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孤独寂寞得难受,但是既没有能量去社交又没有亲密的人能给你温暖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复制链接]
查看8789 | 回复5 | 2022-6-29 03: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你孤独寂寞得难受,但是既没有能量去社交又没有亲密的人能给你温暖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忧伤428 | 2022-6-29 08: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的歌单里没几首关于孤独的歌?
) M- I3 t* p7 v% X
% E) S$ D1 d* c' j. C; U7 J. p( A+ a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坐地铁发呆的时候、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看着消息时,许多人都会时不时地感到孤独。
" Z8 Z4 T/ E& A8 @, L& J+ S" n4 ~9 ?  Y- |; J% D
独处并不代表孤独,孤独也并非要是独处时才会有的感受。独处是一种生活状态,许多人是主动选择独处,因为生活状态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这样的人也不太会因为独处而感到孤独。3 z& V) j1 G$ t4 h" G

2 c2 Q$ H) V; `而孤独则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和你身边到底有多少人完全没关系。想要区分独处和孤独,听听陈奕迅的《孤独患者》就知道了。5 Q5 G6 A; o# P; d8 F9 I6 Z" g
* N! U. R  f$ \5 }3 |
孤独感其实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情绪。很多人都不太重视自己的孤独情绪,以为只要多认识一些朋友,或者刷刷手机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等暂时性的孤独感退去之后,就无需担心了。但孤独感就像影子,当你躲进黑暗时,孤独感确实会短暂消失,但只要你回到灯光下,它还是会站在那里,粘着你,怎么也甩不掉。
% C) ?: c. Q& v$ L1 y9 f& A
3 }% J2 B6 q- y要真正解决孤独感,就不应该排斥它、忽略它,而是要去贴近她、了解它。2 ~. `; X% w0 d% e7 H, ^$ p

' P' @; M  N% r2 c一、孤独的影响
4 v5 v6 q  f+ B2 A" Z* M& B" r7 A: d% L  C. X; w
孤独感不仅会令我们情绪低落,内心空虚,甚至还会对我们的情感造成不利影响,即使自己正处于一段感情中,「孤独患者」可能还是会觉得不被需要;长期的孤独感受很容易使我们身心疲惫,甚至引发抑郁症。因此,了解孤独的真实面貌,学会处理孤独情绪就成了成年人的必修课。$ q7 Q, P" }$ `0 z
% U& I" U% {; E
二、孤独的源起: |0 r) S1 M" L4 ?; x/ r7 V7 E. n, }
. _9 B9 H( T( T3 p
让我们从孤独的起源讲起。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
: l5 _1 o+ `1 s
9 U0 e* w, j8 B+ C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孤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存活。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尤其是在人类祖先刚出现的时候,面临的生存环境危机四伏,随时都有致命的危险。如果我们失去了家人或同伴的照料,便很容易因种种因素而亡命,因此我们便有了「孤独感」这一提醒机制。
' ~! l! L' v; T
6 f; Q4 O  X8 p6 n' O) K  ]5 m当我们产生孤独感时,它和它所引起的负面情绪就会提醒我们,与他人的社会性联系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可能会带来危险。
% J, P- h% O9 R: w1 l# G" @* ~# R) {) x4 U0 o6 a
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就像我们在感到身体疼痛后会去医院检查治疗、吃止痛药来消除疼痛一样,孤独感带来的感受也是在提醒我们「该出去多走走,再不联络,你需要别人的时候可就没人能帮你啦!」
' [4 `) [8 J( r0 ?" D/ e4 X3 `3 G
一旦恢复和他人的社交关系,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孤独感也就自然会消除,那时,你的处境就相对地更安全了。
' V( r. d! B5 y1 @, \+ a' c
8 @' M5 b3 L% r同理,在「关系」尤其重要的当今社会,与他人失去联系或情感纽带,会让你更容易陷入危险。无论是日常生活上的找工作、供孩子读书,还是你自己身体出现了状况或者心情不好,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8 Y* |  \# ]* c5 _6 s) K- I, V0 x0 Y" C% @
孤独感还和人的平均寿命成反比,也就是说,越孤独的人,寿命也会越短。这样看来,孤独感的确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生存危机预警。
+ h7 F+ M/ e/ n9 R* l% o7 U6 k" ^8 d% ^- _9 `, U) @
三、孤独的基因; I5 L# N5 |1 c+ R

+ x# q9 D1 `; _现在你知道了孤独是有用处的。但为什么有些人总觉得孤独,有些人却好像完全可以免疫孤独呢?
8 b! x) ~' W" Q' q4 C3 ^0 A: P
; F6 Y/ J1 p+ \! P# m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孤独也是可以遗传的。2010 年,一个研究团队针对 3911 个家庭做了一项关于孤独的双胞胎研究。每位家庭成员都要完成一份调查孤独程度的问卷。在比较家庭成员之间的孤独程度后,研究人员发现:同卵双胞胎的孤独程度比异卵双胞胎更加相近。这也就是说,孤独有一定的遗传性。基因组成更相似的人,感受到的孤独强度也更加相似。
$ u' E% x- {" S! T( u. Y. z8 F( u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发现有三类人更不容易感到孤独。一是已婚和已生育的人;二是有许多亲兄弟姐妹多的人;三是受教育水平高的人。) N! X+ m- @  D% Y) ?

) R, O4 [+ `- T$ j简单来说,孤独感是天生和后天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所以说,即便你觉得自己体内的「孤独基因」很强势,还是可以利用后天环境来「弱化」这个基因,让自己不再孤独。$ u1 n- c; ?( c4 n
+ t, i& S+ q. g& n. B; f- ~; i  ?
四、如何弱化孤独感
3 r; Q3 P- M! L$ y- U& C) R* ~1 K* ?; h4 H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利用环境来弱化孤独基因呢?! P3 j. e3 q, [* I3 g

. P- x% g& L9 x  X, g6 x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孤独感产生的三个因素,我会教给你与之相对应的处理方式。2008 年,Cacioppo 与 Patrick 两位心理学家对孤独感的产生分析为三个因素的结合,这三个因素分别是:对社会分离的脆弱感,感到被孤立时的感情管理,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期望。! s$ ~3 e3 K& Z9 v' v
0 e/ y9 k/ c7 _/ e# l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对社会分离的脆弱感。
' `' x  ?( q* y  _- \; L5 k6 t7 c
社会分离指的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慢慢与一些人失去联系的过程。比如说,因为毕业、搬家等生活变化,联系自然而然变少了,或者两个人因为矛盾大吵一架从此变得生疏……
1 ^7 @  ^8 G% i. o4 G* a
+ P  W# U% g" `% I3 A+ n前面我提到过,与他人之间维持纽带关系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存需求,但是有的人对这项需求较多,有的人则较少,这是先天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环境共同造就的需求,每个人都不一样。9 `* a; Z/ |) y- M& p
. v8 Y* Z7 j+ a" e& |7 t0 H
对人际纽带需求高的那些人,会因为与他人减少联络,而感到更大的挫败或无助感。这种挫败感引起的痛苦感受就可以被理解为「社会分离的脆弱感」。
* g3 |* V3 `3 @9 l. D" S* V* e  z- O! \9 @0 A. L3 F
针对这个孤独诱因,最简单直接的处理方式就是主动去寻求社会支持。我知道,这个方法听着简单,但真正要做到还是很难的。但是,就像一个不爱运动的人为了改变身体和精神状况而开始健身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一样。, z& w' V/ X/ I3 [! i9 k  }- e+ ]

) a. B2 K- P) o. r5 @  g联系老朋友,找新朋友也是一项费力但十分值得的改变,你可以为自己制定由简到繁的详细计划:比如,先去找关系还不错的朋友,每周设置一天和她一起喝咖啡吃下午茶;然后,慢慢请她帮忙把你介绍给她的朋友,让你融入到一个稍大一些的、半陌生的社交圈子;最后,寻找和自己兴趣相仿的人,然后慢慢通过共同的爱好,开展更多、更频繁地联系。切记,人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所以在制定计划时,要按照自己的直觉,保持耐心,善待自己,一步一步慢慢来。9 f) ], f% p) V

/ H* L2 U+ O3 p+ A% m1 H- J) o) {第二点,感到被孤立时的感情管理。$ ?% }  G% h: E

+ E& q: |5 P* J! a, U3 \在需要陪伴的情绪没有得到满足时,失落和寂寞自然会出现。此时,如果我们没有科学的方法去应对和管理这种失落感,那么小伤心也可能发展成长期的低落情绪,久而久之,甚至能影响你看待他人的视角。0 b- {- T3 c# Q" E4 ^% A

' |+ h$ C! [, [, r# `我们举个常见的例子,你隔壁桌的同事今天好像有点冷漠,不太愿意跟你多说话,也没平时那么友好。你立刻就觉得不对劲了,心里想着她一定是因为对你昨天说的某句话有意见才态度冷淡,跟你记仇了。( ?! ^2 q5 r% e8 N" S3 d

7 @4 Z" r3 R( a$ i* R4 K9 M实际上,人家只是因为昨天熬夜刷剧到凌晨,今天精神不佳,为了节省体力,懒得多说话而已。你就是想太多了。这个「想太多」就是大部分孤独患者最大的通病。, r0 r: \0 D# v9 Z1 P* H/ `3 A1 \1 ~

7 u8 Y, w/ y( R0 t- i. \. F2 L" P8 ~& i因此,
7 o$ [" I; o$ U, k$ O- W4 L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J8 r: k+ W# u- Q
念佳泽 | 2022-6-29 16: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想起一件往事。4 _# n1 K, p5 F2 a5 @) \' H9 {1 H
学生时期在故宫执勤,有一天快闭园的时候,队长交给我一个越南人,说他和旅游团走散了,语言实在不通,还是让我把他送去找旅游团。
2 S5 G; Y& N( n2 w* I我说给他导游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吗?队长说这人没有手机,是越南一华人开的工厂的工人,他们工厂组织秋游,他跟着一起过来,估计是第一次出国,刚管委会联系到了他们导游,说在延禧宫附近等着他。2 g0 J: [, q% f: E7 r+ J
我硬着头皮领旨。
, F- [+ k# g) ]$ b2 N越南人蹲在地上,看上去不算很年轻,但却隐约透出几分青涩。发型是那种横平竖直的板寸,嘴上还有一抹挺俏皮的小胡子。他挺黑,瘦而不弱,肩膀上凸起的肌肉昭示着一个体力劳动者的强壮;不过因为身材矮小的缘故衬衫显得很大,在萧瑟的秋风中时瘪时鼓。
  L$ M7 v5 ?' m: h6 ?( U5 D2 ]我们当时在的地方是前三门附近,离延禧宫还有一段距离,我也有点儿找不着北,七拐八绕地走了一条偏路。那时候的故宫闭园时间还晚,当时天色已经泛黑,再加上冷风袭面,路上已经很少还有游客。渐渐暗下来的紫禁城,就像一只要慢慢合上的大贝壳,好像再不出去就被永远关进黑暗了。
9 D4 _, D0 _  T9 B6 {1 ?0 F老实说这一路我走得很是烦躁。我已经两个礼拜没回家了,当时恰逢全国庆典,又是大庆,各个旅游景点都需要我们警校学生去疏导客流,指路站岗。那一阵子我和同学们睡过东交民巷的地下室,睡过天安门分局的集体宿舍,还睡过长安街的看台。那时候手机除了聊Q基本就是开网页看看新闻,流量套餐都像是灾粮,用完了就干瞪眼。有时候晚上轮到自己一人值夜,我都觉得自己像个宇宙孤儿。看着浩如烟海又寂若无物的星空我会想:我在哪儿?我是谁?世界上还有其他人吗?$ c2 U( n* \( t' ?# X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负能量爆棚,越南人始终不敢跟我并肩前行,他礼貌地与我保持着大概一两米左右的距离,一会儿像是给我开路,一会儿又像是在善后。我能感到他余光始终紧贴着我,那是一种在逆境中不敢放松的求生意识。说来我也很是服气,一个连英语都不会的人,竟然还敢跟旅游团走散,心也不是一般的大。如果他这次再把我跟丢了,那等闭园后他八成连出口都找不到,估计要在漫漫黑夜中与这个古老的中国皇宫惊魂一番了。
! Y" Y" w* x0 ?& c. [' Q' p: o不过他应该不怕这个。丫长得跟林正英似的。
: U8 n7 s: y6 i! ?* u2 e* ]& M那些什么墙头有妃子的脸呀、晚上有结队去打水的宫女呀、老嬷嬷上吊的鬼故事我是不怕的。我怕的是听说故宫因为年久,里面有一种特别大的老鼠,据说个个比狗大,跑起来像飞,常常在晚上出没。这种东西据说从康熙年间就有,繁衍几百年,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跳出来啃你的脸。我有点儿焦虑,加快步伐,只想着赶紧把这块烫手山芋交出去然后撤勤回驻地。9 ], [9 m6 H6 g: T8 e
结果越南人后来好像觉得我不会弄丢他,所以总是挑战我的底线。/ H9 k9 r7 v. {: y
我加速时,他落后。扭头我发现他在垃圾桶边捡一片树叶。我冲他比划了个加速的手势,他才讪讪地点头,举着树叶做了一个放进裤兜的手势,好像在征求我的同意。我耸耸肩,他便小心翼翼地把树叶揣进兜里。; L& ~' h9 Q) L: L" f* u2 {
拐到一条略宽的路上,前面有两排长椅,越南人忽然快跑两步坐下,然后眼巴巴等我过来再起身,眼睛还眨巴眨巴挺有笑意。3 a, d& n% W& n
我也只好挤出一个尬笑。
/ S& C4 i6 w6 k4 C1 o- H8 @好容易到了延禧宫附近,我没有找到他的所谓的那个旅游团,后来又经过一通联系,队长说估计刚才闭园清人把人清到宫门外面了,你再给送出神武门吧。好家伙,请神容易送神难,我直接给他带上煤山看看歪脖树得了。! v$ @: r% R* N. x: R
我拽走了还在宫门口扒门缝往里瞧的他,往北一路直行。走到一块比较窄的石子路时,我余光忽然看到侧边墙头上有个黑影往下一蹿,跟什么妖怪要显形似的,害我几乎顿了一个趔趄。当时一个念头就是:卧槽老鼠精!然后下意识捂脸。越南人好像也懵逼了,停在我身后不敢轻举妄动。后来我抬开一个手指缝发现地上是一只大花猫,脑满肠肥地正歪脖盯着我。) b2 d  V& A$ D& v  h  f
景区的野猫野狗就是这样,管你要吃的呢。和后来我们地铁站的猫狗们一毛病。
6 ^1 s, w5 }. R( {那猫又脏又蠢,主要是还吓了我一跳,我很抵触它。
; R" q% }4 u/ L& {' {; E我朝它跺了一脚。越南人却朝我做了个手势,慢慢上前,从兜里掏出了半块面包。那面包我知道,就是中山公园那边一个商店卖的,又硬又白,上次我吃了一口就扔下了。越南人却很珍惜地轻轻撕下一小块,朝猫扔过去。猫闻了闻用鼻子使劲出了一口气又继续抬头,越南人又小心撕下一块扔给它,猫一看没什么新鲜玩意儿,扭头甩着大屁股走了。
) z5 S4 _% I6 {越南人朝猫离去的方向笑笑,又把剩下的面包小心包好,放进口袋里,跟我一起赶路。0 L5 o" `7 T8 |* k/ \, [' L
但直到出了神武门我也没找到越南人的旅游团。好在越南人不用我相送了,看样子自己认得回宾馆的路。我们互相告别,我看着他在一片黄澄澄的落叶中,顶着夕阳的光辉朝一个公交车站走去。
& @9 N/ c. N: ~2 U2 x3 J8 l回去的一路我就在想,其实这人也挺有意思的。只身一人来到异国他乡,迷路了却不像其他人那样恐惧和紧张,反而很享受这一段旅途。他捡落叶、做长椅、喂野猫,投入得自然而然。不像我,连手机网络没有了都会寂寞难熬。& [' w+ L8 L1 K  g8 L5 t
他一无所有孑然一身,但我觉得他还挺快乐的。一只猫对于我来说可能是啃脸的怪物,对于他来说却是能来到乐趣的朋友。
; e# ?* }7 d/ y& O所以我觉得,虽然人难免都有寂寞难耐或者迷茫无助的时候,但只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一个善于观察生活、从中找到乐趣的心态,就没有什么事情捱不过去。就好比说我,多少次的午夜站在马路上盯岗,看着满天星星只会惆怅,殊不知这星空是多少天文爱好者的宝藏呢。很多事物你越觉得它无趣,它也就越不会带给你生气。那你的生活中只会有一个干巴巴的自己。
' `4 H# z* p/ n" L: o所以我至今觉得越南人牛逼。就算在异国他乡狼狈迷路,但他捡了落叶喂了猫。这旅途,不虚此行。
心灰意冷437 | 2022-6-29 18: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讲三个消除自己孤独的方法。+ q$ {5 r1 E  Y9 A& O
这三个方法很普通,没有稀奇古怪之处,没有数据分析,也没有心理学的角度,就是我自己处理自己孤独寂寞的方式,对自己起了很大改变,分享出来,希望能对部分读者有些许帮助。4 c4 @" ^  o- a) Z8 `9 Y
大学生任谁都经历过高三,煎熬奋斗倒计时。多数人面迎朝阳,冲过红线,迈进自由的大学。* Y1 J8 K6 t! \/ L
少数人跪倒在途中,在阴影里哭泣,我就是复读的那一个。兄弟朋友的离开,父母的悲伤,我开始领略孤独的滋味。
. r$ H8 E2 P5 u# P% [2 J6 k& \一群玩过几年的同学+死党,喜欢上其中一个女生,暗恋了四年,读书心恍恍惚惚,高考前,掏出人生第一次表白,遭拒。关系僵了,寂寞侵蚀着之后的每一个夜晚。
5 j: u) c3 o# e$ t# @* U4 g4 f知乎不是情感宣泄的地方,这些私人故事不做细节描述,逛久了知乎,情感这东西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方式,免得在这里争论对错。
# k- L5 W* k( ~* P* r我直接说我是怎么解决孤独和寂寞的。
- T. ~# Q! A' k1 D1 @3 z0 \" b* x! g; e- r+ w' [+ P% g
一、听.读.写/ [' [) c' o4 ?
逃不出孤独和寂寞,那就去读懂它。  C  z: E: [2 Q+ h7 e+ y9 e
当你极度孤独的时候,无论周围安静或者喧闹,你只听见自己的声音,这是真的。只是大部分人被禁锢死在狭隘的圆圈里,导致过度悲伤,很容易得抑郁症。% }% Z9 a# i8 l9 h/ q2 C
在没有社交和他人的温暖时,你必须走出这个圈,虽然走出圈你还是一个人,但是起码圈外有物啊,有大自然,更有书这个世界。
+ R6 _8 j! S2 |, O0 O* A/ J: J# x我开始去听,听周围细小事物的声音,水滴声,风声,机械声,摩擦声,敲击声,似乎都被放慢,然后听听自己内心的回响,你会感到安心,这是走出孤独圆圈的第一步。$ p6 x- u, E" g3 Z5 v
接着,我逐渐以书为友,读了大量名著和周国平的书,还有洗涤心灵的《瓦尔登湖》,对自我世界的思考不断加深,建立起了内心相互沟通的多方世界,说白了就是自导自演独角戏,脑子是导演,心便是舞台。
$ d3 A: k1 `0 w+ Y. n. G于是乎,我经常被忘我地沉浸到书中的世界去,有时候为小说里某个人物的台词拍案叫绝,觉得直击心灵的段落我便不知觉的摘抄下来,并在旁边立刻记下自己当时的感受。有时候会画表情、画简笔漫画来形容自己的真实心情。
, f0 p, N7 i" G练习册堆满了我的激励自己的“名言”,让自己开心的段子,还有各式各样标注心情的表情。& Q2 ]+ O$ [! I; B$ {/ z5 s3 _
表达情绪的方式,不再是聚会、唱K、闲聊(因为根本没有人陪我),而是习惯了写。
' U. h: e" |( X0 x1 Z6 L不仅仅是记录读书笔记和感悟,我也记录自己做过的有意思的梦。在身边亲近的同龄人参加社团活动认识新朋友的时候,我在复读,眼里只有练习题和黑板,日复一日枯燥无味的三点一线,没有手机,拒绝了上网。生活有些超越性的变化,也就是梦境了。记录梦境,也是我脱离孤独的一种方式了。
4 ?" v- e1 F; n5 R7 m7 I2 ^这是丰富自己的方式。* [  ^6 E0 J5 L' z+ c& ?8 X- L
( a9 }, Y; ?! p0 c0 ~. f: @
二、夜跑
; l  C' X! C6 w4 o, G+ i$ W家离学校比较近,晚自习后骑自行车回家,会经过后山,会停下来跑步。这里隔很远才有一个暗淡无光的路灯,只有寥茫的田野,和深不可测的黑树林。所幸修的山里路是大水泥道,跑起来比较安全。没有嘈杂的汽笛声,没有眼花缭乱的霓虹灯,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
' a9 ?0 H( w, V: p7 Y  V整条路都是我的,我融入在这浓稠的黑暗里。5 z( ^3 [" {- S  G  g9 x
喘息,咆哮!自由自在。
0 G; O8 |( R& o- I5 D  }& U以前,我很讨厌跑步,体育课操场一圈都要穿过轴线跑。
1 }  G9 J( U! |* L孤独,让我爱上大汗淋漓的感觉。: {3 S/ z( H8 g- \' d+ e  O) u
以至于我后来上大学,也养成了夜跑的习惯,接触某些运动APP后,有过连续每晚跑10公里的月记录,哈哈居然也热爱上收集线上跑奖牌。(喂喂!题外话了)
2 w+ J; f; T! \% n' c9 m这是自己发泄的方式。
* o( k, n+ Y% h2 |& Z! N# P% k1 u5 f' K" _% C( Y% E
三、全心全意为自己做饭,认认真真吃个饭。" \' ?6 h) J% Y" b% O
大学真是个美好的地方,参与大学各种社联举办的活动,投进人群,经常性得需要组织、交流、合作。但有时候也免不了孤独,离开家人的孤独,独立生活的孤独,舍友关系不融洽的孤独,专业不对口的孤独,思考未来的孤独,这些都会在某些时刻,涌现出来。+ I( ~0 k( \/ ~5 Z3 A
对于经历过二次高考的我来说,除了读书和夜跑,就是放下所有,为自己做个饭。4 C5 K! w2 o$ F6 ~
为什么是做饭?因为我是吃货啊!9 n2 }0 {3 S: P: k; `/ r
为什么不去外面吃?因为对一个真正吃货来说,对做成后食物的尊重,是食材的细心准备、烹饪的过程,这也是我借与他物(食物)交流的一种排解孤独的方法。(说白了你就是个爱做饭的吃货呗)8 n$ ~; v  G9 h6 [% ]1 ^! l: G
孤独寂寞感,经常性地会在早晨和深夜复发,宿舍条件有限,我只能为自己做个简单的早餐/宵夜。
- v& G1 m8 U# F' D) O0 Z  J$ Y全身心投入,盘子擦得发光,火腿切片摆得整齐,烫两小个西兰花,对切圣女果轻轻摆上。宵夜便是一碗面。
' n5 n5 w5 C& Y6 ~( m握好筷子,告诉自己,准备开动了。
+ n( p7 ?9 R4 m" |& R& N  Q' d不看手机,不看电脑,就是吃,认真吃。
2 f  E, I; U" X吃完好好洗碗,擦干放好,可能会打个嗝,没关系,已这样的方式开始/结束这一天,孤独和寂寞便不再可怕,而是磨砺了自我。  L; o7 C$ R& y8 a7 I8 \* z
这是安慰自己的方式。/ l* L# E, t1 G1 ]' V

1 J( r+ W9 J4 l. \; @7 R1 c1 Y# Q' C
& P. d7 X. i  y6 H2 ~" _2 r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1 T) G, q: c9 B
挂着好看的皮囊千千万,有趣的灵魂太少的签名,却忍受不了自己一个人。
" U7 T0 H2 L' H, P! S2 P鸡汤喝了不少,朋友陪了不下十次,安慰的话听了无数,诉苦也无济于事。
- O6 V) N# {, F0 Q# A2 e! F懂得解剖孤独,对话内心,爱自己,爱生活,这样的人永不孤单。
+ T0 @$ G8 w  {+ I
  Z0 A$ D9 [/ Q. j. ?好了,要接近文末了,我要不要和广大答友一样,跪求点赞呢?5 E9 ?8 J6 x1 i* U4 R
哼,我都不怕孤独了,我还怕没人给我点赞吗,只要写出来能帮助到一些人就不枉我熬夜写回答啦。
! ?9 o2 y& X/ Z" l" {
- ]0 I3 I. Q' `9 H8 _* k0 m% w( m  [
  ~/ l4 S+ a8 E5 j 当你孤独寂寞得难受,但是既没有能量去社交又没有亲密的人能给你温暖的时候,你会怎么办?-1.jpg
9 P& Q0 t' M2 Q: `/ e/ A" V2 i- K+ i) R: w6 ^# v, E" F0 P8 K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ps:喜欢做菜的知友,可以关注我微信公众号:锅小然  这里有很多菜谱哦,还有好听的音乐,以及记录生活感悟的诗歌。
- x* o  c  U& P! j% ^3 _8 A8 X) z# ?" _9 M1 q- A6 j1 X0 @
如果大王感兴趣的话,请批阅一下小然子的其他回答:
" q# B' Z% w6 k1 x/ F锅小然——你坚持过哪些细小的习惯?0 g* d2 N! c2 k% j  }! c
锅小然——如何一个人快速做出一桌精致的菜?
- }; p5 e. T" F0 B7 ?锅小然——男生的哪个瞬间让你觉得很有教养?
球死禁严 | 2022-6-30 04: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 g0 s2 w; o8 E! h& S“当感觉孤独难耐,却又暂时无法和外界建立你所需要的情感联结时”,有一件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但却是你最应该学会做的事:先学会自我关怀、学会好好对待自己
1 w6 f) x1 G9 S) D* L+ c在心理学的语境中,关怀自己、善待自己是一种能力,并且它常常比关怀他人更加困难。不仅如此,在很多时候,想要被他人好好对待,就要先学会善待自己;想要被爱,也需要你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而这些,都与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这种能力密不可分。6 v& o7 ?# H; m
那么,自我关怀究竟是怎样一种能力?我们能如何学会自我关怀?* S! R, H, \% U0 R. f
3 g. x# Q: J6 s" \
关怀自己的能力,指的是什么?9 a; k# [5 ?3 i7 e/ j+ c
4 q1 r/ N. r# q+ f1 T7 z
简单来说,关怀自己和关怀他人一样,是一种能够宽容自己,接纳自己,理解自己的过失和苦难,并坦然接受人无完人这一事实的能力。
, I3 u8 f/ k3 a* v自我关怀并不基于自我评价。人们关怀他们自己,不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些特别的品质(漂亮、聪明、有才华等),而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关爱和理解。这意味着,如果你拥有自我关怀的能力,你不必靠“特别”,靠成就,靠比别人出色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
; c8 Q! r6 B* I% |4 r. B2 w2 I
1 X; e+ X9 r- W) y' O《自我关怀》一书的作者Kristin Neff提出,自我关怀包含三个核心组成部分:  O; N9 x( h- e! f; L
1. 宽慰自己,而不是自我批判
东方文化中强调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也不断告诉我们要如何善待别人,理解别人,却鲜少教我们应当如何安慰犯错或失意的自己,甚至还鼓励自责。自我仁慈(self-kindness)意味着停止对自己的无休止的挑剔和批判,理解自己的瑕疵和错误,不一味地加以苛责。同时,自我仁慈不仅仅强调停止自我批判,更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宽慰自己,就像宽慰一个失落的朋友那样。& ]# v& |- n* H! V9 f
, d7 I4 y5 ?: Z! k% \/ j
2. “苦难没有将我与他人隔绝开”
事情不如想象中那样发展,或者自己不尽如人意时,身处低谷的人们会可能产生出一种“我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痛苦或者犯错的人“的孤立无援之感。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会经历痛苦,而脆弱和不完美,更是生而为人的一部分。因此,自我关怀也包括认识到痛苦和不完美是人的共性——这不是单独发生在我身上的,而是我们都会遇到的。
* G! W0 y" ^. U- [
% ~8 p( X" P- m( `) K3 J
3. 静观当下
自我关怀还要求以一种平衡的方式去处理负面情绪,让它们既不被压抑也不被扩大。想要关怀自己,那就需要先以开放的、不带评判的态度去觉察自己的消极思维或情绪。同时,也不过度沉溺在自己的想法或情绪之中,否则就会被负面情绪所束缚。1 |9 ^6 l  _! g  A5 T" N/ L
8 K0 k$ c! z1 n2 j$ V
那么,在你孤独与没有“社交能量”的时候,自我关怀为什么如此重要,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益处呢?
% Y4 \2 C& _9 W- X. P& _首先,自我关怀能够增强我们的情绪修复力(emotional resilience)。在众多研究中,一个稳定且一致的结论是:自我关怀能力强的人抑郁和焦虑水平更低,同时也具有较低的孤独感。这是因为,这种能力帮我们更好地面对困境,处理消极情绪;也让我们能在低落、孤独时更好地自处,使负面情绪持续时间更短,对我们影响更浅。
! _/ L6 x  W# G# E" P( Q$ ?; k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关怀不是帮你压抑负面情绪,因为对痛苦的抗拒只会使煎熬加剧(煎熬 = 痛苦 x 抗拒)。恰恰相反,自我关怀鼓励面对孤独,面对痛苦,体验所有的情绪,并接受它们都是有必要的。/ N4 D; J5 u# v. a# D! x
其次,自我关怀也与提升动机,促进自我成长息息相关。许多人学不会关怀自己的最大原因之一,就是认为这会让自己懈怠,致使一事无成。就如同我们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不打不成器”这样的话一样,我们倾向于相信,只有尽可能地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但实际上,自我批评作为动机时,它的效果是浅而短暂的。此外,由自我苛责产生的焦虑还会大大地破坏行为表现,适得其反。, g$ Q! E0 ^( e4 u
相反的,自我关怀才是最有效的内在动机。这是因为,自我关怀包含了深层的、长期的对健康和快乐的渴望。如果你关怀自己,你就会做任何能让你学习和成长的事情。
& q4 V3 d, R0 K' N' E8 c1 E6 t0 w  u( m/ U' X) d
我们对自我关怀的2种误解
7 v9 m* u$ F; H: g. g9 g
; b; v9 W7 f' i" l: ?9 eNeff写到,人在受挫或是低落时,可能会有三种对待自己的态度。它们和自我关怀之间有一些重合的部分,有时也会被大家混淆:
3 w3 L) v: i. o$ N7 Z8 z4 j
自我关怀不是自怜自艾(self-pity)
当一个人自怜自艾时,Ta会沉浸在自己的苦恼之中。我们身边可能都出现过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把“我真是世界上最惨的人了”挂在嘴边。每当遭遇不顺,他们就陷入了对自己的同情,以及对周围人,甚至是对命运不公的抱怨之中。但,正如前面所提及的,自我关怀则是需要建立在“承认人人都会有艰难困苦的时刻”的前提之下的。
+ K% j6 I3 Y6 u1 @5 ^- e, R并且,自怜自艾的人常常会被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戏包围,使得他们无法后退一步,以一种更客观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处境。+ N7 ^2 @# Y  ?1 N1 c: E, W
9 W& ?, |- Q( G3 ~4 y( r7 d1 `
自我关怀不是自我放纵(self-indulgence)
有人或许会说,不关怀自己是因为不想太放纵自己,让自己变所谓的惰性打败。但,关怀自己并不等同于放纵自己。
+ r( }) X, h$ L5 \6 R. J# q比如,“我一个人太孤独了,所以我明天要消极怠工,看一整天电视,吃很多垃圾食品来让自己好过一点”——这就是一种自我放纵的行为。而自我关怀与其最大的区别在于,真正的关怀自己意味着你想要的是长期的快乐和健康。5 h/ h5 X# I6 i; ~. l
- _# M4 P3 K8 \. ?# K
最后,自我关怀该怎么做?
2 m  v2 o1 Y5 _1 M, s) c: m) e$ }, B9 y+ k  d, b
Neff表示,自我关怀不但是一项可以被习得的技能,而且它还是“剂量依赖型”的——你越多地练习,就越能熟练掌握善待自己的方法。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关怀自己的正确方法:% Q% r! R( @' l7 y; H; C; h& ~& ]7 R
1. 在对待自己时,想想你是如何对待他人的
一个最初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是,想象如果是一个你很在乎的朋友、亲人或是伴侣在受到打击或深陷孤独时来找你,想要寻求安慰时,你会对Ta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比如,如果你最好的朋友在失恋后来跟你哭诉自己的痛苦,你可能会告诉Ta:你一定会遇到更好的人,你可能会建议Ta在这段时间可以去做一些之前一直想做的事,你还可能一言不发,用一个拥抱和一碗刚煲好的热汤温暖Ta……3 A% n+ w- x; g, D5 F; e

* X. ?+ `' I& e
2. 注意你使用的语言
许多不会关怀自己,甚至总是苛待自己的人,可能已经习惯了频繁的自我批判,以至于很多时候都没能意识到自己又在为难自己。所以,在开始练习自我关怀之前,了解自己是否对自己比想象中还要不友好,是很重要的。
( a) H6 B5 W+ ]& C5 g为此,你需要警惕每一次脑中那个责怪、打击自己的声音的出现,并记下当时你所想的,或是准备对自己说的话。比如,在一场考试失利之后,一个不会自我关怀的人可能下意识地责骂自己:“你怎么这么蠢,都复习了那么久还是考不好“。此时,你需要将这句话记录下来,并扪心自问,如果此时是别人处于同样的情况之中,你会这样说吗?有的时候,我们只有在罗列出那些话之后,才会意识到自己对自己究竟有多么苛刻。; ]3 Q9 P5 T& p5 a/ E9 G

/ [) T( m5 r) g2 h: o4 F' M
3. 用肢体动作来安抚自己
研究表明,善意的肢体动作能够立刻对身体和大脑造成影响,抚慰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缓和压力激素的分泌。比如,你可以在独自伤心痛苦时,将双手放在心脏的位置,或是用双臂搂住自己。除此之外,如果不愿向他人倾诉,你也可以抱抱枕边的小熊来安慰自己。研究表明,被群体排斥的人如果能在事后接触毛绒泰迪熊,他们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会得到不小的缓解(Tai,Zheng & Narayanan,2011)。
  E8 Z8 S" ?' f+ z" \4 g; ?$ J
2 H* z7 H; x2 z  ?& o' f$ U; e
4. 准备并记住一些安慰自己的话语
如果你有了一些熟记于心的宽慰自己的话,就可以更容易地在每一次想对自己说“你真是太糟糕了“的时候,及时替换它们。你需要认真想一些能真正让你产生共鸣的、你真正认可的宽慰之语,而不仅仅能是空泛的”你是最棒的”。当你渐渐习惯于用这些准备好的话语关怀自己时,你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学会对自己的宽容。同时,你也可以配上上一条所提到的善意的肢体动作。
5 Q* z* g; O3 c2 A! K  N2 K$ R! H; h; |$ O4 i* B- u7 S1 `
最后,当你真正习得了关爱自己的能力,一方面,孤独对你的影响不会再如此深重,因为你更加懂得如何和自己相处、如何在独自一人时好好对待自己;而另一方面,一个已经学会了爱自己的你,也一定会比现在有更充分的准备去和外面的世界建立联结了。. x) [, w) X6 P" V& g. `
以上。
# Z, v: P) I# z0 r
) K) T4 B! A5 i! `! `1 T原文发表于 我对别人很好,却无法喜欢自己 | 导读:你有善待自己的能力么?
' |/ A, B2 P4 H, E( H. g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 - 知乎- @, d/ {8 T8 H- V- [8 z9 G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雨荷424 | 2022-6-30 15: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哭,一个人默默哭,哭累了就睡觉,睡醒了会好点。
4 v% c; b. c7 s& f( y) P终于还是熬过来了。0 r& F% f) \6 b, O
越来越明白我们每个人,或者说绝大部分人都是在承受着各自的痛苦。2 F- L7 w' C& C; ~' G+ W7 Q6 u* Z6 K
以前我尝试过倾诉,可是往往倾诉的时候却得不到我想要的回应,所以后来就不说了。- T1 k' E8 w* U4 Y
《沉默的羔羊》有: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已懂得,漫不在意可能是逃避痛苦的一种策略,而这往往被误解为浅薄和冷漠。 7 K! v, d7 d) R' W7 d- j0 E
有很多人说我冷漠,很少有我真正关心的事情。我确实冷漠,我常常看到别人的痛苦,却只是看到,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深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
) L* x/ @4 L7 n) _$ z/ ^$ ?/ |5 l每个人都是独自承受自己的人生。* K( x6 M. l& Z' x
突然觉得好多人关注这个问题,只是想说我一点也不可怜,大部分时候我活的相当明白,我也渐渐开始看到那个模模糊糊的自我。我知道自己要拍照,摄影是我唯一能够表达自我的方式。1 h* i0 n  k6 \4 {( y+ [; k" ]
虽然我也常常陷入很低落的情绪,但是那都是我一个人的,与人相处我一点也不矫情,甚至很多人说我幽默。; ?$ K$ `' q; Z+ e1 \6 ^& l& I
但是我常常说的都很好听,道理我懂一箩筐但是最后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会很难过。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种孤寂感会伴随我一生。
" [6 k; W8 |& k! |  p/ d有时候我会想想自己经历的那些事情,也许在很多人眼里都可以用人之常情以概之,于我却是长长久久的痛苦,可能是我太脆弱。
( F9 ?9 [# p1 n% i0 b4 I; g: E我不知道怪谁,虽然怪过我的父母,怪过曾经说喜欢我又逃跑了的那个人,但是最后我发现我好像不能怪他们,我应该理解他们,所以只好怪自己了。
  t+ c  p8 h3 m: A有时候会翻自己以前的朋友圈,看看那个透着傻气却充满希望的人,那个老做各种奇形怪状却有趣的人……
0 M& D; P- r, D$ Q" w- _3 r今天看到《this is US》第二季要更新了,记得看第一季的时候有人说:“它将生活中所有的悲哀,痛苦,无奈,龃龉拆开了一纤一毫摆给人们看,却又在那份巨大的荒诞讽刺背后,透一丝光,讲一份爱。‘’
- N- V$ g- s/ ^9 W4 Z1 f, `( @; q- T希望每个人都能自救,有时候人不自救他人爱莫能助。很可能永远也无法从一些伤痛走出来,但是还请孤独而勇敢的走下去。
- y' R6 g+ J( u- I5 e6 K; v5 I* ^! R5 d; @
想要每一个人都可以到生活中去寻找阳光,所以关闭了评论,抱歉,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3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