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题,透露哪些语文教育新趋势?

[复制链接]
查看483 | 回复0 | 2022-6-9 11: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年高考于7日拉开帷幕。印刻时代记忆、承载个人体验的高考作文题依然备受瞩目。* E( }' M; H9 @9 v' u

1 R! R) F# |; M+ P" ~% t; T1 F8 H$ C7日上午举行的高考语文考试共有7套试卷,其中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4套,北京、天津、浙江自主命题3套。
+ S' W6 [" I8 U$ g9 P, Y  m
" X$ s% F; u! g+ _) c从今年的作文题中,能读出哪些考查重点与教育风向?“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进行解读。9 |) t  h2 S* V" `- R1 M, Q4 W
, h7 j2 C8 B7 P7 A: p2 D& {) Y9 i; [
有哪些命题关键词?( p% G- }+ c* r

: p7 r  C* ~  l* h4 G- P5 _3 i今年高考作文题的主题围绕时代奋斗、生活哲思、文化经典展开。
. p) P) C! i8 T* K2 E7 l. F6 ^! o7 p" y
高考作文题多次直面时代重大事件。今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等主题进入命题视野。
3 k* Y* G7 @: z1 x! \! h1 ?. p* }) M" H$ E
全国乙卷结合“北京:双奥之城”的材料,要求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感受与思考;新高考II卷的作文题,要求结合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典型,以“选择·创造·未来”为题作文;浙江卷则关注创新驱动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5 z. b6 `+ A, q& y' v3 ?9 d4 r+ u% I" e/ o
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表示,全国乙卷作文围绕“双奥之城”组织信息,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直观呈现我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激发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冬奥精神的深刻内涵。
( \- p9 M4 H9 e6 A1 Z) J3 A+ j; O1 o$ f
专家认为,近几年作文考题的一大趋势,是紧密联系时政热点与现实生活,且结合得越来越巧妙。学生关注国家与时代发展的动态,就会有更多发挥空间。+ Q" X4 f. j9 x6 l1 P

0 J% y  a9 j, F0 G
2022年高考作文题,透露哪些语文教育新趋势?-1.jpg

. `. ^9 Y3 }' q# j
0 O1 U, E3 a# ~( U- E6月7日,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考点外,送考老师(右)为即将进入考点的考生加油鼓劲。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3 v4 B9 g5 @# \

, |0 t6 w/ \& T( [8 j/ W& u有的作文题目更强调结合个人体验书写对生活的感悟。比如,天津卷的“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全国新高考Ⅰ卷着眼围棋中“本手、妙手、俗手”的启示意义等。
4 d2 b0 H8 w* [3 A- P) G* h3 P6 _. n% B2 h5 U: t" ]% P
高考语文命题组专家表示,材料强调“本手”的“合乎棋理”和“功夫扎实”“理解深刻”,意在启示一线师生,基础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忆,不是技能的机械训练,而是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掌握融通,阐明目标远大和磨砺功夫、基础扎实和创新创造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遵循认知与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守正而后创新。
9 o( p3 n3 n+ r% q9 L8 J) a/ }* u8 U+ i% E
此外,对经典与传统的重视也充分体现在高考作文中。全国甲卷以《红楼梦》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为材料,请学生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北京卷的“学习今说”,也从古人的“学不可以已”谈起,思考现在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的异同之处。
! S% `+ P; k* H3 H9 `. O! q$ P+ ?1 h
. M5 u! O2 G2 T0 `# L1 _侧重考查哪些能力?
$ |3 z+ `/ `: ]- G6 O! ~
* l6 v3 t. ?* ~* c如何具备家国视野与时代精神,已成为青年一代的必答题。
# O2 t3 j) t  _3 L
# \0 i, J7 e4 u# X& V( s- h" K( @“共青团成立百年是今年的热点话题,这种出题思路对高中生关注时事能起到引导作用。”辽宁省特级教师赵志彦说,作文题目强调青年人的使命和担当,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奋斗精神,这也一直是平时学校教育、语文教学等关注的重点。
: U- v- @- ]2 W
/ X4 p) x- F* {0 R" K9 M逻辑思辨与表达能力依然是考查重点,且难度有所提高。
9 s8 f8 e- s" B( c, ~
- U7 B3 ]* j* B$ }& L“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部分题目在设置上难度有所提高,对学生综合联想、材料理解和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曾一鸣说,近几年,作文题的哲理意蕴加深,更加强调对学生语文素养、综合表达等能力的考查。% ^/ c4 y6 A+ f0 _
7 w2 E; _2 l3 Z8 ^
辽宁省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夏冬梅说,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将培育核心素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 _  e1 A3 K& h! c
2 g4 ^7 A' U  k0 D. g1 t+ j* q
2022年高考作文题,透露哪些语文教育新趋势?-2.jpg

1 t- ~! |, O" U' c% `9 x1 O. m' I" D9 `6 r
6月7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考点,考生结束首场科目考试后乘车离开考场。新华社发(何五昌 摄)
+ W1 V6 x- C2 b: R. |
9 b( g: m' D* M0 t同时,对人文知识的考查,也进一步从熟悉背诵向灵活运用转变。, a* X7 h/ D* @! l# T

, w' k+ }1 i$ l8 @4 r' Q1 P! E  S曾一鸣说,作文题越来越多考查经典与文化,比如《红楼梦》这个题目,如果对古典文化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就会更充分理解和分析材料,表达得更到位。
" ?( U7 Y: p/ h* Q9 [  M, J% ^. e. b/ s! p. l7 J6 _  b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滕威说,全国新高考II卷作文题中,“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创新精神”是材料隐含的关键词。自命题作文能考查出学生的思想深度,更为作文素养好、阅读底蕴厚、思辨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多元的思维空间,凸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真正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0 I+ v0 X3 h9 b8 d/ M! ]" o5 U8 }) [* P/ P+ H
透露语文教育哪些趋势?$ f; @" I6 x, k0 a+ f% v" ^6 [) y

$ X% H  ?6 W9 d. u1 W; m& d0 v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说,梳理近6年的课标卷作文题目不难发现,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生活哲理、文化传承等主题反复出现,“这些均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8 k/ D- x$ C. I# ?4 F
9 }5 `$ C2 I& k7 Z
——学会书写时代与国家主题。# `2 S7 h* f' O! h$ f1 s

% U9 A( Q. n" ^. a8 ^2 h引导学生更加关心时政是近年来的命题趋势。高考作文如同社会微缩景观,映照出鲜明的时代图景。# B! D0 }0 G* N0 ]; F

/ r. Z5 E; Y/ w& J如近年来的北京卷作文题,更加强调青年与时代家国的联系。从“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到“新时代新青年”“论生逢其时”……这一趋势旨在引导学生更多从“小我”的世界中走出,扩展家国视野、思考时代命题。
4 h6 r+ \1 A7 ^8 Y& \. S2 j3 a1 @6 n$ R% U4 c
——懂得传统与现代融合。1 o6 F1 q. v/ l0 a% Z
" v. [4 i/ O9 _
不难看出,作文题也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从取材古代文化典籍到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骘,从“文明的韧性”到“中国味”,这些题目要求学生深化对中华文化精神内核的领悟,而非停留于浅层论述。/ e: p/ M, f5 t# v: T  a
( }9 f& j+ ^( Q/ [& C
同时,彰显国家科技发展、时代风貌的主题更多走入高考作文,如“虚拟与现实”“科学与强国”等。' w8 f  |6 T& P" R  O# V7 i1 |' }
, p* u6 y9 ^: B0 d
专家表示,这要求学生既要品经典、咀英华,又要保持开放性,于感悟中传承与弘扬。0 p! Z4 @2 C1 p! u. `

; R! S2 V0 J6 N  p. D
2022年高考作文题,透露哪些语文教育新趋势?-3.jpg
& H" J. c6 D3 I0 e/ n
) u9 X+ B" ?/ h( X
——具备一定思辨能力。
1 d  J( N  x+ Z3 e8 I, H6 n9 j8 q) `1 z2 z* F. s- ]/ W' G
近年来高考作文中思辨与说理的比重在增加。如“幸存者偏差”“物各有性”“得与失”等题目,都在强调哲学思辨与多维视角。2020年的11道作文题中,至少有4道与思辨有关。- d2 e; l% I9 i3 A4 Z1 ^* v

: S2 f( X( _+ a4 F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一方面,材料作文在命题上逐年成熟;另一方面,给定材料的范围在不断扩展,为学生进行思辨和表达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学生应在平时学习中培养开放性思维,独立思考,建立观点,敢于质疑。1 y9 N, P; H) F& E
& O( [. j" \! h, d& v3 s6 t. W
——拥有丰富真挚的情感1 K2 B' ]: D; U3 Q- x8 `/ u9 W% W

7 M  S4 H$ G. a4 G3 e8 d多次参与高考阅卷的王大绩认为,写作考查作文,更考查做人。能够打动阅卷人的往往是能写好熟悉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一篇作文要想获得阅读者的青睐,总要让人获得一点儿知识、思想、启发、愉悦、美感……”王大绩说。(记者舒静、胡浩、宋佳、王莹、郑天虹)
5 r0 R7 B, b6 v/ n5 W% S0 h% d+ D: O6 z6 l, c6 _% z$ w
来源: 新华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