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球,定了一个早上8点的闹钟,熟练地在黑暗中摸索出手机充电线,随着充电提示音响起,我一瞥时间:快凌晨2点了。世界杯开赛以来,北半球的夜似乎变得短了,每每下定决心看完一场凌晨的球赛,本属于睡眠的时间就不知不觉流逝在了情绪的每一次起伏中,三声哨响的那一刻,回味悠长,回过头来又暗道“不妙”:起床又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c: e% t a8 J% U* u
! A6 w6 N/ i, [- O; O; {/ k在老一辈眼里,这样的作息几乎是“不可理喻”的。每次和妈妈通话,她总爱揪着我晚睡的这个毛病说事,每每说起,她都“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你看我今天分享给你的养生文章了吗”、“熬夜就是熬命”、“必须要11点前上床睡觉”……在妈妈的不懈努力下,我知道了肝脏的排毒期是11点到次日1点,知道了心脑血管病的十大前兆,知道了如何用面部诊断患病部位……我更知道:这是妈妈对我的爱。为了让妈妈放心,我偶尔也会在作息上撒几个善意的谎言。- w5 Q, e" X; {+ o% x! o7 p0 H
0 u' O, E+ F' r3 k/ w听妈妈的话,我会反思自己的作息,但细细想来,这也是现代年轻人生活方式的自然转变:或是处理一些白天没有搞定的任务,以求心里无事,安心入眠;或是为第二天的重要工作做好准备,以求有备无患,有条不紊;或是一次难熬的心理创伤,只能在夜里得以疗愈;或是一次难得的快乐摄取,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I' I1 R3 C- s/ S+ h4 z* _* _
$ v) Y: ]1 U- _) E9 v2 I1 e) \* L( j总之可以这么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像我们的父辈一样,能够安安心心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年轻人,可能真的不多了。这也意味着,身处当代都市的人们,很难遵循一张统一的时间表了——你要加班,他有应酬,大家的生活方式更多更丰富了,彼此之间也有了更大的差异。
( d% v" N6 q4 z4 s' p% I) e7 c3 Q8 m, O$ I. I
就好像我偶尔的熬夜只是个人的选择,现代人其实都会在身心健康和繁杂生活之间拓出一块自留地。在这片自留地里,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更舒服、自由。所以,越来越珍惜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何尝不是当代社会的人之常情。0 d& K v+ S% |' j! |
) ]0 |9 \9 H5 W! h
前段时间,有一位上海80后女子辞职去看世界杯,结果引发网友热议。看到新闻的那一刻,其实我由衷为她的敢想敢干感到羡慕和钦佩:理性、勇敢,追求自己所爱,不为世俗眼光所羁绊。
& Z) T1 ~5 y5 [9 ?
7 U/ z4 n, K1 t2 @ Z. U8 O0 l但网络上的一些声音,比如对她的不理解、吐槽甚至是不怀好意的嘲笑,也让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别人的勇敢、别人的热爱、别人的选择,似乎都在一句句“正事不干”中被全盘否定。其实,到底什么是人生的“正事”?每个人的看法不会一样,也不必完全一样。无论如何,为了自己的梦想而行动是不该被嘲笑的;无论如何,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应该被别人指指点点。7 |5 l7 Z; g$ g; y/ q; m
1 r w) ] D' Y3 W, H1 s0 J熬夜看世界杯的同事,第二天总会顶着黑眼圈出现在办公室里。不看世界杯的同事有点不理解:22个人追着一个球,有啥好看的?再说,连中国队都不在呢。不过,他又为那些球迷的热情所感动,时不时地也向旁人打听最新的赛果。这或许正是现代生活的隐喻——我们喜欢生活中属于个人的自留地,也应该尊重、保护别人的自留地。
$ F# [7 v/ W4 f5 P C, }3 J& B, B/ _: o% I
人与人的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大家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着自己的生活。这片土地上,个性化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态度得以繁茂生长,愈发坚定和醇厚。要知道,生活是每个人自己的,各有特色、异彩纷呈,我们的世界也正是在丰富多彩的自留地的点缀下,满载着永远向前的朝气和力量。
7 K5 z& t$ L1 u( Z2 X+ k7 X. O" e' |1 W- Z5 F# t% n1 D2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