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声音 | 讲好植物故事 激发民众兴趣

[复制链接]
查看9394 | 回复0 | 2022-7-20 07: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植物最好的保护莫过于全社会的关注和全民的参与,植物知识科普则是最为有效的方式。讲好特色的植物故事、引起民众的兴趣,比如“昙花为什么一现”“哪种植物是植物界的大熊猫”,等等,是提升科普效果的不二法门,能让植物知识和植物故事进景区、进公园、进社区、进校园,让广大民众喜欢植物、热爱植物、油然而生保护植物的主观愿望。7 f1 T3 i/ C; W, \; ~7 w2 |4 k

0 M+ _+ n) G4 V- i3 P7 p——7月15日《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金融" @# p( h! t" y" \/ I

5 [2 m+ `% |0 r) M越是在高温条件下还需要工作的人,越是一个城市维持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人,无论他们从事哪个工种,都应该受到更多的善待。持续高温,考验每一座城市的应急能力;关爱高温下的劳动者,则折射每一座城市管理者的态度。从热射病的形成机理看,片刻短暂的休息、一杯解渴的清水就能使劳动者免于热射病的侵袭。一份清凉,体现了城市治理的温度,标注了城市的文明程度。
0 b0 w; u7 K* I
: \: ^9 r2 q4 ?, ]( H) R- Y2 r( I  E——7月15日《北京晚报》 作者:贾亮
' g9 s: r9 e8 B7 N$ p# c
  m: X* S. D( \( a+ S! @$ Z人们乐于见到扑下身子、沉到基层的机关干部,源于一种共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论何种形式的调研,最终目的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卧底”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只是开始,要想收获问题的答案,离不开脚踏实地地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在机关干部转作风、解难题的过程中,只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在调研中更有收获,才能在社会实践中碰撞出更多真知灼见。
1 L1 F5 ~* B- N. u0 \- i/ h/ r0 Z7 z5 @* z8 C, i+ F/ g, _4 I
——7月13日《工人日报》 作者:曲欣悦: c3 v$ S3 K% Q5 S0 l0 Y
4 {4 T1 ^1 ~; p* R
一周声音 | 讲好植物故事 激发民众兴趣-1.jpg

0 v  J! a" _; n- d) o7 r7 M/ ~
1 F8 [& w( c+ u华南植物园
8 |) O# n1 `  y+ G8 r/ I% ]6 {8 T+ D6 A7 [$ F. V
整理/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胡俊9 B: X- x: F! ~& _( N
* V0 v& |1 y0 b. h' Z8 E1 o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 l7 u. r1 I2 Z" ]! @; |
! ^, J2 v, q9 x( G# V( a9 H7 r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谭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