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专家称「可以给 00 后增加工作强度,其能力不可小觑」?现实情况如何?

[复制链接]
查看8021 | 回复5 | 2022-8-27 09: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在《来点财经范儿》节目中,中国生物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张轶楠表示,在我们的工作中,我觉得对于00后,(工作强度)是可以给他加码的。因为我认为他们具备一个很好素质的人。我举个例子,就是00后和95后,他们获取信息可能更多元化,而且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作为我们这种创新型的企业,当我们给他们一个idea的时候,他们通过自我的这种检索、信息搜集,反而能交出来一个具有独立观点的报告或者一些项目的案例,我觉得这个例子就让我觉得00后的能力是不可小觑的。
那些年轻狂年l | 2022-8-27 18: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取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来博眼球,拉流量! O. G" n8 E* ]9 z, s
只能说这个节目真的很会玩。9 y/ B/ _& g! O
如果你不去看着节目,或者了解这节目的大致内容,很容易就被这个标题给带偏,认为又是一个不懂人间疾苦、不当人子专家。" g' r: h! d9 Y: b; p
但你要是真的仔细了解,就不会这样想了。
) o* `: w7 `3 y* S: h" Z其实人家并没有对00后的工作强度有任何差异化,不管是00后还是90后亦或者是80后,都是一视同仁的态度。
  S8 a, x# M5 J) E$ Y! R+ S* B对于00后的能力,也保持肯定,相互尊重。; \2 F& x0 {% J0 m1 U. {
我还是建议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真实的对话,如果这没时间,也可以看看 @Sean Ye 大佬的回答,我个人认为是已经很详细的了。5 z& o: T2 A! q  D
其实在面对无良企业单位的时候,大家都是有同理心的,所以这个心态也很好的被一些媒体给利用了。! x0 F/ G/ i# g+ P/ S; j, Q; V* p
建议理智看待这个问题。
cyy陈媛媛 | 2022-8-27 21: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劳动人民的《全面战争》,已经开始。
+ F1 @$ X, m6 S. D. d# g( b
9 N% O7 y* J1 H: m8 ] 如何评价专家称「可以给 00 后增加工作强度,其能力不可小觑」?现实情况如何?-1.jpg
+ |6 h, ]0 i5 b; K# T! N, O- K+ M9 r, f8 H8 O
如何评价专家称「可以给 00 后增加工作强度,其能力不可小觑」?现实情况如何?-2.jpg
人美胸大身材棒 | 2022-8-28 01: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已经有答主说了,这里的「加码」并不(完全)是指工作强度,更多也是在说「放权」。! x* \6 B- A5 S8 Q
加码 00 后,指的是让年轻人更多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给他们更多尝试的机会。
$ G8 {+ m- h/ `& H- {) G# B: Y-: e$ a% a& R3 u7 L6 F# r& h/ q0 A
作为上一代年轻人(90 后),我想说,中国的年轻人,特别是社会中上层的这群「白领」,我们最迫切需要的,不是工作的「主导权」,甚至不是「绝对收入」和「晋升机会」。
7 a" r/ s  k9 q5 X1 b年轻人最迫切需要的,是「确定性」。; ~* q( [) r! S" \! N3 a
确定性是什么?极端一点说,是日本的「终身雇佣制」。
; u' z, i+ m% j, d9 H: c: D! d缓则一点,就是要给年轻人足够的确信,自己在一家公司,一个行业,能长期立足下去。
" I( Q- r5 O9 R& a) c今天积累的经验,能转化为明天的能力。9 z  n$ n' B% g7 r
而且还要防止什么?防止房价暴涨。
% G! V/ s- E, O这个是最重要的。  {* K4 I; c$ q, }( z
-$ Q+ }6 `3 Q7 r" z
我比较喜欢拿中国和日本比较,因为都是东亚国家。6 B+ P7 I" b' ?# f% F
今天国内的基层白领,那些程序员、设计师、记者编辑、公关,在一个好点的行业,他们的收入,比日本其实低不了太多。
4 P* c5 f  k% U& `% D1 T8 r日本很多基层白领岗位,就是 300 万日元一年的水平(其实 300 万一年在东京,比应届生平均水平还高一点了),合人民币也就 15 万。
. ?. W/ E7 ~2 ~) B' [而国内好一点的行业,税前十几万的工作,其实也不少。(当然,远超平均水平)
) N! ~3 I& V' L5 y但区别在于,日本大部分基层职业,都有极强的确定性,稳固的年功工资体系,保证你的收入能随年龄,随着你在岗位上的积累,稳步增长。
% W* D. b' J' |$ W3 E0 w1 m- [相比之下,国内整个社会,都在疯狂透支年轻人的未来。
! Y5 }( H7 P* M, o$ l  T* r工作强度上,透支他们未来的身体;
1 H+ ~; ?  e# [4 i- w) |- ^房租房价上,透支他们未来的收入;# \/ j8 [6 E4 |! i& e0 T* h9 `
可以说,我们这个社会的运行模式,正在透支整个社会未来创造、消费价值的能力。1 T  R7 F& ~5 m: c" I
-
  Z: `$ Z. {' @9 I. i这个事情带来的问题是什么?这里讲一点个人经验。
9 J& t1 |, s! E' A, ^( I- |. ^. [- E8 D6 年前,我正式入行做媒体的时候,正是棚改去库存如火如荼的时期,房价暴涨。
) h: q/ C( k, d那个时候我收入不高,北京一套我勉强买得起,能最低限度确保我在京立足的房子,大概 200-300 万。$ J8 G" d& l( v! E2 n
说实话,如果我当年咬下牙齿,逼父母给我拿个首付,在北京买一套,根据这几年我的职业发展,贷款现在估计已经还完了。: }6 \# c* f8 P/ ]1 \3 L& K
但当年的我,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这样一个职业环境里,不可能有足够的胆量和决心,在这样一条北漂之路上,选择背一个 200-300 万的房贷。% F( g& I7 q1 R
所以当年我父母就换一条路,给我在老家全款买了,现在我住的这个房子,我也回来了。
1 X& i, b2 ^/ j7 w  p* L5 j* V过去 5 年,我就一直远程工作,也经历过波折、起伏,但我没什么后顾之忧,就一直做内容,做媒体。
9 x; ]4 j/ o  i9 g& T5 q6 Q5 年之后,当年的同行,基本全都转行了,有转公关、市场的,转产品的,去做投资的都有。媒体这一行毕竟还是太穷了。( q7 U6 w9 U, G
到最后,坚持做媒体、做内容的,可以说少之又少。1 h3 o1 f/ r# t5 |+ r
我完全理解这些朋友无法坚持「做内容」这件事,在大城市的风吹雨打,和房子的铁幕之下,这一行能提供的收入、发展潜力,真的不够。  T8 a) d! m! O3 B( h7 j- P
但它带来的问题就是,很多行业正在腐坏。% G! j3 [! H2 j9 d
-% [% I2 B2 B& q) g: {; O* R( z
这个腐坏,发生在人的层面。
4 r* F/ b  m4 z5 ]; W! D7 B" s我这几年也接触很多新人、小朋友。+ l' A: d$ I5 R* C$ L5 m
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两极分化。
+ C- Q( e. r7 y- U00 后这代小朋友,要么是能力极强的,就让你惊掉下巴那种程度。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是一个信息大丰富的时代,只要你有学习能力,可以自学会很多东西。比如现在那些头部的视频创作者,都很年轻,而且都是自学成才。2 h* y7 j: f( |  `
要么就是能力低得突破下限,有一些最基本的能力、常识,都不具备。
0 Y4 v: _. N: L: b为什么?因为这代人已经失去了一种「静下心来,聚焦一件事」的能力。没办法,大环境太不稳定了。" K% a1 s% d( c+ M3 }
我大学也不是学新闻的,但我要做科技媒体,至少我从中学到大学,有 7、8 年的时间,都把自己沉浸在这个垂直领域。最后从键盘侠转型入行,也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
$ w* `/ c0 }) x+ E0 E) a现在很多做科技媒体的小朋友,可能就是脑子一热就来了,做一段时间感觉没什么前途,就走了。你在一些人身上看不到任何知识、经验、经历的沉淀。
' r- P* C1 x/ i3 p- E这个是很恐怖一件事,今天「小编」这个词正在被迅速污名化,背后就是因为没几个人能花 3-5 年,甚至 10 年时间,去打磨一个最基本的技艺:把文字写通顺,意思讲明白。* g+ `5 Z' H# s- z- x% f
-
% j( m6 O+ i) U4 @再回到问题,年轻人需要什么?
4 F. V( z+ R" D+ X其实年轻人进入职场最需要的,首先是一个「好导师」,带你用正确的方法,把最基础的东西给弄明白,基本功的底子打好。* f- F& B1 K% l" Y, Q
这件事应该做得更早,在学校就要做,国内的教育和职场之间太脱节了。. C6 G/ \( Q: y' h! s2 U
然后年轻人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路径,让人明确,我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未来能转化为稳定的回报。; y8 |9 I  r! e" t
最后才是你在基本功的基础上拓新,把经验转化为能力,承担更多责任,寻找更多机会。也带动下一波年轻人,形成积极的循环。
欲摩羯羯a | 2022-8-28 03: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微博,第一财经把这个话题推上了热搜第一,坦白说,太鸡贼了,为了流量连自己邀请的嘉宾也敢霍霍。
4 `8 |. q, N" ?3 a  P* {% A% t. O我不是很喜欢第一财经这种做法,很多人没空看视频,会以为这是一位很混蛋的「砖家」。; H$ g; C) J! E1 z0 R8 g% }$ g
所以我逐字敲出来,希望看完文字大家再说这个专家是不是很过分。7 Y3 L: w. I# }
先说一句大背景:) S* y9 t0 G# A1 b3 C
这位专家是中国生物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张轶楠。我是没搞懂,为啥第一财经邀请了一位营销+财务的专家,都不肯去问问 @小红拖拉机 @Jacob贾超 这样人力资源行业从业10多年的真正的人才专家。
7 L% R4 s( X% K这种企业高管来参加活动,其实都是刷脸刷点个人品牌,没啥个人利益冲突。这种情况下,大概率是不太会说得太冲的,也不会针对新生代发表什么诳语,毕竟网民都是年轻人,敢胡说分分钟冲烂你。
" N. a$ ^8 k/ f$ e' A5 \所以,这种情况下,嘉宾既不会疯狂怼企业,也不会疯狂怼打工人,中庸不带节奏,不犯错最重要。没想到就这样还被一财暗算了。
( E% J5 Y4 H* c- f+ z言归正传,看内容:
3 T( b9 \, Z6 {' ]* F+ B: @
我们确实没有对00后的工作强度有什么差异化。
翻译:先表明工作中一视同仁。1 ^+ \  y8 B; i  L
相反,00后/95后都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他们生长在我们经济发展非常好的阶段,也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甚至,他们从大学期间和研究生期间,都有大量的实习。
翻译:高度称赞 00 后的能力。
+ p, H3 G" n8 A2 y0 ^! M8 ~0 Z# [
我感觉 00 后他们虽然是独生子女,是孤独和高傲的内心性格。
翻译:这段才是真正的槽点,00后几千万人,统一被贴上了「孤独」和「高傲」的性格……WTF?
) q3 z' n4 j) ^; I1 I/ o1 g
但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特别像更快的融入社会。甚至为社会创造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的价值。
翻译:强调完 00 后的能力之后,再次强调 00 后主观能动性,是积极入世的优秀青年。
, p, n7 ^& J4 x
所以我觉得在他们入职的时候,他们可能看重他们能得到什么样的收入,支撑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有就是老板是否能给他平等的、相对宽松和信任的工作环境。
翻译:很多知友没有看内容,就说脱离钱,谈工作量是耍流氓。
4 C; f, [! `/ P5 z. y但是人没有脱离钱,相反,人早早得就提到了钱。0 f7 Y2 M8 T- a
她提到的需要给到 00 后的包括:
1 R; C' U, a1 S3 I% w3 ?9 q
    9 A0 G! M+ v- {6 Y
  • 足以支撑 00 后生活方式的收入(注意:这里是生活方式,而不是生存方式)
    % F# i% Q; C. \/ Y
  • 符合 00 后的兴趣爱好;; r; O( t' m6 h" {) ~; [
  • 老板提供的平等、信赖和宽松的工作环境
    4 o0 r7 |0 }' P" i5 S) N9 F
* g3 d! G8 Y5 c3 D9 f
如何评价专家称「可以给 00 后增加工作强度,其能力不可小觑」?现实情况如何?-1.jpg " O' Z( O1 ]+ U7 T6 b' u0 z  I
6 g. I" o' A( K# n, v8 P
如何评价专家称「可以给 00 后增加工作强度,其能力不可小觑」?现实情况如何?-2.jpg
3 o8 U( g  ]  v& H) S. x8 p5 v3 Z# f$ e2 L4 }4 N$ R
如何评价专家称「可以给 00 后增加工作强度,其能力不可小觑」?现实情况如何?-3.jpg
" f1 r* N6 F+ e  ]+ `坦白说,这位高管说得挺好的,也挺全面的。如果我们只盯着她最后那一段话喷,而错过前面这一部分,真的合适吗?
  x0 a( R+ y- x4 y1 F* x- S4 |接下来是问题的核心「加码」:  I, f2 g' S1 _$ Y+ Q& G% N
其实,我真的是觉得我们的 95/00 后,我们是可以给他们加码的。
但是视频在这句话之后戛然而止,没了。加码什么?
* h9 Z& y  j7 s, F0 }8 J在我看来,结合她前面的核心观点:
$ y9 I% U+ t) d5 |- c$ w* ^7 \

    * h; |% F' X' P1 d! V" D
  • 00 后有能力;# P' P. A0 W3 W
  • 00 后有积极性,有主动性
    7 E6 E" a' I4 {# U0 p$ C
  • 企业需要给 00 后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收入、符合兴趣、平等信赖宽松)' ?8 J: `$ d% s9 ^7 H
她的所谓「加码」,大概率不是指工作量加码,让00后996。
) E# U8 u/ Y1 y/ Z; R而是指公司应该赋予 00 后更多机会和责任,因为 00 后是有能力、有想法干出一番事业的。这也是外企常常提到的 empowerment,互联网公司的常用黑话:「赋能」。这位专家的意思明明是:
9 ]- {3 h! u2 b9 M
把机会给到有想法有能力的 00 后,他们有办法干出一番事业。
结果,第一财经在推上热搜的时候,变成了专家说可以给00后工作量加码。
: G, F# X8 r( Z/ F& [& f4 O这不是扯淡吗?8 k- n. c( U3 G2 ^1 C+ F' N4 H
人第一句话就说了:+ S0 l  ^' @' `! T8 B: j% X
我们确实没有对00后的工作强度有什么差异化。
) Y% ^$ u$ @: |0 j2 i4 V7 [
如何评价专家称「可以给 00 后增加工作强度,其能力不可小觑」?现实情况如何?-4.jpg - l; Q; g- d- b. r; R3 U0 j
你们这么搞,我代表 @小红拖拉机 @Jacob贾超 @章牧之 @菲凡 等一众优秀的HR从业者谢谢你们不邀之恩。5 r5 j4 z. V4 ^# \! J) Z. n+ C. v
为了蹭热搜流量,这么霍霍自己请来的嘉宾,以后还有人敢上你们的节目吗?
2 F# {4 E3 M6 [2 j7 b- q更新:
( s; \# l" Y2 A- b  V$ D$ ~5 V- ]热搜还在,但是一财把这个争议视频撤了,换了一位华师大教授讲员工福利的,为这位母校的教授干到遗憾,前面那位好歹是话有歧义,他是100% 躺枪了。7 n6 l7 R+ \* R$ B3 `1 J3 C/ F

1 b8 Y- t: |# a# }" @ 如何评价专家称「可以给 00 后增加工作强度,其能力不可小觑」?现实情况如何?-5.jpg
糖豆草莓酱 | 2022-8-28 09: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个问题,来看看《觉醒年代》里李大钊是怎么说的
+ u9 r- ~2 {# b# a) d5 [8 g5 S“我们已经厌倦了每天白白地辛劳,才只能挣到这么一点糊口的工钱。我们要每天工作八小时!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因为我们相信,上帝只让我们工作八小时,我们争取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另外的八小时,留给我们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7

金钱

0

收听

2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