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池车身一体化,才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

[复制链接]
查看3764 | 回复0 | 2022-8-31 17: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底,比亚迪海洋系列新成员海豹正式发布,高度还原概念车Ocean-X的外观极具科技感,20万元起售的它,颜值丝毫不逊色三四十万的车。不过相较于海豹外观,有经验的老司机们显然更在乎它的内在,即比亚迪专为纯电动汽车打造的e平台3.0和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7 _( [7 f6 N* h' B# K8 a

7 {" |/ Z5 ~$ q4 Z% T, N4 R) F
/ b  w0 q1 B6 {+ d" i4 ]
8 U' \/ {& C' {5 O' k
比亚迪:电池车身一体化,才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1.jpg
; p3 @" b6 B! D- W/ U: y1 I
图源:雷科技摄制

- N9 a# f8 K' E+ l5 ?6 g: Q3 b1 @3 f- T4 d1 A7 A  V
* q, |1 i4 C9 z; e% n3 i; d
9月1日,比亚迪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召开了e平台3.0分享沙龙,与我们讨论了海豹汽车、e平台3.0,以及CTB技术的相关原理和用途。9 }% Y( i4 h. `  L. o

" k) b1 E/ j* @% T; B1 Y0 B) U& _8 _4 n1 `
比亚迪的追求,更稳、更快、更安全* `$ }9 B% R/ Q$ a. A

# W/ l# A- j$ s! m" ^2 ?# M, y5 z2 x, a3 |: L
) U! q/ a- k! H% |  |! ?5 C- I
比亚迪对于汽车的追求与其他车企没有什么区别,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强的稳定性,以及更安全的驾驶环境。从2003年入局电动汽车行业,到2010年e平台1.0发布,再到2021年e平台3.0发布,比亚迪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理念。
, e0 v. b. e7 A  S& R% W1 U; x) g  ~4 H) Z$ {7 L, k+ t* l
5 a& Q2 W2 _" @/ {" [- h7 H$ F5 H
电动汽车企业越来越多,产品也越来越多,已在蚕食燃油车的市场。然而车企们却不敢掉以轻心,因为电动汽车行业水涨船高的这几年,车企们经常因各种事故被冲上热搜。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讽刺某些媒体,燃油车事故率远远高于电动汽车,但媒体却盯着电动汽车事故报道。
" o- F( k7 d5 M$ R9 p8 o) ?$ c' k2 w+ u- l% P  Q2 |$ p2 e# s! ]

6 a- {# X; ^, V( t# n这种话对,但不全对,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网友们对其的关注度自然更高。车企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如何提高安全性,而不是与媒体打嘴炮。面对事故频发的电动汽车,比亚迪早前就推出了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和刀片电池设计,保障安全性的同时,能量密度也不至于太低。7 {4 @) C# d- W- T

# D2 ^1 e! R$ D* D/ f3 r3 [* L
0 E" l' O5 J! B5 \8 Y
* K( p' A9 G4 w9 |: d
比亚迪:电池车身一体化,才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2.jpg

, r) A/ c( q8 U  G
图源:比亚迪官方

6 s, D; ]) E# g" z& I8 h/ _5 X8 t* N. Y
+ r) k' X* R& D) Y! @( _' d: q
磷酸铁锂电池的优点在于稳定性足够高,耐热峰值可达350℃~500℃,即便遇到剧烈碰撞,通常也不会发生燃烧。在分享会上,比亚迪更是表示,磷酸铁锂电池可以通过针刺实验。磷酸铁锂电池也有一项缺点,那就是能量密度太低,所以比亚迪发明了刀片电池设计,以提高能量密度。$ o6 N5 v& l7 m0 j7 E9 b" M3 ~% Y
' @$ \/ r! n6 p4 N% O
: M; Q' u- `  Q: T! G
不过电动汽车电池依然过于脆弱,车企通常也会为电池加入多重保护措施,比亚迪CTB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电池安全性问题。CTB即“Cell To Body”,翻译过来应该叫“电池车身一体化”,将电池与汽车的底盘融为一体。CTB技术所采用的刀片电池,结构灵感来源于蜜蜂所居住蜂窝,六角形蜂窝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分散来自各方的力,哪怕是用普通材料做成的蜂窝,也能承受很大的力。! i9 z2 N, Z: m4 s; Q

1 |. r! b9 r$ R- G; a) [$ j
) z) m& A# c! O) L# k' Z/ \' l3 @  l+ D  p6 O* @
比亚迪:电池车身一体化,才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3.jpg

0 p# z0 U7 J1 @3 j! \$ E
图源:雷科技摄制
# j/ e' [1 g3 N, i
6 N1 W5 _% V9 e

  B2 Y! J+ ^/ v8 k这种结构在飞机、火箭等航空航天领域非常常见,比亚迪将其运用到汽车上,让电池不再是需要呵护的宝宝,反而成了支撑汽车的部件。汽车受到撞击时,蜂窝状电池可以分散和传输承受的力量。在比亚迪的测试中,经过50吨重卡碾压的电池,依然能够正常使用,甚至说表面几乎看不出痕迹。" Q& T! G2 d4 b5 Z* A) u2 n
. U9 x" m. i& B) P! j' j, E
" Z$ w2 x* O5 J4 A
运用CTB技术后,比亚迪海豹汽车整体扭转刚度提升70%,不逊色百万价位的豪车,而且还可以减震减噪。作为全球销量前二,国内销量第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确实在引领行业,但面对闪耀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小雷还存在一些疑问。  l: D! C& w! k( }
% ]( ^! G: |# B8 B# V1 v

) ~& [: P. U. }6 [  c电池车身一体化,会是车企的未来吗?( h& c' i+ W: a9 h+ F7 T: w

1 \8 `' z+ ?9 L" {! M9 X
: O0 l4 Z; I6 ~  p( O+ Z8 C# f$ [  \. E
电动汽车充能主要由两种方式,一是充电,二是换电。在分享会上,有媒体就充电提出了一些问题,电动汽车充电功率越来越快,充电站的升级速度却跟不上,经常出现汽车无法全功率充电的现象,而且除了特殊时间段,高速服务区会存在大量闲置充电桩,比亚迪能否通过双枪充电缩短充电时间,或者升级充电桩的功率。
, b+ Y7 k/ {2 @- q5 o2 E
$ M: L% A  C7 i1 p  y0 u* v
% M9 A( a6 m3 d+ _. o, b% d, j比亚迪表示,只有电动汽车市场足够大,车企才会愿意投钱做统一的标准,以及升级充电桩功率。至于媒体提问的双充,比亚迪高端子品牌腾势旗下的腾势D9纯电动版已经用上,能够同时使用两个充电枪进行充电,即使所处的充电站不支持腾势D9的大功率快充,充电速度也会更快。
" {) d  d: z: Y. Z6 W4 l* F0 G3 K' z' E% x3 j4 i

1 I4 D" r; h; l; @7 @0 E8 P6 f: C  V( G% N9 ]5 F
比亚迪:电池车身一体化,才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4.jpg
- J$ ^# P5 p+ l! W& Z8 K" l
图源:腾势官网
  d; Y) ~9 j4 Z& _3 k
  T( B7 l) a$ W
: Z( M+ c3 m9 j' M' w$ B% x$ g
充电必然是电动汽车补充能源的主要方案,但也有一部分车企认为换电同样重要,换电的优势是车主将汽车开到换电站后,工作人员为其更换电池,车主立刻就能开走,不需要等待汽车完成充电,用时更短。蔚来、北汽等许多车企在大力推动换电模式,王传福虽然曾直言“换电是扯淡”,但比亚迪确实也曝出了一些入局换电的动作。
" y6 Y" h# N, r8 K
4 b% k; E5 ^0 Z& l  s- ?- {. n
7 c% J: i( F4 X, O; A* H% m然而一体化与换电是相互冲突的,电池被融合在底盘中,拆卸会更加麻烦,而且拆卸底盘无法承重,车上的东西可能还要来回搬动。比亚迪CTB技术目前仅用于海豹一款车,但等到技术更加成熟,成本降下来,CTB技术大概率会被下方到其他车型。
- w0 n7 A* Y3 ^4 z4 b
- s( G$ B, h  z( p: g  l$ A5 }7 a5 W+ Z
如果CTB技术全面普及,几乎就相当于比亚迪放弃了换电模式。事实上不止比亚迪,今年特斯拉、零跑等车企,也在研发一体化技术,只是叫法各不相同。一体化与换电模式已经走到了对立面,在这场针锋相对的竞争中,比亚迪、特斯拉、零跑等站到了一边,蔚来、北汽等站到了一边。
0 l) @" T. N! t
* r2 ~$ R1 f) G! a; h' _) v- U5 I3 M  R$ R# r9 U* v3 A

2 M8 ~4 J# i0 ?
比亚迪:电池车身一体化,才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5.jpg
$ C6 w  C9 Z- [  o5 Q) M
图源:pixabay

% \' K( C5 M' l  F4 {
' K% @% D. @  U" ?6 l; i) ~9 j+ n" H2 |* k3 L
至于那些还没站队的车企,小雷认为选择一体化的车企会多一些,原因在于一体化在解决续航焦虑方面虽然不如换电模式,但成本低不少。想要推动换电模式,大规模建设换电站必不可少,这需要投入非常大的成本。可是电动汽车还在起步阶段,市场不够成熟,许多造车新势力依靠融资才能活下去,建设换电站的风险太高了。( H5 i; c  h) y$ @3 i
3 U. l; j" M* a2 h8 X" N* n
# J9 C) O! J# L1 |+ Y+ C, U& q# ]0 ]3 j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言,未来只会有5~10家头部车企,其他车企要么在夹缝中生存,要么被其他车企收购。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的翘楚,小鹏汽车CEO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也足以看出车企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面对此情此景,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恐怕都不敢做换电模式,比亚迪CTB、领跑CTC这种一体化模式,才是未来车企的主流选择。
7 g8 \# _6 H: U& n# o; {* T0 N6 W$ Z9 ^: {  R2 w

) g; ~: @' R. b另外,早前比亚迪确认,将自己的DM-i混动技术提供给创维汽车使用。比亚迪是一家车企,同时也是汽车生态提供商,磷酸铁锂电池、混动技术都可以提供给友商使用,未来或许会把CTB技术也提供给友商,友商可以节省一笔研发资金的同时,比亚迪也能有更多资金收入来源。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一款满载比亚迪技术的非比亚迪电动汽车。
' T  K! H7 J; r3 e5 q: Y
& ^- r+ S$ i5 E# A2 q$ a8 \8 q0 K' N0 G1 C
封面图源:比亚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8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8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