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对象应准确:河北承德一男子当城管面摔死猫被拘留7 a- Y4 B& `: n/ {$ z# K
$ C$ M, U5 g5 J( ] z9 r5 f- q5 p6月8日,河北一男子在夜市卖猫,执法人员制止卖猫;城管让其缴纳罚款,该男子一时冲动将猫摔死。摔死小猫的视频上传网络后,被很多人指责虐待小猫;河北承德警方以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治安拘留了该男子。问题是,该男子倘若摔死诸如鸡、鸭,或者鱼能否被拘留?行政机关应当杜绝情绪化执法,更不能执法对象错误。% R t0 Z W( ?, E! L
6 U4 {" l) t0 E5 ]2 e- Q& G
c$ s7 I, ^ c! v! h6 L
4 t$ _$ Y4 n4 Q% S6 _河北承德一男子当城管面摔死猫被拘留
9 {* k- }$ z' v7 M& J3 j
/ [2 z* f, a5 q3 F9 \! U) `公共秩序混乱是扰乱秩序的基本判断;公共秩序混乱包括局部与全局。局部混乱通常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全局混乱应适用《刑法》,例如,堵塞交通要道可以评价为全局混乱。其中,扰乱“事出有因”的案由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事出无因”的案由为寻衅滋事。
' s7 G0 M. y3 g4 n7 H1 ~3 w; Q$ t多数法律人对“聚众”一词作了片面的理解,认为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为结伙、或者团伙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对诸如跳楼秀、跳桥秀,以及在公路上追逐贩狗等群体无法用刑法规制。这里的“聚众”,是指客观上的结果;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假装跳楼、跳桥,吸引众人围观即可评价为聚众。纠集其他人一起跳桥或者跳楼才成立本罪的结论,可能没有实质上理解刑法的规定。
, I3 k' {2 `/ Y j前述狭义理解,望文生义地理解聚众,不少事出有因的堵塞交通要道等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仅能按寻衅滋事罪处理,例如,不少行为人上访时单人堵塞交通要道,司法实践多数按本罪处理。法律人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寻衅滋事罪被扩大适用范围,或者沦为“口袋”,与部分法学家的解释存在一定的关联。
( e/ G6 A4 p' M: W& [对公共秩序混乱的评价,在客观上至少要影响他人的通行;或者通过噪声、灯光等影响他人的正常秩序。倘若前述的观点能够成立,街面上的广场舞可能就是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大妈”可能是强势群体,多数人仅能忍受广场舞的干扰。同样,动物爱好者也是强势群体,在公路上追逐贩狗车辆也无法追究法律责任。
/ g4 I. i* Y: f- B4 C& y& J河北承德一男子当城管面摔死猫,是否引起夜市秩序混乱由视频可以证明;摔死小猫的视频上传网络后,动物爱好者指责男子虐待小猫可能不是拘留的理由。现实的问题是,网络空间能否评价为公共场所?
, r: r7 ?( Z: o" ^/ g
2 {/ L3 c7 w: a6 K9 x7 ]3 a1 q5 v2 r
3 H. ~& Z' h( T
2 S1 C: a9 P) U9 ~" c3 L5 n网络空间不能评价为公共场所
4 _$ B9 J$ K/ P/ g2 @& w
. H, W1 K7 y9 f- @, t8 b* F讨论网络空间的性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学生殴打教师一案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再如,货拉拉司机因女子跳窗信息被网传后被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网络空间的繁荣具体表现为,网购商品与服务琳琅满目;人们评论,或者关注的话题丰富。倘若将网络空间认定为公共场所;一本杂志、一份报纸、一个留言牌也是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提升为公共空间属于典型的类推解释,解释目的是限制人们的言论自由。
. Y* N2 o; H4 g, h( }- J$ I( Q6 B8 M. I人们在网络空间发表了不法言论、陈列了淫秽物品,或者出售了伪劣商品,司法机关可以根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网络大V罗昌平以侮辱英烈而获刑,快播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被定罪等。常某殴打老师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其主要原因是将殴打视频传播网络上,引起人们的议论,但公共场所秩序并没有混乱。) }! E$ G: d: Z
就河北承德一男子当城管面摔死猫被治安拘留案而言,该行为可能引起人们围观;从视频的场景分析,夜市秩序并没有引起混乱。男子倘若当着城管的面摔死鸡、鸭不能被拘留,摔死小猫同样不能处罚。倘若一定认为视频上传网络扰乱了公共秩序,相关机关应当追究视频的制作人,或者传播人的法律责任,例如,该视频倘若是执法记录仪保留的电子数据,应当处罚谁?0 Y- p9 c3 e3 L
) Q0 k, p$ _ O2 B: F0 z s9 l
! L% t* Y+ d- H1 o1 X. C: Q1 W% e$ a! v* p
执法对象应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