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宅男卫 发表于 2023-3-15 11:13:34

儿子沉迷手机爸爸逼其连玩 17 小时,如何评价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

“他想玩就让他玩个够!”爸爸黄先生介绍,凌晨1点钟左右,他发现儿子还在玩手机,被气的不行,于是特意给儿子请了一天假,让其自由玩手机。
3月8日,广东深圳一男孩沉迷玩手机,爸爸反向教育。
男孩不时变换姿势,十分痛苦的玩着手机。后来,男孩已经躺在椅子睡着了,但又被爸爸叫醒,让他继续玩手机。
黄先生表示,儿子玩累了,睡着后,自己会把他叫起来继续玩,最后连续玩了17个小时。“从凌晨1点半开始算,玩到晚上6点半,没有休息。”
“儿子平时成绩不错,挺听话的,经常跟我去户外,体能也不错。”黄先生称,自己这样做是有前提条件的,不建议其他家长轻易尝试这种方法。
黄先生还说,自己认为这个方法效果不错,儿子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用英文写了保证书。“他被我发现时就认识到了错误,我认为还是有作用的,因为他会对这件事情印象深刻。”

小颗米站 发表于 2023-3-15 22:41:3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还是比较推荐陪孩子一起玩,你陪孩子一起连续玩17小时手机试试。
曾经我以为我家孩子能在练习册上规定的时间完成,后来我也试试了,真的有点难度,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
如果你都不行,就别要求孩子了。

情迷申里德 发表于 2023-3-16 10:14:58

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没用。
我们仔细想想这种做法,让孩子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拿我个人为例,我玩游戏也很上瘾。
之前上学的时候,白天晚上连轴转玩游戏的次数很多,但是结果是:我只会意识到这种不节制的玩游戏会导致精神特别差,游戏体验也很差,玩游戏也要劳逸结合。
根本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或者说持续性的结果。


我建议:这位爸爸可以学习之前一位爸爸的方法:同样逼着孩子一天玩10几个小时的同时,给孩子制定KPI。
父母让八岁孩子休学一周专打游戏,每天玩够 16 小时还要复盘总结让孩子有些崩溃,如何看待这种教育方式?这是之前相关问题我的回答,我非常赞同这个方法,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这位爸爸的方式,是把学习和游戏放在了同一个天平上,给孩子两个选择。
学习,有目标,有规划,有方法。
那就把游戏,也制定目标,也制定详细的规划细则,然后按照方法强加练习。
无论学习还是游戏,只要能达到一定水平都是可以的,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
经过对比,孩子能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和职业选手的差距,那个目标就算自己非常努力也达不到,而学习自己努力是可以达到想要的结果的。
孩子意识到了,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知乎亲子
我是@奶爸视界,知势榜上榜答主,官方圆桌收录回答3篇。
养娃重度爱好者,男人认真起来,丝毫不让巾帼。关注我,换个角度看娃。
资深电商从业者,跟我买不踩坑。

无奈的心声赌 发表于 2023-3-16 17:38:40

好像马老板有过先例,让孩子一直玩,玩出10条心得才行。其实,这种教育方式还是蛮好的,能够加深印象。让孩子感觉到游戏只是一种娱乐和调解自己的方式。
偶尔玩一玩放松一下就好了,经常玩会影响学习和健康的!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这个道理就好了。教育方法因人而异,要么积极引导,要么这样反向!

在水一方42 发表于 2023-3-17 01:48:49

想起以前上学的时候,有人在厕所抽烟被老师抓住了,然后就罚他们一人抽100根,连着抽不许停。结果是谁都抽不了100根,好像连50根都抽不了就不行了,有晕的有吐的。。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还真没抽,但是过了两年又都开始抽了。
这招其实是有效的,但是非常损,抽烟本身就损害身体健康,连着抽应该更损。

LANDY_ICY 发表于 2023-3-17 12:21:32

换到更喜欢玩手机的孩子身上可能没用;但原理确实有点道理;不过还不建议轻易尝试。
为什么更换个更喜欢玩手机的孩子可能就没用了呢?

因为有孩子自己玩也能玩17小时以上。
正好这两周在上手机主题的课,有个真心话环节问大家“玩手机最久的一次是多久”,我问到最长的是26个小时,同事班里甚至有48小时的。
吃饭的时候也在玩,睡觉嘛几乎不怎么睡。
对这样的孩子来说,玩17个小时并不会像新闻中这个孩子这样痛苦。
为什么说这样做的原理有道理?

那我们得知道孩子为什么“沉迷”手机。
喜欢玩手机只是一种行为表现,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
没掌握学习方法觉得学习太难,手机游戏努把力还能通关,所以选“容易”的手机;
爸妈逼我太紧,我不想被他们掌控,所以选“我自己”的玩手机;
我在同学中交不到朋友,我觉得孤单,所以选有人回应的手机聊天、有队友的手机游戏……
不过这些原因的本质,很大一部分是,在网络上能找到自主掌控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是在其它方面,比如学习中、现实社交中体会不到的,或体会不到这么强的。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自主感是内部动机的重要部分,如果人们觉得自己能控制自己的选择,并能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环境时,就能产生胜任感,从而保持兴趣。
反之,被逼着参与的活动,就会有相反的效果了。
想起之前一个新闻,成都一电竞机构可提供电竞劝退业务,集中短训两三个月,就可以劝退九成想成为职业电竞人的青少年。
他们以为电竞就是快乐地玩玩游戏——但事实显然残酷得多。
电竞劝退业务到底怎么开展的呢?
机构会安排一整天超强度的训练和模拟比赛,时间塞得满满当当。
这样长时间的培训如果没有获得想要的成绩,大部分人都会清醒过来。
一旦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自主的兴趣变成了被要求的强制,网络游戏就没法给那么多人自主感了。
毕竟电竞也不是件容易事,如果在电竞“考试”中得不到好成绩,这件事的“不可掌控感”就更强了。
所以无论是新闻中这位父亲,还是电竞劝退业务的本质,都是让玩手机/游戏这件事的自主感降低,就不再那么感兴趣、想沉迷了。
为什么不建议轻易尝试这样做?

因为这样做容易破坏亲子关系。
在很多孩子令人头疼的问题情境下,如果亲子关系是功能良好的,那很多问题就没那么难搞甚至干脆就不复存在了。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剑拔弩张,甚至搞到想要绝交的境地,那一件小事也会闹得不可开交。
知乎上就有很多亲子话题答主,在孩子小时候就陪孩子玩,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有丰富充实的生活,有什么问题也能信任家长,就不至于只执着于在手机上找补这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子沉迷手机爸爸逼其连玩 17 小时,如何评价这位父亲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