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2 S; `; h/ l' [/ l
# T6 b, c c6 s8 r; H' A, n' c$ I$ x' j; J x7 x3 M( L
; l. {4 R& `. `9 R7 M1 O) X0 `" E' w3 a+ O( P! n1 a: v
9月28日,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银行共同研究编写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发布会暨“中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全球化智库(CCG)秘书长、高级研究员苗绿博士对蓝皮书进行了发布:3 t- d5 O' o. [& H' j- G
* j9 s! w3 H! M) z
1 Z: X: }; I: k' a2 e k9 r
3 k. v/ R9 r; J7 k# i
" k6 |. E9 g3 E$ Y& m - @8 j8 B) i. R
* u8 L! a! ?1 R( E" @8 ]2 |/ J
9 Q- r7 x3 ]+ W3 [
<span style="font-size:16px"/>
1 [/ V( U: U9 Z( R- c尊敬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全球化智库(CCG),非常荣幸在这里发布这样一个传统的、具有领先优势的研究报告,特别感谢社科文献出版社长期以来的支持,以及中国银行的参与和支持。
5 p+ A/ p2 ]' {/ N3 M
/ D3 X* l1 p% U( s9 k7 T我们从2012年就开始编写并在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该系列持续对留学生进行研究,过去10年出了8部,虽然这些书颜色深浅不一样,但其在留学方面的厚重性和持续性一直是持久的。
3 F+ }( {2 o4 J. `4 N9 f9 b/ t
R$ u9 g$ X3 k4 m: v" I q% G/ q7 ~" J' a+ g! z
我们汇集了诸多研究人员和留学相关领域的专家,也加入了留学海归、国际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研究案例、趋势分析、政策判断等多方位展示了中国留学发展的趋势情况。
) B! B" S2 [6 c7 Y! `
/ B* y/ l, J2 |2 [. l
) x. j6 y, |4 _' O+ K1 I1 Y$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2)》共分为四个篇章:总报告,出国发展篇,海归留学篇和专题篇。本报告立足于全球化角度进行思考。出国发展篇中,我们介绍了亚洲热门的留学趋势,即中国留学出国意愿强、出国人数保证增长;海归留学篇分为留学人员回国分析、留学人员特点、促进留学分析等;专题篇当中基于中国银行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出境留学金融服务需求,也以ETS在中国40年实践活动为基础,总结了中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同时基于领英数据分析进行概述。我们还请到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和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领导,这两个学院也为我们提供了相关的案例,对国际化人培养给予了路径分析。
I7 z: [. |4 Z u8 C; u
, w4 e+ Z. W$ d7 K- m, y' S, I7 A$ ^0 l" z7 U
" C2 L, a1 p5 i/ E* v1 ?4 U
总报告部分提炼的大趋势主要包括:
$ Y: {$ b8 w) I! [' ^# T2 @0 }$ K
# X, a& l0 N. ~/ F. w0 d/ G
9 C0 O& m9 i% V9 N
8 X! h0 O! g: N- V* P3 o6 _+ A% J/ g+ L- Y$ Y* G
一、全球留学保持增长
3 P4 ]4 B$ M) w( N' P6 O7 A B3 g9 D& Q, W. n7 L0 W
3 M- e6 ]& r& j" y/ |( k! M- N- h1 M4 z
1、全球化依然保持势头,我们可以从人本全球化依然活跃中看出。过去20年,全球学生跨境流动是持续增长的,增长了2倍,这点是很鲜活的数据。尽管受到经济危机、地缘政治、新冠疫情影响,国际留学生数量仍持续向上走。近期情况显示,欧洲国家接受的国际留学生有所增加,这和大家通常的想象不完全一致。美洲、大洋洲、亚洲因新冠疫情蔓延导致签证变化,接受国际学生的数量有所下降,其中美国留学生人数下降比较快,美国2019年到2020年的留学生人数是107万,后来到了90万左右,2020年到2021年下降了15%。6 C# `3 u: }+ _+ s
4 |/ `& H1 n \: F- k
. g- r" p" K3 R r2、留学产业依然是国际学生接受国的支柱产业,对创新创业、服务贸易贡献巨大。加州的国际留学生产生了100多亿美元的经济贡献,直接支撑了12.5万个工作岗位。大家熟悉的马斯克也是留学生。一方面贡献经济,一方面贡献创新创业能力。& q/ n0 e/ [, z$ \ Y7 e: }$ N4 R
* x$ r! {: Y* S) X" F. W( _2 [# m; u' i: _/ R
3、留学目的国纷纷出台各种措施并支持国际留学发展。在移民、签证等等方面想各种办法,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想足了办法吸引留学生。" b# W* ^3 G. d: Q' {. M; K
' c( L% Q1 `$ E' V" M3 q7 g
4 X! W* S- w8 k1 u4、中国依然是最大留学生源国,同时以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出国留学生数量增长迅猛。全球层次来看,应用领域的留学生明显增加,过去全球出去读本科比较多,现在攻读研究生、更高层次比例有所发展,反映了理性程度以及新冠疫情对本科阶段出国留学造成了一定影响。7 K: T' p- w# P P5 R
' f' V% L5 N9 u/ n- K
" f( O& ~7 c4 ^3 r1 z
2 l+ [: q: Q" L" W- N1 d
二、就中国留学而言,我们稳中求变,国际化教育蓄势待发。
" G9 I! D f2 n& s5 l8 s3 W
: ?+ U2 Q( q; M# Z" |
5 H: O% Y4 V& Y0 z+ q/ @# W
7 ~. a# }1 n6 |; i' F* k5 M1、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依然增长,未来可能更多留学生转向欧洲及亚洲国家。随着近年来新冠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尤其是受中美关系的影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呈现出更加多元的发展趋势。
6 ^7 d- y: z' D& v& b
# C" _8 k9 e, E# Z) L' c4 v3 L# R( \' m' v7 b, j
2、我们统计了各种留学目的地各个专业的占比,发现留学专业依然是偏好STEM领域以及商科,部分敏感领域或将受到限制。其中也涉及一些“五眼联盟”国家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态度,我们也对相关限制进行了分析。
- s" V- t) y% W. G, P7 c; x5 } L8 h7 a8 w+ u
s2 S; S0 }3 V3 O! u3 c. B4 M4 T
3、出国留学意愿依然强劲,新时代留学人员心态更自信。总书记说中国已经平视世界,传统留学生和现在留学生在心态上发生了变化,九成留学生坚持保持留学计划,尽管有些是延期,但是并非放弃留学计划。公派留学的领域和项目覆盖面越来越宽广,公派留学层次也越来越高。
9 u+ ^8 g3 Q; b5 \. Z; W
' N$ u$ k4 N$ |& M) w" L. K* @/ L# R8 Q
4、中国留学人员回国热情持续升温,留学人员参与公共治理的热情高涨。2019年留学回国人员达到58.03万人,有423万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成为我们国家劳动力重要的智力和知识资本。全球化智库经常发布留学生海归就业创新发展报告,我们发现2020年着手投简历的留学回国人员人数较2019年提高了69.3%。& ~- X" w- p, l
- |8 O0 r* H2 s+ K
2 e; Q2 m: f& f: K* _% G5、中外合作办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逐步担起“在地留学”国际化人才培养重任。中外合作办学人数非常多,2020年底有超过30万人就读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
. j* n1 G7 C4 J$ _
. g# i' n( y. ?# J& T
# `7 j! [+ M8 B" X, N! i6、留学中国品牌积淀,中国成为亚洲学生重要留学目的国。自费来华留学生生占多数,来华留学品牌也被认可。前10个主要来华留学国家都是亚洲国家。来华留学也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0 k+ | {/ P4 r( O8 }0 n
" T3 E2 U* E4 U. X
9 Y. h0 @0 U4 Z+ D! v& z% v! x
" d) e0 E% W' O; }三、多措并举促进中国留学发展,提升国际人才培养竞争力我们提出7点举措,促进中国留学发展。
# {! j# w3 u7 T
]8 R3 Q1 N5 `+ V3 V5 p$ m& z2 @3 L
5 y6 w; N# m' a* g1 c* q4 |/ E
1、切实解决出国留学相关困难,形成变局之下的“平安留学”机制。家长、社会各方面对留学安全有很多考量,需要完善理事机制,行前教育和培训工作,海外留学华人社团配合等等。 Z/ A/ m) m$ J% @
3 J a, ~7 P6 s
3 m% `0 o5 P7 n3 c' s5 \' P$ c
2、做好突发事件影响下留学人员回国预案,解决学生家长后顾之忧。
2 `8 k& g: X- |( P6 p: V# ^6 W+ X" [' i. a0 Y1 b0 z
% e; b7 \4 n6 N4 w; B5 }" [' H3 h6 ^$ K
3、鼓励新一线及准一线城市加大力度吸引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鼓励各个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在相关政策调节上为吸引他们更好创新创业做一些政策研究。
* M4 p2 h6 J& Y4 M5 l! `0 h9 j5 a$ @- ]5 y
' |# Q; O! J" {1 ]4、国家应该更加重视留学生国际交往优势,支持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依托侨联、学联、专业学会和智库等等,在科教文卫各个领域加强交流和合作活动,增进各领域国际精英人才对中国的了解,传递并解读中国的政策。应思考如何将留学人员纳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潜在对象,包括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两方面的留学人才在国际组织中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1 q" F. s R- F5 b
* l) N1 F: [! o+ s, T
2 h _+ R% P9 U3 q, `5、发挥留学人员在公共管理和全球治理中的作用。CCG新著《海归中国》中专门讲了留学人员在公共管理和全球治理中能力的发挥。( d" N6 H9 q9 l7 G
3 T" w8 t& g; }: j- ^& v( E* T+ m1 J) O. B8 k
6、留学仍是国际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应积极构建国际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基于“政府、学校、企业”三大主体,逐步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多地区的国际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形成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
" T! q. a. p0 [$ k5 n8 U- z) ?. z" T: W3 B6 w
9 S1 `7 N9 ^" x3 ^
7、建立来华留学全链条管理制度,提升我国国际人才涵养能力。来华留学不仅是留学本身,要全面提升优秀来华留学生的留存率,加强国际人才涵养能力,促进来华留学生切实发挥作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真正发挥作用。- o3 h* W6 [) @7 r8 h" i& O
7 t( {/ N3 K, N- i0 q; V' v* ?3 t! l0 A$ H( Y* d
以上就是我们报告的主要内容。同时全球化智库作为世界百强智库,也是国内唯一拥有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的中国智库,我们有一个特别的培养人才机制,拥有国家授予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资质,以及全国人才理论研究基地,我们的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GYLD)也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亲自回信,持续获得国际关注。希望以后能在各个领域和大家展开合作,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span style="font-size:16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