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至今,对于留学圈来说,开启了一个晦暗不明的新时代。 `) [& x; t: ]9 `% L( P# _+ R2 U
这几年的留学群体被泾渭分明地分为两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准留学党们想出出不去,而已经在外留学的学生们却是想回回不来。
- m9 w/ l8 o% O4 q我们的目光似乎总是长久地聚焦于申请、录取、活动这些问题上,却忽视了留学这件事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流程:出国和回国。" ~4 m+ j% L0 Y$ L' S: M
$ _1 c( X& q+ m. I1 M
; { i" d- O3 s/ h/ ]! g4 {/ ~5 y; U+ @& L
3 t b4 H# K8 V2 \9 }“家里蹲留学”0 _. p8 J+ {0 p# i/ K, F
对于还在准备申请中的准留学党们来说,最影响出国的因素也许是随时可能取消的大考和语言考试。# W) C$ r o, Q+ g7 ^5 r. M: G2 u5 ~
这两年间,雅思和托福考试经常冷不丁宣布取消。所幸语言考试场次较多,大家见缝插针也基本能赶上趟,而且多邻国成绩也越来越多被学校所接受。
' l" P* n9 s& l, ?但IB、A-Level、AP这类国际大考的取消却很难有所替代。比如最近大家最关注的AP大考取消,给了很多家庭一记重击。(点击阅读:晴天霹雳!北京、上海等地AP考试取消,准备留学的高中生如何补救?)
! e3 K! D0 ~; G' V7 {尽管AP成绩可以由其他申请材料补足,但对于很多辛苦准备许久的学子来说,仍然是一时不能接受之痛。尤其是有些拿到英国大学有条件录取offer的孩子来说,没有AP成绩也就无法达到学校开出的条件,后续该如何与学校沟通协商,仍是未知数。$ e6 ?) M9 Y- A' t
这还是准备中的准留学党,对于万事俱备,只等出行的留学生们来说,出国本身成了最大的技术性问题。
! \. z7 y1 y( b- H$ f+ l签证问题是第一道拦路虎。去年秋季,英国签证甚至爆发了“黄牛事件”。(点击阅读:英国签证乱象丛生,黑心黄牛吸中国学生的血?); w% L! _- F" w4 b( r
笔者曾采访当时将奔赴曼彻斯特大学留学的朋友Vane。来自普通家庭的她吐槽,申请签证的流程中每个环节收费都比较离谱。而去年,在高收费的基础上,签证还迟迟不发,许多留学生不得不改签退订,造成许多额外的不必要损失,原先留学计划也被打乱。
" ?1 j0 |. U: W7 s3 O2 C C) [1 ]4 S
~" p# [% e" @( o- \' X4 ]( n- \: g8 Z6 e* {
所幸Vane后来紧赶慢赶,还是赶上了去英国的飞机。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这样幸运,签证问题也并不是只有去年有。! U0 N; j6 @ U# a8 K
对于今年即将出国的留学生来说,签证依然是一大难题。/ x' k! O) h; M& D9 d5 L5 h/ O. M. l
在豆瓣有个“2020s艰难留学小组”,近4.8万留学生聚在这里倾诉着这两年间留学要面临的种种问题。2 Q7 }; G7 B, K$ ~" x: ?; K
2 n. L& O# q T h4 O! y8 Q/ Q% `& R1 J
今年4月,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宣布撤离。美国驻上海领事馆一直都覆盖了出国人群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他们签发的学生签证数量也是最多的。领事馆一关闭,签证服务就面临暂停,对于计划2022年秋季学期入学,正要办理F-1签证的留学生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9 q4 o: w& y0 ]- o
j5 W* P# a1 G2 W- Y4 Q
s0 `8 d, \/ u% p! f如果实在囿于条件难以“肉身出国”的学生,大多只能选择网课。但对于网课党来说,首先摆在眼前的就是心理问题:
9 t" X$ w8 }0 _% m6 `% d f“网课2学期了,长期不和人说话,经常莫名感到心情低落。更难过的是我不知道该和谁说,以前的同学和我不在共同环境,网课也很难认识新同学。疫情也很难出门散心……”5 G4 Q; s$ [3 L+ H" t
“网课面临着和老师7小时的时差,经常日夜颠倒,有时候还会被家里人指责。更让我难过的是,在网课和同学们沟通过程中,遭遇了外国同学的种族歧视……”7 D3 L6 F7 l5 c! b+ i2 W8 ~
也有在最后一学期选择出国上线下课,却发现同上网课的同学都选择了留在国内。比起正常留学的学生,更感受到了一个人在外的孤独……
! {! I0 Y5 O9 F, L1 s, d# b/ v; Y$ P) c1 C( T! b
( q1 K3 V: A, ~+ }9 J$ ^3 f比起上网课过程中的种种糟心,也有人担心网课得不到认证的问题。$ @- K+ Z# @: |1 m. l
3月教育部曾发布一则说明,激起广大网课党的担忧:
" c# ?+ o$ v' _
4 v4 R' S9 x+ ~4 ?( u ?
6 G2 y. @5 y. w1 n5 V0 h图片来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站
3 }7 q' e( }1 n# ~9 V/ `! F
- x/ Z: }; ^; x7 X: @0 C! u
/ p8 S- O/ _* x2 L" h“网课无法认证学历”实为一种误读,事实上,如果留学生原本就读的课程是全日制,只是因为疫情原因被迫上网课,是不会受影响的。; c: i8 D: E+ M8 ~
但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困在国内上网课的留学生群体有多么焦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网课虽然从学历角度区别不大,但留学生学习方面还是会受到很大影响。
2 W B0 e5 Y, } ?$ Y) I. \3 |$ H很多懂事的留学生们在长期网课间开始反思,自己只是上网课,是否值得如此高昂的学费,是不是给父母带来太多负担:* F, F0 r7 d/ B! o3 y! s
' i/ \# c0 H) v5 O- v( s
# V& u o# [+ u9 {( B4 T固然网课省去了疫情之下往返的麻烦与部分经济开销,也相对更能保证健康安全,但在学习方面的缺陷是不言而喻的:
U1 h" B T5 N, W: r. J" [' w( i9 }- ~0 W- t4 }- h
-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纯线上课程效果几乎都不如线下,课堂互动性极差,而课堂互动性正是海外大学教育重要的一环;! X$ o6 G0 z! M
- 虽然部分课程可以看录播,但也有很多教授要求实时上课、打卡,国内外时差导致一些留学生常态化昼夜颠倒,久而久之身体和心理状态都变得极差;# h; }# t) d, m/ }. ~
- 不能到校学习,校方很多资源难以利用到,学术方面大打折扣;1 v! {- _2 k- z5 g3 I% f L# o9 m8 Z
- 不能出国,也缺乏了对当地人文环境的融入,很难提升沟通能力、开拓视野;, o: A& B1 X& c& r
- 一些大学的通识课程和前置课程安排在大一,如果延期,可能会影响后续选课,甚至影响转专业和双修专业;. l5 Z8 Y8 s7 H/ V
- 毕业后在国内求职,可能会被招聘单位怀疑“学历注水”……
) j) m% ?$ C3 ?6 b' n( J 疫情瞬息万变,国内外各项政策也随之变化无常,准留学党们不仅要为准备申请费尽心力,还要准备好一颗强心脏,随时应对出不去的风险。( u7 n6 a1 R2 E* H9 k& P# ` O8 l4 Y9 m
6 |4 y# `5 Y/ ^* I! c' X: f; w$ V
# `; s, k+ y7 H1 c5 q# A* J4 K
: `$ a1 F: [( H" g" a
" z5 y0 H4 v6 L4 I7 ^/ B
回国无门5 g, G& d5 H1 f3 Y' C8 \" X
如果说国内留学生出不去,可类比为海水侵蚀般的缓慢钝痛,那么身处国外的留学生回不来,则更像火焰燃烧般的日夜焦灼。. u" w5 O* ]& s- e0 _
在曼彻斯特大学读研的Vane,去年就经历了签证延误的问题。历经“千难万险”总算出了国读书后,今年她要面临的是更苛刻的问题:毕业后回国无门。
7 B6 S" o, X# e! Y“疫情前飞英国往返可能也就三四千的样子,但疫情期间,我从国内飞英国大概花了2万,现在买回国的票更贵,大概在两三万。贵还不要紧,现在的情况是,航班随时可0 t) a$ S6 l2 U( Q* R, Y, `, g
被取消和熔断。”Vane对笔者分享了她和同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去年到现在一直都是没有直飞的,我们都只能转机。去年来英国的时候,我是从香港转机的。现在要回去,我买的是哥本哈根转机,甚至有人从加拿大、阿姆斯特丹转机。”
6 Y, ?. n0 u- M; p* d, S5 N票价和转机麻烦已经不是留学生们面临的最大问题。Vane有一个朋友,原定4月23日起飞,落地上海,但由于上海的疫情问题,航班改成了杭州落地。然而就在航班起飞前7天,他已经在做各种回国的检测准备时,临时被告知机票熔断,延期到了6月11日。
/ w7 d3 b2 w7 i: E) s另一个在英国留学的朋友选择了找票代,7月中旬从阿姆斯特丹起飞,单程票价高达4万3。7 A: [/ B. h' B% u
但这几乎是没有办法的办法,9、10月之前,他们都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余地。面对身边朋友们的情况,Vane也感到很焦虑,一直在考虑有没有plan B。6 z5 H r) \: u V4 ?, b5 X2 J7 L
2 ~2 O2 w, G0 I
: X- \3 j3 T# `4 v: W: \* L0 i* T P$ o
: j: [8 L( x' _1 y0 {
2 t: J+ {; S5 Y9 Y7 w9 @
! V# ?) S% K0 b2 j9 d2 p) w# Y3 y
目前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用“钞能力”也不能完全避免航班熔断的风险。Vane告诉我们,国内的妈妈几乎每天都在担心她的回国情况:
3 E6 v9 \9 U* {, f& e% _: p( i3 t& o+ X) c* T
/ O$ e0 y1 e, V% ?, o$ J
与母亲的聊天记录中,字字句句都是沉甸甸的担忧。
+ E# N5 _" e& O. X; Z' r* H* i; }对于孩子身在国外、自己“留守”在国内的父母们来说,这种担心成了今年的常态。$ e" B9 y9 [( L9 I" l8 X7 d+ O
相比身处研究生阶段、较为成熟独立的Vane来说,那些在海外读中学的小留学生们,父母的担心则更为深沉。' q" z# e6 J: _9 f
上海妈妈Gloria的女儿Sapientiae就正在美国读美高。Sapientiae去年八月出国,现在读9年级。
# b' d5 H% Q; r* I& g3 p在去年出国的时候,年幼的Sapientiae就面临了留学的第一道难题。一开始预约签证时,美领馆信息一直很模糊,大家都在晦暗不明中抢预约名额。直到一切办妥后,国际旅行也有相应限制,父母是旅行签证不能随行,Sapientiae和同学两个孩子只能独自奔赴美国。4 a) ]2 F5 ~5 h. T
疫情前,往返美国的经济舱机票大约在5、6千,而去年飞美国单程要1.3万左右。当时虽然航班较少,但起码一直有票。5 q1 w! S5 y6 J( W4 k/ a
而现在要从美国回来,则难度加倍。和英国不同,从美回国只能直飞,不能转机。
! f4 }/ R+ J! x+ L$ }Gloria分享了她和孩子父亲为女儿抢票的艰辛:“每周一个航空公司只有一班飞机,且非常容易熔断。现在从美回国,单程机票直接飙升至4.3万左右,且从3月开始就看不到航班信息、也没有票。找票代可以订到票,但他们也无法保证航班正常起飞,还是随时可能熔断和取消。”) j* F" p a& y
3月时,孩子父亲帮女儿抢票,当时的票价令人咋舌。上海有疫情,家人看了洛杉矶飞深圳、厦门的机票。深圳需要提前预约,而飞厦门的机票直接飙升到近10万。
7 p1 s6 O* j; C$ o: J I' O
* }$ d7 [' n$ F! p, L! o
3 K( y% [/ D- N; P3 }9 g6 d3 f& g
7 ~4 J- z0 O" r) S( a6 l
除了机票问题外,Gloria也很担心女儿要回国的一系列其他问题。6 d' N) ^# g3 E$ G
“以前的要求是起飞前7天核酸,1月时变成要48小时双重核酸。现在直接压缩到要24小时内核酸+12小时内抗原,还要按时上传给领事馆。做核酸也只有指定的几个地方,需要提前预约,而且他们那边的效率比较低,导致时间上卡得非常死。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拿不到绿码,回不来。”Gloria叹了口气,“即便这一切都没出问题,也有很大几率航班被取消。”! F9 Y: X' G& k: ] @0 h& z. W
想到这一切都需要才十几岁的女儿独自一个人去奔波,作为母亲的Gloria既担心又难过。她曾看到身边有孩子航班突然取消,而学校假期也关闭了,要临时找住的地方。这种种都让她一度想劝女儿暑假先别回国了。
' O/ V; [5 X9 I, l, W- h但漫长的暑假期间,要留在美国也非易事。! [0 ]4 h4 r4 E8 m) W- W
正常来说,春假、感恩节、寒假期间,孩子都是可以回家的,但去年至今,sapientiae一次也没回来。“回来就要隔离很久,等隔离完了,她又该走了。”6 z8 X2 O1 [& X3 c! M
强烈的思乡之情占据了这个十几岁孩子的心。Gloria曾在去年圣诞节去美国看望过一次女儿,但现在旅游签证不便出国,看望女儿也成了奢望,她自嘲地说,“我们一家现在真成远隔重洋了。”$ G4 X. K/ F) j4 n* I
之前国内疫情一直控制稳定,政策也比较清晰,但现在国内疫情也在反复之中,政策随时面临变动,每个留学生家长心里都在打鼓。7 K5 M( M1 O6 k: D& `
“我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有留学生回国后被查出阳性,隔离折腾了三个月也没能回成家,最后还是只能回国外。”Gloria表达了她的忧虑,“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航班和政策,但是如果实在没办法,最坏的打算还是让孩子别回来,再安排她在美国暑假三个月的生活。”
/ e ?0 x' l% W+ c8 F# D* U有这种担心的人不在少数。@北美票帝前不久在微博上发起过投票,调查海外人们的回国意愿:
7 n! a7 _1 w) j0 x# P# Q( }( T% F& t5 P# l
8 `4 N9 b1 t1 n; \0 n3 i高达17%的投票者表示,原本想回,现在却改变主意了。随着机票难买、航班熔断、隔离政策等种种阻碍的出现,也许还会有更多人“有家难回”。# K( n' F5 W/ {/ m' l" z1 S$ j( {
对于非毕业生来说,也许咬着牙忍一忍,还能在国外再熬熬;而对于已经毕业却困顿难归的学子来说,签证到期、留下来工作不易……这些又是新的问题。+ H4 y2 w7 k( |2 Z
不过,就在5月17日晚,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出通知:自5月20日起,回国航班登机,取消提前7天核酸检测要求,取消抗体检测要求,取消自我隔离检测要求,只需要双核酸检测即可!
- C: ~+ H; C" j- n) n, E# f1 o8 J: v1 `, ?# D+ A1 l
( y0 ^) |5 T3 O*具体公告内容可查看中国驻美大使馆官网公告:http://us.china-embassy.gov.cn/lsfw/sjc/202205/t20220518_10688101.htm 7 E8 g4 { s z: e5 x% Y9 _& p' i
愿这个好消息能带给大家一些希望,也算少了一重游子回国的阻碍。9 o8 k# ^5 X2 p3 Q% U6 Q
纵隔千山万水,我们仍期待这些归家情切的“思乡雁”,可以得偿所愿,尽早归来。- x- V0 W3 K Q$ d0 f# E
4 z# H+ ]* m0 [# g% I
: i/ r2 R# m3 X0 H
: e- O& B% f# E7 D$ w# d# h0 k7 j C7 G" W$ O* ^ A! a
这两年,有孩子的家庭都不好过。孩子居家网课的一地鸡毛、疫情导致的中高考延期、国际教育大考的接连取消、未来政策和课改的不明朗……
9 }/ P; w+ z5 K# g4 v) u* t" ?& g不论是选择国内体制内升学道路的家庭,还是选择国际教育和留学的家庭,这都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不仅需要不断探索自省方式方法,还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 g3 Z0 [: w9 C3 B7 G. L留学党的压力则更胜一筹。; G* h+ I6 M. d! H) h, x
一直以来,外界对于留学群体是有偏见和误解的。“留学”常被外界简单地定义为“前景光明的坦途捷径”或是“水学历”;对于想回国的留学生们来说,舆论也是一道隐性的障碍,常有回国后检测为阳性的留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被粗暴地打为“投毒”。9 L2 ?+ z4 ?) J5 m
这些有失公允的言论,也是对留学生群体、尤其是这两年艰难大环境下的留学生经历的漠视与否定。
" `+ [; E# e$ G我们殷切地希望舆论能对留学家庭更友好一些,少一些谣言、少一些嘲讽,多一些体谅和宽容。也许在阴晴不定的当下,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寻找未来的对策。& L7 \3 H5 O# m% C- S: r p0 { \
同时,面对种种突发黑天鹅事件,留学全知道也会一直和家长们在一起,尽快为大家传达新闻、缓解焦虑、寻找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