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

[复制链接]
查看7988 | 回复16 | 2023-2-11 00: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8 Y" q1 a" }: d, g2 g- z
<hr>引言( Q$ h3 T" n, o5 e

. p+ e9 k4 e- k: g% D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南平陈朝、北伐突厥,收复故土,实现了华夏自东晋以来数百年来的从分裂走向统一。* U4 F+ i7 Z& n) O8 O; \
和秦朝一样,隋朝也是短暂而强盛王朝的代名词。
) G  \+ w+ r8 ^" i' N; Z0 O% ~从公元581年杨坚建国,到公元618年隋朝灭亡,前后仅存在37年,就像一颗划过天边的流星,隋朝在中国历史上转瞬即逝。
5 h7 }# T- t0 L3 l  `. [; v  G/ B. q  b% j' P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1.jpg

# k1 t$ A' X1 r( H+ F3 W7 M隋朝的统治虽极为短暂,但其在短短几十年里,创造出惊人财富,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可以说是我国历史的一个特例。6 p7 E& r2 T6 |8 J; h7 @9 v: L
一、国富财丰的大隋,粮食储备震惊世人
9 b5 |+ Y. z0 l3 i2 n! q
; U$ {( @8 @) ]. W; U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在建立隋朝之后,又统一天下,终结了华夏数百年的乱世。
' ~7 y( S  v9 [" k/ [# C1 J& ?他有感于过去混乱导致的民生凋敝,于是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发展生产,恢复经济。
- f- N7 V9 U7 N5 q. V- }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到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时,达到了经济的巅峰时期,也是最为国富财丰的时代。$ P* i" C( l9 @
6 k( T( j1 P2 F/ [! i4 }" B; l' G# p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2.jpg

) M7 s" \: A) }% j4 W: F隋朝有多富,宋代的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所说:* e6 S1 X1 J* a

, p% q4 L9 V% l, F; \4 a“按古今称国之富者,莫如隋。”
: ]7 {/ L: h' K( W
要说历史上最富的王朝,宋朝是无可避免的存在,但生活在这个时期的马端临却说出这样的话,可见隋朝之富。
. j9 i6 {" h6 N% r& A& S( t富裕的标志莫过于生产资料的大量积累,换句话来说,就是物产丰盛。- V3 ]4 u, f# v( q/ @  `% G1 a
隋朝时的粮食储蓄量十分庞大,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提到:
" d; o5 I2 u0 K1 H
. ?5 h3 @7 ~4 _3 y& q' \
“隋氏……储米粟多达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
9 f- q9 V; O# X, S7 V4 d$ f7 n! S
这些数量巨大的仓储粮,不仅是国家平衡市场供需,防止粮价上涨危害民生的储备资源,也是应对各种天灾人祸的“救命粮”。! Q* i+ K. B3 ^( Q4 |+ x6 v

1 Y6 z- Y  h" x3 ]1 M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3.jpg
4 c5 a0 o  I( ~& n
当遇到大型灾害的时候,朝廷便开仓救济,根据《隋书·食货志》载:
  K8 e$ ^; F8 A; e4 }0 E
“(隋文帝)开皇三年,时百姓承平日久,虽数遭水旱,而户口岁增。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
3 q2 E: g/ h3 r+ ^; _- f( x: D) D
而百姓的消耗根本就是九牛一毛,《隋书·食货志》中还提到:6 l" l8 Y8 o! o* ~8 \5 z! }
公元617年,隋末农民起义时期,瓦岗军击破洛口仓,开仓任由民众领取米粮,结果来领取粮食的饥民队伍,几天几夜仍不绝于路。1 p  d6 A  U3 n5 o1 i5 U
即便是赡养军队、赈灾或是其他消耗,也都花不完粮仓里的粮食。4 A( ^% `5 s$ j0 Q
此外,长安、洛阳和太原等地的仓库中还储存了几千万匹布帛。6 y  R( m- v! \$ l; m3 j' f& H) T
- |8 P2 b& R- V0 e+ x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4.jpg

5 }- o2 `5 K* ~6 L3 p+ g隋朝留下的粮仓,虽然经历了战争的消耗,但等到唐朝建立,依旧有很大的剩余,还能让唐朝省吃俭用几十年。
$ F+ V. k, n4 n: U" X根据《贞观政要》记载:/ B/ q: x. p' W  x3 a

: a! O# ]5 X& I%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5 \* ]4 g5 n8 S) S  E  V: z2 L
正是有这样大量的财富,才能支撑隋朝进行战争的扩张,让隋炀帝宣扬武功,远征林邑,亲征吐谷浑,多次发百余万大军兵进攻高丽,甚至支持其修皇城、开运河、连年出巡等奢侈行为。  m/ N; q- T" n1 R8 V$ ?$ a
但即便如此奢侈浪费,依然没有败光家产,可见隋朝的富有!; B7 q8 W( o0 z7 O/ P; s
二、隋代国富之局,文帝一生勤俭累积. R8 _: D! N0 j$ a) A

$ V; n% K; E/ M0 Y( h. g在古代皇权专制社会,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否,往往系于皇帝等寥寥几个人手中,甚至可以说,君主强则国家兴盛,君主弱则国家衰微。
1 F6 d$ {/ f4 i6 P; ~4 K因此对于隋代的富足原因,历朝历代许多人都有独特的观点,其中最主流的便是隋文帝实行良政,节俭富国的说法。
7 w. C* V+ [9 U: U7 G3 D+ G! |% _' h* C6 n1 v1 p; _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5.jpg

0 i; W5 s$ @; t* r$ ?4 q) w; s2 e: f. y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道:
  g: s* n' Z! o( B7 d
1 t  n7 Y/ q: k! M- Y5 y3 j
“汉隋二帝皆以躬履俭约富其国。”
# ?. e+ t7 P1 b
他将隋文帝与汉代最贤明节俭的汉文帝相提并论,认为这正是隋朝国富的原由。
1 U* g) X! Q9 k7 L% k7 O! B7 H在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情况下,农业为主要经济产业,历代朝廷都以农为本,重视发展农业。* _6 m9 g! @: {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推行前人的均田制,给成年男子露田80亩,妇女40亩,其中男子还能另外得到20亩作为私有,这是可以传承给后代的永业田,此外,奴婢受田也同常人一样。! F' R! o7 w. ]3 L
均田制的实行,大力推动了生产,恢复了自汉末乱世以来,遭到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
. I! z) [( R7 R! j  W# y4 N" j& a$ C4 t, }. g4 n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6.jpg
) U- l9 R* c/ B% E
不仅如此,隋文帝还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底层民众负担。
3 N+ b! i2 R3 b6 a/ |6 n+ A2 ~# W在王朝统一初期,为了使南方百姓归附,隋文帝“免当年租赋……益宽徭赋”。之后,又继续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0 D" r7 j7 |7 {1 H1 ~! |4 i7 \+ ?
在赋税上,隋朝实行税额较轻的“输籍之法”,杜佑在《通典·食货》中记载:1 J0 Y9 x( C' E. D8 l4 d) w

" s, `1 g. }. y2 j( C- Y0 O3 h“高熲睹流沉之病,建输籍之法……隋代之盛,实由于斯。”
- w- q# `" N. H% T7 H0 d9 t- j& L
输籍之法就是设置合适的赋税成为定额,避免地方官任意加税。
' q9 Z9 A3 W  t) s  i( `6 p而隋开国时规定一个成年男性粮租三石,比前朝北周少了两石,隋朝时期的赋税在历代也算较低水平。  H% }+ R! K8 J" Z

+ ^6 L$ c* f1 m# n9 E, i( B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7.jpg
' X  A, U  `: P: b: v5 s: d  o0 {
在徭役制度上,据《隋书·食货志》记载:
0 E3 j: u/ R4 x, Y% n9 |
4 {8 z" K& }$ V; W  n5 _
“开皇十年五月,又以宇内无事,益宽徭赋。百姓年五十者,输庸停防。”, v) T( z( ]3 Q$ A9 R
隋文帝继续减轻徭役,甚至让50岁以上的百姓不用交税和服役。
$ n6 Y8 M4 ]4 v4 f隋朝之前的北齐,收税年龄范围则是18岁到66岁,那时候人们到了66岁的高龄,依然逃不脱徭役。3 Q- c9 J$ Z% D$ s6 p4 Y
此外,隋朝男子服徭役的年纪推迟,服徭役的时间也在相应简短,在《隋书》中记载:$ Z) }) X' k" k: q4 R

) V7 ?3 J5 A$ }& `初令军人以二十一成丁,减十二番每岁为二十日役。
' e& H- G. d4 A0 u
男子服徭役的年纪延长到了21岁,一年服役的时间也减少为20天,这在历朝历代都非常少见。; W8 N+ d7 {' n$ X% Q
5 Y3 X8 E  f, b9 K2 G0 i: X( b0 k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8.jpg

( ~# r" t+ u9 ~% R百姓赋税减少,能够保障生活水平,徭役减少,也有了足够的生产时间。
, B9 e5 z* t/ Q2 \) }这些举措不仅推动农业生产稳定进行,还减少对生产的干预,给予底层百姓有稳定宽松的生产环境,让民众得以休养生息。
- V8 c* b9 Y+ X- j$ W在个人生活上,隋文帝十分节俭,《隋书》记载:
2 g: c1 G4 v, j# H9 D5 i" y6 O

1 n1 p0 g2 D9 A0 Q“帝既躬履俭约,六宫咸服浣濯之衣……非享燕之事,所食不过一肉而已。”
2 u% [# l* @4 U; n, U
隋文帝平日里的穿衣吃饭,都保持普通水准,不求奢侈。而且,他也没有太多娱乐活动,甚至主动取消娱乐活动。
2 c7 k  ]) l( \! W( a' {) Q/ x在《(隋)高祖本纪》中就提到“禁杂乐百戏”,还颁布了一份诏书,要求“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
" Q4 G( m! c+ J& _, c) \
# f( Y  D; e: c$ W* ^. Y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9.jpg

. ~; m  [# @2 o; y* V$ A0 B对于下面官员他更是要求其清正廉明,杜绝奢侈浪费的行为和现象。
) m" J- _2 F8 ?! R哪怕是他的儿子也不例外,隋文帝大儿子杨勇喜欢装饰华丽的衣服恺甲。对此,他严厉批评,告诫其:0 ], x7 A7 y+ w, C2 {. |) a4 A/ z, W9 b

+ R, h! S5 a$ C9 y) C2 {“历观前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
; M& j% L/ r9 l/ Q4 N# B7 z  @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隋文帝崇尚节俭,他在以身作则下,直接带动了百官节俭风气,《隋书·食货志》记载其“躬先俭约,以事府努”
& q9 `; ~- i3 g3 X1 l# O; [0 ?( L因此,隋文帝“躬节俭、平徭役、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身,小人各安其业。”
2 R- }3 E; O. s0 v) }, K: Q, U# w& F) a& }* g- b' R5 Y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10.jpg
7 `+ P# l% s3 S- t
隋朝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起来,变得富裕,以至于“炀帝即位,是时户口益多,府库盈溢”  U5 E8 O0 [9 J8 L8 w* A
三、国富而速亡,传统小农经济脆弱
  ~/ i4 b* o! q" B0 C, R- I. M1 L! s/ f6 G0 [# S( s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
5 u1 g- m: _, T6 m% L6 w% a在专制皇权统治之下,国富并不等于民富。
4 E0 O: A/ ^6 V  T& T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经济,使得底层普通老百姓过着封闭简朴的“男耕女织”生活,被强制束缚在土地之上。
) x1 j9 I! m/ R. ~( O他们以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模式进行生产生活,其农业上的收益往往被盘剥到上层地主手中,难以实现有效的自我财富积累。( [% z5 t) O. f' j$ d- n
  D) k* F0 g$ E- g3 T; q! ^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11.jpg

& ?  E6 T  X8 w$ i* J4 R尽管隋朝实行轻徭薄赋等制度,但归根结底,隋朝难以脱离其专制皇权时代的局限性,其国富的实质是上层地主聚敛财富的结果。
* c* n$ I3 G* }7 U) r金字塔般小农经济奠基,一个个小农财富向上集中,出现了隋朝“国富民穷”之虚假富庶景象。
! K; n2 E/ q+ W古代传统小农经济因为个体“单打独斗”,面对天灾人祸等外来风险,抵抗力十分薄弱。# N: z' t* x. h( r/ Z
在古代生产方式落后的情况下,贫富差距过大,财富两极分化,更加容易动摇统治,以至于隋炀帝三征高丽失败后,对底层农民造成巨大冲击,隋朝就此陷入混乱动荡中。
3 H( I+ j1 d: j" L% l7 i. U最终隋朝仅经历了短短37年就草草结束,即使有堆积如山的粮食、布帛等财富,依旧难以改变其灭亡的结局。1 E' F. N1 l5 C2 i" }+ I

1 C  ~, Q# g2 F  @8 U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12.jpg

8 K  ?+ m$ ?0 e$ k/ \- H/ _6 X对于这种情况,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提到:* @2 v. S# H; v7 n3 R, C' M9 v
“聚钱布金银于上者,其民贫,其国危;聚五谷于上者,其民死,其国速亡。”
( b0 ]6 V2 [- r7 K& j+ P
国家聚财而导致国富民穷,隋朝统治者让国家基础变得十分脆弱,一旦遭受动乱和冲击,往往承受不住,导致崩溃。9 R0 p0 K3 W) u+ l+ m2 D
这也揭示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国家真正的富强,一定是构建国家基础的底层民众富强,才能建立牢不可破的统治基础,抵御任何形式的动荡和冲击,维系国家的强盛不衰。: R- q* b: I/ W; ]- |; ~6 T
. J( d- n$ r: }6 C7 a( o
隋朝如此富裕,百姓负担也不大,却为何这么快就灭亡了?-13.jpg
# h, D6 f' f, B0 F  ]
结语$ O# X. U1 o0 L- t# ]
$ P! k9 q2 |3 D- R
关于隋之国富,各种史书记载不绝,但记载隋之百姓富裕却未见一书。
8 h! [/ k+ W, O隋代之富国被史家如此推崇,却短短的三十七就匆匆消失,这些现象值得深思。/ |" I7 E$ [2 e' M* `
一个社会的总体资产的比例过于不均衡,甚至失去平衡,其中隐患和危害是不可小觑的。
2 @" ?* J9 t! q0 c. P+ v6 O6 g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
! K) Y. C1 @# ]6 R0 e* X$ F
$ C1 Y9 E. O, X& F$ B' I1 Q
“大损于国者,莫甚于聚财于天子。”
3 q1 c3 A/ C6 b
<hr>
% E$ C& q7 J+ ~9 |1 f% c8 \$ K( M' Z参考文献:
  R5 v# [  j5 {! g+ C《北史》
8 }8 d: F, l; ]( T《隋书》
4 M8 e  @, p4 a4 n8 ?: {9 m  E- e7 j《资治通鉴》
金龙40 | 2023-2-11 1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隨朝的历史表明,国富也要民富,民富才能国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卖蔬菜的小透明 | 2023-2-11 22: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朝代老百姓都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鹿夫人89 | 2023-2-12 01: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历史角度去分析当时历史,隋两个黄帝贡献都很伟大。因为唐篡夺权把锅摔给杨广,泼脏水,隋历史唐来写你说会怎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圈套高高f | 2023-2-12 10: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学过历史吧!隋朝大量的战争和劳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太阳蝶的墓鞘 | 2023-2-12 14: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广三征高丽想削弱门阀在军队中的地位,然后科举,官僚体系改革,更得罪了门阀,结果,门阀官僚集体怠工,修运河、兵役、受灾时粮仓里的粮食都发不到百姓手里,然后,烽烟四起,最后,成就了李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Nika_Wang | 2023-2-12 21: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隋亡于门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梦想飘零颂 | 2023-2-13 02: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面看是炀帝好大喜功,性格严重缺陷,实际就是国运不足,为人做嫁衣,类似的短命朝代包括秦朝,曹魏,后周和民国政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菩提疯僧醉方cb | 2023-2-13 07: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隋朝不是被农民起义灭亡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唐疯僧冈 | 2023-2-13 10: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朝代也是不公平太严重了,导至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