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在线发表题为《汽车的未来要看中国》的文章。文章称,赫伯特·迪斯卸任德国大众集团管理委员会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因为他在中国业务上未能成功,但问题在于更深层次。
* }0 D h$ W$ U4 o$ o) d8 Z
4 P4 K/ b, t( G) }4 j首先,电池电动车领域的德国制造商无法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其次,他们目前在电池技术和软件方面没有竞争力,并依赖于与中国制造商和数字集团的合作。除此之外,亚洲制造商,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初创企业,很快就会挤进德国市场,并在其本土市场上向老牌制造商发起冲击。- e3 c$ i! p2 y0 ?3 ]9 c
) m; p; V, }+ a( c! `5 y
中国市场对德国制造商很重要6 G: b2 o) L/ a0 J/ P
, e& d& N# N, o8 G3 _+ z: W6 ]$ {' r4 `
文章认为,中国市场对德国制造商来说是最重要的,超过三分之一的车辆在中国销售。去年,德国制造商在中国的总市场份额约为20%。% t2 M5 F% q) e9 e9 Q* w# i
a7 e( [( D0 e2 C4 u! g* |# G( Y
相比之下,中国正在迅速实现电气化:2021年,纯电动汽车(BEV)占汽车销量的13.3%(德国为13.6%)。2022年5月,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创纪录的23%,预计2022年还将升到25%。
) `* g: ]5 L9 j* H# Z& B) F# H( s; a! U2 w3 Y. F+ x- Y
在世界最重要的电动汽车市场,所有德国制造商的综合市场份额在2021年为4%,这只是内燃汽车市场份额的五分之一。2021年,大众ID系列电动车2021年在中国销量为7万辆,市场份额为1.4%。最强大的外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是特斯拉,占6.6%,售出319102辆。3 R7 r9 X2 \( H1 a1 @
7 s% ?- S1 D8 B6 {) h5 _- q中国市场正在独立自主走向电气化
& H' V$ H0 W7 q# \8 |$ I( X* H0 l! s/ P, s/ M
文章认为,中国政府不仅希望迅速实现电气化,而且对车辆制造和销售也有明确的规划。中国的制造商,尤其是那些并非来自内燃机世界的新创企业,其电气化目标与政府规划是同步的。例如,吉利的目标是到2023年,电动汽车在总销量中的份额达到50%。8 c; h" V( }8 v
1 r, P% _( j9 p4 E% y @# t4 {3 Z1 r
而在德国,2021年夏天,大众公司表示:“到2025年,大众将成为电动汽车的市场领导者。”对于一家在2021年生产的20辆车中有19辆配备内燃机的公司来说,这句话只是表明了他们的决心。大众声称其目标是到2025年将电动汽车的份额提高到20%。
. Q ]+ B( x, K) n; y
; R w7 p5 p, w9 V. V中国企业成为汽车领域的领导者
, ~' c4 R9 y5 i
) N# Y% M% `1 z: {8 L. U中国的汽车工业一直在试着达到国际质量水平。在其经济发展中,中国与外国公司的合资企业合作,一方面让外企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也可以从技术和知识转让中受益。这种工业合作模式在电信、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许多领域都非常成功。中国汽车工业在电动时代正走向成功。
: C3 k# k( o: V$ D2 m! |; c. J7 w9 L
这种格局已经发生转变,一个例子是吉利作为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惊人崛起。这家公司原先是造冰箱的,现在又收购了沃尔沃。柏林科学中心研究人员格雷戈尔·莱赫夫斯基说:“这里有趣的一点是,中国政府的政策正在发生变化,政府也在支持私营企业,而不仅仅是国有企业。”(实习记者 张佳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