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大权在握,为何一生不敢称帝?看看他的对手是谁就明白了

[复制链接]
查看9173 | 回复0 | 2022-6-24 02: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清朝唯二的两位摄政王,多尔衮的一生可以用跌宕起伏四个字来形容,在整个清朝两百六十九年的历史中,最初的摄政王多尔衮,为了开创一番万古基业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
* h6 i, }6 [1 J
而另一位摄政王载沣,则颇有些悲剧英雄的意味,大清来到了载沣手中时已经是无力回天。作为开创了一番基业的摄政王,多尔衮的身份高贵。
1 W( q- e  Y$ G: M: Z
身为努尔哈赤十四贝勒的他,作为努尔哈赤血脉的传承人,完全有资格可以成为新一届的大清君主,君临天下也没有人会不认可这位血脉高贵的王。
0 ], t9 B7 L! J! k) P# J
$ L1 g6 k! ], N8 R& U

* [1 p) t, A  ^) ?$ _9 r. C, R# w# y9 ?0 w4 e' O- Q
% m7 e* C; X+ H' R( m" M0 ~% z
# n! _1 J+ ?! q. c4 `# Q

* C0 O6 I" U) U3 S. K% A
然而,多尔衮似乎没有这个胆量一般,一生中最大的名号也就是摄政王而已。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令权势滔天的多尔衮在行事之前,都必须考量一下后果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 p+ [, i. u, U1 H% r* z多尔衮的对手
1 W. M) ]/ S+ a1 ]" s4 h, Z; D. V" J4 ]/ z/ u5 p3 J
严格说来,多尔衮是一直都在觊觎着帝位的。他的一生,至少有两次机会是可以直接登基、君临天下的,但是好巧不巧,挡在他面前的对手都是他招惹不起的人。

7 A+ `0 E6 n8 V) R" j5 x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他招惹不起的对手,使他最终与皇位失之交臂。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在当时还没有普及嫡长子继承制下的后金,想要成为天下的主人就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实力才行。
4 g+ y5 B. o5 T4 z3 v# h+ ~
多尔衮也不例外,他虽然从来没有表露过对帝位的野心,但是却也希望日后能成为这天下的主人。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多尔衮努力地学习着满汉文化、兵法,同时也在兼修武艺。

( {" z, j. f1 N: J5 |9 K0 g

! e5 N2 [9 a  D$ [0 a$ t: h+ Y
9 j! r6 S' C, b- v
7 E8 s1 e$ e% z8 O1 Y6 N. e3 B
5 J  l$ z" f: x% g  b
1 Z4 O# ]8 Y' F1 Z5 H
5 ?4 R# k+ H; w1 r9 D

" U  @! d! }4 d

' Z/ i/ i5 m* b1 V9 F
是金子总会发亮的,这句话放在多尔衮身上还真没错,多尔衮的努力一直都被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看在眼里,努尔哈赤为了历练他,让多尔衮带兵在蒙古草原中征伐。

6 a$ b6 o9 _. T+ X
果然不出努尔哈赤所料,多尔衮是个带兵的好苗子,在多尔衮的带领下,蒙古草原也逐渐纳入了后金的版图之中。此时此刻,多尔衮的声望也随着他的功绩一起开始上升。

1 x5 @( I% v. M6 k1 ]( U' s
年少的多尔衮第一次有可能,在未来继承父皇的皇位。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努尔哈赤在1626年攻打辽东时,被袁崇焕的红衣大炮一炮打中,最终因为伤重外加抑郁,病逝在了盛京。

% J; D, n$ t, `' \+ A5 ?8 n  W
由于努尔哈赤走得匆忙,根本就没有来得及立下遗嘱,因此在努尔哈赤死后,众皇子都开始对皇位垂涎三尺,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动,因为努尔哈赤最中意的皇八子皇太极,才是这张龙椅最为名副其实的主人。
5 q6 y1 W+ v/ E
2 b+ |' G1 }+ W

0 t/ _5 \; v# @2 x4 o; p皇太极与多尔衮/ t' }9 `9 C6 k! P

$ Y/ T" ~2 }& Z& X. \) B
作为多尔衮的八哥,他在战功方面是各皇子中最高的,治国理政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尽管没有明确的遗嘱说,皇太极就是当时后金的后继之君,但他的受重视程度大家都看得见。
% X& r. F! }$ ?; e: H: R
因此,众位阿哥也没什么别的意见,统一拥戴皇太极登上皇位。作为第一个明确表示称臣的皇帝,多尔衮的臣服令皇太极非常高兴和欣慰。

  F- b+ S) |1 r/ [( N
为了表示自己绝对不会亏待他,他将多尔衮的领地足足扩大了三倍。其实,多尔衮也不是傻瓜,他知道自己的八哥,自己无论如何都招惹不起的对手。
7 K* A: u5 G* M: ~( q
与其自寻死路不如蛰伏待机,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以图日后能东山再起。值得一提的是,天妒英才,皇太极尽管有着如此宏伟的雄心壮志,却依然是逃不过上天的制裁。

  y9 R& A6 Q+ g8 ?; n+ X5 V

" c8 _  R! E9 s4 o' V

3 h7 s7 F/ m8 U3 c* K: o8 I: ]. e! _& R- N

  w! J' G5 Z; V' X5 s( U8 J

" Z: j: c8 o$ m
: P2 I) \4 G% b% w
他继承父亲的大位没有几年就去世了,此时此刻,作为朝堂的一把手,多尔衮手中的权力已经能令他光明正大地登基为君了。然而,彼时彼刻,一个新的麻烦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6 Z" K+ \, ~3 e  l4 k% ]
那就是好死不死的大阿哥豪(皇太极的大儿子)格出来搅局,少年英雄的豪格也像他的父亲一样能征善战,为大清国立下了诸多的赫赫功勋。

( D, `8 F! U5 b, y多尔衮与豪格
( G1 ^& V$ ^# F! @! A5 J9 h; V' n
* F6 c- Y' E' ?/ c9 w
同样的剧本,同时发生在了皇太极和豪格父子的身上,这对于多尔衮来说也真是不幸。随着豪格在军中声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臣们选择了站在豪格的背后,多尔衮的情况看上去并不妙。

! k8 w, d8 j3 g' P+ I) r
不过,当时多尔衮却与自己在几年前的情形不同了,此时的他有着绝对的权力来控制大清国的运转,虽然豪格身后的大臣们令多尔衮忌惮不已,但是这种忌惮是相互的。

3 b% A5 v; J' Y8 i# H" f$ x
6 X! w6 Q) L1 L" Y

6 b( H( R3 k" J) M7 z" g+ d, m
+ x. q9 P& C  r" a

- @8 Q5 o# H$ q+ @& R) N* N$ Z' e
* m5 C4 ?$ W8 p! ~

" L5 C8 @. h9 b, {# _6 P  t" F4 m
豪格也在忌惮着多尔衮手中,那随时能致自己于死地的权力,双方之间是谁都不愿意后退一步,一时之间大清朝堂上剑拔弩张,二人之间似乎随时都有可能,会为了帝位而发生武力冲突。
6 R" {6 J8 k# P5 s: ?
就在此时,还是孝庄太后出面调和,她为保证朝堂的安定,出面协调多尔衮和豪格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个令两人都相对能接受的方案,那几是另立新君。
9 s2 a$ H  r! o- D  K7 C
大概意思就是,由他们两人一同把控朝政,大家各退一步,于是年仅6岁的爱新觉罗福临便被推上了皇位,史称顺治帝。就这样,多尔衮又一次被豪格逼下了皇位。
: j2 V" q/ X" }) \
明眼人都知道,年仅6岁的福临不过就是多尔衮和豪格手里的傀儡,真正的朝廷大权还是在他们俩人的手里。两人之间表面上握手言和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是暗流涌动,你争我夺。

  G( s2 q! [/ Y) X  e
* S  e5 x. ~. W/ i: {0 _5 Z* c/ ^) U
5 l8 e, r! @- H* p: I3 l
0 r1 {: U2 ?, f* h
) ^6 _/ r; A; o+ P

0 G) Z9 k# p2 d. g- i4 E! N3 P! u
* `' @3 _0 s) [) O5 X* I

, J0 W8 H' a$ A( b0 W" \

9 \5 q% g6 H. Z7 z- ~
只不过,多尔衮先下手为强,在公元1648年将豪格判罪处死,由自己全部控制了朝廷的大权。也就是在这之后,多尔衮成为了大清国一手遮天的权臣,因此他与福临之间的矛盾开始不断地激化。

0 T$ d2 T+ K  T% s
随着清军的入关,福临在多尔衮的威逼之下将他封为了大将军,多尔衮的野心昭然若揭,在他的眼里,福临不过就是一个橡皮图章,是一个自己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的傀儡而已。
" E6 u" M: O0 h; b4 y2 h# n2 z0 D
然而,他并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在这个年幼的孩子身上,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这颗种子只会随着时间一起生根发芽,变得越来越茂盛,直到将多尔衮吞噬的那一天为止。
. m+ U6 R2 L6 b  G2 D* g
随着北京进入了大清的控制版图,多尔衮故技重施,依然逼福临封其为“父王摄政王”。面对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福临也是隐忍了下来,不但好言抚慰他,还赏赐了他大量的金银财物。
  E- n1 a8 _% E. u% N/ p; y
; _/ G$ i* e( c/ o" _
8 f; p$ |5 y3 p  v' A
总的来说,反正多尔衮要什么,福临都给。一时间,多尔衮的气焰更加狂妄,殊不知这是福临欲擒故纵之计,为的就是抓住多尔衮的把柄,将其一举消灭。
2 z/ V/ D6 j; @' N- R; l) p7 r1 R
为了这个目标,福临一直都在隐忍着,似乎是上天看不得多尔衮的权势滔天了,在一次狩猎之后,多尔衮居然从马上摔了下来。最终,他在39岁那年,因为伤重不治而身亡了。

5 Y4 U) \# r- Z* Z
当然,对于此事也有人说是“蓄意谋杀”。不管过程如何,总之在多尔衮死后,一直隐忍着他的福临终于不再忍让,亮出了自己的獠牙。
! a* l) o8 S: W, l5 q+ p
他先是感谢多尔衮的功绩,将多尔衮的画像请进了奉天殿,之后则下令将多尔衮的坟墓破坏,开棺戮尸。

+ h, i: q+ v8 o, I* Q3 y, G+ R
' J$ N( V9 f! F/ u! ]) o

6 q- f2 U3 r& m, D  y* A
3 ^. w, p8 p, ]' S

. _- B  E* k) D" D- m

( a5 s, _' M% c

# _, [, E0 F, w' `8 w
顺治皇帝亲自将多尔衮碎尸万段,挫骨扬灰了,不难想象,多尔衮的权势滔天到底对福临这个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多么沉重的打击,要不是一直以来对多尔衮怀恨在心,他不会作出这等疯狂行为。

& Q6 R2 p  h! \4 z3 A
多尔衮也不例外,早年因皇太极、豪格限制无法称帝,晚年骄恣跋扈却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结局,当真是不得善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