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6月15日,在美国FBI眼皮子底下,钱学森与夫人蒋英巧妙配合,成功给祖国寄出了求救信,这才使得已被美国软禁5年的钱学森一家,有机会重回祖国。3 J6 x, t) ]! @5 D; l9 {% w# \
* F7 M" T: o" \7 R# P$ o
6 n8 ~' j6 ?. b' a
; n1 v1 S% T; O/ y' s" |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2 c* y) U. ?4 H; [) Q% @8 M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导致钱学森被美国软禁起来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钱学森太优秀了,优秀到连当时的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都说:( A: M h# j( E
“无论在哪里,钱学森都值五个师。” 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钱学森在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34年从交通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第七界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共20个名额)
' }& W5 i9 ]0 h& R( }" K2 a1935年9月,钱学森顺利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主攻航空方向,随后钱学森就开启了“开挂”一样的人生,他仅用一年时间,就于1936年9月取得了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5 j8 c# X' U t5 t. e接下来,为了更好地深造,他又考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攻读博士,他的导师是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钱学森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天赋,很快就成了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
& m- g2 w3 T. M6 _( b6 F6 _/ y r" x, ]2 F) _6 E
; z7 D) |% S+ ?5 f/ G
t6 W, ^( |4 m0 p( _4 W
钱学森一家回国途中7 h/ W' Z, U" i' C. C' K6 i
1939年,年仅29岁的钱学森,同时取得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博士学位、数学博士学位,并跟冯·卡门共同完成了,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建立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
, E2 l9 ]: J5 A' Q这一公式的建立,为早期飞机克服热障、声障等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也为世界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N: n- R" N z3 h: _! g b9 z( z
此时的钱学森,虽然只有29岁,但已经成了全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专家,作为超级“学霸”,钱学森当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他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Y2 q& O1 [! {1 Y9 p" d7 @2 b
于是,钱学森又开始钻研火箭、导弹、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等多个领域,他的导师冯·卡门,后来曾这样高度评价钱学森:, ]: j$ F6 H5 b: ]( }3 E
“我的朋友钱学森,绝对是一位超级天才,他在二战期间,对美国火箭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一流的火箭专家。人们常说,是我发现了钱学森;其实,是钱学森发现了我。” % }' C8 q# {) \' ]" d; z# d
. |- N6 o; o C, m7 u! M
: ?, S8 G; C% O+ x/ ~钱学森一家
9 c9 k- H& r' S7 x! B可以说,钱学森与冯·卡门亦师亦友,钱学森也配得上冯·卡门的称赞,在二战期间,德国研发的V2导弹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非常头疼,于是美国就专门成立了导弹和火箭的研究机构。
Y- c6 ]; o$ ~钱学森以其丰富的学识和刻苦的钻研精神,为美国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美国第一代火箭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X% D M( x: c, t3 F
当时美国称钱学森,“做出了巨大的、无法估量的贡献”,在德国战败后,美国甚至派钱学森以美军上校的身份,前往德国参与审讯“火箭之王”冯·布劳恩等科学家。
/ E) M9 Y' `) [可以说,当时的美国对钱学森非常重视,甚至给了钱学森最高级别的通行证,钱学森不但享有自由出入五角大楼的权限,还可以参与各种绝密军事项目的研究。+ T- x9 d# W# Y5 N2 i1 S
同时,美国为了留住钱学森,在1947年2月,特意聘请37岁的钱学森,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这个终身教授能够享受的福利待遇非常之高,并且极难获得。" t3 K6 G) f+ ?* E: v6 R
; C* \9 O. {, o! \7 M' I) F' p" t3 _8 f! n0 O
8 f+ }0 E& K- @7 ?9 x" V钱学森在美国(右四), c! O& }- u! [* [/ R9 b
在美国看来,钱学森一定会选择留在美国,因为美国给了钱学森难以想象的荣华富贵和远大前程,但在钱学森看来,一切名利皆为浮云,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报效祖国。
S. Z" i3 ]6 _9 R/ } G, z钱学森甚至没有在美国存任何保险金,因为他压根就没想在美国待一辈子,自然不会考虑退休以后的事情,钱学森后来曾对人说:9 K4 ^8 A$ k# u. q3 U
“我在美国的20年,一切学习和研究,都是在为回国做准备,我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样有一天当我回到祖国后,才能更好的为祖国人民做贡献。”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钱学森看到了希望,他激动得彻夜难眠,立即着手申请回国,但美国怎么可能轻易放钱学森回国呢?
. g2 G5 A) j3 T: }8 y1 W于是,一波又一波的人,前来劝钱学森留在美国,不断用名利、地位、金钱来诱惑钱学森,但钱学森的态度始终非常坚决。4 i$ K, X' O+ ~
2 j" M* C1 H+ i( `+ V, U S8 _! Q- t; `* C0 a. Q
2 I, w: W" v7 X0 ?5 X% h一心报国的钱学森" U& J& F- _( m, [) p+ I* B9 W
美军高层没有办法了,只能对钱学森进行赤裸裸的威胁,说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会容许钱学森回国,因为钱学森在哪里,都至少抵得上五个师。
4 r; u5 F% k3 T, _5 G. B3 r后来,美国甚至捏造了“间谍”罪,对钱学森展开秘密监视,同时废除了钱学森的高级权限,并暗示钱学森,只要留在美国,一切待遇立即恢复,不过钱学森并没有被美国吓倒。7 N2 {$ z2 X0 t Q, v
1950年8月23日,钱学森以回国探亲的名义,带着全家准备登机回国,但随后美国移民局,就以钱学森携带绝密文件的莫须有罪名,将钱学森一家非法扣留,并强行将其送回加州理工学院。
& M3 ]9 ] i5 k+ i1950年9月7日,美国FBI在逮捕钱学森后,就将他关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响尾蛇”岛上,在那里钱学森遭受了巨大的折磨。
; b8 j4 \+ l& m3 L+ ~为了从心理上击垮钱学森,FBI故意不让钱学森睡觉,连续审讯钱学森10余天,并在晚上的时候每隔15分钟就叫醒钱学森一次。
7 F8 Y _; F2 a( @' ~8 z! \% V
2 L, f7 n0 b* x) M9 ]$ j2 r, I t% @0 S! K- R/ p" T
2 [( D5 l" T4 F/ ]; i9 E4 x: a3 {钱学森在美国, d' i% U$ p# \8 `
这种非人的折磨,让钱学森在短短10余天的时间里,就暴瘦了20多斤,但钱学森始终没有屈服,坚决要求回到祖国的怀抱。
X. r- {4 I# t在钱学森被FBI逮捕的同时,加州理工学院的诸多科学家开始为钱学森鸣冤,甚至联合上书美国国会,对FBI的暴行表示抗议。& O0 Q+ W# B# r$ V
最终,美国迫于舆论的压力,不得不在1950年9月22日,在钱学森的导师冯·卡门募集上交了1.5万美元保释金后,允许钱学森保释回家。1 ]* e. Q. c1 ]! }) J: S
虽然钱学森回到了家中,但他的人身自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FBI对钱学森实施24小时监视,要求钱学森每个月都要到移民局登记,并且保证随时传讯随时到达。* w2 Y6 K' h+ Y: t& L3 M
这种软禁对于归心似箭的钱学森来讲,绝对是巨大的折磨,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钱学森先后5次搬家,但都无济于事。/ a, o! m. B4 G; T/ l
) u: P$ L- k5 p& g& Q+ T# d
3 q- i: i' D! ~
0 I9 E W" L3 O3 x钱学森
2 h8 q& X; _% C2 ]' r由于钱学森研究的是高精尖领域,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对于他的研究来讲,更是毁灭性的灾难,钱学森为了使自己不落伍,开始研究起全新的工程控制学领域。
. o4 }3 M; a/ N% t0 |一来祖国需要这样的研究领域,二来可以告诉美国,自己已经转变了研究方向,进而减轻FBI对自己的监视,为回国创造条件。5 ]& f9 o4 N: C; W7 p1 L6 k
钱学森确实是伟大的天才,在那种环境下,他孤身一人,在工程控制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于1954年完成了30万字的《工程控制论》一书。
+ b, K q! y" K- t# x+ U( E# A这本书一经出版,立即引发世界轰动,因为钱学森的研究,标志着工程控制学的创立,钱学森也成了工程控制学的开山鼻祖。
" O h2 a2 B" ]" Y+ k4 h" h虽然在科研道路上,钱学森一直没有停下脚步,但回国的愿望却始终没有实现,这不禁让钱学森异常苦恼,不过很快转机就来了。
3 n/ K/ r6 y) _. v, Y. ~$ A, E
0 r+ C- X) Z) C
7 C5 |# {: L& F9 J9 ]8 {
& \) q2 D1 L; n青年钱学森
& R& d; U$ g5 |1955年5月,钱学森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张祖国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在那张照片中,钱学森惊喜地发现了一位熟人—陈叔通。
& }- o% O& n" S' A A6 q" ]陈叔通当时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钱学森的爷爷,曾经是陈叔通的学生,所以钱学森在小时候,曾多次被爷爷带着去拜访过陈叔通,自然与陈叔通比较熟悉。
# H5 Z& ~" e" J0 ^, Z" {& ?于是,一个计划就出现在钱学森的脑中,由于被美国长时间的软禁,钱学森一直无法与祖国取得联系,这一次钱学森决定,通过给陈叔通写信的方式,向祖国表达回国的强烈愿望。6 z& I1 G$ A7 s; L5 d7 M
钱学森相信,祖国在看到他的信后,一定会想办法营救他,钱学森很快就写完了这封信,但怎么把这封信邮回祖国却成了一个难题。, ^3 _' k. F5 p& ]0 Q" S% V" D; ^
思来想去,钱学森就决定用大信套小信的方法,他让夫人蒋英,给远在比利时的妹妹蒋华写一封信,把自己的信藏在里面,通过蒋华将这封信邮寄到父亲手里,再由父亲转交给陈叔通。
4 g" S# p0 Y- |" E y# l% o
3 g6 p% _0 }- V# i1 c2 K& H1 E- v' `, [- t% I& o9 G, Z
V7 U9 F# w7 c! g$ V
钱学森夫人蒋英
7 t' N) I2 t) a7 E& Q* F; s. f# L为了使这封信更容易被放行,钱学森特意让蒋英在信封上,用左手写字,模仿儿童笔迹,进而麻痹检查人员。) K3 t: e( ]0 P
一切准备妥当后,钱学森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开FBI的监视,将信投入邮筒中了,因为一旦FBI看到钱学森或者蒋英邮信,肯定会拆开仔细检查。) m# N( n; u/ n3 c
1955年6月15日,钱学森和蒋英假装出门逛街,FBI在看到后,立即紧随其后进行监视,不过钱学森夫妇走走停停的,FBI并没有发现特别的情况。
* M" t: m' B: ?" t7 T等到一家商场外面时,钱学森假装累了,没有进入商场,蒋英则迅速进入商场中,就这样两人突然分开了,由于FBI的重点监视对象是钱学森,所以没跟着蒋英进入商场,只是留在外面严密监视钱学森。
+ q" a' N+ W2 o u% S/ k蒋英进入商场后,趁无人监视的空挡,快速地将信件投入商场中的邮筒里,完成了这次任务,随后蒋英又特意逛了一会儿商场,才出来与钱学森会和,两人继续溜达了很久,最终回到了家中。
* G% G! }7 u* s( I: S# q
0 s% I5 l. @# y7 d
, a. D+ Z4 B3 w0 ~
# w q. L' z( `! p* ]& k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结婚照
6 W+ p) [; M0 z; q! L5 ^由于投递这封信时,FBI并没有看到,加上是儿童笔迹,而且邮寄地址是比利时,所以这封信很顺利地邮到了比利时。
) r5 t+ p2 G) S9 _身在比利时的蒋华,在看到里面的信后,立即明白了姐夫的意思,她很快就将钱学森的信,邮寄了出去,就这样这封信到了钱学森父亲的手中。
+ ?! i& M4 V l& K可以说,是钱学森经过周密的计算,以及与蒋英的密切配合,才使这封信顺利邮寄出去,最终这封信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回到了祖国。
+ x' {$ ~+ n/ I* v& f7 b- F陈叔通在接到这封信后,立即将这封信交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在看过钱学森的信后,立即指示要全力营救钱学森。
0 D# l& G+ Y0 j) r% G/ E* d" U, B" V/ C9 l
4 J# K9 I- m+ P' Z7 b
; P: E! C2 ]/ y" b5 u)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5 o. H$ H2 c0 L; r4 f1 [
恰好在接下来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向我国提出了遣返11名美国飞行员的请求(在朝鲜战争中被我国俘虏),周总理指示王炳南大使,向美国提出允许钱学森一家回国的要求。
3 q, e% K2 Z( \) T: F2 U4 B' b美国代表约翰逊在最开始还装傻,说钱学森在美国生活得很好,并不想回到中国,所有想回中国的留学生,美国都已经放回了。
; z1 h& M. X3 y, m王炳南大使在听了约翰逊的话后,直接拿出钱学森的信,当众读给约翰逊听,拆穿了美国的谎言,一时之间让约翰逊陷入尴尬之中。% z* H' H: G0 _+ n3 M4 b
9 g0 v2 v! B$ m9 `8 \0 W6 B
7 B: K/ s2 }# x. ^$ h
) y6 T# d5 ]) X$ G% z" A" f* r回国路上的钱学森一家
) w2 M+ J% v0 u* E( N- K随后,约翰逊立即将此情况,向美国国内汇报,美国认为钱学森已经被软禁五年,失去了科研价值,就同意用钱学森,换回11名美国飞行员的要求。
Z! J6 F, d8 E0 }就这样,钱学森终于可以回到祖国了,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顺利登上了回国的船,并于10月8日抵达香港。. K$ ^+ p: v4 O& w
在钱学森回国途中,周总理为了防止出现变数,特意让人以钱学森父亲的口吻,给钱学森发了一封电报:“沿岸切勿下船。”
t3 t2 r; [8 h! t& a3 L5 w在祖国的帮助下,钱学森历经波折,终于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祖国。回国后,钱学森充分发挥自己所学,全力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5 Y' D7 G* \+ z& a- _1 S L
9 A5 B2 S' l& f) a3 {( B' ~; O2 X" S. s9 x( X
8 M: h5 x+ i! D0 z
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
( a% }0 {3 c; z! [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在授予钱学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曾这样评价钱学森:
( D* |: N$ I6 \! q3 p“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向钱老致敬!向伟大的科学家们致敬!
: T: A) n0 f% L# L2 X<hr/>多有疏漏,烦请斧正。9 z' Y n- t1 R1 A
我是历史故事君(公众号),期待您的关注。
* z5 _7 h; c1 k7 e' K; |+ O% s<hr/>有关钱学森的故事,这套叶永烈先生编著的《走进钱学森》介绍的很全面,可以买给孩子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