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告急!龙湖告急!旭辉告急!中国民营房企的生死保卫战,打响了!

[复制链接]
查看2436 | 回复0 | 2022-8-26 14: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碧桂园告急!龙湖告急!旭辉告急!) |9 m1 b' k/ r3 Z
中国最优质的民营房企们,正在被一些机构疯狂“围猎”。采用的手法,是在资本市场做空,趁火打劫!
, U; H! q9 u; U" }目前,70家百强民企已有29家出险,连累整个行业的信誉受到重创。
$ N9 K2 Q# t$ e. |. I; l6 b
$ A7 Q9 W1 f! V9 O( K
  h2 d* D# L0 Z9 w: ^" d4 Y7 T5 J5 e  I2 }; v( K% e2 y0 I
在岌岌可危的时刻,剩下为数不多的龙头民企,却被一双双贪婪的眼睛盯上——
9 N2 B* Z6 q; \( o3 ]$ x6 j这,注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保卫战!
4 I( ^4 S3 v. s! |  u/ |+ Y& d* g3 \

+ M) \$ `( ~% b$ e8月10日,龙湖遭遇惊魂一日。
: V3 u% B1 [' l那天,瑞银UBS发布了一份报告《China Property and Property Management:How is developers' cash burn?》。
6 g) {& }8 D# n6 a  X& Z; f名字简单翻译就是:中国开发商如何烧钱?
/ Z1 y* G6 F) \  N6 {名字很劲爆,内文更劲爆!
. c  U) p7 Y- _3 O  {5 {  _这个机构一通扫射,狠狠质疑了碧桂园、龙湖和旭辉的现金流,还把龙湖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并把其目标价从57港元下调到25.7港元,比腰斩还狠。
' C5 S8 i% v& W与此同时,一则不知道哪里来的“龙湖商票逾期”的消息,仅仅用了只言片语和含糊的图片,就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 ]4 N: \) I% q! e4 ~谣言疯传,跟这个报告打了个完美的配合!) S9 ~% [/ j& J
当天,龙湖的午盘后股价一路暴跌16.4%至20.90港元,股价创下3年以来新低,一天蒸发了超200亿港元的市值——
: Z. c, |8 l8 a) h. R0 X3 k7 h' X( n约等于一个恒大,凭空消失。
* j& S# E8 W9 t. E" ^5 C: B! G  e- T# K0 r# B( C0 F

' H- K/ g: y9 y# W: w
+ N; f+ J3 @3 n4 e, m( A0 |9 K$ M然而,这个龙湖——5 b* C6 q0 {: n. U$ L
是被列为中国示范民营企业的稀缺模范生!# Q9 n4 Q  S9 D
是今年以来为数不多,在土拍还敢花160多亿拿地的民企!
9 x' y" p: j: J" {. n0 D4 o是在这个市场情况下,6月份销售额还能环比增长76.82%的开发商!
! k* w. W7 S# V$ i" \7 h* x. w1 o是中国少有践行“长期主义”,做到连续6年满足“三条红线”的房企!6 y- L+ U! j- ]5 k0 Q( M) T
是......
& Q+ k: g0 w: H/ b- @甚至可以说,龙湖就是中国民营房企,最后的安全底线。6 d4 w% x5 |' [2 _% D' \
借用一句业内好友的感性评价,就是:+ n2 y; ~( B! D& P: B/ d/ Q* @
“如果连龙湖都暴雷了,中国民营房企就彻底团灭,没有谁再可以信任了。”. r( i, ]+ ^! t; w+ a

0 G$ |# m. t7 V5 D9 c; Y
! i  i* i5 K! A. N) {6 d: |& V* _: a# }. `7 X, U/ o  i( \
果然,不出两天,龙湖满血复活,涨回至做空前水平,涨幅一度超过18%。
2 ?) ^5 K. E( r, v* k/ b( B! @同样被这些机构按在地上蹂躏的,还有碧桂园。
3 \9 \- o4 w: f& i) E" i4 I这个中国宇宙第一民企,早在今年6月份被穆迪下调评级,从Baa3级(投资级)下调到Ba1级(“垃圾级”)。
( w1 u  {, g* |( ]. w0 Y7 \而这,已经是穆迪给中国民营房企的最高等级。
% y; Z6 X8 j2 N& H# `- b; u' `DM研究院称,自这个时候起,市场上的做空机构就开始活跃,并盯上了类似的企业,专门散播负面消息,为的就是从中套利。: g5 L- L# t6 q& \1 }
据乐居财经统计,最近几个月,已经有多家优质民营房企惨遭做空——
9 x" z; y' k) M' G* p# T( e) s碧桂园、旭辉和龙湖的股价跌幅,已经超过40%,就连金地也去到了16.85%。& A+ H( x, F. z$ R: w) f6 h

" {" h" ]3 G0 J* j4 p$ I2 _2 R7 c; [; v! u' X; C% G+ H

5 d5 y( r! F( S6 @( `跟龙湖相类似的,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负面消息+评级下调”的老一套做法。6 S- s& o6 y& D" W
这样Low的手法,为什么屡试不爽?
& s) O" O- ~. v" x- u
, _0 @1 g9 B% D8 i: N
4 `4 s! E  q! ?# }7 h因为,中国民营房企们,再也经不起一丝打压和质疑了。' a( |+ k: ^0 x& Z
这两年,市场面对民营房企们的态度,只有五个大字:
8 O+ g# S1 f2 G$ _恐慌式排挤。2 v0 l1 n. f5 }: t2 o
——掰着手指头数数,这么些日子,暴雷的房企就有多少家?: f% X/ ?, B! \" E$ p) ?
龙光躺倒,俊发违约,中梁摔跤......说出去,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大房企?
8 p7 e2 ?9 s" K; Q1 D* p* i0 k! [1 {/ R, w, ^; c. c1 W. j
可惜,成年人都知道,只有“大”是没有用的。# t( c1 S  S+ ?0 \1 ~3 Q
虚胖无力的房企率先倒下,门槛越垒越高,成功绊倒了无数后来者。
" P# r! ?4 A2 u2 x( h& A/ i' S( ?于是,投资人害怕了,买房人恐惧了,银行也闪躲了。! t( c9 x/ p( x( x
同样是今年前7个月,民企发行海外债融资,获得93亿,信用债融得155亿。
, t8 e) `* l7 v' H$ U6 J% N前者同比暴跌94.9%,后者也同比暴跌83.6%。
1 V# u2 C$ o' }, Q
  O- f, W1 ^9 h6 d+ G, R
! _! {9 d, H$ D3 r* R3 ~/ H
8 T, \' g# T5 c" f6 f; d6 o4 \3 G那么,钱都去哪里了?答案是,国央企的口袋。$ Z' J* m, b4 n' h: l
看看下面这张图,拿着放大镜都找不到几片灰色——民营房企,消失了!2 ^' S& F0 ]8 V* h% a+ b8 P8 ]
0 f3 e& A/ h- L' s+ i

9 d$ b/ U  w5 [% l1 g, ]) H6 Y) k( X; m" u. H4 p. h& d, H
今年7月份,房地产企业融资总额为881.1亿元,同比下降56.7%。7 E* W) e9 i3 U- t! p
钱贷不出去,只能在机构里空转,银行们都急疯了——
9 t" T( r" W7 G6 U7 g( g催促办行用卡和消费贷的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
" w* a6 x' ~* u5 f/ X可偏偏就是不愿意借钱给他们。说白了,就是怕风险。
2 h. \; t( V' R这些没钱,没人脉,没背景的三无房企,是不是像极了当年两手空空,到大城市打拼的你?$ m1 }* ^2 W5 Z8 r; J7 ^, f
5 {- u# ]$ n& s4 e* U

* k' f6 }/ y( z" g% X+ F" Y+ U可问题是,难道民企倒了,其他国央企和城投公司,就能独善其身吗?
: q" B8 ?* z  T这是原阳光城执行董事长朱荣斌在博鳌论坛上提出的质疑。
5 N! u* |$ d  k2 }- i他连连追问:
. L8 S$ `$ j0 r0 c: d* L我是从民企出来的,我也会问, 难道我们的国企房企都好好的吗?
+ I' ?5 W, {, J% N6 W/ O还有地产政府平台,其实他们 也 花了很多钱,现在成了地产的主力军,这些平台的负债又有多少是跟房地产有关呢?# c% I$ s& t! {  m/ \
我觉得这场风暴会来的非常猛烈,肯定是一场大变局。) N7 Z/ b- ~/ H2 {' i' R3 O6 v
这个视频很有意思,大家可以看看。
' K$ {. {. ~* j8 P钱眼楼市
' ~/ H- N+ v9 S' [- j+ _) s7 u& c% Q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是悲观。
; }9 \, `+ N) B  {  w: C龙湖、碧桂园这些标杆民企,前面是一大片倒下的民企,身后是一片片国央企和城投平台。, C9 z1 S/ |7 G% k' T: s) h
可以说,他们自身就是一道最鲜明的安全底线。2 B9 v6 m0 I2 _; J& E
但现在,底线本身出现了裂缝,危机已经开始悄然蔓延。' l" @: H4 U0 r& v% y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绿地。
2 g- t+ k- Z! O: h  ?% s还记得开头那张暴雷房企统计图吗?唯一一个暴雷的混合所有制房企,就是它。
' Z$ T+ l. m- r- L4 C绿地上边的几大股东,分别是上海地产集团和上海城投,两者持股比例超过46%,算是半个国企。
& {" r) D( k+ O5 c4 k+ v在特殊的市场背景下,人们对于“国”字,几乎有着盲目的信仰。; h. u1 P5 B; e8 C; `/ g
前面提到的瑞银,就是其中一个。在前边看衰龙湖的报告中,他们对同样是半国企的万科就非常看好,理由就是:他们能更好获得融资。  s' c+ [7 r. b, a9 o
然而,就是这样人们曾经以为坚不可摧的国企,却也在5月底宣布债务展期。  f5 L* L% O( d- U8 ~

* b7 E, m+ i% e. O" o$ y) X$ H: J4 J/ [8 d4 i3 }

2 k; X  N/ J. Y! ~4 K" x人们对半国企的安全信仰既已破灭,城投的神话,也不会太持久。8 m* |: x3 n# p, S4 l8 N7 u" T
作为地方土地市场的兜底王者,去年第三次集中拍地,12城的城投拿地比例,已经到了极为畸形的51%。0 U0 q# }/ F# P- B/ ]" e7 c6 m

, [9 m) [6 D; p# c! U+ K9 _6 x/ S4 ?/ M3 M- V" k

9 a5 \. m7 L! Z! @! ^疯狂拿地背后,风险还在酝酿。
  X$ c' t4 m6 X中指研究院的跟踪报道,正好揭露了这现实的一面。5 T! A) t: `: @; B* V( L
以广州为例,去年第二第三批次集中供地,由地方国资城投摘得的地块,没有一块开盘入市,甚至完全没有项目进入规划方案设计阶段!" T; t1 A9 |5 c
要知道,按照正常流程,6-8个月,就能完成从拿地到开盘的操作。1 B* v2 |; Z  z; X. I
; v# S( }4 ]5 r) ?
5 v" c$ o; H- V/ ~. W/ {8 [! W

1 h- I" C2 L- `8 u试想一下,就连一线城市的城投,也扭扭捏捏,迟迟不肯推进土地开发,这里面的水,怕是极深。9 ?/ T5 N5 B4 H- R5 q8 t
背后,大概率是城投拿地给地方财政输血,然后再把土地抵押融资,再拿一笔钱回血。7 M+ t3 c" I; V0 X7 g5 C
据财新报道,今年11月初,在南方某经济大省,5家本地国企和城投联手出资88亿元,拿下一块商业用地。$ [6 N& g4 u. G: g
然而,对于这宗地块如何开发,“并没有后续规划”。
' y! Q2 a/ Y4 |( T) M" [- Z内部人士就透露:那块商业用地,未来用某种形式向政府“退地”,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 d* M( m9 Y; ]: {. o1 W这就是所谓的“土地空转”。
7 H( Z3 u" s$ b1 S 一波操作下来,乍一看皆大欢喜——政府有钱了,土地出让了,城投有地又有钱,简直赢麻了。
% C3 U/ Y0 N; ^4 d5 r1 }7 E% _' M1 x2 ]7 W) D( x

5 G% ]1 d5 G4 b0 s: d图源:广发证券
7 X  |! w2 Q2 e4 ?但是,在这场游戏中,总会有输家。 6 {- j, |- i# S4 l9 e6 y
被忽视的,恰恰是城投债中隐藏的巨大风险。
, h7 Y$ s. `' |' Y4 b1 n, t而这还是大城市的城投平台,小至区县一级的城投平台,情况将会更加糟糕。9 h: c1 `7 r" b/ y
今年上半年,就有不少小城市的土地,几乎全由地方城投兜底拿走。
# h* K' ]& J: n5 c( ^例如,甘肃嘉峪关,城投拿地比占了88.79%,湖北的黄石,城投贡献了53亿给当地财政,占总金额的70%....... {" m, V; n9 ^4 U2 v
9 s* u# u7 [% _' l
! s- E* c1 `$ j

6 A4 i6 [  d5 R8 q' K背后风险,不得不让人忧心。
( ]& i. N9 a2 G7 \前段时间,经济观察报就揭露了部分区县的城投平台,通过利用员工借消费贷维持运转,来保障基本民生的情况。6 G/ X" |! z: n/ M0 \
试想一下,要如何揭不开锅,才会让员工掏钱?- q% h) ?3 U: u2 Q' T
更可怕的是,据业内人士表示,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 a: ]: N: Z* j. W8 E4 B民企的颓势,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民企的恐惧,不能再蔓延到整个市场了!
: w$ r: ^) V9 j0 G6 O& g这场连锁反应,如果持续下去,终将无人获益。
5 n# e2 v9 Q$ w$ t7 v7 ~& a: F) |3 s# F' X2 q) m. }5 B: _) ~+ X

+ ?# |+ `# d' T庆幸的是,监管部门果断出手,参与这场民企守卫战。
0 v4 ^6 E9 o* F( ^8 v9 Y8月16日,有消息称监管机构近期计划通过制定国有企业担保,以及承销示范房企的人民币债券新发,为房企提供流动性支持。
" p* \$ e! Q& w8 D+ G$ {9 {其中,龙湖、旭辉等多家示范民营房企赫然在列。
9 }" T$ s8 I6 l6 O- c- ?: j! N! C; [7 f- y- X

$ d( e" t7 M' P! ?; m$ U& Z7 E% j, |9 }: x1 i
这意味着,即使是民企,也能够获得跟国企一样的支持,在监管部门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度过难关。# R% z$ u5 N' U( J' k+ k
早在今年5月份,碧桂园、龙湖、美的、新城控股和旭辉5家民营房企,也相继被监管机构选定为示范房企,获准通过信用保护工具的方式,发行人民币债券。
) x! Q6 G1 K: F- t毕竟,我们经不起再来一次恒大级别的暴雷事件了。
; f3 [9 \) Z; I希望,民营房企的避风港,更加宽广和安全,帮助所有优质的企业,都能渡过难关。( C  ]( k6 G" F+ h3 B) t( b
这场民营房企的保卫战,我们绝对不能输。, S5 f, V* I! ^: g* c7 b5 j
◎本文作者 | 夏虫
. G0 a6 X5 v4 L
黑铁时代”已经到来,楼市分化深度加剧!
4 _7 a/ Y( T2 H! O$ X5 `8 r, I! Z9 Z$ X) o  [7 ?
未来,只有人口不断涌入的城市,楼市才有价值,库存才会被消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