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i; P% T q2 q/ v7 l+ I7 k; y1 R
2 D; g# w6 r7 _; n: S
如今,汽车涨价潮波及到了燃油车市场,甚至连豪华品牌也陆续宣布部分车型涨价。7 S$ b4 t" t; X' ]) w( @, f9 X- Z# }
' l; @; y* A( k4 {0 I- x) H
# ^6 y1 \7 l3 \; G5 L7 n
7 W' H+ Z% r: ^. [! T2 `& q近日,宝马向经销商发布通告称,受全球范围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宝马将从6月1日起,对部分国产和进口车型的官方建议零售价格进行上调。宝马国产车型涉及宝马X3、宝马5系长轴车型等,价格上调2100元至5000元不等;进口车型涉及宝马5系标轴车型、宝马4系双门、宝马4系敞篷、宝马4系四门、宝马X4和宝马6系GT等,价格上调1000元至10100元不等。
9 c. g4 {: N% C6 F; s! x
0 O8 q7 L1 J" A4 g* a
' P0 k8 a7 [" m3 e6 b2 r5 G9 H' D; e5 d* M- v& R
宝马并不是唯一一家涨价的豪华品牌。4月2日,奔驰宣布将对旗下部分车型调价,上涨900元至12.1万元不等。此前,上汽大众于5月11日起全系车型正式上调建议零售价。其中,新能源车型上调3000元至5000元不等,燃油车型上调1000元至3000元不等。一汽-大众也宣布将从5月23日起,上调ID.CROZZ 2022年型售价,这已经是该系列车型第二次涨价,具体涨幅尚未公布。6 U) [: T5 \( \* [; ?1 T
5 U$ G ?4 E! X- F# f" W; g
8 L4 _5 ]5 F1 G% `( z, m r5 B( j) _7 N. V
s9 b; ]$ R9 r
' Z% u8 L! ~0 B1 H6 o. I0 P- O4 i
9 C, z2 K0 v. Q2 H3 q0 j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30家车企的超80款车型宣布涨价,包括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企业,以及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传统汽车企业,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宣布涨价,一波汽车涨价潮再度拉开序幕。: N' E' Q7 B- x
$ ]: i( S9 H* F+ @/ z
' Q! i5 s; J2 a' L% A
3 A, R+ x/ v5 O但现在真的不是买车的时候了吗? \& t2 c, p1 a# @6 B: A* h3 u: P
2 G' e1 p/ ?( J/ m/ j7 Q+ C( q, C
8 ]' \! Y* @$ Y- f% i; J- W+ Q! _$ ]* b$ `6 Y7 i* K J
针对此次涨价,宝马中国回应称:“宝马一直在竭力避免产品供应机制波动对终端的影响。相比于行业调整,BMW在此次调整中尽可能减少调整车型范围及调整幅度。”在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汽车产业一直在通过自己的利润消化以此保住市场。那么,汽车厂商的涨价是否真的会将压力传导到终端消费者,或许还有待考量。
8 h& h# I0 V! J8 C' t0 p9 R
6 T; P6 h. i0 g) H/ r# u7 |; p) T1 N5 A0 [4 T, K5 y
# ? P7 E0 U/ |5 \
一方面,为了刺激汽车消费,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多种利好政策。4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强调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因地制宜逐步取消汽车限购。+ e3 `: v1 T2 F% H r. P
# g* Z f5 ]7 E+ B- v% s4 O' n% ]0 B! @
9 [/ f+ t* P( P( b) k$ y# o5 [同时,全国多省纷纷发布相关政策激励消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计划投放金额总计超50亿元。其中,如辽宁省、江西省部分地区、天津市等大部分地区采用消费券的形式进行购车补贴;广东省等地区实施“以旧换新”的方式出台财政补助政策,鼓励汽车更新换代消费;此外还有如广州、深圳通过增加购车指标来刺激汽车消费。
; M; r( g7 n; j7 Y6 l }! P; G, T9 S# e/ Y# s: n
3 j4 e1 Q H8 o/ n0 w
4 n7 l; D1 `; m另一方面,经销商为降低消费者购车成本、吸引消费者,也在消解部分涨价压力。在疫情防控叠加车企涨价的影响下,经销商面临着多重挑战与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4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91,环比上升9.1%,同比上升21.7%,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同时,在调查的94个城市样本中,由于疫情防控政策规定,有34个城市的经销商有闭店现象。& l; c) c3 Y; u1 [( e) t5 w
* S0 D" u& h: [% F: T
& C) M* M( X8 o9 }2 s
" `- |' S$ e7 W
- V) c7 a. x9 v& u
0 {5 h$ P+ t1 p4 ?# N0 ]/ }
8 B- s% L/ }3 }# F! s1 ?% v9 b据乘联会统计,2022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4.0%,4月零售同比与环比增速均处于当月历史最低值。在企业端,多家车企的4月销售数据更是面临“腰斩”。面对这样的情况,天津某汽车经销商称:“我们目前会减少进货,以免挤压库存,尽量将库存和销量维持1:1的比例。目前,消费者的购车积极性正在下降,不少消费者正在延缓购换车计划。我们也会尽量提高服务和进行价格优惠,进一步促进消费者的购车需求。”( K2 B/ P( R) T- H, p
! m3 O" \2 a8 X- ?
( y- O5 C' X, v+ }2 W* \- D' C+ k
3 F# T5 i/ {" o" h4 ], d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经销商自4月以来,纷纷加大购车优惠力度,推出赠送油卡、装饰礼包、汽车保养、延长质保、免息贷款等系列优惠,开展线上直播、网上看车、送车试驾等服务,充分叠加政府补贴的优惠力度。如沈阳的某经销商中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全系车型可优惠3000—40000元不等。另一家经销商的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可优惠3000—18000元不等;沃尔沃可优惠60000—140900元不等。
, y( D$ E9 h( s! m& \7 z4 q7 {% O1 [2 ]- U- E/ @6 P9 U1 b( W& h
/ V( \# g! v' M6 U7 O2 \+ Q7 E4 c0 B4 A! p- G1 X& T; c' W Q/ B
某豪华汽车品牌经销商表示,“在疫情中,保持韧性还是应该在既有客户基盘的基础上思考问题。我觉得此时应该是守城,而非开疆拓土。”在现阶段,该经销商将继续做好售后服务,并发展二手车业务。“在2022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台,因而二手车交易的比例会逐年加大,也意味着未来新车市场必然是存量用户之争。中国二手车市场的增长空间将是一片蓝海。”
, B A( U6 x T8 ]% p* ^
! x' Z( @3 e$ z2 r& t+ V0 z; c$ O6 U# J
" H, g# K" _# s+ d
一边是车企涨价沸沸扬扬,一边是各种考验在为车市降温。实际上,车企的涨价压力真的到终端消费者时,已经被不同程度地削减了。但是,无论是政策的补贴,还是经销商的让利,对于汽车产业来说都是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分摊承压的结果,这也是真正考验汽车产业韧性的时候。
5 x- v1 |3 A0 m# H' H$ Q9 g- G5 t/ a r6 s" l9 W3 D) n0 }8 P
4 Y' p- X# p4 |) ?3 {+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