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宠物“免费领养”,不能成了骗局代名词

[复制链接]
查看907 | 回复0 | 2022-10-14 15: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伴随着宠物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宠物“免费领养”的骗局也日益频发,且不断衍生出各类新型的领养骗局,以致乱象丛生。( s3 \4 |, ]4 g2 J( f3 y

- I) ^: X- ]$ N1 i4 h% ], r有媒体披露的案例显示,有消费者要免费领养一只柯基犬,却被强制绑定了各种消费要求,从收取疫苗费到“原狗粮”、配套羊奶粉、益生菌,再加上消毒水等杂七杂八的费用,最后竟然支付了1700余元。不仅如此,最后还发现是一只感染了病毒的病犬。
# h, g( O- R2 Q8 a6 V, M! w) j6 ^  P8 n
除了这类层层加价的套路骗局,还有人签订了宠物用品购买协议,每月固定消费,结果发现宠物生病、宠物用品质量低劣,自己却面临一旦违约,则需要支付高昂违约金的限制。诸如此类的“领养骗局”,已经不胜枚举,让不少爱宠人士深受其害。
% A8 S8 W$ J' I4 a# V) N8 N; {$ d; _5 w9 ?! ?
为什么会出现这类骗局?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归根结底来自于行业内部激烈的“低价竞争”。以宠物猫市场为例,近几年,随着宠物猫市场的火热,部分猫贩子恶性竞争、随意繁殖,导致品种猫价格跳水严重、健康状况良莠不齐,大量品种猫售出困难,市面上各类销售套路层出不穷,逐渐演变成骗局。( P" g4 ]8 v, T  K7 K' J8 H, {
( h/ u/ e1 g( B, E- D) X2 Q
如今,这类骗局已经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很多宠物店出于公益善举,发布出真实的宠物信息,甚至还遭到了网暴。这类骗局不仅让入坑者受到了利益和情感的双重伤害,也扰乱了宠物市场的良性运转。有些宠物贩子甚至凭借“免费领养”或“低价领养”的套路做大做强,发展成了全国连锁。7 e6 l0 \' \0 \) S  |6 O% J- W
  ^" g* ?9 \% O1 z
这其中,不法商贩的变相强卖已经在打法律擦边球,有些虚假宣传和欺骗性销售,则已经涉嫌诈骗。例如,有些宠物店以“免费领养”名义实际高价出售病宠,可能涉嫌诈骗,如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以上,可能就构成《刑法》规定的诈骗罪,一旦被起诉将面临法律制裁。
  b3 A! `' l( X' w6 S# b
1 J6 q& r. K9 d1 N- T8 C3 j' ]$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此类违法行为却并未得到有效惩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健全的市场监管、执法力量介入滞后,也常常显得被动;另一方面是受害者维权成本高,很多受害者避嫌、避烦,不愿久耗,也让不法商贩有恃无恐。对此,是时候开展精细化治理了,而这需要各方发力。
+ x$ M: H0 V# f0 V0 {' ?) l
, p: ^2 ]; |. p5 l一则,需要相关爱宠人士增强维权意识,一旦发现入坑要积极维权,必要情况下可以组织有相同境遇的受害者,进行集体诉讼,增大胜诉率;二则,需要市场监管部门对于这一现象聚焦关注、加强监管,开展日常性的抽查、举报受理工作,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不法商贩形成威慑,刹住宠物市场中的这股不良风气。
9 k" e4 R3 X8 y" t% u1 a* H+ t0 {2 k) n; Y
此外,相关宠物领养信息的发布平台,也要把好审核关。可以要求宠物供给方出具疫苗本或其他可证明宠物健康的证书,一旦发现问题卖家,要及时下架并进行处罚。
9 w* p, w3 g( e9 X* p
  ]1 D/ r8 u& I: o/ ^当然,对爱宠人士来说,还有必要提高警惕,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在同情心泛起之时,也要做个有心人,仔细询问宠物信息,查看相关证明后,再签订完善合同,这才是对宠物和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