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即将无人问津

[复制链接]
查看4733 | 回复19 | 2022-11-30 21: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 曾炜$ ?; D, c, ?; Q+ `$ _$ U# `4 J/ R

" P! |3 q1 P" T1 p主编 | 赵文华; {/ E! L4 A/ [* C- S/ h" d8 o2 I
# M% D+ ^4 F0 l4 O' k( H# c
卡塔尔世界杯,除了中国男足没去,其他都去了;中国制造,在很多领域都冲到全球第一,比如新能源汽车, i* e5 B" f1 }, O

7 w4 b$ n1 q1 ~! n% P  D. _7 |7 k
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即将无人问津-1.jpg
) U: ~) m1 j- S# X' q
0 S+ D6 B$ [1 w; E7 Q' y
如果没有关注数据,恐怕很多人还不知道,新能源汽车背后的动力电池市场正在“兴风作浪”。最近,关于“动力电池产能即将过剩”的消息层出不穷。这并非是小道消息,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等在近期均发表了类似观点。4 G" y2 U: o! s- l+ O3 A
! s8 Y0 J# U5 M% m$ K. ~
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为何突然就产能过剩了呢?
/ e- `3 F; L. }
0 t* J' V- {: C; e/ o" t0 \! A! I很多人都知道,动力电池成本是新能源整车成本中的最大项,低的占4成,高的有6成,因此,电池的价格就是新能源汽车价格的风向标。前段时间比亚迪再次宣布涨价,原因就在于电池原材料成本高居不下。又何止比亚迪?不少车企掌门人也多番吐槽,称“现在卖车就是在给上游电池厂商打工”。7 \7 G9 [8 m( G* e

. L/ F) ^6 R7 {3 L4 G9 M7 R! x我们先来看国内动力电池的格局,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的宁德时代一骑绝尘,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亚迪紧随其后。以2022年10月数据为例,当月国内动力电池的装车量为30.5GWh,同比增长98.15%。其中,宁德时代占比高达48.33%,比亚迪以25.36%位居次席。剩下四分之一的市场,留给一堆二、三线厂商分食。真的是“我吃火锅,你们吃火锅底料”。
7 t# o9 O; p/ [5 O4 h0 ^$ ^* F0 R5 y1 _
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即将无人问津-2.jpg

: L4 H2 B' F; F! Y
8 E( e0 |$ Q" V- f4 \6 M+ G% X不甘于啃底料的人多了去了。大家可以简单算笔账:到2022年底,我国全年动力电池产量预计将达到530GWh左右,比去年增长1.42倍。按目前1GWh的电池价值约10亿元人民币计算,这就是超5000亿的市场啊。* v! p5 m+ X' D+ c# O
% P8 P6 z7 s5 m) v9 l4 L3 s$ f
再则,今年前三季度,占动力电池半壁江山的宁王实现营收达到2103.40亿元,同比增长186.72%,净利润为175.92亿元,同比增长126.95%,比卖车最多的比亚迪多了一倍。
  s1 u; O" U- f7 z7 r1 K# B% D" m' `4 N- I8 t; K" b
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即将无人问津-3.jpg
0 G; R5 Y) }9 H/ Y/ u" ?! G0 l

8 w$ {- k: p2 }! W+ q& X卖电池比卖车赚钱多了,巨大的市场,丰厚的利润,动力电池市场就像那位“金发美女”,浑身散发出荷尔蒙的味道。% D9 E" ~2 y/ T1 W- H

/ x$ \! X0 z; A动力电池动辄数百亿的投资项目,每周都在发生。资料显示:2022年至今,宁德时代与其战略盟友至少公布了10个重大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近1600亿元,其中就有本田。此外,欣旺达年内已投入至少533亿元加码动力电池,年规划总产能达133GWh。亿纬锂能公司年内投资同样超500亿,扩充产能。
. Y4 T* N" m" l# [
, U3 C% e1 ]9 Z8 Q
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即将无人问津-4.jpg

' p; p! w/ W& [. ^2 l2 C' E% L: H5 Z( G, F! R
不仅电池厂快速扩张,车企也亲自下场。广汽埃安宣布成立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09亿元,开展电池自研自产产业化建设。奇瑞汽车成立了得壹能源,斥资超100亿建动力电池厂。蜂巢能源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拟募资150亿元。不久前,宝马全新动力电池项目也刚刚落地沈阳,投资金额100亿元。而到2024年才正式开始量产汽车的小米,早已先后投资了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卫蓝新能源等多家电池产业链公司。
3 U1 m: k  i, Q# s7 q
- r3 z8 f- u2 C9 [7 L7 Z( h
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即将无人问津-5.jpg
7 n% y, H) y, _; J2 o8 o

- g# P9 J# I( m8 |1 H" v! J众多跨界投资企业也闻风而至。今年以来,仅锂电池端,就有近30家公司进入,其中包括食品界的黑芝麻、服装业的红豆股份以及三一重工、海能实业等等公司。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动力电池领域至少公布了75个投资计划,总投资资金超过万亿,近一半项目投资规模过百亿。如此盛世,丝毫不比二十年前的中国房市差啊。
% e% ~' S- w9 @* d7 I+ W
9 i6 k( q1 S' r6 K; P* D2 `: D2 ?
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即将无人问津-6.jpg
$ u3 X7 ?- n4 c: I6 c" m7 N4 c
# G8 L+ Z- J& M& \
想必各位都听过卖馒头的故事。任何一个领域,一旦资本疯狂起来,必将造成资源过剩。动力电池也不例外。( x% U2 m* S9 C) G
" }9 F2 e% D+ z: n/ I; G8 ]$ G
简单捋捋数据,今年 1-10 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为 425.9GWh,增长166.5%,但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24.2GWh,占比只有52%。这还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24%的情况下完成的。& g4 X" Y; F5 g7 a: V
! o( a- ]$ V/ ~0 D) t
按照多方乐观预测,2023年国内新能源车整体渗透率有望冲击35%,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45%。但即便如此,动力电池的产量也远远超过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机构曾计算,按照目前国内各大主机厂的销量规划,2025年一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最多只需要1000GWh。但按各大动力电池厂商的规划,中国动力电池2025年产能将达到1250GWh;2028年,预计将超过2500GWh。显然,动力电池产能过剩是必然的结果。% B4 K) y9 K0 ~& ~+ F2 Y. J6 M
# _5 H; {+ {, P& X. [- J
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即将无人问津-7.jpg
/ V8 t+ `" K5 M7 Z* _# v1 t/ q, c

2 K. N% ~/ ~6 r* I6 G/ E表面繁荣昌盛,实则惊涛怒浪,过剩的产能,必然引发“马太效应”加剧。
" K" w0 Q$ p5 T$ \5 n+ R  y1 N; _! {, J( h! K# j% Z
从现实来看,动力电池产能规划虽然体量庞大,但真正适销对路的产品产能却不足,存在"高端不足、低端过剩"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目前动力电池的技术迭代较快,宁德时代自2019年推出CTP,已经迭代了多个版本,近期推出的麒麟电池又将电池性能带到了新的高度。( I' B/ z2 m3 C/ i4 y3 c
+ v9 v4 m# b  F7 ^. o0 X& |, [! q
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即将无人问津-8.jpg

) w4 f- I! O, N- x6 F1 u. _6 i/ {# d2 k* x3 N( A6 z* H
当新兵还在扎堆磷酸铁锂电池的时候,头部已经在研究更先进的电池材料了。宁德时代、德方纳米等企业已开始投资布局磷酸锰铁锂电池的产业化。磷酸锰铁锂相比磷酸铁锂具备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以及更好的低温性能,且锰矿资源丰富,相比三元材料具备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循环次数以及更稳定的结构。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适用于动力电池行业。6 W/ [  _) D5 m( v8 C% g

0 Y' C4 f1 w! E, d* s- q从财务指标来看,除了宁德时代、比亚迪这种头部产业链一体化的企业还有不错的盈利水平以外,绝大多数电池生产厂商的盈利水平并不乐观。23家锂电池上市公司中最新净利润显示,宁德时代一家就占了将近一半,其他大多厂商利润都在十位数和个位数。抛开这些上市公司,一大堆的电池厂还处于不赚钱,甚至亏本的状态。
# i. F( S9 k' B2 H. s' p( n8 {$ _$ H3 g! x& E3 [8 p  a
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即将无人问津-9.jpg

0 O: s  D  e, {( |
9 [/ h9 ~+ b7 K7 k“狮子从不在乎绵羊的想法”,赚不了钱就无法大规模投入研发,没有新产品就只能看着地盘被蚕食,这就是恶性循环。所以,未来两年,动力电池市场未来两年的竞争可是相当刺激,绝不亚于新能源车市。
$ w2 u/ J- s( g2 g1 I# l* J& J9 o" z
* d" @- ^$ O" a5 d- c& w  l6 }当然,消费者更关心,动力电池产能大战能否将车价砍下来,个人认为,高端车存在降价可能性,但中低端车不可能,尤其是低端车还会出现价格上涨。9 k% q5 l, D! Y' h8 C! C% [8 q9 b' h
& K6 t- a$ v  A% a
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电池产能扩张,势必带来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而电池原材料成本又占电池成本的70%-80%。电池原材料成本越高,意味着单车成本就越高。2 O) \6 k3 }) V# K0 {  C  y

/ {8 e: _* k3 u7 _8 h- X数据为证:组成动力电池所需的碳酸锂、氢氧化锂、电解液最核心的锂原材料目前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最高涨幅达到两倍。除此之外,比金属锂更稀有珍贵的金属钴,从去年不到24万元/吨的价格上涨至现在的38万元/吨,涨幅近60%,并且未来还将持续上涨。
, \( ]) j, O8 s6 z: o. E) x) W3 w/ G( w2 B% x1 v. k# @
曾经奇货可居的动力电池,即将无人问津-10.jpg

- N5 C  F2 l7 N3 m* N8 H$ h( S
7 F7 [9 L7 U8 u+ J另一项数也足以佐证:由于碳酸锂等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加速上行,也直接导致废旧动力电池价格飙升,折扣系数倒挂。动力电池回收价格考量点主要在于电池中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含量,一般而言,要按镍、钴、锰、锂等金属的市场价打折回收。但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已出现明显的折扣系数倒挂,部分电池的折扣系数(废料价与新货价的比)在去年最低是60%左右,今年普遍升到100%以上,甚至有些废料价格超过200%。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动力电池价格不断攀升。. F" W% l. Q$ M# G' m* y: j
- K5 O( ]. i8 v- F$ ]- M
其二,就现状而言,除了特斯拉、比亚迪等极少数的车企通过规模化实现了盈利,超过95%的新能源车企都在赔钱赚吆喝,季度亏损动辄十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前两天蔚来李斌在内部讲话直言“蔚来单季亏损高达41亿元”。就连最低单车价格超过30万的蔚来尚且入不敷出,何况那些靠低端车型走量的新能源车企呢?一辆十来万的电动汽车,卖一辆亏3、4万,这就是残酷的现实。当资本的耐心达到极限时,涨价自救活下去,才是终极目标。3 k/ F' y; V0 @+ L
; K( g4 P* x2 E# s' _
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但问题是,很多企业一开始进入市场,就已经在裸奔。( j% |- b( E# x7 K, H: e' C% e4 H
2 @4 o* X, |0 O: \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5 m5 i1 t6 O* |- Z) c2 h% b
7 a$ f" ]' z4 W% T/ |; k/ R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删)
獨僾研韵 | 2022-12-1 0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哄而上是中国产业的特色,现在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新能源和芯片产业落地都不好意思叫开发区!动力电池、太阳能、芯片和黄焖鸡米饭一样到处都是,燃油车的车牌在上海拍到9万多的时候,淘汰燃油车还为时过早,没有颠覆性的创新技术的电动车和动力电池遭淘汰那是必须的,动力电池产能过剩成为必然!
zj5148635 | 2022-12-1 11: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行业,只要咱们中国人搞,最多两三年就能搞到产能过剩亏本[捂脸]
我是最笨的猪岩 | 2022-12-1 22: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都被锂资源等上游赚了[捂脸]新能源汽车今年多次价涨了。对汽油车说讲是不可能涨价的,产量越高成本反而越低。但新能源汽车刚好相反,产量越高成本越高…
毕证嘴己 | 2022-12-2 01: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要看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的了,淘汰锂电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了。
小白的宝贝儿富 | 2022-12-2 13: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油车今年真便宜说实话,省下来的钱烧点油液不错
过客静然 | 2022-12-2 20: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钱放到一块,研究氢动力,能做到世界第一
克莱登大学椒 | 2022-12-3 08: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锂价持续不了了
红枣本命年抡 | 2022-12-3 20: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意思,前两年国内电车刚起步的时候,满世界都是欧美很快就要禁售油车,电车才是未来方向的文,现在眼看国内电车开始出口了,又好多说电车是垃圾没前途的文。。。真是精彩啊
123475469 | 2022-12-4 06: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今不看好现在的电动汽车!畸形、单一和无未来可期!新能源一定有未来,但不是现在的电动汽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9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