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x# Y9 f/ o( D' v- `1 `% h" l; `5 z: p7 X8 A- R& t3 B) e
关键词:跳出教育看教育、下好教育优先发展的先手棋、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2 n6 Y+ `# \# m) `( Y' f* @
+ i/ L; R, C4 ^1 G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教育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抓住重大机遇,开创教育新局面。
; Y3 m7 A/ z. d1 `, E. g9 U6 S% M4 e. ]3 V( z3 y/ T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
! z3 `, C2 Q8 p. P$ k" @3 _, a
( r0 x& ?' F/ s" r★核心关注:" F1 [6 S+ B+ m# R7 Z
t1 B2 ]! n M# S; V1 i9 i: D
继2021年“双减”后,2022年教育部工作会议更强调要着眼于教育的先导作用和长远性,并提出五个深刻认识和把握:深刻认识和把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教育的先导地位,下好教育优先发展的先手棋;深刻认识和把握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给教育带来的外部挑战,锲而不舍实现既定目标;深刻认识和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型升级对教育的迫切需求,培养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教育期盼,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质量。
9 _5 U, q+ ~3 M: Z% @0 c5 h3 k$ B* D2 g2 K$ @4 L+ b
★政策扫描:
5 l7 N( a- j( k( C: J2 }- Z+ Y9 r6 g; V) n7 e! z5 O: p
1、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育人,着力以风清气正的环境育人,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5 o) i: F0 n& p
9 D, a9 V$ A/ x: r/ u& `5 K0 d$ Q# ^2、巩固发展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持续打好“双减”攻坚落实战,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
) r( @& w" H' @" Q( q$ w
# o, c% f, G" \5 H3、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优化发展环境,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内涵质量。
( y& B+ V( k) I$ ]/ S
8 x+ f9 Y" | H Z, N% E% Q4、创新发展支撑国家战略需要的高等教育。推进人才培养服务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学科专业结构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以高质量的科研创新创造成果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2 O0 k) o' O) r6 U$ O
& Y% y+ ~8 e2 c5、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 j6 X' M6 A! S \( E1 e& | R( X* C% d2 b( u+ u7 O l, {1 }
6、以改革创新注入教育发展强大动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激发基层和学校活力,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健全4%落实机制。 b1 L2 W7 q1 o- V1 u. v5 |
: S( K7 k q: Q7 `7、在大变局中谋划教育对外开放新策略。用好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讲好中国故事。3 `( l0 `$ H* f0 A* C) z1 B
/ k. z* W5 Q2 V7 `
★政策点评:
3 l% k! J7 ^( y! ~
, i$ U% f2 T' E& |, R与往年不同,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更强调要发挥好教育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教育承担着识才育才的重要作用,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蓄水池”。因此,站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变”成为了这次会议的主基调——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如何发挥好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成为了接下来教育系统的工作重点,一系列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及普通高等教育改革和政策将持续释出。
0 N. O s" \: N, v+ A4 A' ^# G+ K9 h3 u g
在基础教育方面,延续去年双减工作的大趋势,今年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继续巩固这一成果并提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成效,同时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 O. r' G- z0 E9 X; \) E {6 Y
" l: x* f) F# W4 }( P7 q+ f在职业教育方面,近几年政策层对其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作为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当经济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时,职业教育的逆周期性得以充分显现。把职业教育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增进民生福祉的着力点,目前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瓶颈,比如社会对这一教育认可度不高,职教市场化程度不高,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等。
" k, v; s2 d& E8 |4 j' X: o) m v
最近几年,不少地方率先开展“1+X”书证融通,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在职业院校中开展中职、高职、中高职贯通培养机制,同时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产业园区共建共享,通过“人才订单”的模式,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这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再一次提出和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内涵质量,相信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上述瓶颈将得到解决。
& v3 h4 R) I$ o! ~% e9 u# W1 R/ ~" I4 ~3 y' Y! j% k& b& j
在普通高等教育方面,会议提出创新发展支撑国家战略需要的高等教育,对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这些作为培养研究性人才的主力军,意义重大。把握创新二字,即意味着高校教育要着力改变和创新高水平人才的自主培养模式和改革基础前沿领域人才的培养机制。
: y$ ?& H$ d' X; L( v& H' `( j0 L- S/ U. d) ~) A$ I0 v
在全球竞争的格局下,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基调,如何抢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解决“卡脖子”等瓶颈,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需具有前瞻性,除在学科建设中继续向基础科学研究及交叉学科倾斜外,在人才培养方面也要承担起“人才蓄水池”的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社会紧缺人才和高水平复合人才。
$ s. q8 c0 T; k. x. n2 v
! g/ \, ]) {/ V) D" [8 Y(本报记者 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