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看待体制内能者多劳不多酬的现象?

[复制链接]
止静青唱 | 2021-6-6 01: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奇怪了,五千年历史,官场什么时候是按劳取酬的?
; U" L" G, A& n7 o; d1 M0 t你把历史书翻烂了,也找不到这样的记载。
- p' B, ~4 b* Z8 Y; h————————————
, h" O. Z0 }! S% S2 T" ^你嫌钱少事多可以辞职,没人拦着你,你不干有的是人愿意干,能从北京排到天津。) U$ T* L  _2 d
你咋不辞呢?9 V' e- T- e5 ?
你看上面这两句话我都是复制粘贴的,凡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抱怨这个那的,我都粘贴一遍。
Rayne78111 | 2021-6-6 11: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这样,不管在体制内活多还是活少,同一批考入的话,到手的工资都一样。尤其是年轻人,关键在于我们努力练就的工作能力,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点很重要。& B: d1 G1 ^8 r3 D+ `; W$ o% L) U% m
你是如何看待体制内能者多劳不多酬的现象?-1.jpg 而且现在很多体制内的单位都是这样,大多是以年轻人干活为主,一些退二线的老同志,或者是有一些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大多负责工作的安排和监督,而具体干事的还是一些年轻人,但是近几年机构改革像是市场监管,税务局本身人员编制内部消化就比较慢,根据当年一起公考考上税务局的小伙伴们说,所以他们单位近几年招录人员比较少。这样导致各个科室看似人多,但实际干活的人也会来越少。所以年轻人加班的很多,拿到手的工资却是整个单位的最低工资。
8 F: z& B( Q! p% `" ?9 C体制内的工作和其他工作不同,比如说一些企业是按劳发工资或者是计件发工资。我的一个表姐,他是在工厂上班,基本上连天加夜的赶工,每月能够赚到八九千。而体制内的工作呢?基本上工资是固定的,两年会根据工龄调整一次,公务员内部是两年一进档,五年一晋级。所以想要调工资,大多需要熬年限。当然了如果有提拔的可能,那么薪资待遇有可能提上去。4 z) |# V9 n+ L% R7 Y
直接分享下公务员工资的实际构成~8 l. g6 r/ G3 Y$ O/ m
1. 基本工资。简单的说就是级别越高,工资越高。在三四线小城,实习期满后会直接给我们转正定级为一级科员,拿到手3000+,像是二级主任科员的工资就将近5000+,这样一对比差距就来了。5 r4 Y; \1 u, ?+ p# ^1 e

8 u$ E2 t- M, i! T1 @8 m2. 公积金。一般来说缴纳金额就是工资总额的百分之十二,单位和个人各交一半,一般刚考入公务员我们当地是各交500,公积金加起来就有1000左右,而工作2-3年,公积金加起来就将近2000了。拿公积金一般如果买房或者是租房的话。每年可以取一次。
9 [4 g0 {3 Z0 y0 b0 Y! U; V( O5 P
+ U' o& ~0 O6 o& I4 _9 c. `3. 晋级工资。公务员是两年一晋级,每五年一定档,所以基本上在一个单位稳定下来了,但是不管你干的活多和活少,如果是同一批考入的,你的到手工资那么是一样的。所以如果是横向对比,那么心里一定会感到不公平。9 \  [, @; b3 a; d& [8 ]# r
4. 各类补助。就说我之前在乡镇吧,每个月会有400块的基层补贴,然后餐补是280/人/月,在机关工作的话,50/月自己支付的餐补,其他的单位补贴。每年的夏秋季秸秆禁烧,也会有相应的补贴,像是去年我们单位禁烧补贴是人均2000+。  C4 ?1 y1 x7 M8 ^
, J5 w  O: K  a* G4 s+ x
5. 各类考核奖金年终考核+创城奖+双拥奖+综治奖,杂七杂八加起来年底会有4-5万。
所以在体制内工作,尤其是年轻人来说尽量不去比较,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专注于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这对我们来说是无价的财富。* z( V6 |3 N2 ~0 p$ D& J+ ]
在体制内也可以当咸鱼,同时也可以当一直努力一直坚强的小强,人生的航向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脑海中一直想着是不公平的事儿,那么也是不利于工作的,与个人的成长也没啥好的帮助。不过现在在体制内,每个人工作的情况,工作的能力都能够一览无余,只想当咸鱼的,有些领导一点事都不安排给他,如果手头没事做,那样也挺难受的。
" \0 o4 J; b+ D1 U, K$ O. `虽然说能者多劳,尤其是年轻人在工作时也要把握一定的分寸感,分清楚工作的轻重缓急,不要过于透支自己的身体和精力,该休息的时候也要休息。既然选择了体制内的岗位,那咱就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的干事就完了,我觉得对于当下的环境或者是当下的风气不满意,那咱就继续努力遴选是申请调动,换个环境就完事了。
3 ?! [+ p0 S- P6 |+ ]体制内本就如此,不是高薪,但能够给我们带来切实的保障,在这个平台未来的走向如何,那航向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多学点东西,多积累一些专业知识,这些对我们来说才是无价的财富。所以孰轻孰重,关键在于我们追求的什么。
习惯就好!
+ }9 a6 c2 {  s  H: v你没ren,没qian,没beijing还想当“闲人”?
抱着去睡觉睡c | 2021-6-6 14: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制内的多劳不多酬的原因:- @  @( v; r- {! b2 [
1、体制内的薪酬是与岗位职级挂钩的。
4 I* k. M( z0 B. g1 h2 P- C: }, y一个部门领导可以决定你干多少事,但是却不能决定你的岗位职级。
9 T- K, E/ z5 N体制内部门领导对于下属并没有考核决定权,他反过来还要被下属评价,所以,领导一般是不敢惹强硬的下属的,工作安排不下去,只能找软柿子捏。
0 Q% q- [  y6 r& q8 t  M( z7 a2、体制内的岗位职级不是与贡献挂钩的。
/ o$ I6 s* K1 q+ N. k体制内的职级升迁,主要与年限、厚黑学等挂钩,一般很少与贡献挂钩。% ~1 c% k' }0 Y" {
所以,你工作再多,贡献再大,但是职级没有,领导是无权给你加工资的,他也不敢说你贡献突出,帮你找上级申请调资。, j- J) e# N" }1 Y0 M3 J6 Y, |
因为调工资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人都瞪着眼旁观。干活时,可以装聋作哑,一旦涉及到调资,所有人都是火眼金睛。
沧源糠 | 2021-6-6 18: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很正常,就像犁田推磨,哪头牛好犁,哪头驴听话,就天天用,最终的结果是只有耕不完的田、拉不完的磨,累死在岗位上。/ X8 d9 P  _8 n, P
在体制内,真的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曾经我跟你一样,大小事情领导都找我,以至于不是自己股室活领导也加塞过来,领导看到别的股室材料写不好,就说让XX帮改一下,看到别的股室报的数据不漂亮就叫我帮完善一下,看到做的方案不合理,就叫我帮改一下。
! Q& \) a! W5 u" I/ C最终的结果是单位许多的大小事务,都经过我手。而且,我也发现自己有个致命的弱点—来者不拒,不会说不,而且还常常包办。最终的结果是,身边人闲的很,而我就像陀螺一样,每天转个不停。# `1 S/ X9 A3 h% C9 l* Q
忙中必然会出错,我自然也是被领导批评最多的那个,如果心态不好的人,早就崩溃了。9 ]# Q; h) v' P, T1 Z8 {
因此,在体制内,也要善于说不,大胆说不,不然会累死的。
, ^* v# k1 G- T: `2 b. z- ~说到多劳不多得的问题,其实你可以换个角度考虑,现在都是阳光工资,没有哪个单位有小金库,如果是没有人事权的单位,比如在县、乡一级,人事权在组织部,在县委那里,假如你是领导,你拿什么让多劳的人多得?能掌控的就是年度考核的优秀名单,推优评先,推荐提拔,绩效考评的二次分配,但是绩效这里我建议你想都不要去想,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你要真比别人拿了几千块,人家会眼红死你,那些准备退休的大妈不咬死你。最终的结果是,你多拿就多干呗,无形中你就站到了大家的对立面。这几年,我见搞绩效二次分配,把整个单位搞的四分五裂的多了去了。7 J. j; m5 E+ _2 c; q3 S
说到提拔,它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体,你埋头苦干,默默耕耘,但是你跟主要领导的关系怎样?平时主动请示汇报多吗?他认可你吗?你虽然苦干,但是你出彩吗?你干的是一般的事务性工作,还是核心的业务工作?你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他们有关系有背景吗?主要领导对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 d% o3 M" c& F4 Y  z6 C6 t5 E
你要把自己放在整个单位横向、纵向比较分析,才能研判自己所处的地位,才能认清自己的短板,有时候不是单单埋头苦干就得提拔的。
' b7 c3 [4 n9 [) T8 m; q) K6 t/ c( J在体制内,讲究情在事前,情为事用,如果你只懂干工作,不懂经营人际关系,那也是不得的。
5 j5 C8 [! {; w+ t/ n最后,建议你把心态放平和一点,体制不像企业,无法用按劳分配,计件工资那样来衡量价值,如果一时半会得不到重用,也不要自暴自弃。你多干了,有一样是别人抢不走也偷不去的,那就是:你经历的事多了,对你是笔巨大的财富,当有一天机会来敲门时,你才能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歧路吟路v | 2021-6-7 05: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O( a  B' k6 l' E3 f9 L. C. i4 r

* V7 v( D" I" {7 S( {: z- n2 d! \
无他,媳妇熬成婆。
大鸡m2017 | 2021-6-7 14: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己是秘书,我也是这个被使唤的角色。我从几个角度说一下,其实体制内和外也没有啥区别,现在唯一的区别就是体制内能顺利退休而已,前期是大家能活那么久。
. E) ?: _! E6 m; F/ H第一,领导的角度
- Y$ R  n( V& y3 y0 N* A2 h
% {7 R, A3 c3 t& X/ B其实体制内现在已经很好了,大部分的新员工都是考试进来的,能力有保障,写材料的一堆,脑子灵活的也有一堆,所谓以前说的靠关系的人也已经不多了,有也快要退休了。
9 c. w3 M3 i, F+ s5 l. B( h9 a! ~但是对于领导来说,就是有些人比较懂他的心意,而且之前使唤着也很顺手,说的就是我们。) U: V( f" e4 m6 j! f" P4 c
比如说我领导,她和另外一个同事布置任务的时候,不知道对方是不懂还是装傻,反正两人沟通就是难受,各种卡。就算是我们在旁边也感受到大写的尴尬,反正就是两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 V6 e6 d' a  q/ X" L- f9 w关键是另外那个同事其实已经和我们领导在一起好久了,就是按道理来说,你应该比较了解领导的脾气或者需求了,但是还是不行。所以我们经常在旁边,发现他们准备进入争执的阶段了,我们就自动跑开了。反正他们两个最后说的不畅顺,我大领导还是会把这个任务交代给我,最后也是我要做的事情,所以可以说没有啥悬念。1 t: e5 ^" W- T
领导其实不管的,谁好用就用谁啊,他和那些说不顺的人,尤其是不想培养下属,只是想自己工作方便的领导,实话说,现在比比皆是,你说费事和那些不想沟通的下属说话好?还是和那些肯干的人说好?
8 @) }6 z4 O+ }( I* i( L第二,下属的角度2 C9 w% X0 M% t; P

7 y- L7 y4 e' [! J5 l1 y5 L+ r; A$ r比如说我,我这种在国企一点背景都没有的人,有点点注定是苦力的意思。实话说,我自己回想一下过去走的路,也不过是一条比较辛苦的路。国企和体制内稍微不同,相对的还是有可能有关系户,分配也会不公平,所以我也实话说了。我们没有背景的同事,确实会非常的勤奋,我以前还帮领导做很多私人的事情,现在也不会了。就是以前还得帮领导买家里的菜呢,尤其第一份工作在国企的时候。不得不说,很多领导就用这种手段或者说方法,来使唤下属,就是说,你要是干好了活,我以后会优待你的。但是我现在聪明了,不加薪一切都是徒然。
$ M2 N5 m/ d- \% S综上,其实我想说的是,不存在绩效考核的公司就相对的在绩效分配上面不会公平。8 g% b4 H/ n4 K2 S
销售人员其实是比较公平的岗位了,但是在我们公司,业务竟然不是靠着自己业务员努力找客户得来的。就是当然你自己能找到客户是好事啊,但是领导会把大单,就是资源单单独发给一些业务员,而且这些是大大大单,那就好了,你做了十单,自己捞了十单,结果还不如人家一单,确实会容易不高兴。/ K1 \  q- V7 H  R$ Q$ L
所以不公平是常态,关键是如果你公司这个地方还是能躲着现在的风雨的,也无妨。
橙子果果果s | 2021-6-7 2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体制的数学规律指导下的自然结果。% v! a6 E% I  u" r- P& ~& }+ }' c! R; |
因为升职事实是指数增长。而指数世界下的竞争,必然导致在微观的个人命运轨迹上呈现幂律分布。
# r$ d7 v/ i" L; y% W0 x6 Z  V& |. z要保护大多数人就职稳定不被幸运儿竞争失败离职,必然产生能者多劳不多酬。
$ t# o; q7 J# ~% G) v' c不要认为这种分配模式离谱。体制外的能者多劳不多酬是劳动量远大于体制内的情况下酬劳未必比体制内多多少。体制内不方便跳槽涨薪,可是体制外也不方便跳槽不加班。
/ R* y% ~8 K: L$ I8 v这世界没有公平的分配模式。极端按劳分配也是反乌托邦的主题。
橙子果果果s | 2021-6-8 05: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工资吧。
/ i, R* E/ C  u2 _; U5 B我反正属于那种有劲不使出来就难受的。
. V& C  s- x$ g9 a) s# i+ }长远来看,能干的不会吃亏,谁当领导都需要干活的啊。
抱布人哉 | 2021-6-8 10: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现象不光是在体制内有,可以说哪里都有。是不是能多酬,劳的程度只是一方面,还不是最主要的。  T7 C* |' S, e' \
劳累,付出,努力,这些东西其实只能感动自己,对别人来说感受是不深的,除非你已经付出到了一个惨烈的地步,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才会让人会有一些触动,如果只是一些比别人强一点的付出,比如为领导赶材料熬了通宵,为单位整理台帐忙了一周,这些付出就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下来,可能某一天领导会有一点怜悯之心,赏个一官半职,而更大的可能是多年以后,也是一无所获。
0 d+ c5 d" Y8 F1 S能有不能得到赏识,能不能获得晋升,看背景看能力看成果,这些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过多的关注自己的付出,作用不大,自己也越想越憋屈,最后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 w2 e) R( X* c$ Q! c& y% c不管是不是在体制内,心态放平都是必须的,如果自己一无所长,就靠时间去积累,并且等待机会,平时可以抱怨几句,但别过于介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