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博导,不请自来。0 D6 J! ]; ]+ }$ \
知乎的惯例是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如果放在20年前,的确可以说读博的收益是巨大的,但是今非昔比,现在博士毕业后的出路也不容乐观;而且读博的成本不小,包括时间成本、风险成本,有头脑的人应该评估一下读博的性价比。9 g, O7 C# H# V$ J( R- o
博士毕业后的出路不容乐观4 O$ A+ M# M) F+ h
: y6 c5 c% d( m) o" V7 N. J* G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校是一个老牌二本院校,近几年随一本招生。2019年我们教研室招聘教师的时候,我是面试评委,那年我们教研室招的老师是河北师范大学应届的博士,属于教学科研岗。
5 J3 m5 f, \. b3 Z到了2020年的时候,我们教研室招了一名来自南开大学生物化学应届毕业的博士,年龄30岁左右,也是教学科研岗。
: [1 q: v/ ?, W9 ?9 H/ Q; X: j2021年,我们教研室招了两位博士,一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应届毕业的博士,年龄30岁左右;一位是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毕业的博士,年龄在40岁左右,均属于教学科研岗。
8 m b& e3 j" w% ~7 b今年,我们二级学院招了2名科研岗老师,一位是南开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博士毕业生,自己带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一位是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年龄均在30岁左右。9 Z$ f1 F1 q/ j; e/ w
再说说我了解到的今年博士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原来我带的一个本科生,今年从军事科学院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毕业,今年30岁,他在找工作的时候,本来想去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但是无奈文章没达到要求,只能去了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5 X1 o, q" b C: {7 g
可见,名校的博士毕业生也有向二本高校扩散的趋势,博士毕业后的出路不容乐观。
: V0 E* L0 q4 v. K读博的成本巨大2 `" \3 j$ {5 c- U$ L2 _6 c, q X
5 T1 u$ c( p7 }, {6 C5 i% i) C读博的时间成本巨大。我们专业有个博士研究生,今年已经是他读博的第6个年头了,实验部分已经完成了,但是因为他没有发表符合导师预期的英文文章,迟迟不能毕业,而且何时能毕业也不清楚,眼见着一个充满朝气的小伙子日渐憔悴。
" b1 J0 s6 C( {8 f& T读博的风险成本巨大。读博期间,博士生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答辩,这些要想顺利完成,博士生肯定要承受不小的压力。除此之外,实验的失败、导师的催促、答辩资格的获得、小论文的发表、延期的可能性、与试剂公司等相关人员的沟通、与同学之间的相处等,这些都会对博士生造成不小的压力。如果博士生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话,很难熬到博士毕业,甚至有可能导致抑郁。% L- U; z0 @# I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 I" u8 `( K( e7 S
4 ]! K5 J, l* I1 ]4 g那么除了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外,适合读博的人都具有哪些特点呢?" v v) o; Q s- y3 X
对科研抱有极大的热情+ B/ ]3 B/ W* L/ m }$ D
5 a- i% U) P+ p5 Z# N& A博士的毕业论文需要创新,而创新比较难,说“想破头”也不为过。另外,博士期间的实验工作非常辛苦。因此,没有兴趣做支撑的话,会很难坚持下去。" \8 X0 ?; E3 g* H, v! _; H. H
拿我来说,当时读博只是为了提升学历水平,对科研的兴趣不大。这就导致了读博的整个过程比较痛苦,比较艰难,备受煎熬。# n! K# n. v. w: Y
而我带的一个研究生则不然,她是三本考到我的门下,对科研兴趣极大,常常为了做实验废寝忘食。最后她毕业后到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当了实验员,一年后又顺利被录取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6 _# d" g4 v: {7 B+ m两相对比,一目了然。7 a% m( z2 \: K& S# W
对读博后的出路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d" b7 Q3 @5 u- X: w, P' {
! P2 i5 Q2 Z1 W7 j0 A0 Q8 S
读博虽然辛苦,但近几年博士毕业招生人数还是稳步增长,因此即使博士毕业后找工作,也未必能找到待遇非常理想的职位。
; }. Z- ~3 x: T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硬道理,无论是看文献,还是写论文
# c% p" d3 x$ `" L2 D& N" S& h4 {+ i
对博士的培养是一种专门教育。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科研的流程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l) }1 ^2 \9 _8 e0 f
多动脑筋,不闷头做实验( ~+ C5 X. H- k I3 I7 m; ^
+ f Q( n4 Y# N" ^+ H, U有的学生每天忙忙碌碌,但就是不出活儿。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只知道机械地重复实验,没有动脑筋思考。这是行不通的。! Y* ~4 _ Z( o/ \* K
学生不光要知道如何操作,还要知道实验原理,为何要做这个实验。另外,当实验失败的时候,还要会层层分析原因,从而尽可能高效得到实验结果。
" Q9 y8 j2 Z, u# c跟同门搞好关系
3 l9 Q" \/ a+ S! Q# s) ]/ T- ~
8 t; E1 `4 [, @ e/ K0 r" n有时一个实验凭一己之力很难完成,比如要处理一批实验动物,需要别人帮忙,如果你平时不帮别人,别人也不愿意帮你。
6 i2 _8 _1 U5 I0 t能事先做足功课,带着想法,再去找导师沟通& \% ?5 q( D7 l: P$ [5 v( T
/ H9 m" g2 N1 f' ]" z& p% ?$ h4 t有的学生也知道联系导师,但是如果没有想法的话,先不说导师是否答应联系你,即使导师答应了,最后也一无所获。
- K- W& ]( ?# |3 J9 N! r' A7 b而带着想法跟导师沟通的话,这时,即使导师再忙,因为你做足了功课,你的想法让他感兴趣,他也会抽出时间听你讲。9 h/ \, x9 ^" F1 t
以上,不要盲目地认为读博后的收益巨大,下定决心读博之前一定要评估一下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否则即使读博也可能会觉得非常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