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大屏加上语音控制,就是智能座舱吗?

[复制链接]
查看5889 | 回复0 | 2022-8-18 07: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两年,车企都在大力宣传智能座舱,而对于广大的消费者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现在的汽车座舱屏幕越来越多、语音能控制的功能越来越多,是不是意味着屏幕越多语音控制越多样座舱就越智能?
我叫上帝疤 | 2022-8-18 15: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肯定不是啊,屏幕更多的还是显示作用,语音控制也只是智能化,但是并不能说屏幕越多就越智能,就像手机屏幕越大也并不代表它的性能就更强。
! `, K! T0 R1 x: L* V9 t- A智能座舱便是将车里更新改造成一个数字化平台,传统式的汽车座舱只可以用于标示各种各样驾驶工作状况,而智能座舱关键的特征就反映在智能化两字上。这类座舱里会改装多几元显示器,操作步骤也会从传统的的按钮实际操作改成触碰或语音聊天实际操作。与此同时,还配用多种多样感应器和AI智能产品,可以从驾驶员的习惯性、舒适感考虑到,给予更舒服的驾驶感受。  Q6 L( ]/ N' w. A) R% T
汽车的智能化从车机系统还有传感器方面都代表着它的智能化,我们不能根据它的屏幕多少去判断它的智能化,传感器的多少倒是一个衡量智能化的标准,传感器越多才代表着这辆车的智能化,屏幕更多的还是起到一个显示的作用。7 M  @& a' k' _( x+ R
包括我们现在说到最多的智能驾驶,这一方面也是更多的需要我们的一个激光雷达以及传感器的应用技术,跟屏幕的多少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还有就是高算力的芯片也很重要。
4 V- u6 {7 ?  }# F3 o这些可不是随随便便一堆大屏加一个语音控制就能搞定的。
123463916 | 2022-8-19 00: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周在云南旅行时租了一辆车,开了三百多公里。这是一辆与「智能座舱」毫不沾边的传统油车,和过去两年一直开的小鹏P7差别很大。这恰好给了我一个机会,通过对比来体验「智能座舱」到底有多大意义。
9 y$ e* @, h3 `# ~- f% K, f0 U( O刚一上车就发现这车也不算老,触控液晶中控看着也挺清晰,在那个年代应该算是「高清大屏」了。屏幕虽大,但三天下来除了听收音机之外,几乎没用过。给好评的就是三个空调旋钮,有一说一,比语音控制好使。正当我觉得「没有智能座舱也无所谓」的时候,现实却给了我痛击:! \2 g  a6 n, R+ @& t4 U* m
    8 K0 K; a# u/ u4 G$ m
  • 语音控制:从丽江到大理的高速上有些无聊,不自觉地来了一句「你好小P,播放音乐」。车子毫无反应,没有辅助驾驶、专心开车的我实在腾不出手操作中控屏。此时感叹:旋钮虽好,但只能控制空调,语音控制也有优势的应用场景啊!
    3 i  f, x0 x( g* }
  • 辅助驾驶:用惯了自动泊车与360全景影像之后,自己的侧方泊车水平已然下降,对车头的距离判断也有所退化。当时以为至少还有10cm的距离呢,下车一看只有5cm左右了,差点撞到前车。/ g/ n+ q, o; n' a  e+ S9 `- [
- ?# P9 V. W2 A9 ^% a3 F

. S1 w& ^; l; [7 b( p' k' O此时才发现,「智能座舱」早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用车的每一个细节中。「没有智能座舱也无所谓」的想法,只是一种美丽的错觉。
# x. D: Q+ m9 l6 S1 \/ U新势力之中,公认的是小鹏P7/P5以智能座舱作为主打优势。那么,8月10号开放预定的重磅新品小鹏G9,对智能座舱会有什么新的诠释呢?结合目前曝出的图,我来做一份个人猜测与解读,借此机会也表达一下对于「大屏数量」与「语音控制」的看法。
( w2 r- Q% W, T- N9 g7 _; Y( ^一、 屏越多越智能吗?2 \9 b$ `0 L6 B  n

9 i% ]+ d' Z8 X( ^: M智能座舱几个大屏比较合适?目前各车企的理解大相径庭,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汇总:
5 w, j, o) ]9 P& q! v+ q
1 l  E% e4 \3 B, o$ m# Q6 {, x% w9 d( I) I1 a6 i" |
    & E. n$ H) E  a; k7 J- b
  • 单块大屏:光论数量的话,取消仪表可以说是极致简洁了,仅有一块大屏。+ v' O& w- Q: Q9 `* u5 w
  • 两块大屏:加上仪表两块大屏,这也是目前的主流方案。仪表那块屏幕也能显示导航信息、辅助驾驶信息,功能强于传统仪表,所以称为智能大屏也算合理。7 X" r& p' Z& B& F' b% S; p3 k
  • 三块大屏:在两块大屏的基础上增加了副驾大屏。值得留意的是,其中一些使用的是8155芯片,还有一些使用的是两块820A芯片。% I5 u3 Q. }8 L. n8 Z: w
  • 多块大屏:一些品牌的屏幕本来就多,最近推出的热度颇高的新款更是在多块大屏方向上一路狂奔。
    ! m/ r8 K  q" s  A8 J
看这趋势,越新的车大屏越多。那么,屏越多越智能吗?或者换个说法,未来智能座舱的屏幕会越来越多吗
. d, w; T: E* v# @个人认为,长期来看未必,因为替代大屏的技术载体在飞速发展,包括AR-HUD、AR/VR眼镜(停车时)、影院投影(停车时)、车与手机互联技术等等[1]。何小鹏在7月份的采访中,也明确反对「汽车里面有很多的屏幕」[2]。
0 U+ j6 \9 V7 _9 o6 \4 N0 I5 E( [3 g! a3 s
2 W. N) o  u. U) c; ?$ y2 u& G
然而,何小鹏话音未落,网上就爆出了小鹏G9的内饰谍照图:从P7的10.25英寸仪表屏+14.96英寸中控的联体屏,变成了独立仪表与中控+副驾双14.96英寸联体屏
( \! _2 \/ k0 s: W
0 j3 c6 @( Y, e5 K$ i4 V
: ?2 Q2 X1 p5 n" {不是说好了反对「汽车里面有很多的屏幕」吗?何小鹏在打自己脸吗?/ t( I) V" n" N1 b4 I  N
  k  u$ m& |+ @: N: a( W, c3 M- G

# k" c. x/ T9 ]" q4 m这是在打自己脸吗? 我认为应该从三个角度来看。) p+ }! v$ ]. {' W
一是使用场景。关于车内大屏数量,何小鹏还说“产品要贴合使用场景,一台车常年很多人使用,设计出很多屏幕完全没有问题”
2 u& B5 A  o+ {3 c$ |4 Y7 \5 ~小鹏G3、P7的车内空间有限,典型使用场景是单人驾驶,那副驾屏幕就少有用武之地。作为中大型五座SUV,小鹏G9的多人用车场景显著增多,只要副驾屏幕的使用频次够多,那就不是过度设计。: v5 ?& F( L: p6 {  h2 X5 \! F

: u9 W. A& t8 S7 ^& ?  [$ q
" N% y( l: t/ V' h: Z; D/ O$ k5 A二是硬件支撑。小鹏G9标配高通8155芯片,和P7的820A芯片相比有显著升级,具体来说包括:
6 _) `; U, A- D* Z* ^7 B* ]. H1 s& S0 m5 Z
' B# x) p5 ~$ h8 G3 r

$ e. U+ O9 E8 L2 A) t/ _- @& x高通8155芯片 图片来源[3]
! b- b  y1 b# G# n8 \  r6 b3 n: d7 t, v+ |. e% A
    $ M# M& n. X. o, ^' }% Y+ F
  • 工艺制程:由14nm升级为7nm,达到同期旗舰手机水平。基于台积电7nm工艺打造,是第一款7nm工艺的车规级智能座舱SoC. 在性能提升为3倍的同时,功耗却降为四分之一。3 X# u! v& y8 v4 ^' b  q5 ]3 h
  • 联网能力:支持WiFi6、蓝牙5.0. Wifi模块由外挂改为内置,体积更小发热更低。蓝牙5.0带宽为2Mbps,比蓝牙4.1的1Mbps高一倍,且有效距离提升为4倍、功耗更低。) V2 E+ R/ |! S4 F4 f% G  W- ^
  • 视频能力:最大像素处理能力与视频编解码能力增长了1倍,且增加了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的支持 —— 更清晰、更流畅。
    / Y% z$ p; T6 w
具体到与大屏相关的部分,820A的描述是“improved performance for advanced graphics and 4K resolution”,8155的描述是“Multiple 4K displays, up to 8 simultanceous displays”。
* A2 q6 V9 M5 C2 P) e5 ]1 P# T# @
& A& G7 w4 }. J+ q* C4 E, G3 U/ B# l8 R
; n3 W) s! ?+ ?6 J
高通8155芯片的性能特征
4 F7 K% X; g, I; p9 J
: u0 P5 [) L  c' p- k- H3 P也就是说,P7时代的820A芯片对视频的支持是有限的,最多支持单路4K视频播放。强行多屏也不是不可以,要么降低分辨率、要么像高合HiphiX一样使用2颗820A芯片(软件开发难度剧增),至于复杂的多屏流转与交互功能,就别想了。, H( |/ x1 J# j# `: }! }, q; B) Z
如今G9标配高通8155芯片,硬件性能增强了,那么增加副驾屏幕至少从硬件支撑上是没问题的,算是顺势而为。* H5 R1 t8 \, m* T3 C; M1 x
三是软件能力。目前市面上车型的双联屏大多是各放各的,最多就是有一个双屏互换的流转功能。% U9 |' Y7 \/ i3 _, ~
其实,这还没把双联屏的花样功能给玩出来,我开个脑洞设想几个功能,比如:中控显示导航信息,乘客在副驾屏上帮忙操作导航调整;副驾在看视频,中控也可以在导航信息上层显示一个画中画的视频,等等。0 y! n+ q8 a" N
在820A时代,小鹏车机就做得很流畅,非常好用;反观一些竞品车型,同样的芯片、发布时间晚一两年,车机水平却是天上地下,这恰恰反映出软件能力的重要性。小鹏的软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相信它也能在8155时代把车机芯片的潜力给发挥出来,而增加一个副驾大屏,就多了一个可以发挥的舞台。从这次曝出的图来看,G9车机系统的界面布局与交互逻辑相比于P7也有很大改进。# f/ `, V) b1 A2 K3 B3 r6 s, u

7 c! f$ Y. T  O* |* }& [# Q$ {* E- f1 ?. l1 N+ n* I- R
二、 语音控制的智能/智障边界' {, \- k* x3 b$ S, `

, k2 e7 m9 v/ J; ^6 b! x谈起语音控制这个话题,诸位老司机应该都有一种虚幻的恍惚感:2019年之前,汽车的语音控制还是公认的智障功能,白送的话可以试用一下,掏钱买的话绝对不考虑;怎么自打2020年起,智能电动车用户仿佛一夜之间都习惯用起来语音控制了呢?
1 i; n4 g  w  o5 R- H到底是语音控制技术进步显著,变好用了呢? 还是大家的认知被强行扭曲了呢?
7 V- J5 U/ D' D0 H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主要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效果,语音控制功能确实变好用了!比如提高识别率、降低反应时间、多音区识别、连续语音对话等功能特征,其实都是这两年逐步变强并普及的。
9 N  V5 ~9 o9 ~  C在这个过程中,小鹏P7一直走在前列,公认稳居「语音功能好用」的第一梯队位置。举个例子,听起来更舒服、表达感情更丰富的真实语音合成(Expressive Text-to-Speech, Expressive TTS)功能,由于需要较高的AI算力所以还未普及,而小鹏在2021年7月就实现了。  z% O2 W* |- F/ ?: Q6 P, \! D# ?
我当时录了一个对比视频,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巨大的区别:
; n9 X3 e( v& ^( i+ B- n目前,人工智能语音在说中文时的语气感觉上还比较机械,怎样使人工智能语音的语气更自然一些?或许你会觉得,这不就是换个语音包吗?其实并非如此,高德地图的人声播报语音包,确实效果也很好,但它采用的是「原声拼接法」,这就需要录制大量素材,像导航这种模式化对话还好,如果是开放式对话,大部分语音都是找不到拼接素材的。9 F' E5 `' F+ N/ x3 X0 C( r( G1 ?
或者你还觉得,手机Siri、家里的智能音箱,不也实现了这种效果?的确如此!但要注意到,断网的情况下Siri或音箱是无法工作的,而汽车工作环境多变,一会隧道一会高速,网络环境很差,难度不可同日而语。3 H! F, f1 O/ t2 d6 j# |* P
这种真实语音合成依赖的是深度神经网络的AI算法:- k8 U: v7 n' }
2 k; Y% G0 X7 D

% u7 S5 Z, _3 H这种AI计算,用传统的CPU芯片运算很慢,依赖专门的NPU算力。这可以简单理解为电脑CPU和显卡的关系:虽然显卡不能点亮主板,但它面对图像处理问题时算得超快!而NPU是比专用化的GPU,更加专用化一些!. w4 L' [  j4 L

5 N3 x& |$ z% G/ S1 W0 b( v. w! d3 q% w  k% @

7 c5 }+ V' }) E1 g$ B- h) O左:CPU计算 右:GPU计算+ }1 z  Y: i& o9 P, f8 d
. o! \) O8 U6 P
小鹏G9搭载的高通8155芯片专门新增了NPU(neural-network process units),这会支撑语音控制功能更上一层楼。G9搭载全新的全场景语音系统能力,具备四音区对话能力,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并完整地将本地语音功能部署到车机上,即使断网也能轻松对话。
8 E7 X) f6 F' j三、 座舱的基础功能也很重要
5 H2 c, P* r" ]7 K, z" Y3 z8 r5 X
/ c1 }  V) m% w8 T& Q8 O7 b说起智能座舱,大家就习惯性地聊起来大屏交互、语音控制和车机芯片。实际上,座舱的基础功能也很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
" V1 ^0 n; _$ [0 w一是空间与功能。我很喜欢P5的睡眠空间与观影空间功能,这俩功能的价值绝不是省个酒店钱、凑合过一晚那么简单,而是可以听着海浪入眠、看着星星发呆、到人迹罕至的地方看日出。! h8 S* `" T5 N! D" U" d" W; d
, Y4 W; u7 L/ b

$ w9 W* \. L3 ]  z# \' z然而,P5毕竟是轿车,座舱空间的长度与高度还是比较有限的。这俩功能如果能放到G9上,那就更合适了!G9座舱是否具备这俩功能,目前还没公布,从我的角度而言非常期待。
1 z& w7 n8 S3 L  y7 D
) N' f9 s% p! j# V& Y5 ]( x( ]; _; i8 }4 ~' C' F5 \
二是方向盘与座椅。从目前曝出的图来看,G9的方向盘恢复了滚轮+多按键的形式,个人认为会比P7好用不少。至于座椅,等到试驾一下才知道。
; h9 M3 J0 J9 @+ w# E1 N8 \
( V5 s) l- k+ n# T; S  j/ E
% L& M+ D% |# B. @# L2 J; K三是音响效果。电动车的NVH较好,可以获得更好的音响体验。买P7的时候,我加了2万块钱配置的丹拿音响,对效果还是很满意的。
% b  Y* b  O; B: j这里值得多说几句,不少P7车友反馈说丹拿音响效果不好,我问了一下大多是因为在软件中选择了「小鹏音效」或「丹拿-动感音效」。根据长时间对比经验,我认为「丹拿-真实音效」的效果最好,建议切换成这个音效再体验一下。
  p; b% b! @8 b( _  t5 p$ A6 a6 }G9配备丹拿顶级Confidence系列系统音响,全车28个声学单元(P7为18个),总功率2250W(P7为650W),效果预计可以提升很多。同时这也许可以支撑语音方面玩出更多花样。
( c+ M/ X% K+ c+ ]( W$ R1 h$ E/ `9 g# G' Z
# i6 p& V% s8 w% t7 G
四是辅助驾驶。从功能划分的角度来讲,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的关系不是很大,但辅助驾驶功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驾驶员有多少注意力来享受智能座舱的功能。5 B: x* v1 O! ]4 U* F& D/ d
G9配置了31个感知传感器+千兆以太网+双NVIDIA DRIVE Orin的508TOPS算力,再考虑到较为领先的全栈自研能力,G9的辅助驾驶能力不需要怀疑。
  k3 g% @4 _; c
. e2 ~7 A$ M3 C" l
5 o( K, j0 T, j+ X1 U  q( C: Z" j小结, K' Y, V$ U0 N. ?- l1 B, ?

" M# \: A0 V+ }5 [7 ]7 J7 E一堆大屏加上语音控制,就是智能座舱吗?那不一定,更重要的是大屏背后的智能有多强、语音控制有多好用,以及空间、音响、辅助驾驶等基础功能有多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0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