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呵呵哒 发表于 2024-5-4 08:03:06

牺牲太大!王亚平曾谈太空之旅的辛酸,落地后身体弱连路都走不了

#精品长文创作季#


在2024年4月下旬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执行神舟十八号任务的宇航员已经尘埃落定。
这一消息让人不禁想起那位曾经在苍穹之上留下过足迹的传奇女性---王亚平。


这位中国空间站的首位女宇航员,无疑是一位英勇无畏的先锋,她的英勇事迹和卓越成就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一部分。在追逐太空梦想的过程中,王亚平也历经了无数磨难与牺牲。
当她重返地球后,并不是昂首挺胸的从舱里走出来,因为她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无法行走,只能被别人抬着出来。
然而,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得王亚平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她的勇敢与执着,成为了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一、太空生活处处是困难

在2019年,王亚平荣膺神舟十三号飞行预备组的成员之一。时至2021年10月,她再度扬帆起航,搭乘神舟十三号,展开为期六个月的星际之旅。
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位两次遨游太空的女航天员,并且在太空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
太空的环境和地球上完全不同,在太空中的生活比我们想象当中要困难得多。
刚刚踏入太空舱时,王亚平和其他两位宇航员内心都非常激动,感觉一切都很新奇。但当太空生活正式开始之后,他们才发现,这里处处是困难。


太空没有地心引力,在这里生活一直处于失重的状态,不仅无法像在地球上一样正常行走、站立,就连最基本的吃喝拉撒都成问题。
宇航员们就是的餐食非常简单,可每次吃饭时都得小心翼翼,稍不留神,食物和水就会四处飘散。
上厕所更是麻烦重重,若操作不得当,污染物将弥散于密闭舱室的每个角落。
王亚平作为一名女性,她在这方面所面临的困难远远超过了两位男性。


在太空中,最麻烦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纯净水。所有的纯净水都需要从地球上运送过来,造价太过昂贵。
王亚平和其他宇航员们只能喝再生水,所谓的再生水其实就是将人体的排泄物经过加工处理之后所得到的水。
普通人听到这种水的制作过程就觉得恶心,更何况宇航员还要喝到嘴里。


虽然他们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真的喝时,心理和生理上还是很不适应。
但再不适应也得喝,因为自己还需要完成多项科研和考察工作,必须喝够水才能保持足够的体力。
除了吃喝拉撒之外,在太空中的睡眠,对宇航员们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由于身体长时间处于悬浮状态,大脑常常会产生失重感,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为了避免长时间的失眠,王亚平和队员们便钻进睡袋里,并用绑带固定。


为了帮助宇航员减轻工作上的压力,太空舱中也有一些简单的娱乐和健身设备。
他们在闲暇之余,可以借助这些设备活动身体,顺便打发一下无聊的时光。
然而相对于地球上来说,这些设备实在是太过简陋,数量也有限,航天员们只能自己发挥想象,制造乐趣。
虽然183天的太空生活十分艰苦,但王亚平凭借坚强的毅力忍耐了下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2022年4月16日,三名英雄平安回到地球。


只是因为长时间生活在失重的空间里,他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骨量大量流失,出现了骨质疏松,肌肉也有萎缩的现象,面部肿胀的厉害,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出舱的那一刻,他们并不能自行行走,只能由工作人员抬下来。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忍不住落泪,同时也感慨航天员的不易。好在经过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和康复训练,他们的身体并没有大碍,现在已经恢复正常。


二、成为宇航员的艰辛历程

王亚平回到地面之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也在采访中首次披露了成为一名宇航员的艰辛历程。
小的时候,老师问到有什么梦想,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当宇航员,在太空中遨游。
殊不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对于女性来说更是如此。


王亚平也是一个拥有航天梦的女孩,一直渴望能够登上太空。17岁时,她进入飞行学院学习,并在这里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训练。
天资聪颖加上刻苦努力,18岁王亚平便能独立驾驶飞机翱翔蓝天。
当同龄人还在肆意享受青春时,王亚平正在不断提升自己,累积了大量的飞行经历,这为她成为一名合格宇航员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宇航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拔制度极其严格,只有最为优秀的人才能顺利入选。


尽管如此,但王亚平还是通过了。从这个时候开始,她正式成为一名宇航员,这也是她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虽然选拔通过,但王亚平不敢高枕无忧。因为要想登上太空,接下来还要进行无数残酷的训练,如果自己无法坚持,最终还是会被淘汰。
在外太空的环境中,对于体能来说是巨大的考验,王亚平身为女性,与男性相比体能偏弱。
为了弥补先天不足,王亚平不得不加强日常的训练。不管是俯卧撑、举杠铃还是抓掷铅球,她都做的极其认真。


同时她还严格要求自己,同样的训练项目,男同事做10个,她就要做20个,男同事做30分钟,她要做60分钟。
除了日常的训练之外,还要进行离心机训练。训练者首先要进入狭窄的舱体,在这里承受高达8倍地球重力的巨大压力进行旋转。
由于旋转速度过快,会引起多种不适,如头晕、呼吸困难等,时时刻刻都在挑战人体极限,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坚持下来。


不仅如此,航天员们每天都要进行4个小时的水下训练,训练期间需要背负120公斤的太空装备。
4个小时的时间一直待在水里,一般人早就耗尽了体力。但对于王亚平和其他队员们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全神贯注,否则不仅无法通过考验,还会发生危险,甚至是丢失性命。
野外生存极端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通常会选择沙漠、高原等极端恶劣的环境,宇航员们需要在这里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
因为环境太差,救援队不一定能够及时赶到,他们只有掌握生存能力,才有可能活下去。


这样的训练不是无用功,因为在太空中的生存需要这些技能,太空环境变幻莫测,困难甚至更多。如果不进行足够的训练,最后恐怕只能留下遗憾。
王亚平知道,想要成功登上太空,必须要通过这层层的考验。因此,她格外努力,也格外小心,每一步走的都很艰难,但是也让自己距离太空更近了一步。


三、太空探索的意义

如今,神舟18号飞船再次成功发射,人们不禁感叹国家强大,但同时也产生了疑问。
从王亚平的经历来看,太空并不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宇航员们在太空当中的生活十分艰难,且处处充满危险,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丧失生命。
这绝非骇人听闻,早些年科技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人类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已经有不少人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不仅如此,航空航天领域有太多未知的挑战,虽然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最终的回报却少得可怜,甚至不一定会有回报。
既然要面对这么多的艰难困苦,国家为什么还执意要进行太空探索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太空的奥秘太多,也许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不会有任何发现,但人们始终坚信,只要继续探索下去,一定能够发现有用的东西,甚至是能够改变世界的东西。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上来看,航空航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赛道,也是各个国家的必争之地。登上太空之后,我们就能对地球的结构以及世界的真理有更多的了解。
直到现在,全球还是以航空航天的发展来衡量国家的实力。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成就,都能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早些年,能够登上太空并取得成就的基本都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比如当时还未解体的苏联。


中国虽然还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然而却凭借自身的力量,成功在航空航天领域闯出了一番天地。不仅追平了与世界的差距,而且还打造出了独属于我们的空间站天宫。这才是太空探索的真正意义。
总结

为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像王亚平一样的航天员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平凡又伟大。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航天事业才能够筑起万丈高楼。


王亚平和所有航天英雄们的传奇事迹,将会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在漫漫追梦之旅中勇往直前,以创造足以骄傲时代、书写辉煌历史的卓越业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牺牲太大!王亚平曾谈太空之旅的辛酸,落地后身体弱连路都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