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

[复制链接]
查看9984 | 回复19 | 2022-8-18 16: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3 j% ?6 u  m% F" f  a$ [0 ~" J" K4 x0 z* _  x/ d) M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1.jpg
$ u" t7 G* n; a* g7 r
图 哑巴同志
3 k* x; z7 D3 K/ \+ U8 o

+ n' Y! Y8 I3 F0 H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有一位普通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战士,他不会说话,也听不见别人说话,只能通过简单的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大家都称他为“哑巴同志”。) q0 f, `# Y! a, ~- ~  }! T* F" N
0 D0 E9 i" w( V8 }; |
但不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哑巴同志的高尚品质以及尽职尽守都让不少人肃然起敬,同样也得到了很多领导人的关怀,周恩来总理就是其中之一。
2 X) `% N' ~/ D0 z9 B4 v周恩来见到北京卫戍区司令:哑巴同志还在吗?! g6 d2 Q2 d# G! g
1 x9 i+ N/ ~/ X, {
哑巴同志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幸运的,他不仅仅遇到了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战友,同样也遇到了时常惦记自己领导,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一生,党和军队从未忘记过他的贡献。
( R& s. S  L( o$ a4 c
8 `3 l9 B# J3 v0 S1971年,周恩来从南方返回北京之后,北京卫戍区的司令员吴忠以及其他几位领导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当周恩来一见他,脑海中就出现了哑巴同志的身影,并立马问道:“哑巴同志还在吗?”
0 l5 D/ H" Q' i) W2 c2 d+ E4 B0 p7 C% D6 {1 w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2.jpg

# [" I' y! c- H4 h. q! x, [
图 周恩来

9 O% M  H% J  D1 j+ a$ G吴忠和卫戍区的领导们听过之后又惊又喜,他们互相看着对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周恩来居然还记得那个在延安挑水的哑巴,同样这也意味着他对一师成绩和工作的肯定与关怀。/ D/ ~3 k, |# r0 B; z

; Y! [" n4 V  W* Q5 z) h% @想到这儿,吴忠笑着说道:“周总理,哑巴同志还在一师。”% D* X. \; }) q: D
2 q2 O7 k+ }8 G, t: ?3 Y! p
这时周恩来继续问道:“他的生活怎么样?”
3 K6 r  x" a" a4 e& P6 a6 Q. C6 v% v7 f/ s. b' p8 D( v) y
“挺好的,一师挺照顾他的,不仅给他买了席梦思的床,沙发等,而且还住上了单间”吴忠如实回答。9 F4 L0 {) J/ h+ A3 E& O

! x6 K( ]7 X* V$ m9 B9 @& _周恩来听过之后,点了点头:“老同志了嘛,应该享受享受。”1 C0 @# D0 H, m& j
1 D& \9 I4 g) @0 o; T
话音刚落,他又继续问道:“哑巴同志成家了没有?”
2 f! l. U# v0 _! f; x4 X0 ?
9 _" u/ |/ q* z+ ]$ u# f: A吴忠摇头:“还没有。”
8 I7 P) M6 m8 I) e5 u" p; D$ @# p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3.jpg
1 _3 [8 y8 W5 J5 B% k. M
图 周恩来

' E6 j4 \2 R. A7 U这时周恩来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可以考虑给他成个家嘛,不一定要孩子,但至少有个伴能陪他照顾他啊。”
3 V: x& s0 t7 w( B( |( y
" ?2 [0 `0 a4 y# k  o这时吴忠说道:“总理,一师曾经给他张罗过,但都没弄成。”
% r6 E) M. T) P9 v( x
+ q8 _0 n; ?; m! h( Y  I周恩来听他这样说很是疑惑:“这是为何?”
6 s) K) x$ w) m7 l5 g6 s6 l吴忠解释道:“有的嫌他过于节约,有的嫌他穷,就算是遇到愿意的,但也因为无法交流沟通最终不了了之,所以至今一个都没成。”
# y1 R$ o8 Q. N9 ^. O0 l周恩来听过之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也算是个遗憾啊。”
" j1 L* F7 G5 u
# B  m# ?/ m, o" R5 k9 U0 W* p1 ]说罢,吴忠和其他几位卫戍区的领导都陷入了沉默,最后周恩来还是放心不下,并再次叮嘱他:“你是卫戍区的司令,你一定要安排一师照顾好哑巴同志,不论是吃的还是住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有病要及时医治,他也是为解放事业做过贡献的,我们可不能亏待了这位对国家有功的聋哑人啊。”$ b* P8 ~- G0 B5 K! s. d1 a. d

, z. B& j; ^' E这时吴忠坚定地说道:“总理您就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安排好哑巴同志的晚年生活。”
* R* q* v/ q8 X6 X! `! e/ L) ]
0 k$ S) y5 Q8 f* a0 e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4.jpg
- I# T, ]# V# c7 s
图 周恩来

# n1 A4 H3 m9 }  [/ [
7 s0 A+ Q8 g6 i9 F% F, H在周恩来的指示下,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先是给哑巴同志置办了一些家具,后又想办法改善他的伙食,而且每到逢年过节之时,师领导和昔日的革命战友都会前来慰问。$ r  r" T% _0 K

. _  z0 N+ `/ }  @0 v8 p, p2 z5 E在这样的情况下,哑巴同志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并回想起了不少往事。2 _& Y$ E, h# e; O/ b- g/ R+ l
2 h7 ~9 `2 w  x, H) h( ?* A$ E
1935年初夏,红军长征到达四川大渡河谷时,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再加上不熟悉当地道路,急需寻找一位带路的向导,而就在这时政治保卫大队的肖士杰在路旁发现了一位男子,并赶忙上前打探。& K9 h$ B2 O1 h
但让红军们都没想到的是,不论他们问什么,这名男子都默不作声,只会“噢噢”地叫,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军指战员误认为此人在装聋作哑,另有目的,为了中央领导人的安全,也为了不暴露行踪,他们决定将这个人带回部队。) ~7 k2 Z3 w, F$ T1 i. m4 N
, @  Y9 V" p1 \* F% {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5.jpg

2 r/ i4 [1 x6 q9 Y3 w! r; N" K' G( e经过几天的观察和考验之后,红军指战员发现他不像是装的,便决定让他自行离开,返回家乡,不过此人却坚决不走,不仅仅一直跟他们前行,而且还会主动帮忙干一些重活累活。9 c# p& c+ b5 r6 e& i
红军指战员多次劝说未果之后,便开始关注这位哑巴同志,不久他就发现哑巴同志不仅仅勤劳肯干,具备参加红军的基本觉悟和条件,而且还懂得善恶,随和真诚。
" l8 ?# T# {! q& V6 O1 j3 w# t3 q- a8 T, _- Y% v
就这样,经领导批准,哑巴同志如愿留下,与大家一起踏上了漫漫长征路,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8 O/ S2 U6 _2 ~7 \8 a. @
哑巴同志工作从不打折扣,被授予少尉军衔% w& J9 i) U& T) |+ G, _, N

% t, Q8 l% [1 Q$ P4 N哑巴同志刚加入长征队伍不久,便迎来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行军,不过他的适应能力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很快便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而他的积极表现也得到了不少干部战士的喜爱和称赞。/ m% n2 g! C2 O9 z: A: l. P+ S% O
当红军来到夹金山下时,他们面临着不少新的问题,缺衣少食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聋哑同志虽然身着破烂单衣,脚缠干树皮,身背沉重大铁锅,但他却依旧未停下前进的步伐,当时山陡路滑,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发生意外。
, X" m# ^- j$ ~9 ^/ U* u) H5 S5 q2 q8 w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6.jpg
: b0 `3 P8 W  o$ p" T& q; z
等到了半山腰之后,背着行军锅的小李更是举步维艰,眼看就要被狂风刮倒了,聋哑同志一个快步上前,用自己的身体撑住他,拎过20多斤重的大锅扣在自己背上,继续上山顶爬去,而在接下来的长征路上,行军锅也再没离开过他的背。/ ~* y; S: P3 ^' }; A
当时行军锅再加上其他的炊具,组成了一副一百多斤重的担子,而哑巴同志一天到晚都背着行军,有时候还是急行军,后来和他一起走过长征路的战友还曾回忆道:/ [0 N0 C, K* W$ G3 ?  I9 x4 @
' V+ H3 H: J% P, N
“为了减轻战友的负担,哑巴又在肩上担起了100多斤重的担子,筐里放满了炊具和碗筷。他把牺牲了的同志身上的背包和枪支也统统扛在自己肩上,不论是道路的艰难困苦,还是遇到敌人的猛烈轰击,他都毫无畏惧。”+ W- Q1 m/ C" N; R( v# {) o* N
( y* g3 n; n7 ^  C- r0 q3 t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7.jpg
( g4 O2 N, L1 N% J, N# a4 s7 e4 h
' B6 U# r) r/ d' l( v- N) U; I4 r
在过草地时,保卫大队按照行军的序列小心翼翼地探寻着前方的路线,哑巴同志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并时不时的用各种各样的东西留下标记,同样他还会与后面的同志比划:中间的道路是可以走的,两侧的是沼泽和泥潭。
( b2 }0 g7 D7 G6 U( K# f7 u/ z: N6 r0 o- t
本以为他们的这次前行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没想的是队伍里却突然传来了呼救声,原来是班长不慎掉入了泥潭。/ f4 v6 s; H: f8 T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瞬间慌了神,试图往外拽他,而班长也非常着急,为了不连累大家,不停地大喊着:“你们不要过来。”
8 [" \. `* s2 H# U* _
8 v: W4 v9 Z" X. o3 I; c: J- t2 M但就在他挣扎之时,身体也逐渐下陷,很快水草便淹没到了他的胸部,情况不容乐观,而就在这时,哑巴同志背着行军锅迅速来到班长面前,嘴里不停地叫着,并朝旁边的同志摆手示意,让大家尽量往后站。
3 s8 l* Y0 u3 t* h
% s5 X3 _+ q* m0 T/ J! F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8.jpg

/ f/ J, b. U5 B( B
$ ]6 q1 H3 ~. B9 h% G& w就这样,哑巴同志先是把行军锅卸下,放到泥潭中,后又跨腿站进锅里,把绳子的一头系在行军锅上,另一头交给战友们,当大家用树棍将行军锅推到班长身边时,哑巴同时迅速拽住他的胳膊,大家一起用力,顺利将他拖了出来。% j( O9 {( H/ c% m* h

) {4 X- ?  f0 g4 ^5 \8 k& n! e6 n当时班长心中感激万分,紧紧地抱着哑巴同志,而哑巴同志却摆摆手,意思是他应该做的,随后便背起行军锅,继续前行。) c4 D2 e0 u. h* @, C' ~" @& }4 y
等到长征快结束时,哑巴同志也终于戴上了缀有布质红五星帽徽的八角帽,穿上了缀有红领章的灰色粗布军装,当时的他可谓是十分激动,左看看右看看,前摸摸后摸摸,感觉非常亲切,同样也特别自豪。- b9 m4 h. ?/ J

; ]8 W. Q3 r" \1935年10月,哑巴同志跟随红军历经千辛万苦,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就这样,他在延安待了整整12年,并与毛主席、朱德等领导人建立了深厚情谊。; I+ K5 g) o# Q) U0 x: K

* ?! ^& _; o6 ?5 W: ]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9.jpg
2 \6 H' m" ]: G4 T/ |
图 朱德和毛主席
, i/ w$ a3 @( X5 G  R+ k# f" ]  C4 q/ q
在这期间,他用自己肩膀为中央警卫部队挑水无数,就算扁担磨破了厚厚的垫肩,汗水浸透了件件军装,他都勤勤恳恳,用顽强的意志完成组织交给他的每件任务,为部队的建设和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R. E, d( r4 z9 o1 W: }- U8 F
当时在延安宝塔山下以及延河岸边,人们常常看到边踱步边思考的毛主席,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不敢轻易上前打招呼,以免打断他的思路,但哑巴同志却成了一个例外。
; H8 e2 d7 N8 l/ X2 @9 N) q- B- g* \) ?0 S
每当他见到毛主席时,他都十分开心,并立马放下手里的活,走到毛主席身边,在衣服上擦去手上的污渍后,与毛主席握手,而毛主席也会笑着竖起大拇指,并特地交代身边的警卫员不用拦他。4 z$ H5 x- U& x6 V  w$ Q

/ r: e, I& b; a' f  u随着党中央进行大转移,横渡黄河,进驻西柏坡,哑巴同志又背着行军锅,参加卫戍石家庄,后又来到北京,并于1955年被授予少尉军衔。+ B' h1 U) S, ?% }# G. I. X

- R2 q, f; T* N0 q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10.jpg

5 C. h( K4 ]" ^* u0 F* ^
图 毛主席
; Q. ]; _7 ^5 B+ |# `% z8 b* F
哑巴同志兢兢业业,常常得到关照
6 r! B5 u9 x0 W: p  ~3 T
$ ~; L* m# g1 c1 g: ~1949年,哑巴同志随中央警卫部队来到北京,并从团部炊事班调到了师部机关炊事班,由于大城市都有自来水,炊事班也开始烧煤,几乎用不着挑水和烧火,在这样的情况下,闲下来的哑巴同志还有些不自在。
0 ]: I. H5 P( N) D! v: O5 h因此他常常拿着扫把在机关大院中来回转悠,只要看到哪里不干净,就立马打扫,而到了星期天,洗澡的人多了,他又会主动站在门口维持秩序。5 U6 C- t4 {- p: V/ R: y" k4 k
其实当时哑巴同志的身体就已经大不如前, 并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已经患有冠心病,而且血压明显偏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照顾他的身体,师长刘辉山给他联系了大连一家荣军院,但他去了不久后,就又返回北京要求安排工作。; I, R0 X  Q. N3 h! H% V. D
) G# z- d, h+ h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11.jpg
& n% @+ ~4 S" U% k% p4 F
图 刘辉山

3 g& B5 P" v, K2 y
: k  O/ q0 f5 h' J8 r' X) B- J这时师领导想到当时营区有一片荒地,准备开发成果园,便决定让闲不下来的哑巴同志来管理。
. A) L9 F# O  L5 [0 G# n当时的哑巴同志非常开心,接受任务之后,当即赴任,就这样,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片果园中,每天不是浇水就是拔草,而且为了节约时间,一天三顿饭他都直接从饭堂里打上,端到果园吃。, K$ J1 m2 ~: y0 x3 x9 }8 f
1956年,在哑巴同志的经营之下,果园里的许多树都已经长到了人那么高,甚至有的还早熟结上了果子,看着这样的成果,哑巴同志发自内心的高兴。$ u' b# ^( D6 R/ ~, O, O8 Z1 M/ z
: a" N" a4 l; P- L6 g! l1 h/ e' x
但同样果园里的果子也吸引了不少孩子的注意,他们一放学就会陆陆续续来到果园,在这样的情况下,哑巴同志盯得更紧了,而他的兢兢业业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并常常得到大家的关心和照顾。" s" }2 f6 P* \: n
/ k! m! F2 j( X$ s! }; L1 D6 o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12.jpg

5 D& c2 i+ g, i1970年9月,吴忠驱车来到了师部大院,得知这一消息的值班员不敢耽误,立马向师长和政委报告,等大家都坐下之后,吴忠不紧不慢的说道:“你们先不用忙碌了,我来之前你们在干什么,现在就还干什么,我这次来不是为了检查,也不是视察工作,现在各项活动都比较多,你们也做得不错,周总理前段时间还表扬你们一师呢。”( S6 T8 S1 @7 x" K: I. ^/ @
听他这样说,大家心中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而吴忠也紧接着说道:“我今天来,主要是给你们布置一项重要任务,哑巴同志革命了一辈子,也没成个家,是时候让他享受享受了,这也符合我们党的政策,我们要关心和爱护老同志嘛。他的工资一个人花肯定还会有剩余,平时也给他多添置一些好的生活用品和家具,不要怕把他的钱花光,花光了咱们还给他出。”, e4 w; K3 h- ~* j$ {5 {: C
其实这么多年来,哑巴同志也做了不少事情,但他却从未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想到这儿,他们保证道:“请卫戍区司令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让哑巴同志把生活过好,安享晚年。”# \% p0 C, w) c5 G0 J

2 R5 f: i5 }2 N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就问:哑巴同志还在吗?众人又惊又喜-13.jpg
$ N: u. U9 y0 p( O" r
图 哑巴同志
% S  }9 ]( s, n0 u( S
次日,师领导就开了一个短会,考虑到哑巴同志年龄大不方便,也没有亲人,决定让他从三楼搬到一楼住,并给他添置了沙发,席梦思床以及桌、椅类的家具。
; `4 N4 @( z, t/ A: f除此之外,周恩来也在见到吴忠时特地交代好好照顾哑巴同志,有了他们的关心,哑巴同志心中无比温暖。
. ]4 q# C* x; P3 b: s: X: ?' h8 d, b
1983年,哑巴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6月20日上午,遗体告别仪式以及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顺利举行,管理科的工作人员难掩悲伤情绪,并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看到了他的全部家当:一顶红军长征时的旧八角帽;一对发黄的红军长征时戴的红领章;四套新军装;五双新胶鞋;六枚勋章和奖章。) x* y+ b- c) c  n- a: I

% G5 N# f7 x! O- E$ l0 d. @自参加革命以来,哑巴同志就一直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地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始终保持着红军战士的革命本色,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少贡献,这样的老同志,让我们无比怀念。
晴孓zuy | 2022-8-18 17: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多哑巴同志的文章,革命先辈!致敬!
农业开发众 | 2022-8-18 22: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英雄致敬,向哑巴致敬,向革命前辈们致敬。
易乐财306968914 | 2022-8-19 04: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忠诚无私奉献的老革命者!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
沛沛爱狗狗iu | 2022-8-19 1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言,无語,心向党。忠诚老实品质佳。革命成功不享福,艰苦朴素是本家!致敬老红军![心]
清浅429 | 2022-8-19 13: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少校,不是少尉。
竹喧悠悠然依 | 2022-8-19 21: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看过这文章,好像部队送他回家乡找过家,没有找到。老英雄来到革命队伍是幸运的,致敬老英雄。
angel萌萌0315 | 2022-8-20 03: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成,!不容易啊!总理百忙之中不会忘记所有参与的人!!
lbgr1589 | 2022-8-20 08: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是哑巴,但他却是一个高尚做老英雄!怀念并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ccuka76117 | 2022-8-20 1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很好,大家点赞,转发[赞][赞][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