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报告中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贴在这里:
' b) V. _! ~9 q/ s- P6 S
3 h" `. D7 _) `
: U+ p! x2 E l! o
7 J$ |- |* ?: A' L6 ^! e0 k
来源36氪, w T2 `2 a8 s9 q( P
! [+ O4 o$ Q V" E- G这个下班生活百景图,就是这个问题的来源。
6 @6 S6 q; {4 V% o' v* V/ J但是我对这个数据存在质疑。' X& s7 v* ]2 a" h
5 |6 D o4 ]9 v @0 E$ g
首先关于这个调查的样本:
7 E: X5 d; `) Z我们发起了一次「职场人下班行为」小调查,最终,有1009位职场人和我们分享了他们下班后的生活。' q5 i4 m+ e9 C% P; c
(受访者集中在80后、90后及00后,其中女性占比51.83%,男性占比48.17%,72.25%的受访者处于23-30岁之间。)% z. G1 c' k$ o8 {; X/ `5 t
2 R% ~3 Y H- W" \3 S9 ?; y
来源:36氪 关于这份调查,1009位职场人地域分布没说。
0 y( u9 `2 S" [, @地区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 N% X! f, F0 _! N% o3 ~
如果是北上广,下班到家之后,已经该休息的时间,肯定要躺,
4 d% ]0 j5 o* E* |+ s: U; V: x
) @ g4 Q, D: J+ Y, M, |如果是乡镇地区,下班到家之后,确实没什么事情,才叫躺平。 关于总共采集的样本又是怎么分布的?" y2 a7 x9 f/ L
总共采集了多少样本,是有多少人回复了他的下班行为,回复的比例是多少,* t" b7 v, `) F/ r$ P
然后在这份调查报告中,又有多少是有效问卷,多少是无效问卷,没有表述清楚。, ?4 ?& }" S, u
关于调查的这个问题应该是个开放式的回答。3 z; |) c1 S6 |0 ~. t& s% T
收集到的答案应该也不止这么多吧,比如聚会吃饭、商务洽谈,这些应该也会有吧,这个下班之后的行为应该还有一个选项叫:其他活动。) S8 \/ M$ O- I+ N* x& m
这些回答的也很有意思,可能是故意的让言语年轻化,比如什么叫人间观察这个选项,我不是很懂。
, C, ~6 o( k% I3 t关于男女比例的分配比较均衡,受访者的年龄分布也算合理吧。5 \1 M: O' _; E
其次我对这个问题存在质疑。
4 r. w; N1 t# l( ~: n/ c8 u
) P3 t! W' Y% _8 `- C' X1 n0 ^注意:这个调查表述下班后的生活回家躺尸,而不是回家先躺着。
. L1 \, R: U( f5 Y, Q; O也许别人在冥想,也许在思考没完成的工作,也许在躺着追剧,也许在躺着看电子书,也许真的累了,也许……
' F" z0 N6 m( ?还有既然要讨论下班后的行为,那就是完成工作后,自己想干什么干什么,那么问题为什么要问:如何看待「近七成人下班回家先躺着」?. a: I- B% P% {1 W# p3 s! m
想表达什么?想引来怎样的讨论?
! @/ ^3 i6 w1 N+ [下班后的生活,大家爱干什么干什么。( a' q% r% w, h- [+ x" ]. T5 p# L
最后,总有一堆莫名其妙的分析报告。
/ H( K! X0 M+ \
$ X& u+ }) ~, ]+ k) M9 t甚至有一些调查根本没有可靠的数据来源,没有足够的样本做分析,总是用一些流量密码,从而引起对立的话题,让人争议。; t( [+ X& i9 I' D0 V( e5 T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快到年底了,有些kpi还没有完成?还是想用这些数据我们认清“事实”的真相?鞭策我们不够努力?或者是来激励或者谴责年轻人、职场人,我不知道用途是什么。6 ]$ ~* l, Z% e
我一直认为调查是一个基于真实的很客观的数据分析,而非迎合什么,是一份可以值得作为参考的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