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有底线123 发表于 2024-4-6 02:41:01

教育的温度

于永正老师的《我的为师之道》是他历时四年之久,用心写成的一本著作,可以说是他的“压卷”之作。本书是于老师对自己五十多年教育生涯较为全面的一次总结,从中我们看出他的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乃至性格、为人等其他方方面面的事情。


于老师的人生定位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他用自己一辈子的教育来实践,最终为自己的教育人生画上一个较圆满的句号。那他又是如何做到让学生喜欢的?我认为他拥有以下五大法宝:微笑、童心、激励、真情、创造。
微笑。微笑的背后是尊重、理解和宽容,在书中于老师反复提到的儿时张敬斋老师、李晓旭老师和郭宁兆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微笑是他们的共同名片,宽厚是他们的共同品格。我第一眼看到他们,便没有距离感,没有恐惧感。他们的高尚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当于老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努力践行三位老师的为师之道,于是课堂上于老师的微笑成了学生日后作文的题材,做人的标杆,行动的指南。


童心。于老师感慨,“我教了50多年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于老师是这么说得也是这么做到,他经常像一个“孩子王”带学生郊游,去爬山、垂钓、划船、捉蚂蚱、采蘑菇,尽最大可能把“玩”的功效发挥到最大。他反复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小时候的你。”要理解和体谅学生。就这样,五十多年过去了,学生一年年地长大,而于老师却还是个孩子。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
激励。于老师说:“如果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那么,它的第二个名字便叫‘激励’。”于老师是深感激励的巨大作用,因为他从小就是在老师的激励下逐步成长的。小学三年级时,写的作文受到张老师的鼓励,就这样对作文产生兴趣。小学四年级时,写的的一篇大字受到老师圈点,从此更喜欢上书法。初中一年级时,作文得到了李晓旭老师的青睐,由此梦想当一个作家。于老师在教学中运用最多的激励就是“语言激励”,此外,还有给家长打电话、写纸条,为学生颁发奖状和奖品等。他认为教师只要蹲下来看学生,只要牢记“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句话,就很容易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


真情。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的东西。方法、技巧的背后有一个“情”字在做支撑。于老师会经常到后进生家中坐坐,唠唠家常,但从不当家长的面谈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中他会用手摸摸学生的小脑袋,拍拍学生的小肩膀,为学生竖起大拇指等动作来表示对学生的喜爱,同时他还会不吝表扬,授予学生各种“大王”的称号,如“故事大王”、“作文大王”、“读书大王”等,让学生从心底间感受到老师的真情。
创造。教育即创造。在可预见的将来,课堂仍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把课上好,是老师的最重要的“看家本领”。有了这个“看家本领”,让学生不喜欢老师—难。于老师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书声琅琅,还会经常发出阵阵笑声,问之何也?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于老师的课有意思。”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用于老师的话说,“我的课堂‘是师非师,是课非课’。”于老师的课堂,最让人叫绝的是于老师会“演”,比如他执教《翠鸟》就化身为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执教《狐狸与乌鸦》就扮演狐狸。还有,于老师的作文课更具创意性,把说写寓于游戏中,比如举办“认识苹果”活动,会让学生为展品写说明,充当讲解员,活动结束,会让学生写通讯报道,他还经常写“下水作文”,倡导师生共写。


于老师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展示了一个教育者应有的追求,一个有着教育温度的教育者的光辉形象。让我们以著名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金的一首小诗共勉吧。
假如你命该扫街;
就扫得有模有样;
一如米开朗基罗在画画;
一如莎士比亚在写诗;
一如贝多芬在作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育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