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近 94% 县城房价不过万元,容纳 2.5 亿常住人口,县城楼市现状如何?2023 或将走向何方?

[复制链接]
查看9145 | 回复5 | 2023-1-3 13: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市利好政策能否拯救县城楼市还待观察,但至少能让阵痛中的市场喘一口气,这正是县城破釜沉舟破茧成蝶的契机,理清自身定位,倒逼财政收入摆脱房地产,开源转向才是县城真正应该去做的,但真的任重而道远。
123464779 | 2023-1-3 17: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点身边的事情吧。
2 |2 `/ s$ H- d" {6 c; _- c" i' ~农村年轻人购房的需求很大程度来源于以下几个:
) H$ X" X0 Y- N/ g1)由于男女比例问题,现在的结婚门槛越来越高,房子逐渐属于硬性要求,促使年轻人买房而非进城,即使买了房子,地方无法提供相应的收入,大多还是到外地打工。
7 k- ?) p" s" \3 m- T, n' w2)上学要求,越来越多的人托人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村镇教师资源流失严重,基本属于相互影响,老师往城里走,学生也往城里走,而我国房子很大程度绑定户口和教育资源,迫使年轻人进程。" B5 ~. W0 g5 F! p0 }1 v5 x6 f
3)身份认同,每年回去都有类似的场景上演,谁谁在城里买了房。
% [9 g- i$ s4 Q( _; P  ^需求归需求,但这些都需要钱,怎么办呢?家里的储蓄挖空也不够啊,比如把老一辈的养老金挖空,在很多父母辈看来,婚育比自己生命还重要,这个选择也不会太艰难。即便如此,农民收入就那么多,婚育还是不够,民间借贷基本都是常态,从亲朋那里借钱,从银行贷款,从私人机构贷款。我们村已经出现很多老人给孩子借的钱,随着年纪增加,劳动能力下降,结合疾病等因素,每年的收入根本不够利息,怎么办呢?拖着呗,亲朋的钱基本就是无限展期,银行的钱就是上征信,民间借贷也不可能去把房子拆了,没钱偿付就是没钱偿付。
) ^/ f# e, ]- j( }* p房地产泡沫的背后,以及城镇化的末尾,很大程度其实就是这些家庭在支撑着,老人一年到头,20对块钱的水盆羊肉都舍不得吃几回,但却愿意拿出棺材本的钱,拉下脸到处借给子女去买房。) T. l! B8 J! X: F1 C' L
这几年你再去试试人情社会的借钱,非常困难了,烂账太多了。考虑到人口结构,城镇化进度潜力基本就这么多了,不能指望几亿老农民还能贡献多少城镇化率,其实就和大空头里面美国次贷危机前一样,这些搞数据都认为房地产没问题,但实际上统计的去需求端走一走,都不难发现里面的问题。却依旧拿着房价不过万,城镇化率还有空间来佐证房地产的预期潜力,随着人口结构的上移,城镇化率自然会上去,但不是通过购房实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说几个从朋友、同学那里听到的观点吧。
+ V4 F+ L- }) Q" p! B( U5 [5 S大约是从2020年开始,一些土木系的校友聊天就在谈公司要撤出县城。  y. ?) t/ \) E) _% v9 J
这挺有意思的,当年很多地产公司后期之秀都把县城当成弯道超车的宝地,有擅长搞事情的,杀入县城直接把房价从4000拉到6、7000.# K" C) ]% D2 f# q9 J: D
一个当然是借助了棚改,另一方面也使用了控盘、讲故事、拉人凑造气氛这些手段。
5 |9 z) v( w. i4 R& Y( ]6 y不是他们不知道这是揠苗助长,而是在高周转的模式之下,就要往挣钱最“容易”的地方去。" I( h' t' r7 x7 n1 z! ]/ }, ?! K
当然这也是撤出县城的原因。8 B/ H# }. E" p2 \- d
头部的这些城市,好歹有产业、有人口流入、地产有保值增值的属性。* y; s0 J4 \# @$ s
但县城,特别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地方,一波楼市的拉升之后,往后看就看不到太多了。) `2 z6 R# @) U8 F) Y& g/ U
产业不能说不行,只能说比较稳定,有购买力的是一个特定的人群。
) |/ Y7 P* G8 @/ y2 d1 c) r这些人一波流买了房,下次就指不定什么时候了。
: ~/ ?- e) d% A0 I; W2 p- C* J这个趋势很明显从售楼处也能看到。( T. r. V  K$ Q5 M' ]/ A& I/ L& F
销售攻势很猛的时候,有点儿挤破脑袋那意思,但一个高峰过后,售楼处也就没人了。& V; |+ Z. H. l, D7 k$ O' R& v
现成居民买房背后的理由相比头部城市,很单一。, \  ?! I. }  i! a! V
所以售楼处客流高峰现象非常明显,这一波很多县城并没有受到疫情冲击,售楼处客流也就剩下不到18、19年的20%了。3 E0 Y. T& X, C" j
很多地产公司撤出县城,除了这种市场行情,也和过去3年玩儿有关。" n! S% E+ h% s) f* B
楼价跳水销售。
$ e- i1 v( @4 G2 N3 S6 g; Q% ]上游金融机构收紧融资政策之后,高周转模式造成的现金流压力就非常明显了。& y2 z1 e: M* L5 G- D$ ^
担子压在了销售回款上。
/ Q$ ?$ Q0 |3 ^可问题上面也说过了,需求锐减。) n$ F+ r' t9 l/ J
能想到的也就是降价,就连一些头部、以品质著称的公司都能直接降30%,就更别提有心急的直接打对折了。1 U" y! W; ^+ l. D: a
全国真正刚性限价的地方并不多,县城敢这么搞的就更不多,新房价格是真的显著下跌。
. v9 @! O! B2 t  Z6 }: g以前的购房者当然就不乐意了。) g# ^: m) @0 g
之前7000一平米买的房子,现在变成4000多,在都是熟人、圈子文化的县城里,这公司以后也就不用做生意了。
2 W" T8 O# G0 n) h" \8 b% Y) ]: ]' U这就形成了循环:; f& V) D+ y  `) a3 Y' \8 b
几个在县城作项目的地产公司都要跑——都要跑就要杀价——都知道反正以后也没法在本地做项目了——杀价就更没负担——杀价太狠,本来还想留下的地产,也扛不住了。, N- }# s5 z4 Y  \
当然从长期看,这种撤出也是合理的。+ j2 V0 h7 S/ G" f2 M7 a4 w0 b
目前县城购房主要是为了满足2类人,一类是本地改善,一类是农村进城。% {$ W/ v# Y0 F7 B, q
现在各大地级市地产市场都不太好,都在抢人。在汽车和高铁普及的情况下,多1~2个小时就到地级市了。  |# N! s/ Z# c
为啥不去更大的城市?
' U$ F) ^' ?6 y0 _7 x, n3 i) x要说改善,地级市不光改善住房,还能改善配套;
2 o# P% k: U$ ]# u: F$ G5 I, ~0 T要说进城,已经不在农村住了,一步到位多好;
" M/ `+ A/ k$ {+ W1 A0 h3 Y, C县城房地产市场,本来就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市场。1 ?' T" R5 D! [3 o: _: c
押中了产业有爆发力的地方,坐在风口上赚钱;压错了,项目直接被埋。9 O# h, T* a- A/ S5 Y
只不过让市场回归原本的属性有点难。: H7 W  u6 h: }6 J0 e3 ?2 ^
县域经济真正靠产业的,还是比例低,很多还是太依赖买地;地产商立项报告充分考虑项目风险的,比例也不高,很多公司现在还没那个功夫思考如何提升“投资城市”的能力,忙着脱困呢。: B" q$ p; Y" q7 P) m+ l
<hr/>以上,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县城和县城差异是比较大的,比如鹤岗下面还有两个县,房价可想而知;而长三角一些都市圈的县,房价不比地级市便宜。& ?* V% }0 i3 F# f: N' `; k* p! A
其实驱动房价的,长远来看,还是人口,人口流失的城市,房价是不断下降的,人口增加的城市,房价是稳定甚至上涨的。而人口增长的县城,其实是越来越少。9 B5 J' C6 Z6 `4 T- v0 v
任泽平很久前说的一句话非常有道理: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 B8 m% c. h5 C2 ^2 h所以县城的房价,不能一刀切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y81 | 2023-1-4 04: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有多少人没看题目列出的视频,问题本身也具有标题党性质,刻意模糊概念。
3 k* s' L5 h* P“不过万元”可以是带有贬低语气的超过万元,也可以是不到万元。* p7 x$ d& ^! Y  u% G
我去看了下视频,内容还是不错的,显然所谓的“不过万元”在视频里指的是后者。0 H' a' g1 t; i

$ L3 d9 H( E! {' w" U) N$ r 全国近 94% 县城房价不过万元,容纳 2.5 亿常住人口,县城楼市现状如何?2023 或将走向何方?-1.jpg
8 }  t1 Y# _* Z% C2 t/ m( H视频统计了117个县城房价过万元,九成以上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
9 ~9 a9 t: u+ H3 a在作者的统计下,西北和东北大量县城处在人口收缩和房价塌陷状态。
# W2 Q- M2 m+ A( W) a+ k) c; V& _, g- t
全国近 94% 县城房价不过万元,容纳 2.5 亿常住人口,县城楼市现状如何?2023 或将走向何方?-2.jpg
! ?4 l0 y3 f8 r6 O4 Z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大部分县域经济是空心状态,之前有个关于南江县教师流失的问题,很多回答也是情怀上脑,根本看不到现实。
* Y" v# }8 e; W5 o/ |+ e) K# |" r国内大量县和这个南江县类似只是一个农业县,全县资本就是靠卖地和转移支付,经济就是靠公共开支和借债投资。不是搞个工业园就是开发旅游项目,最后成不成全看运气。
* u, O$ ]% w+ {* p4 q, B) q4 @" P如何看待县城高中「师生流失、信息鸿沟严重」「不敢让教师赛课,担心被抛弃」等现象?县城高中出路在哪?所谓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重点就在县域经济和县城化,可不是所有县城都能搞出成熟的产业。没有产业的县城对县域群众唯一的吸引力就是县级公共服务,和对应衍生的商业消费环境。
$ k+ w4 [! ?, |, f如果继续户籍限制尚有可为,可大城市也在想办法抢夺劳动力。国家推动医保异地结算等政策扶持、适老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长租房保障房租用。实际上不仅鼓励劳动力留在大城市,也推动劳动力把家里老人接过去同住。这样就抹消了县级公共服务对一老一少的吸引力,最起码也有地级公共服务竞争。# }2 e* Z5 v* w' N9 s9 E0 [
对各个县城来说时间有限,除了少部分特别紧迫的县城,大部分县域尚且有部分人力可供使用。须在短时间内利用少有的借债融资机会找到合适的产业投资方向,否则前景会很不明朗。虽然不见得会撤掉区划,可大概率也是会不断精简,甚至缩成一个县级局,留在那里也意义不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65205 | 2023-1-4 05: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很大,县城与县城差距很大。6 u  m- O9 X. Q- T& Q' {
江苏昆山,新房普遍2万以上,赶得上一些二线城市。
# [7 W# Y, A# m% I6 J4 y- ?1 `2 q四川布拖,凉山州下的一个贫困县,贫穷的百度上都搜不出房价来。/ k  p7 W3 D0 v
人口,是决定一个县城房价未来的最终因素。最终在县城的未来有人还是没人,不仅决定房子,还决定了一大波人的帽子。
9 _. `1 x  I4 I  j人口的减少,将带来人口的集中,从而导致行政区域的减少。) i8 _: d, ]6 r/ y  V- d& F7 U
看看邻国日本。
' I" n1 k# e! S( H  i: s: l# W: S  m70年代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90年代经济危机,经济发展趋于停滞,老龄化给地方带来的社会福利负担越来越重。日本一些政区受制于其自身财政基础薄弱,逐渐丧失了担任社会福利最终责任人,连老年人活动中心、幼儿园等配套设施也无法修建。
- Z7 Z5 n7 [$ w9 v由此,轰轰烈烈的“平成大合并”开始。
3 d2 w# n6 S) [+ q5 [一种是新设合并,这种合并方式是全部废除合并各方原有的市町村建制,重新组成一个新的市町村;类似于国内将某几个街道全部撤销整合;另一种是吸收入合并,是在合并各方市町村的条件不对等的情况下,以其中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一个市町村为基本盘,去合并其它的市町村;类似于国内的某个镇发展情况良好,将周边多个欠发达乡吞并。3 R6 v( f2 n! A0 R. [0 |8 u( i
通过日本1999年3月到2010年3月的近十多年的平成市町村大合并黄金期(其后仍有零星操作),全国市町村数由3229个减少到1730个,实现了基本减半的成绩。
2 ^: N9 D" B+ L. Z5 n可以预见,随着我国超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除开生育减少外,人口向一二线城市流动明显,县城及以下的人口将会越来越少,这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也是政治的问题。8 W# b5 ]1 q' B6 ~+ ]! e
一大波官帽子,需要感受到危机,我们不像日本,合并撤销行政单位,还要通过投票手段。往往是一纸行政命令,即完成。
3 j+ w! A3 ]9 x原来管县的,去管镇;管镇的,去管乡;管乡的,无人再管,条件好的地方,给你个安置,条件不好的地方,说不定就是买断工龄,让你给社会做贡献。
  \0 @7 e3 l: B) F! g3 X" K. B所以,县城,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其他先别管,最紧要的是要在未来几年内,进决赛圈,别被淘汰掉。
  B4 ]) S% m% H% q' i& a6 \! |至于怎么干,所有县委书记都知道!% G4 ]. @" v$ B- ]3 u) k; x
$ G. l1 o8 v" o1 n- {1 h6 N/ E9 c# h
全国近 94% 县城房价不过万元,容纳 2.5 亿常住人口,县城楼市现状如何?2023 或将走向何方?-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