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对孩子们的成长行为进行约束性引导

[复制链接]
查看4995 | 回复0 | 2022-9-15 07: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就是对孩子们的成长行为进行约束性引导-1.jpg

7 G& X2 A7 F9 y! }' C" L
育邻梦

4 p0 {" T: ~# H! s; w网友提问:作为家长,你反对老师管教孩子吗?
5 l6 V- ?  F5 [: j0 n1 t回复:教育就是对孩子们的成长行为进行约束性引导。作为家长,必须谨记:严师爱、松师害、不管不顾孩子要变坏,应该万分感谢耐心管教孩子的老师。8 ]$ w& Q8 D5 i/ z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天地看待万物都是一样的,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生命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对均衡稳定性的“生态食物链”,自然“生态食物链”中的生命群体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高级、低级之分。
9 F% }5 @4 h. ]! `. _. g2 @4 n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医药业......主动劳动创造已经成为人类与其它自然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0 }" G0 @% k2 c
孩子刚出生时只有最基本的生命体征、出生8个月左右开始能爬、1岁左右能走&能试着说话、3岁以后可以自己独立吃饭&排便、7岁以后基本实现行动自主、15岁以后基本具备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年过花甲【60岁】之后独立生存能力开始下降、直至个人最终回归大自然,人类个体生命轨迹犹如完整的抛物线、独立自主生存能力不会突然驾临也不会突然消逝。因此,为了更好地将业已形成的文明生存方式世代传承下去,人类社会形成了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完备的群体生存技能传承体制——教育。那么,为什么说家长必须谨记:严师爱、松师害、不管不顾孩子要变坏呢?
% ~# Y# D9 p+ u
" s& e3 q3 X7 i$ R( O+ L
教育就是对孩子们的成长行为进行约束性引导-2.jpg
. l# S2 u) _7 J- G" ?
教育就是对孩子们的成长行为进行约束性引导

5 `% [( I* l$ P& u3 H《三字经》6 n, T6 w2 H6 M2 w' ^1 T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X" V  c5 B9 t+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o! Y( a# w* W& R0 p. B8 G: Q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 A: r9 E# T- y. f; A& z* l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0 V/ Z& Q1 H7 s9 h2 N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6 S+ o5 J# K  [9 v" D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L2 `3 Q: t; @! b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U/ \1 y& @% j" @! p
......* m! i* e/ M( O" k' R& S1 p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严师出高徒、慈母多败儿......人类社会经验告诉我们,教育引导孩子学习不可放任其自由成长。因为,生活经验是人类管控个人主动劳动创造的源动力,未成年的孩子则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参照,他们只会以最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指导自己的言行。% Y. P# W4 e! [8 w% L, |$ F
饿了找东西吃、渴了找水喝、困了找地方歇息、闷了找同伴戏耍......人类一切主动劳动创造都以满足群体生存需求为基本核心。由此可见,研习人类业已形成的文明社会生存礼法并不在个人基本生理消费需求之列,学习抽象人类社会文明智慧&礼法并也不能给孩子们任何愉悦的感官体验。故而,从古至今尚未有一个孩子能在没有任何外部力量监督的情况下好好学习,也没有人真能自学成才。! p1 S, @! v5 W. i% G
泥土固定根系、阳光指引成长方向,植物生命不会胡乱生长,至少不会把根伸向相对更贫瘠、干旱的土地,至少不会把枝叶伸向不见阳光的黑暗之处;植物是动物生命的养料源泉,几乎所有动物生命都会主动逐水草而居。作为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的高的动物群体,人类社群的综合智慧生存能力并不具备生理遗传特质。因此,每个人类孩子出生之后,都必须在长辈的带领下逐步研习文明生存智慧,人类文明生存智慧的宗旨便是——什么可以干、什么不能干' P3 Y, k4 p9 N0 J0 G/ Q' m7 M
师说2 K3 [6 z/ ]+ _. U2 }  o% L3 F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 ]2 `  L; q6 }6 r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老师,传授道义、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传授道义、教授学业就是老师根据人类社会既有文明智慧要求,主动担负起对孩子学习成长的教化工作;解答疑难问题则是老师根据自身掌握的人类社会文明生存智慧解答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遇见的成长困惑。也就是说人类教育工作分两部分,基础部分由老师主导,将被人类社会公认的正确智慧知识教授给孩子们;极少部分由学生主动提出成长困惑,老师根据既有社会认知经验作解答。6 T" x1 [. R: T( l6 w* V( z
什么时间进校园、什么时间上课&课堂上应该干什么、什么时间休息&休息时间可以干什么、课堂之外应该完成什么练习......这学校教育的基础不就是纪律管理吗?的确如此!现代人类社会主动劳动分工协作的基础就是遵守纪律,也就是按约定到什么点干什么活儿,学校教育就是现代人类社会协同劳动创造的前站。于是,当前被公认的名校,除可调用综合教育资源占优之外、纪律管理严格便是学校自身最显著的特征。
$ h; i( @* K* F- h& S4 p墨子怒耕柱子
. e) s  Q3 y9 O: Q; ]3 P  |% R1 m, ^墨子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 :“骥足以责。” 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故怒之。”耕柱子悟。
3 a# G2 A+ z" p& u' L译文:
, x- U# L. k% B+ v墨子对耕柱子(他的门生)感到生气。耕柱子说:“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是要鞭策马还是要鞭策牛呢?”耕柱子说:“我当然将鞭策好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要鞭策好马而不鞭策牛呢?”耕柱子说:“好马才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鞭策,所以才对(你)感到生气。”耕柱子醒悟了 。1 m2 I! a# y8 ~3 D- i6 ~
俗话说:“严师爱、松师害、不管不顾要变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工作的对象能够表现优异,老师亦希望自己所教的每个孩子成才。如果老师认为某个孩子是可塑之才,那他必定会尽心竭力地耐心管教;如果老师默认某个孩子为“朽木”,老师自然不会在他身上耗费太多精力。所以,教育就是对孩子们的成长行为进行约束性引导。作为家长,必须谨记:严师爱、松师害、不管不顾孩子要变坏,应该万分感谢耐心管教孩子的老师。# V* m- \3 \* I7 \2 @: u

' b; B' |- q# K, J! E' Y; f
教育就是对孩子们的成长行为进行约束性引导-3.jpg

! ^" k7 {3 \1 m# o) s9 Y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 n8 d6 N* F! W9 Y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 V0 h8 h# c- s5 Q4 y+ [- S2 L, G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 j* C) p  R: \  T+ k3 l/ M  Q5 P
教育就是对孩子们的成长行为进行约束性引导-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