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群星8月榜#- ]0 r7 c$ x! S, N8 p' l7 h O
2 K& n3 r( U% H
, s! t/ x2 g- `$ n; L4 e8 d, K' b% G; o+ T1 |
, O; a/ }1 t2 f* F
& q ?3 l# d! Z) m3 N: U2 H- t' V; O3 d; s
1 K' Z2 o* n# I2 y& O0 @
, C2 r" c- V( U( |
1、
4 X" r# V$ m% P9 {$ v闭关锁国
) I9 h K3 w T: w) Z& t+ o- h4 B
8 ~6 H5 \! _9 D
) w" O1 j: I6 ~* s. J
6 \2 m/ N0 L8 V; B n, N4 a0 `, a& s6 \0 R
学过中学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闭关锁国是我国明清两朝断断续续实行的一种国策。
U: _9 L' z5 k* d; L8 s7 Z) ]) w
( b" h$ o: j! m1 ~
" T! g# ~2 d$ G7 y! r其实在明朝初期的时候,尤其是在永乐一朝,中国的国门都还是很开放的。永乐皇帝自己就组织过“下西洋”的大型外交活动,在他刚刚登上帝位的时候,还曾颁布过一道诏书:“今诸番国人,愿入中国者听”。1 c: @( H8 ^& a3 ]# p) s
& n( S8 i! C( F9 L+ D. I9 T- u5 l
: W, G' i" W1 j4 t+ }1 e
意思是,只要愿意来中国的,不管是哪国人都欢迎。
8 {* A& p1 y6 k3 S) z5 {$ @/ L+ r/ ?! Q3 ?$ A4 x
+ B- D+ b- _5 `+ r
- Q4 `# ^" j4 s2 ^4 r
) f# K. Q( e8 w4 n
& o7 I. J' i& x1 h" n: X: h T1 x3 Q& m, P1 f
) @4 z' p z6 [! E$ v" Z8 G9 D% m4 k1 F2 X0 o
不过到了嘉靖年间,关闭宁波、泉州、广州三个对外通商港口,此后到明朝灭亡的100多年时间,期间虽然经历了短暂的“隆庆开关”,但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9 n+ c8 I. E9 C) ^# p7 `( O) i/ ^8 v6 N- D& \6 h
( z! M, e3 W6 `9 b+ z8 s
明亡之后,清朝为了防范海外的反清势力,也继续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到了康熙收复台湾,海禁也随之开放了一阵,各国商人一时间大量涌向中国,海外贸易得到空前发展,频繁的中外交流也引起了清政府的警惕。1 _; r! [; h) l8 j. { M S
1 q# R; C! R B% f, x' r' b& s
* Y# z% w, A8 e# c到了乾隆年间,又开始“开倒车”恢复海禁,而且变本加厉,仅留下了广州一个通商口岸,并且所有外贸交易只能通过官方制定的“十三行”,还发布了“防夷五事”:5 w1 J: m. }# O: Q# L( j
2 ^( e- r; I I
* `: |" Z1 K2 @, {- \* ~8 x1、不许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 m; }2 a4 D/ Z1 `5 b- U/ L
2、外国商人到广州以后只能寓居在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 z0 n% Z* I& d1 F( M& Z9 W
3、不许中国人借用外商资本,不许受雇于外商;
0 G) t3 S6 ^( @& U# M2 K4、不许外商雇中国人传递信息;
" s( E( Z' L" Q) y0 m5、外国商船进泊黄埔港后,由水师负责弹压稽查。
! v( r, }/ o% D' s( T" H) z
6 q0 _) n! s% f! b
5 W8 i9 w+ ?' U$ h4 i. B“闭关锁国”的政策算是进化到了极点。
4 R- i" m* x5 k
. T, L2 a8 e# v1 C8 P8 ]. c+ i; u. a8 C3 |$ O& E. r: c
为了防止有人不遵守这个国策,明清两朝300多年来,出台了许多严刑峻法,不允许“片帆入海”,违者充军或处斩。
; V9 C2 Z: N( }# C1 m X) N0 A/ P
# Y1 R% f( _. w/ t: Y$ i* E
9 ?. S8 v I0 n4 p H% F* Q可就是在这么严苛的政策和法规下,这300多年却出现了中国人移民海外的浪潮,大量的中国人出海来到南洋诸国,形成了最初的海外华人群体。
$ p& B5 O# u+ S. j
2 m& o' n y, M u
7 p, p% N% |3 P. d5 E1 H' a在清朝雍正年间,光是爪哇一个地方(如今的印尼地区),就生活着数十万华人。到清朝末年,全球海外华人数量已经达到了800万-1000万之众。9 l$ ~3 u I- O. D% _
' X- `' @. i- ^$ m& ]' J+ E
9 P; u5 |: k( p# d
这些华人是怎样冲破闭关锁国的政策,又是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移民海外吗?
) d. X& K& J( p. k! i& x9 Z* W* N0 {. W
9 [# I' o7 g3 Z* E& S
' q3 s. v+ I' o& }3 E7 k1 ]* @
/ U* g ^; W; k' ^3 u
- e$ O J- C8 ?. n' q2 l
4 X0 J1 O/ U1 B t" t+ |! i& i5 W9 `5 ~
( \9 ^8 J( F* z6 L
: Y! Q8 r2 q1 u3 b r6 E% L
7 T! J# N7 ?- f7 I
* H y% {& b6 Y- g' c
9 w- J. [; `4 `! Q
8 L' p0 d& `9 D4 G, D4 E/ J+ v2、
; I+ Y0 v4 F% D, a/ \, y从华人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说起
1 I9 N5 w9 l' I3 D0 q# w7 r
, O$ o! [. f! A' `2 K% m! s* z
/ Q% [; R9 d% [+ a& C
$ @* j; R, D- q$ D
4 I9 W0 R# [6 O9 k* a) }! y9 ?" L' N+ [
8 k" |$ x5 i* e8 p2 R! @ V- N& S5 f, q7 P' A( a
海外华人社会的建立,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
5 K' E' g* Y4 @1 I' Q% R) ^4 W
" i4 Y9 j6 G& b' v4 t$ l/ B我们从华人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开始说起,从中探寻华人移民潮的幕后真相。" t& w( {4 d# @( v
3 X( c2 e8 Y* c) p9 x1 H8 P: {6 i" F/ h4 O& Z. x/ E
1777年,中国的乾隆四十二年,有华人在爪哇建立了一个“共和国”,名叫兰芳共和国,并推选出了“大总长”,还号称拥有百万居民。/ F5 b& M2 D S6 k* Y1 J
5 j* \6 a Q. R, Q% c; @" l( }! T2 B' J' h2 u
这个“共和国”一共存在了107年,今天我们在网上还可以找到一张兰芳共和国“全盛时期”的疆域图,里面包含了现在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三个国家的部分领土,人口也一度达到了百万之众。从人口和疆域上来说,比现在的一些小国家都要强得多。$ g x! s9 ~' ]) H9 f' _
8 n# c6 w5 f) ]1 W& I1 N. Y* u1 T) ^( R: K7 Y: L" S: C, l
/ K2 |/ J; j$ v' Y# b0 T+ T' u
q# ^6 ~7 ]6 l: [1 Z1 I2 X8 y: u
( y$ \# D5 \2 ~* E
; j8 Z# t; F5 F( F而且它有军队。兰芳共和国没有专职的军人,实行的是“全民皆兵”。一般的青壮年都要接受军事训练,平时负责生产劳动,一旦有了战事就是士兵。他们还建立了兵工厂,制造各种枪炮。就是靠着这些军队,才能够与当地的土著首领抗衡,拥有自己的地盘,并在这里“建国”。
0 Z2 K1 {4 c, Q8 ]8 N8 ^6 J7 t8 B$ C4 c6 `3 e" b9 t
. B+ p" C3 E7 X' t: Y/ ^它还有一系列的制度,比如税务部门、国有企业、设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还分为省、县、乡三级,各级政府的长官由选举产生。/ x# R/ |+ z' L2 z3 K# F# B( d) K
6 p5 q9 v( H+ W) C4 p" I' }( l4 r
! I5 G% b- U6 }4 ?" S4 V& A* C% O
但是,尽管具备了这些独立国家的因素,但实际上这个“兰芳共和国”并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国家,而是一个大型的公司。5 f/ N' `7 l+ H: W
" O. B! j! H5 t! n8 h% r4 Q! a# Q" E s0 y, ?& I
& D) A+ Y5 ` W9 F, Y/ Z# \& \: Q; t0 B! s1 G" I8 l
8 i) `3 m. j F$ ?# M1 ~& n3 e6 A( h4 A U$ C3 B0 A
! O! G& _; a8 y+ V9 L4 W% h
. t \' ~4 g$ Z& r( T2 e# ^
首先在国际上从没有一个国家承认过兰芳,连当时的大清,在接到兰芳请求纳入版图,成为藩属国的信件之后,都没有理会。兰芳的管理方式也更像是一种帮会规矩。
5 s, b4 U5 j% |3 ?* s, s0 I* [! p8 Y7 B
* ]( U5 R% h) m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兰芳公司收上来的税,还要上缴一部分给当时势力最大的荷兰人,后来兰芳公司的首领任选,也要荷兰人的同意,连兰芳的“开国者”罗芳伯去世后,墓碑上也只是刻着“兰芳公司”而不是“兰芳共和国”。7 I) i" h! i* H9 S
8 _" K# f+ z7 N9 p/ X
# m% P/ D. U \* L6 r' }- Q E# F
不管是兰芳共和国还是兰芳公司,都不能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当时这块海外领土上,生活着至少几十万华人。' A. o/ L1 C- f1 o
9 P- r& d" t8 K1 V8 k. Y: `
, h; K8 K' A/ Q他们有着自己的谋生之道,有着自己的社会组织,他们不同于自己的祖辈那样,在中国故土过着上千年不变的生活。
- }0 i2 |) N0 |- B; w
4 t a1 O: L" K
5 r% R. ~1 r4 Z% X3 o他们来自哪里呢?
+ r' j- C$ B5 b! z/ }
% \! p) z. Y' T' F0 o; `& R. T: l% M6 \( o$ A" o
兰芳的居民,都来自中国的同一个区域,同一个宗族群体——客家人。, x/ t- j& T0 z7 r5 {4 }
& [% I7 d+ O1 B8 T/ r3 I
) {6 ^, u* z9 B: a" `& {. T
客家人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大迁徙。他们最早是生活在中原的居民,因为战乱一路南迁,一直跑到了今天的广东、福建地区才定居下来,这在历史上称之为“衣冠南渡”。
+ g l o9 S% Q( G
C- ]* G" J! s$ Z/ f3 z7 \ T( M
0 l: l: ^8 q2 Y7 H) w4 @本来客家人在广东和福建地区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定生活,但在近300多年世界格局大变动的背景下,他们这种安定的生活被打破了。% p+ n) o; Z G; Q# p. l) F* r
p4 Y, k3 Y4 q+ t) G2 V6 H! J
7 ` c8 t0 _. ~$ N, g4 M蒸汽轮船载着欧洲殖民者的发财梦想,侵入到世界各个角落。东南亚丰富的矿产资源,很快也被纳入他们的“财富版图”。
" d7 F& u; K3 k2 Q* [" l
! @; `+ K0 u2 R' @+ Z; `0 F% F1 {7 l5 o. X5 R
首先来的是荷兰人。
9 _& w) ?% v. |, N& @/ _; M" g0 {2 G- x6 Y' {
" _: k! e$ W( i! s1 {荷兰人在东南亚拥有过巨大的地盘,印尼、马来半岛、甚至中国台湾岛都曾经被他们占据。& {4 j& _7 x& S1 y# c' i
2 w+ Z# k0 m: ~3 I6 @- w1 _9 b) C8 l1 j/ q9 G5 @
他们在这些地方开矿,大量掠夺资源。为了能够提高效率,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招募、诱骗华工。: `% [% [; K8 K6 f% [1 L
0 B8 Q# j5 L/ O4 Z/ x. A1 T, L, q ~' S$ a
# U( O2 H' q- Z- I# v8 Q3 a) [而这个时候的中国,因为经历了多年的和平,休养生息,人口开始暴增。
/ c1 S* Q9 S8 V
) l+ P4 Y9 S. |" n, n# J- v' ]
+ C+ v& j: I3 R# A明朝后期广东人口约200万,到了清朝嘉庆年间,经过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休养生息,人口暴增到1900万,到光绪年间增长到2900万。
0 ^1 j& h1 J3 H1 s* A. k8 D4 W
4 y _8 U7 h: g' u9 U3 q0 @7 c- O' _' W- q6 D+ H
% \- i8 q5 l, m% R( r$ T5 v: P
3 z2 x: D; J% l7 r, k' W9 \' I4 t5 z. M# _1 D( d
( Z: w- S% K! @7 J& s# d' E
但人口暴增后,土地并没有增长,生产力更是停滞不前。根据当时的生产力,需要3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而广东的人口土地比例,已经从明朝时的人均3.7亩降到了人均1亩。
$ D) |# Y3 l1 R
) m) C# y; h, n3 [" B' h. L. Y. [: ?
落后的小农经济无法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为了生存,广东人不得不将视野投向了海外。
7 m2 Z1 [& Y) m. S0 J- f* e
5 n$ o" R) u# r1 j. p0 M( v7 R. Z
一边是急着找人来挖矿的殖民者,一边是生计无着的贫民,双方一拍即合。这些前往海外淘金的华工,成为了中国移民潮的第一波主力。1 I1 g F$ |7 E! Y1 o0 p a
2 b! ^" w# ?) a0 e5 z7 X1 }: A
! [# K) K. x) a) J* [
久而久之,去南洋淘金成为了沿海地区居民的传统,由于当时没有完善的海关制度和人力,即便是有严厉的禁海令,偷渡也是经常能够成功。
+ o b' O$ v& }5 d8 r/ b
& M q0 k8 F! N2 [, E: ]0 E- x( \% R& v3 K
乾隆年间中后期,广东梅州梅县有个叫吴元盛的人因为谋反事发,逃到了爪哇,跟着这个吴元盛一起的有个叫罗芳伯的人。罗芳伯一开始是吴元盛的下属,后来威望超过了吴元盛,成为了这群梅州客家人的首领。- T' }' w. g$ D
7 p; L5 z$ ^# Z+ i4 J- a+ m
" t' n) z! R# _. }' u
# }3 `! {1 W5 z* W. _& O3 n; a0 h [: K5 p; F* R
( I, b+ f% p* `' k9 B1 z8 y3 O" U1 V
他们在与当地另外几个族群的械斗中取得胜利,包括曾经占据这里的“天地会”。没错,就是那个“反清复明”的天地会,这群前朝遗民为了逃脱清朝统治而在海外聚居多年。
+ f6 K# {# p' [' K* r; \! ~) L& b+ ~ h9 u g
5 C( H/ @8 X; O由于这群客家人能征善战,团结一致,很快成为了当地最有实力的华人群体。他们在当地开荒、开矿、练兵,俨然是一个独立王国。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客家子弟从中国前来投奔。6 i1 ^! L8 t) A4 O" N& ~% t
3 y6 E0 j* v/ D
* z; g, }0 ^( |) S: J' d X& M终于在当地土著、荷兰人、其他华人群体各方势力之间,有了可以说话的底气,并成立了“兰芳共和国”。+ j, f! V2 j/ ^
* l6 G+ M. h+ W" P$ M% M& u
5 q9 }+ o& N; e2 r) x5 i4 |从兰芳共和国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百年前中国移民潮发生的原因。也可以看到在世界大势面前,即便是闭关锁国这样严苛的政策,也是抵挡不住的。: T* S% k( t1 _
$ P! X9 c/ q4 m' i
& R; Z8 E+ e& ?& Y7 M/ X, L
$ B2 d8 L* Q' M: }0 {: A
\4 O1 }& F9 H% ^& D2 A
3、
) W3 `/ [1 Q7 K- h1 D; a* i* g移民潮,挡不住 $ S9 I' }8 r0 M9 b& i4 b
Q+ _, D; R0 d- c( J$ F' h
- w/ D& y8 I# I7 k5 S4 v: F
' _: v7 M1 `. R4 U/ H: y+ i8 S( D' W$ k7 b. d9 M4 X& |
中国这300多年的移民潮,是内部与外部的矛盾都难以调和之后造成的。! r* D7 a% ^& J
t: P' T# } h
1 S, \: P; R9 t% m8 O
在内部,有限的土地和落后的生产力无法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这种矛盾,无以为继的民众除了等着饿死,或者揭竿而起,似乎没有别的出路。$ X* a% }; r' j& v/ {
" P- f Y2 q+ S+ |; y4 D
8 c, A4 S2 ]6 l
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面对汪洋大海,他们也没有能力跨越重洋,更不知道重洋之外是一个怎样的世界。2 b$ ?5 @3 }% @* r H
3 j% s) C0 m( o
$ w3 u; ]- l. B- ^' _
明朝永乐皇帝派郑和七下西洋,拓宽了中国人对于海外世界的认知。造船术的进步也让远洋航行的风险降低。( v9 V% b9 ]) F. q. b4 {
& Z. O7 T# ]/ D* t) A0 I: A+ Q
! Z; ^% e& Y4 ]. A另外,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更是“2000年未有之变局”。西方殖民者的贪婪令他们不择手段在中国沿海地区招募华工。 }# ~8 f9 i! G7 p
8 A! T# I5 ?# N2 W3 S! U. ` k
4 t. L6 l5 {: [; {' ^
明朝嘉靖23年,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抢走了澳门。他们不仅抢地盘,还要抢人。大批中国沿海居民被半抢半骗的形式卖到南洋、美洲、欧洲。6 B7 N# A! Q% k/ `
" i+ j+ I$ M" {* Q% C- f
: {0 K: A- b2 N: y( X
这样的抢人生意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在鸦片战争后形成了高峰。
' @1 c5 a! U) R3 e2 @" q7 x1 @6 O# k) H, s* \( Z) W
7 u2 y5 T$ h7 h7 S9 b5 D X
据记载,从1845年到1878年,从香港、澳门贩运到欧美国家的中国“苦力”就有320593人。
; ^. b8 {" x' M) t9 I6 ?, A) v
o2 X. t7 }+ ~$ f5 R0 @! u8 J% X9 H* Q; ^0 m
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即便当局的闭关锁国政策再严格,也抵挡不住300年汹涌不断的移民潮。2 p1 N# x3 L: ]' Y: {
+ x. Q" f/ l! V4 P9 A! O7 M
& t; s7 B9 H6 b/ w" |7 d# Y& y6 ^明清两朝的闭关锁国,妨碍了中国人民学习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国际文化的交流,致使中国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E: v: z2 E: v" ?- k. E0 O' Q9 ]. a& {, B3 ~5 l7 J
0 [0 C$ e, h: L7 P
当西方列强逐渐完成工业化革命,大大提高生产力的时候,明清两朝还是传统落后的小农经济社会,逃不开“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轮回。6 |) T/ e/ C! t2 V4 k5 @$ ~
0 {4 K. c$ k( A4 K- s$ `% G; B! h1 M. z8 f* K
清朝的农民起义不断,就是因为落后的生产力养活不了增长的人口,而那些移民海外的中国人,只不过在饿死和造反当中,有了一个新的选择。
0 h1 h; f# r& x3 J/ F' _# Y7 `" S
s. T- `: Y V, P& [/ N" ~6 z; _
6 f: U) O6 _2 d2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