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为何不安排?

[复制链接]
查看7304 | 回复11 | 2022-10-9 18: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为何不安排?-1.jpg

/ W2 f( @! N; W" N4 U, _
毛主席
' e. B  `. L- _
伟大领袖毛主席一生为民,他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时至今日,我们依旧深深地感受到他一生都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此矢志不渝。
/ U$ w! |2 w+ r2 u6 {
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新中国和平建设时期,我们处处都能看到他倾尽心血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疾苦。毛主席全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那一幕幕感人场景,体现出对人民群众无限关怀的赤子之心和深厚情谊。
: U+ L8 ]7 v; A0 [4 E4 l4 D! f* X4 @) q自从走上革命道路那一刻,毛主席就非常清楚中共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而要取得革命的胜利更需要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毛主席常常对身边人员说:“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为民兴利除弊。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战士,就是为人民服务的。”" W2 G6 i8 L5 @3 w  M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参加了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他发表了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演讲一开始,毛主席就深情说道:- `& _8 P8 L8 @7 B% B
9 u0 _8 i7 ]5 T4 Y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9 {, I8 u: p; b( ^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7 v7 g8 w2 t, q0 `0 R
# q' j' d7 _4 q" N& K+ g; m3 ?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为何不安排?-2.jpg

$ n0 i" n. q/ L/ z
张思德
2 B( \! B6 A. ]5 I/ E0 t. n+ J
毛主席还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8 q5 K7 s' `+ h/ O+ U( J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多个场合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何人都不能搞特殊。有一件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就是关于贺子珍的工作问题。1950年2月,毛主席访问苏联回国。+ }& o7 k9 S5 w7 P3 j
毛主席借着这个机会,顺道来到东北视察,了解这里的工农业生产情况。这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到处都是火热的工农业生产场景。2月27日下午,毛主席乘坐的专列抵达哈尔滨火车站。6 y" I# H- e" x9 \, a& q
在哈尔滨省、市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毛主席乘车来到颐园街1号下榻。当时越南胡志明到苏联给斯大林七十大寿祝寿,也跟毛主席同车回国。当晚,毛主席设宴宴请胡志明,苏联驻哈尔滨总领事马里宁也应邀参加。
% P& e6 b. ]! W7 o9 A, }. b- n- `2 r* C宴席上是八菜一汤,绝大多数都是黑龙江的特产,有熊掌、猴头、和松花江的白鱼等。毛主席忧心忡忡,他对鱼肉不感兴趣,当晚只吃了一点青菜和半碗米饭。宴会结束后,毛主席对身边的哈尔滨饶斌市长说:“我们国家还很穷,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不是正式宴请外宾,就不要搞大鱼大肉,做点米饭和青菜之类就可以了。”: d0 T# k9 f8 s- t/ t

- |6 x4 {2 M$ w+ }9 r$ m: i: r8 X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为何不安排?-3.jpg
6 w7 [: @- R3 S# A+ h) o
毛主席外出视察

! F) n. i8 E( r& {/ Q7 n* E
这天晚上,工作人员为让毛主席休息好,特意给他准备了高档的欧式钢丝弹簧床和新做的绸缎被褥。当毛主席来到卧室后,他先是用手按了按床,一看是弹簧软床,便说:“这么漂亮的床,我没有这个福气,享受不了这些东西。”
0 z" T  Y, N" n. @% z7 O) `, F& I$ M
毛主席转过身对叶子龙说:“让他们换成原来的硬板床。”叶子龙认为这是地方同志的一片心意,毛主席表示地方同志的心情能理解,但我们国家还很贫穷,人民群众还很苦,我们不能搞的这么铺张。6 `1 w' g  ^6 _7 ~6 |9 A
毛主席还再次对叶子龙强调了以后去外地视察的要求:一是自带行李,不要用各地准备的行李;二是不要用我的名义向地方随便要东西;三是我们能办的事要自己办,不能过多的麻烦地方,更不能给他们出难题。你现在就让他们把被褥和钢丝床撤走,换上木板床,然后到车上把我的行李拿来。
) t) j& g+ R) c; {# I) K3 [% G8 `就在叶子龙转身离开时,毛主席突然说:“你顺便去打听一下,贺子珍现在哪?从事什么工作?”毛主席此时询问贺子珍,并非出自偶然,因为1947年秋贺子珍回国后直接就来到哈尔滨生活6 u! W3 e( l6 n; U8 w. j* f# |
毛主席和贺子珍在一起生活了10年,这10年恰恰是中共革命最为艰苦的一段时间。毛主席和贺子珍同甘共苦,并肩前行,共同面对政治上和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 H' ~6 l* g% f* D' M/ ^( R
; `) r6 L) _+ X1 B% w' l3 u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为何不安排?-4.jpg
. W1 j0 G! m1 ?" c9 ]8 q
毛主席和贺子珍

+ K& G3 a* q! `" v/ {
因为种种原因,毛主席和贺子珍没有携手走到人生的终点,但在分别的日子里,两人都关心着彼此,难以忘怀。贺子珍,原名桂圆,又名自珍。1909年,贺子珍出生在江西永新,早年就读于永新女子学校。

+ |% D1 G0 X8 E) q% s1 f8 A, m8 h贺子珍很早就入党并投身游击战争,她与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一起被称为“永新三贺”。贺子珍因才貌出众,在当地颇有名气,被誉为“永新一枝花。”1927年8月,18岁的贺子珍跟随江西永新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
7 M1 i4 j, z' K( t2 T+ f. X4 W9 R短短两个月后,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余部辗转来到井冈山。关于毛主席和贺子珍的相恋故事,牢牢印在贺敏学夫人李立英的脑海中。毛主席外孙女孔东梅就是从李立英回忆中,知道了外公和外婆间的爱情。8 I; ?. t# Q3 O3 q8 {
孔东梅在《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中写道:
4 m. G' J/ p& {! d

/ D8 B3 O2 h' _% v* M0 I& |4 @- I“在井冈山,外公经常去看望外婆。每次他要远行的时候,就会敲敲外婆的窗户说,‘我要走了’。外婆就把窗户拉开一条小缝。她很奇怪,‘你走就走吧,为什么要对我说?’当时外婆有个心上人,叫欧阳洛,也是一个革命者,后来牺牲了。外公懂得外婆的心思,他看中外婆有文化,也有性格,一直追求她。”3 s4 w& W1 r" ]- u# \- s
1928年5月,毛主席和贺子珍在井冈山结为夫妇,开始了10年的婚姻生活。这10年,贺子珍的精神和肉体都承受了太多的伤痛,跟父母、儿女生离死别,长征途中为掩护战友遭到敌机轰炸,体内留下了十几块弹片……, a+ N5 k6 a6 e
% o6 r3 o6 x, i6 @: o3 w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为何不安排?-5.jpg

- b9 z0 A$ G) {. @: H% Q& B
贺子珍
$ H( Q7 |; k& L
革命岁月是艰苦的,可却是他们一生中最为浪漫的时刻。贺子珍晚年回忆时说:“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我们的精神生活却是富有的。毛泽东博览群书。夜深人静,他写累了,就给我讲他读过的故事,讲他的诗文。他的话,把我带入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常常是一个讲着,一个听着,不知不觉迎来新的一天。
+ ]. P- Q) z) @  \/ p0 j
然而,1937年8月,贺子珍不顾毛主席的反对,离开延安前往上海。这时贺子珍再次怀有身孕,身体中的残留弹片折磨着他。贺子珍当时的打算从西安去上海治病,就在她动身时,淞沪抗战爆发,上海成为了抗日战场。
# @! Y) \- x5 j2 n+ ]上海去不了,贺子珍也不愿再回延安,她暂时住在了八路军驻延安办事处。贺子珍离开延安时,毛主席正在参加洛川会议,当他回到延安住处时,早已人去屋空。毛主席立即派警卫带着亲笔信去西安,劝说贺子珍回去。2 t: ]  e7 V3 a" Q+ i# Y
很遗憾,贺子珍最终没有回去,而是去了苏联。按照贺子珍的打算,她去苏联最多两年时间就会回来,期间一边读书,一边治病。出发前夕,贺子珍跟毛泽民夫人钱希均有过一段对话,当时毛泽民和钱希均刚从上海回来,途经西安。- k+ w6 K3 r6 H7 g8 H
* H; g* f1 a" H% k" X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为何不安排?-6.jpg
2 i9 |1 d1 m/ _" x# z
钱希均
6 [/ [" X; O; C) k2 w
当贺子珍把自己准备去苏联想法告知时,钱希均说:“子珍,你就这样一走,我可是一直听说延安地区的女青年专门长长征干部,你难道不怕走了之后,有人去找他?”贺子珍没有正面回答,她喃喃自语:“如果他爱我,我走到天边他也爱我;他不爱我,我天天在他身边,他也不爱。”

4 l' i2 E5 d7 G% ]. v. h6 g正如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所说的那样,贺子珍原本是为了天长地久,未曾想却失去了曾经的拥有。钱希均就很替贺子珍惋惜,她后来说:“贺子珍人很聪明,可她的性格太倔强,谁会料到后来的变化。她还是太年轻了,想不了这么多,顾不了这么多!, x! [; J* _3 J1 {* a
1938年春,贺子珍来到莫斯科。苏联方面安排医生给贺子珍详细体检,可惜因时间太久了,一些关键地方的碎弹片根本无法取出来。不久,贺子珍生下一个男孩,这是她跟毛主席的最后一个孩子,取俄文名柳瓦。
8 Q; w( d! K* a4 z很不幸,小柳瓦在6个月时因肺炎夭折。就在贺子珍还没从丧子悲痛中走出来时,更大的悲痛时刻到来了。1939年9月,周恩来去莫斯科治疗受伤的胳膊。临行前,毛主席将一封信和一箱书籍请周恩来转交给贺子珍。
# N7 q5 l8 P5 v$ A- p5 c+ C- P: I: Q% O% K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为何不安排?-7.jpg
* f2 G" m" }6 V# {# X0 a3 d
贺子珍在苏联
1 O7 o1 S" ?0 F" T& N
当贺子珍看到信的内容时,她突然觉得天崩地裂,一切都难以挽回。毛主席信件内容如下:

. s* b: g4 a7 N4 `3 H3 h, h' @

2 K# l8 I  `; J! m" h. }“子珍同志:你寄来的照片已经收到。我一切都好,勿念。希望你好好学习,政治上进步……我们以后就是同志了。”
# {' I# b. c' [! w3 w5 U
很明显,“同志”两个字宣告了两人夫妻关系的结束。自从参加革命开始,贺子珍一直都是坚强的女人,可这婚姻的结束、儿子的夭折,让她深受打击,精神几乎崩溃。再后来,女儿李敏来到莫斯科,这让贺子珍得到了一丝慰藉。
5 \; Z* l/ h* [6 K2 W1947年8月,贺子珍带着李敏回到祖国,来到哈尔滨生活。不久,贺子珍又来到沈阳生活。新中国成立前夕,贺子珍在组织上的安排下,来到上海生活。当时陈毅考虑贺子珍身体情况不太好,便没给她安排具体工作,让她以休养为主。# ]' x: ]4 ~5 f- w
叶子龙了解情况后,便向毛主席做了汇报,他说:“贺子珍同志现在在上海,陈毅市长做了很好的安排,目前住在贺敏学同志家中。”毛主席一听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后问:“为什么不给她分配工作呢?”
- C! g7 E, D6 y" b1 t# u! X5 ]4 m1 d& l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为何不安排?-8.jpg

: H% W- q; s( C9 D
贺子珍和贺怡

# I1 r5 E+ c6 G8 q5 H) x7 A) a! z
叶子龙如实回答:“贺子珍同志身体不太好,目前还在休养当中……”一听叶子龙这样说,贺子珍眉头微皱,没有再说什么。毛主席回到北京后,给陈毅去电,表示贺子珍在上海的一切花费都从他的稿费中支取。

+ c4 P* Q: l! R$ s  O5 V陈毅很快回电拒绝了,他说:“我们偌大个上海,难道养不起对革命有贡献的贺子珍?”据贺敏学女儿贺小平撰写的《姑姑贺子珍的沉寂岁月》中描述,贺子珍在上海休养期间,得到了陈毅很多关照。& @& i+ C$ j0 y1 b/ M! W
贺小平写道:“据说陈毅曾安排姑姑任职上海虹口区委组织部部长,我听到过别人叫她贺部长,我当时理解她在杭州妇女部做过副部长,上海到底有没有职位呢?我的确不清楚,但即便有,这个职位长期以来只让她领工资,却没能去工作。”
) ?4 X$ I. S2 y5 A" V( `那么,贺子珍回国后究竟是什么待遇呢?答案是副省级。贺小平在文章中也提到了贺子珍的收入,“那时候一个月有208元工资,零头8元交党费。”尽管组织上给贺子珍的待遇很高,可她身心受到的创伤,不是较好的物质生活和医治所能取代的。  P& E3 z5 Q0 B* k! w' {

" w+ u$ c1 G1 |. L3 H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为何不安排?-9.jpg
' ?& J8 P4 J, [3 D3 T3 A' R5 [' n+ f1 t
贺子珍和工作人员
4 ]" t0 @5 c) W9 Z4 ^
也是在1950年,贺子珍和兄长贺敏学、嫂子李立英联名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毛主席很快回信:

% U9 ?" D+ f+ h0 B2 ^
+ ~+ G3 k' G0 a3 f
“娇娇在我身边很好,我很喜欢她。望你保重身体,革命第一,身体第一,他人第一,顾全大局,多看看社会主义建设。”
* ?3 Y! ^9 K* X5 ~3 r) W6 J  k
据公开资料,贺子珍从苏联回国后,只跟毛主席见过一次面。1959年7月9日晚,毛主席和贺子珍在庐山美庐别墅见面。这是两人生平最后见面,他们谈了一个多小时。因为是一次秘密会面,如今关于两人谈话内容知情者寥寥无几,我们只能从贺子珍后来跟外孙女孔东梅等亲人回忆中略知一二。0 m, }# J7 ]6 T: F% i
期间,毛主席问贺子珍:“当初你为什么一定要走呢?”贺子珍哽咽着回答:“当时都是我不好,我那时太不懂事了。”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后,贺子珍无法去北京参加追悼会,她便在上海家中自设灵堂,朝着毛主席遗像深深三鞠躬。
1 {) P4 \/ r, f" U1979年9月,毛主席逝世三周年前夕,只能靠坐着轮椅的贺子珍终于来到北京。这是贺子珍第一次来到新中国首都,此行她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瞻仰毛主席遗容。那天,贺子珍在女儿、女婿等亲人的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毛主席纪念堂。$ e( p  H( _/ D' a) ~7 j

( ?* `1 |1 E- M! h
毛主席视察哈尔滨,得知贺子珍没有工作,沉默良久:为何不安排?-10.jpg

2 ?8 `6 M% h0 _1 J
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纪念堂
" g0 m# g1 H0 z' K' c5 M5 Z
从拍摄的照片来看,贺子珍向毛主席坐像敬献了花圈,其缎带上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贺子珍用“战友”称呼自己,这是她对毛主席最高的敬意。

5 w" @( O8 R% t$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病逝,享年75岁。贺子珍葬礼规格很高,邓小平、陈云、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送来花圈。贺子珍遗体火化后,中央派出一架专机将骨灰运到北京,随后放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号室。
岁月如歌2017 | 2022-10-10 00: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的巾帼英雄贺子珍将军千古!
康美人诤 | 2022-10-10 04: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原创文章创作不易,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不要忘了关注,评论,收藏,转发并点赞,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祈祷][祈祷][祈祷][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平凡人的眼睛 | 2022-10-10 07: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仰贺子珍先生千古![流泪][流泪][流泪][流泪][流泪]
鑫星不是自习 | 2022-10-10 12: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美女妖强 | 2022-10-10 18: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每次看到关于中国老一辈革命家事迹的文章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们今天的繁荣是他们用一生换来了。
一如既往325 | 2022-10-11 03: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还有文字上不少错误,校对好了再发表,更好!
雁南飞66996 | 2022-10-11 06: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作揖][作揖][作揖][作揖][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绿香牡丹 | 2022-10-11 15: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澹台笑蓝 | 2022-10-11 22: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代英雄,永远怀念!!!!他们一心为革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