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何从零开始备考公务员?

[复制链接]
查看8658 | 回复0 | 2022-6-30 01: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问各位如何从零开始备考公务员,在备考时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备考时期多久够用(对于小白)。谢谢。
素舒 | 2022-6-30 02: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岸已经快三年了,当初零基础准备了三个月左右,国考142分上岸某局。
7 G  {% c3 T( ~' }8 `& c4 n% S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的确走了很多弯路,也踩了很多的坑。
4 ?* x  L) u9 [' z" x下面我就来结合自己的备考经验,分享一下零基础小白如何如何高效备考公务员。
7 ?- Z* l. p; Y- X+ G$ a# C( r内容比较多,不过全是压箱底的干货,认真看完保证让你们少走弯路,少踩坑。  w* U" z6 J! Y: z5 j5 B  A
本文目录:! Q7 A/ I0 V+ q. ~6 z

    / d" x& h+ R! j' S- {! Z
  • 一、了解公务员考试  |% _. C; w5 V0 g0 J
  • 二、考前准备工作
    5 ?, R% ^) X0 E& g4 J
  • 三、课程及教材选择' t0 O% q- N, {2 a& r
  • 四、行测学习方法论% v. O; M3 I- ?; |& }7 `3 ^! F
  • 五、申论学习方法论' A" K6 e$ Z, ?/ k
  • 六、经验分享(必看)9 t* U5 i5 W  g; Y
一、了解公务员考试
5 W7 G+ D1 }0 g- x
% i) o5 h. x. q: W, b公务员考试分为国考和省考,国考会在十一月份考,省考一般会在三四月考,也有些省份是在十二月份考。* |% Q7 Y% x( \
建议如果是应届生的话最好两个都考一下,往届生还是把重心放在省考上比较好。因为国考大多数的岗位只招应届生,对往届生不太友好。
+ A8 y4 _& B. o$ ~国考和省考的具体区别如下:" X' c1 E$ I4 |8 ^2 J# A8 J2 F

' n# S( G& e+ v; z+ \
' B' O2 v$ H+ P* p4 M- d: ?# Z7 N二、考前准备工作, K4 G8 U, Z( c# J$ m; l8 k" _. f
% }9 z! I5 d$ p; y) ^
(一)了解报考政策, E; ~& U  |; x. y5 j
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去年的国/省考公告(中公、华图的官网都能找到),认真读一下,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要学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报不了名。1 f! h$ P1 E5 Q# v0 f& }! r- z

7 x; @& g& ~: N6 q0 o(二)了解自己能报的岗位
9 i3 B0 o) p3 Q8 m/ k可以在微信小程序:粉笔上岸通 上面把自己的基本信息输入进去就可以查到去年的招考情况了,主要看能报的岗位多不多,竞争大不大,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g4 ~4 o  A! X# b# f

+ w' q! H& a" i& M(三)直系亲属是否有犯罪记录
/ [* v' P+ C2 L+ \. O/ m" _" k这个非常重要,如果直系亲属有犯罪违法记录,政审的时候肯定会被刷下来的。
. Y! w% C, ?: r2 l# O2 G& |. d
3 }& X1 d" l2 _  {, w* d9 S9 n(四)公务员考试流程5 ?/ K" p5 d( a: R; g. I% ?+ k

8 c7 q9 n; l# p7 _- q
& f* L7 V# a8 w(五)报名/考试时间(去年的)0 I; a9 m4 L: e: c/ n: Y
地区报名时间考试时间
国考10月15日-10月24日11月29日
北京11月30-12月4日12月20日
上海11月6日-11月12日12月13日
浙江12月11日-12月17日1月17日
江苏11月3日-11月9日12月19日
广东2月1日-2月7日3月14日
山西1月27日-2月2日3月27日
河南2月22日-2月26日3月27日
吉林2月20日-2月23日3月27日
黑龙江2月25日-3月1日3月27日
福建2月22日-2月26日3月27日
云南2月22日-2月26日3月27日
湖北2月20日-2月26日3月27日
宁夏2月22日-3月2日3月27日
贵州2月24日-2月28日3月27日
广西2月24日-3月1日3月27日
辽宁2月25日-3月1日3月27日
四川(上半年)2月24日-3月2日3月27日
陕西3月1日-3月6日3月27日
湖南3月1日-3月7日3月27日
甘肃2月25日-3月5日3月27日
重庆3月1日-3月6日3月27日
海南3月1日-3月5日3月27日
内蒙古3月2日-3月8日3月27日
安徽3月1日-3月7日3月27日
江西3月1日-3月8日3月27日
天津3月3日-3月9日3月27日
河北3月3日-3月7日3月27日
新疆3月3日-3月9日3月27日
山东11月20日-11月23日12月19日
(七)各省报名网站汇总* {6 a9 q' V! m5 j0 f) w; u6 j
3 u/ ~) ?3 o8 u
/ Q, M2 A& h% M. ], h
三、课程及教材选择" [- j4 S. j0 y, ~3 G
! O8 l1 ^. T# c: x8 m& w# q. t, w) H  |6 W
目前的学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学,一种是报班。个人觉得自己能学的下去就完全没必要报班了。1 X' |+ F7 O; ^4 x. b4 G, J
自学的话最好是买一份高质量的网课+一份教材,千万不要只买一份教材自己死磕,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的。
: q" U! ?& m  q. _9 |网课主要是引导作用,可以帮我们快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和重点,大大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 ?7 ^4 `. p3 T+ Q如果自己看网课还是学不下去,就可以考虑报一个线下的培训班。
3 [4 s0 h- j8 f2 S4 a8 }) J2 T( t) u2 p
(一)看什么网课?) A+ t! ^8 L" r# M8 }1 L% p# p
市面上的网课有很多种,建议先把名师的课听一下,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跟着学就行了。千万不要贪多,能够把一个老师的课吃透完全够用了。
3 x9 |2 z: q5 {" I" J/ T不知道看哪些老师的,可以考虑一下粉笔的系统班,口碑还不错,性价比也挺高的。买课还会送一箱子的书。
2 P3 Q! x7 D  q+ H0 i- p如果看完粉笔的课觉得一般,也可以再试试下面几个老师的。都是我之前看过觉得还不错的老师。% s% b4 B$ I, ^' T& U7 K, {% _
资料分析:齐麟、刘文超
) J' H  Y' A! w3 S3 G, M数量关系:李委明、高照
9 c# n4 X; v( L6 B2 f; @4 k5 R言语理解:顾婓、小宝; j* m. G# U% K; {
判断推理:蔡金龙、聂佳( s( n% u' ^) q
常识判断:李梦娇
+ O2 c& _) F+ Q4 x申论:李梦圆、站长. K  v7 w8 L5 r
# D* K9 {' R2 ~5 ~( d
(二)用什么教材?$ N( h' o0 D' l1 b* B# R2 z
这里建议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跟风买那么多资料,根本看不完。我之前买了这么多资料,到现在还有很多没看完的。% T3 ^# F! t0 ~6 u2 a. I
! V8 M- j/ L3 Y3 p2 Y. H) o) k
) J9 W. x5 [$ n! A1 U1 I
买一份教材+练习题就行了,后期再买一套真题刷刷就完全够用了。
# }7 W& z. d5 q: |9 T0 E, ~& j8 w* h, t
不知道买什么的可以看看我之前的一个回答:/ G5 W7 O' r8 b, [$ k
<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p/347973085"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pic2.zhimg.com/v2-1644ef2c9211450542f62a20a46d1f01_qhd.jpg" data-image-width="1440" data-image-height="810" class="internal">ajack:公务员考试资料推荐!国考和省考教材资料书买什么好?四、行测学习方法论
; d/ x: n! E6 Z9 s' L; y) b: p7 T: i4 P5 _1 ^1 W( l, u
行测顾名思义就是行政能力测试,主要考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数据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常识能力。
, Y0 C% ]- F$ m其实考的知识点并不难,都是我们初高中学过的,只是变化了一种形式出现罢了。
) b& G3 G; L% f& j1 V' T/ f行测一共分为五个模块: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数量关系、常识判断。
) K( R, v" C- }& Z' [* F每个模块的分值占比都是不同的,前三个模块分值占比比较高,所以一定不能丢太多分,不然行测就很难上70分了。
- H2 o+ I) A* o% D6 D(一)资料分析+ `) E) j8 s" E; D, U& |
资料分析算是行测中比较简单的模块了,也是一个唯一有机会拿满分的模块。很多人刚学资料分析的时候觉会得比较繁琐,尤其是资料分析的统计术语和公式记起来比较麻烦,但是只要稍微多花点时间,配合刷题很快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 c. `* K% d. b, _4 c大多数人学到后期遇到的问题就是时间不够用,因为计算太慢了,耽误了很多时间。其实资料分析80%的题目都是不需要计算的,甚至都不需要动笔。那些看上去需要计算的题目,事实上,出题人在出题时候已经设计好了,通过简单估算、口算就能直接得出答案的。  J# o; v: T, d8 @! o: u3 h  x( Q
资料分析之所以叫资料“分析”,主要考察的还是你对资料的分析能力,而不是“计算”能力,如果真的是考计算能力,那为什么不叫资料运算呢?$ ^& F$ ~( X' s8 W) ?
(二)判断推理
" i8 P- w9 F) r# X  h4 c- f3 V: X判断推理主要考察的是逻辑推理能力,一般会考40道题,大概32分左右,分值占比还是比较高的。. Z% ]+ @. d; J
这个模块也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分的,大部分的题都是有规律的,拿到一题首先要知道①让你推②,或者知道②让你推①,只要你的逻辑能力不是太差,把基础的网课过一遍基本都能摸清里面的规律和套路。3 \5 v5 K; r8 {8 L- j
很多人会觉得图形推理比较难,其实是很容易拿分的部分。大多数人听完课后,一做题还是不能快速看出规律,这是因为学完图形推理的考点,图形推理只学了一半。与学会规律相比,属于哪种规律才是真正的学习重点――图形推理最少有50种规律,考场上不可能逐个规律地尝试。
' f4 o) b6 o# [' B9 D3 H8 |7 G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每天坚持刷5-10题图推,保持敏感度,然后可以借助我整理的图推思维导图去强化整体思路,着重记住特殊图形、学会联系图形,观察图形,分析图形。  Q' H' S6 o. Q0 t2 {. o
(三)言语理解
+ |+ N( J3 l4 W) \0 s1 l: j言语理解这个模块和判断推理差不多,也是考40题,一般20个逻辑填空20个语句表达,有时候会考篇章阅读。
2 U8 v2 Q! G8 Y/ D不过这个模块比资料和判断提分要慢一些,跟每个人的语感有很大关系,毕竟考的都是文科的东西,很难通过题干给的内容快速确定一个答案。很多时候都是最后两个选项都是模棱两可的,导致后面很多语感差还掌握不了做题方法的同学越做越低,越做越怀疑自己。
- v7 `$ \$ v* Q9 n  _) c很多人对逻辑填空比较头疼,其实只要做到两步就能快速提分了。第一就是和你的语感说拜拜;第二就是坚持积累一些常考词语的解释。不出半月一定有大幅度的提升。
% E, v, M  J, J/ F. n1 q% {(四)数量关系8 b' K0 g* L8 @( _
数量关系是行测中最难的一个模块,大概会考10-15题左右,每题一分。很多数学不好的人都是直接放弃这个模块,我建议大家可以选择性放弃一部分难的题,但是不能全部放弃。5 a3 V9 {4 I! c) r
最后这个模块能达到60%的正确率就行了,前期可以快速把基础网课过一遍,然后把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放弃一部分,把简单的知识点好好的学一下,多刷题巩固,尽量不要在简单的题上失分。8 X; _' O! @% T6 T" T
(五)常识判断 :& t! f9 t& q1 u1 K& R4 C& c6 n( j, n
常识判断这个模块是行测里面性价比最低的一个模块,一共考20题,每题0.5分只要,但是涉及的知识点有历史、地理、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生活、物理…… 所以很多人选择直接放弃,听天由命。: h5 \& H" `# O* A( e* S% b3 V8 e. B8 X
常识的知识点的确太多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学,而且学了也不一定能考到,就算考到了也不一定能做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放弃的理由吧。
- L" N. t8 V+ M3 D# i, k这个模块不建议花太多时间去准备,每天利用碎片时间多看看就行了,平时也可以在粉笔app上刷一些常识的题,最后正确率能做到60%左右就行。* \* e" ~0 `8 R* {( I& o
五、申论学习方法论
& {0 m3 `4 z5 }" V) Q5 s- ?" a% E0 _/ q9 a8 k' d% y
我当初申论是最后一个半月才学的,最后考了68分,不算高。
" e$ p) d( _$ G4 m我有一个同学,申论基本没怎么学,最后考了80多分,你说气人不气人。
4 G* D. L1 F- ^8 M5 g3 `很多人觉得申论是玄学,学了反倒没有不学考的分多。+ Z1 v% L! q$ _! E5 C( N6 k$ b
确实,申论的确会出现这种情况。
8 u) U3 o1 d, F- h天赋好的选手,不学都能考七八十分,天赋差的选手学了也突破不了七十分大关。$ I; v$ J6 |" T3 _# j$ {$ D
一般申论学不好的就是没有摸清他的底层逻辑,也就是所谓的套路。3 p8 q$ G- y2 `& Z  c2 k
申论不像行测有唯一固定的答案,行测像是数学,申论更新像是语文。
0 |1 j4 U( q9 e( l/ N, X所以在学习申论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转牛角尖,一定要多看几个机构的网课,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 Y& B6 t' S对于申论:你首先要明白一点,申论大部分的属性是客观题而不是主观题,因为申论几乎所有的答案都源于材料。所以,如果你写申论题目的时候,放飞自我,脱离了材料和题目答题,靠语感和文感自由发挥,那么恭喜你,无论你多么文采斐然,你的申论成绩一定惨不忍睹。
4 ?' f1 E  `+ [! I正因为申论的这一属性,申论对一个人的文采和写作水平并没有过高要求,你写的答案通顺流畅即可。但你写答案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不忘“初心”:要无时不刻联系题目和材料作答,要保证你的答案基本都是提炼于,总结于,改写于材料。(大作文可能没那么死板,但大作文也是要根据材料和题意来书写和展开)
2 z) C: w3 U! ^8 f(一)归纳概括题(150~250字)  b. {0 c4 n3 G+ n6 @2 ?$ O
看题目中问的是什么。
9 V6 ^. y  {% e①如果题目中问的是:意义。就去找有利于什么、有什么好处。
% N6 X; e! w  P4 v( W" q* U②如果题目中问的是:问题。就去找缺点。4 j% b: Q7 O5 q2 k7 U
③如果题目中问的是:观点。就去找专家、群众或者单位人员说的话。
2 V' Q7 R: x) i5 J4 ?0 C, R如果要求全面的话那就要看你能不能找全,这个我也帮不了你。
% d, P- Y7 V! ^0 ~7 P9 ~, t3 i④关于分类合理的问题,或者说要求你适当的分类再概括。% Q! W" F$ s. u) N4 V& `  _+ J; I0 ^
我之前也犯过一些错误,就是概括的太大了,一不小心就会漏掉一些点。5 f: {+ h/ _. K" v5 u0 n$ C
所以分类一定要把握好度,尽量做到既不大也不小。! \' h) N2 h3 z, x

4 N$ Z: g1 |- ]  E$ b9 h1 {5 ~
9 U4 n& {* T, R, w1 q& u7 K. T" r(二)综合题8 ]5 T, x# a$ @: {9 c
一般都是有两个要求并在一起的,例如:问题+措施、观点+措施* L, l! e/ \% n) U( }
答这类题一定要问题和措施一一对应,千万不要搞混了,不然你就等死吧。
2 u" s+ G# o$ f还有一类题是提出一个观点让你去反驳。. U! p( {" _; M2 b7 i
答这类题时上来就要先给别人的观点定一个性,然后再提自己观点,再一一论述你的观点,最后再给你的观点一个概括。8 w0 q& a* p" }
( Y7 s7 J: |7 F; c* {8 F/ j

2 v! L/ p0 `: H, Y' d( O(三)公文题
( \! t; g8 |+ A5 w5 X- o公文题我刚开始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后来写写才发现自己写的非常烂。8 {/ [7 g" ~* e. [. H0 F. n
我有两个建议:
1 ?. N7 ]) Z' M2 z4 w% c6 m3 v①一定要把格式分拿到(题目、称谓、日期、落款)
. \4 D+ Z) ^% e( C% S6 {% h) a8 s( |2 ^②一定要角色代入,面对什么样的人讲什么样的话。例:面对群众请说人话。+ O( Y. c2 t" {- f9 _# H9 b6 A

+ z5 {8 e* n) t( B0 \5 T7 G# n! k0 ]) D& r5 c; B. K! L
(四)大作文
& M9 M! x$ f2 p3 J  r8 L+ Y/ Z: T( R首要平时要多看热点,其次可以看一些优秀的参考答案是怎么写的。
! M6 q3 X: O! ~2 x之前备考的时候看了很多写大作文的套路,看到最后一个也没记住,一头雾水。
: o+ ?9 A# j2 z- ^7 J* v8 w我现在写大作文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5 h  r5 }* R6 [& M
问题、现状描述一下,词句解释一下或者是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7 j5 l+ d. A再把问题提出来。
( p0 f( f# v8 c6 ]0 C. p+ L然后措施1、2、3、4……9 L* _5 I* y' P  E' f! a
最后来个结尾。
- J6 s6 N3 L7 p7 g+ R6 X
  P; T( d  U3 a' @' y0 w
9 v9 E' r, x. z( x2 }# D有很多人不会写大作文,脑子里没有货,写不出来,想要写好大作文前期肯定是要多积累素材的,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 b5 @, Q" p# k& G- ?
1,关注各种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半月谈、粉笔等等)% E$ z4 J& E3 e1 K9 a. H
2,微博的公务员考试的话题(里面有很多博主的分享可以借鉴一下)4 z4 W  I* J( j2 ]+ f+ y. g
3,纸质版的图书
3 S7 r  D7 p& E: O8 T一些机构出版的申论宝典,申论范文,申论素材。大家都可以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 v9 ?" b# B2 V$ ?4 h9 H' P& f4,综艺节目
3 |* q+ r- ?# e0 {4 c《大国工匠》、《国家宝藏》、《朗读者》、《主持人大赛》
  U4 s1 g) Y6 `$ z7 s这些节目里的解说词都可以拿来当写作的素材,除此以外还可以去阅读《人民日报》《半月谈》发布的一些文章。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述规范性。) Q' D/ a( G9 g0 ^
一定要要记得的一点是你要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而不是一个学生的角度。
4 _7 s5 o0 l# O1 p六、经验分享(必看): g% b3 k4 c; _2 m

3 ?) F& ?) Q: {/ e7 r# \. p我身边公考成功的人都在强调一个道理:行测做题必须要找对思路,学会使用技巧!
# e" N4 l* l- z0 U5 s7 \9 p& U) c& K/ e+ ~: U1 p
国考一共130道题,需要在120分钟内完成。平均每道题不能超过55秒,并且正确率还不能低于70%。
* P2 K  f$ U' z9 `. P; z! r作为一个正常人,能在120分钟做完60道题,都算很不错的了,更别提130道题了。) o# K/ Y, J9 o8 d  F
6 f% h$ p6 H( R/ d  s8 o# o4 }- i
那些考了很多次都没上岸的人,不是题不会做,而是没时间做。. w# K: N  `) c3 N& ~
如果不限时间的情况下让一个零基础的人做一套卷子,正确率也能做到70%以上,因为公务员考察的知识点都是我们初高中的学过的,并不难,只是换了种表达形式考察罢了。1 {) S" N7 V. {+ m! I" t! W

. F& l8 {6 _2 t% Y# [, T真正难的是考察你的“统筹”能力,所谓的统筹能力是指:备考者要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所在;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不断强化优势、补足劣势;最后在考试时间的分配上要统筹兼顾,把时间花在“做得快、能做对”的题目上。
- Q( R& `. W3 x1 P% }/ ~0 ?8 d1 _" x2 ^4 e
同样一道题,如果你没有用对方法,按照正常思维去做可能需要两三分钟才能做出来,如果你弄懂了出题人的意图,利用一些解题技巧去做,不到三秒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0 b' [, ?) c7 r* l* {7 M( {4 u4 w# W8 y3 u' ~8 M: N$ D
举个例子:某集团三个分公司共同举行技能大赛,某中成绩靠前的X人获奖。如获奖人数最多的分公司获奖的人数为Y,问以下哪个图形能反映Y的上、下限分别与X的关系? ( )
2 w" X: e( I% ^! j6 g6 M* ~: ]6 n: D6 N0 U, o3 [
7 [6 a; c9 J$ h) v) ?9 q/ F5 G
+ y# @6 w5 ^3 J2 R) U& O; \. l1 a) m
这道题如果按照正常的做法是下面这样的:
% `6 I5 Z/ ?  {5 [5 ]. x, S6 X+ h) d& t. I# z

2 U! c4 b* r# z2 _! {7 k4 v' g如果你考试的时候也这样傻乎乎的列表、计算,没有三分钟是不可能做出了的,即便是你做出来了,最后也不一定是对的。
) n. w& G6 E8 F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方法教你三秒内选出正确答案:9 l7 Y; H! A" x3 R8 x. i
我拿到这种题,我会大致看一遍题目,然后就直接看选项,根据选项图形的特点,我会直接排除A选项,因为BCD三个上限都是直线,只有A上限是曲线。(如果A是正确答案的话,只需要确定上限就能选出答案了,那就太简单了,出题人是绝对不会这出题的)
5 E, R& _) ~7 G9 t下面再来看BCD,我会再排除D选项,因为ABC的下限都是曲线,只有D的下线是直线,所以排除D选项。
9 D3 E- |3 ~. zAD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干扰正确选项,你看A的下限和D的上限是不是就是C选项的上下限啊。所以直接选C,绝对不会错的,这就是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

3 r; ]7 p) l) |& T; B还有很多类似的题,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记住一点,做题一定要找到能最快解题的方法,如果你还在傻乎乎的计算,建议你可以直接放弃了。
& f, X- T7 Z, h+ q; O9 D* t  b# U' N1 h0 E+ d# M6 m2 l" n
<hr/>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我为零基础备考的小白做了一份思维导图,里面包含了每个省的考试时间和每个模块的学习方法,有需要的可以先保存下来,后面慢慢看!
9 H) G  B9 }4 [
" U- E+ m; L1 A0 ]& D' t: L5 k6 y" \: p' q/ @. c
5 `1 ~& h- T7 ], w, g# _, P
推荐阅读:5 |0 E# y! i5 L4 h" Y
    9 H: u5 C; v0 B) V
  • 大三,考公务员的流程是什么?
    ! h& G0 @* e4 k/ I' i. ]8 \
  • 国考一次上岸,142分复习经验分享' y  x* j4 ^+ ~  K
  • 对公务员的考试一无所知,该怎样准备?
    ) A4 V1 b, V7 `/ l# o4 S0 I
  • 为什么有人一次就考上公务员,为什么有人考了很多次都考不上?
    0 v# C/ a, n" ~% t, n3 t  @
  • 公务员考试资料推荐!(国考省考都适用)
    / P6 L# Y, {8 ]1 J( q
  • 公务员常识怎么复习高效?
    . O  h' ]( L8 O
  • 申论素材怎么积累?  G% i4 Z. D8 M
  • 刚毕业就考上公务员有什么感悟?
      r9 E1 Q7 X" _/ x% e/ o& O
  • 考完了公务员考试,你发现里面有哪些坑?
    7 D+ d" ^/ p- `. \$ z" z&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3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