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的举措,我举双手赞成。. j1 a0 a+ \4 y5 i" p9 O7 M
积极影响是:
1 t L, M* ~5 q5 y9 }近期看,有利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以及产业链配件的出口。/ f, ?9 ~; \& L- e' v0 u
+ g7 T0 X k; A, ]7 Q消极影响是:
* `0 [* H; p- {& S0 } U: p6 L欧洲的汽车公司将用更大的力度发展电动车,对我们形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 D( C0 W0 |. ~3 B6 N. r6 S- Q* e# m3 [2 X6 V
$ h% b2 t/ d0 v, P4 e
, W5 ]- G) |; ^1 S<hr/>有人担心欧洲这群货不会遵守承诺,达成的协议跟放屁没啥区别。* q) f$ e% a7 i. Y, r& {" [% d8 U
其实是有区别的。7 D4 g s- b7 K& G
只要形成政策,不管力度如何,不管最后能不能实现预定目标,它都必然会促进汽车电动化的发展。 t% a; W' ^0 g: i6 D/ T4 w
只要汽车新能源化的趋势真正形成,欧洲这帮货到底用了几分力反而不重要了。甚至,他们转型不彻底,对我们反而是有利的。% ?8 I- s4 }- ^) a
相对不利的,是两个极端。, d1 W/ L' S. `; s s) M5 e
第一,
% F9 z8 V/ I n+ D. m是他们完全不顾环保大趋势,自私自利,铁了心要长期发展燃油车,并且使用火电。9 f. S! z! O, e" O4 t9 ^% D+ {3 K' [
这样我们无法将欧洲纳入我们的新能源产业链大框架中,会少赚不少钱。
$ I& E% _2 x' _( r: s9 N目前看,这种可以性几乎为零。
& d, ]2 I& {! m第二,放弃传统优势产业,坚决全面地转向新能源产业链。这将让欧洲成为我们的强大对手,当然不是最佳情况。2 W) h5 c! T& i/ w, s% `- ?
3 X% B, F+ A+ ?7 h
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第三种情况:
# j) @9 T' B2 p M" }% B/ k) j2 u欧洲这帮子货皮里春秋、阳奉阴违、首鼠两端、情绪撕裂、互相内斗、反复无常。。。。。。
- E6 J& C1 \6 ^* R, @* p0 J) G- c: u这样即无法改变世界新能源化的大趋势,又无法形成强大的竞争合力,最后将有可能被中国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各个击破,对我们反而是最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