上」,不仅仅是体力和脑力上的吃力,最关键的是内卷程度的变化。
8 B5 m$ s+ u" X年轻人在大厂的优势是,一方面能够给团队注入比较新鲜的活力,能够有不一样的idea让人眼前一亮。另一方面就是干劲十足,心态方面比中年人更有闯劲一些。0 Q- `/ Y) G' j# w+ [+ h
站在35岁职场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基本上这时候重返大厂的,要么就是因为领域技能比较强劲,所以可能是以高薪酬被返聘回来,这样的人会比较吃香一点。
$ ?+ Q# H$ @0 w7 i1 S* ~& v* X再要么就是创业失败、投资失败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为了能够得到更高的薪酬待遇,只能是选择重新回到大厂挣扎。
3 E- X3 t+ G" {0 H当然如果是以基层的职级回归,确实会是比较尴尬的状态,毕竟自己都会觉得以这样的身份跟年轻人内卷有点儿不合时宜。年轻人有更多的资本去拼,而职场中年人只能是以经验取胜。% I# I2 k+ b( f; G4 h1 b- a) a
「跟不上」只是心态上的束缚而已,其实对于35岁重返大厂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用结果说话。
$ q3 a1 g1 r" Z* D! Z' }要不要跟年轻人内卷都不重要,到这个年龄段更重要的就是以工作经验、项目经历甚至是专业的技能取胜,努力做好本职就已经算是保持底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8

金钱

0

收听

2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