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灵零午罩 发表于 2023-2-24 07:31:21

为什么我感觉到学区房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三线城市有学区房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全市重点,高中全省重点top20,最后只上了个双非一本,感觉有没有学区房问题不大[喜极而泣][喜极而泣][喜极而泣][喜极而泣][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PS:我们高中生源地从村小学,乡镇初中过来的最后考到92的比比皆是

红尘有你983 发表于 2023-2-24 11:00:01

你的感觉是对的。中式学区房本来就是所有房产概念中泡沫最大的。
究其根源,中国体制下,不存在可以内化为资产价值并稳定传承的“学区”。中式学区房的逻辑,本质上就是“刻舟求剑”、“邯郸学步”。
本身中式学区房和美式学区房在底层逻辑上有重大区别。而90年代末房改取消分房,特别是从2005-2017这十余年火箭般蹿升的房价,又彻底改变了传统中式“学区”的底层逻辑——实际上,传统中式“学区”的核心价值生成,在于相关学校和特定well educated群体的硬绑定,包括实物分房(同单位往往扎堆),以及和相关“好单位”的“共建”。
而美式学区房,则是建立在房产税的基础上。各公立学校的经费,大体上和所在学区的房产税收入挂钩。显然不是掏空“六个钱包”梭哈一把,就能一劳永逸地享受“优质学区”的高溢价的。
如此循环,富人区、中产社区、贫民窟,各种档次的社区之间,与社区/地方税挂钩的各类公共服务(公立学校只是其中之一)的差距越来越大,区别越来越鲜明,各种“固化”就是这么来的。
但显然,上述逻辑,在中国,并不存在。
中国的公立初中和小学,都是教育局所属的全额事业单位,单位规格、同等资历人员的待遇,同一个区内几乎是一模一样(本轮体制内降薪之后,甚至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市区之间,又几乎一模一样了)。美式学区房那种不同社区之间天差地别的经费、人员保障,并不存在。
——当然,历史上“集中优势资源”的年代,重点小学和普通小学之间各方面资源的差距确实很大,就像那个年代的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巨大区别,问题是今天有谁care城镇户口?
以杭州为例。各个区的小学,大家都是区教育局所属的“相当正科级”事业单位,老师的待遇,同一个区内基本统一(职称、考核什么的会有具体影响)。这两年城市扩张极快,新增学校很多,每年大量招人,大体上以杭师大、浙师大、浙外(浙江教育学院)、省内其他普通本科院校、省外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为主,各区之间、各校之间基本也没啥区别。
这是杭州西湖区(所谓“好学区”的集中地)和余杭区(所谓"差学区”的集中地)新录用教师的毕业学校信息,完全就是均质化,根本没有学区房溢价所体现出的那种差距。——对了,在本轮体制内降薪前,余杭这个“差学区”的教师待遇反而是比西湖这个“好学区”的教师待遇要高一大截的。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所属学校招聘教师拟聘用人员公示杭州市余杭区教育系统2020年第一批公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拟聘用人员公示几个待遇一样、“师源”一样、甚至本质上是同一个单位的不同部门(区教育局的事业编)的学校,教学水平能差出学区房和普通房(动辄三五成差价,夸张的一倍也有)的区别?
当然,很多人更care的不是“师源”,而是“生源”。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家长的素质能力和孩子的素质能力,确实是有很强的相关性的,不管这种相关性是来源于遗传,还是环境影响,还是资源的投入。
杭州的“学区”演变史,很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点,尤其是文教区(80年代以前还是农村)几个学校的崛起,安吉路等校的没落,以及朝晖部分学校的大起大落。
文X路上那几个后来炙手可热的小学,本质上就是依托“生源”崛起的。
80年代起,那一片陆续建立了一大批高校、院所(52所,海洋二所,715所),一大批高知家庭的子弟,构成了前述小学的生源主体。90年代,这一片又成为杭州的高新区(滨江实际上是西湖区的溢出);在后续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中,城西又是杭州中产和新贵的最早聚集地。尽管高校陆续被搬迁,但整体的生源、口碑优势,确实固化了下来。——北京海淀区学校的崛起,大致是类似的路径。
相较之下,靠近省府的安吉路,早年有大量省直机关子弟就读,但因属于下城,以及后续申花那几“X苑”小区的建设,逐渐泯然众“校”。
更有意思的是朝晖的学校,八九十年代,浙工大、华东院、省人医、中试所等几个知识分子扎堆的单位聚集,生源非常不错。后来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年轻职工很多都远离那一片居住,学校水平与生源同降。
目前的“学区房”格局也大致在前述的历史背景中奠定,但很多背景也在发生变化。
高校、院所、高科技企业不断向郊区搬迁,一些传统优质“学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而“野蛮生长”时代急剧拉大的财富差距,也让同质人群的居住范围产生了很大的异质化。
换句话说,90年代末房改取消分房,特别是从2005-2017这十余年火箭般蹿升的房价,彻底改变了传统学区房的底层逻辑。
很多时候,不同经济条件家长的所谓“素质、能力”区别,实际上是参加工作早晚、买房早晚等时间序列的区别,以及专业、行业选择的运气区别。
比如同一个单位,上下年龄、同档次学校毕业的人,如果分别在某个房价暴涨节点之前和之后参加工作,(比如09~10,16~17),购买力就会有很大区别,买房早的可能有余力换高价“学区房”,买房晚的可能就是城里的“菜小”,或郊区的“村小”;再比如,家庭情况、高考分数一样的两个人,一个读了计算机,一个读了天坑,毕业后的收入可能就天差地别,购买力也完全不一样。但这两类家长的“素质、能力”,真的有多少区别?他们的子弟,从遗传禀赋、家庭环境影响上,又能差距多少?
再比如,同样两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一个生在偏远落后地区,一个生在大城市郊区。前者来大城市打工,子女读农民工子弟学校;后者拆迁暴富,子女进了最好的“学区”。但两类人,在和知识、教育相关的一些特质上,本质上又有多少区别?
其实,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别说“学区”这种涉及最基本民生和社会公平的公共服务,哪怕那些垄断企业的“股东权益”,在更高优先级的价值面前,都是要靠边站的,电价说降就降,过路费说免就免。同样的,多片划校、轮岗交流之类的措施,也是说来就来的。
美式学区房的前置社会背景,是各种“富人区”、“中产社区”、“贫民窟”的森严壁垒。但我国实际上是不允许“富人区”存在的。
严格来说,中国只有“富人小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连片富人区。老城区的豪宅和“老破小”,新城区的豪宅和“回迁房”,总是比邻。甚至很多地方还掺沙子式的在豪宅小区中配建公租房。有一段时间拍地,到达封顶价后就竞拍保障房的配建比例。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政府天然有极其强烈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动机。有的已经到来,而有的还在路上。

点相见无言 发表于 2023-2-24 17:58:36

听过某些中产家长私下的谈话,他们买学区房选好学校不是真的相信学校能把孩子教好,而是想把自己的孩子跟底层的孩子隔开,用他们的话来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跟卖菜的卖鱼的清洁工等劳动者的小孩一起玩,担心孩子在菜校的环境中素质变低了。另外,好学校出现校园霸凌、不良少年等现象确实要少得多。反之,原生家庭差劲的孩子变成问题少年的概率相对更高一些。
作为曾经的教师,我非常反感这种观点;但如果我是家长,我自己也不愿我的孩子在我曾经教过的那所高中就读,因为校风学风真的很差。当年学校举行元旦晚会,后半场比较混乱,我无意中窥见一间教室里一男生旁若无人地搂着一女生,其他同学对其熟视无睹,连我来了都不回避。还听一班主任说,一女生拒绝上学,跑到同校男友家居住并要求家长成全,男方家长非常高兴认为白得一个媳妇,最后好像在女生的坚持下,未到登记年龄的两人被双方家长默许。当时班主任聊天时把这个当成笑谈,也不清楚两人最后是否还上学,是否会提前办婚礼,但感觉家长相当不负责任。盲猜女生在原生家庭非常不幸福,否则也不会那么小的年纪就想结婚。我们学校就已经很拉胯了,我们旁边的职高更垃圾,如果我是家长,我宁可不让孩子上学都不会让他上职高和技校。
现在有点能够理解了,为啥小时候父母不准跟穿得肮脏破烂家里穷的孩子玩了,因为人都是有偏见的,即使知道这样不对。
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选择政治不正确的偏见,人就是这么双标的生物。
我没有删过评论,好奇你们说啥了。

讲洗承 发表于 2023-2-25 02:41:02

其实所谓的学区房,很大程度上而言就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概念,充分利用了很多人无法分清相关性和因果性从而进行收割。
以北京为例,众所周知教育最强的是西城和海淀,是否意味着随机将一个普通学生托关系塞进西城四大金刚或者海淀六小,就能一定考上985/211高校了?当然不是。
西城区的学生成绩好,源于当年西城的共建学校,各大部委工作的公务员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本身就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孩子基因自然就不错,家庭环境也重视教育,身边的同事朋友基本都是一个类型,除非孩子天性顽劣,不然孩子成绩垫底才是怪事。
海淀区更是高校林立,各大985/211重点高校的专家教授学者,哪怕是个行政老师,至少都是硕士学历。而且很重要的一点,他们都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受益者,自然就更加重视教育,这属于典型的路径依赖。至关重要的一点,高校老师们空余时间多,所以有更多的时间辅导孩子功课,全北京培训班最汇聚的地方就在海淀黄庄。
海淀区还有一批人就是典型的学二代,各大名校毕业生云集,双985高校毕业生组成的家庭比比皆是,同样是出于路径依赖等原因,鸡娃也是丝毫不手软。
这个因果关系,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如此。比如南京的仙林大学城,高校教职工子女们学习的氛围就浓厚一些。成都的天府新区,由于都是外来的高学历人才,信奉“知识改变命运”,鸡娃程度不亚于江浙。重庆的数据谷片区,程序员、工程师家庭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
因此,并不是一群随机选出来的孩子读了好学校变优秀了,而是一群本身教育理念、家庭氛围、学习氛围乃至先天基因就优秀的孩子将学校变成了“学区”,学区房唯一的可能就是,所在的学区离精神小伙、精神小妹远一些。
曾经在杭州、深圳都出现过类似案例,即某楼盘的业主们通过鸡娃,让孩子的成绩上升,硬生生将孩子就读的学校从普通小学变成知名小学,连带着自己的楼盘也变成了学区房,让楼盘均价比同地段的其他楼盘高出50%。当然,这些楼盘业主们主要是程序员、工程师等学历较高的群体。

许多96 发表于 2023-2-25 05:43:21

之前有人对近年来985高校录取学生的家庭成分做过统计,发现能考入985院校的学生里,出生于体制内和泛体制内(公务员、医生、教师、大型国企、其他事业单位)家庭的人数达到了一半左右,而这些人在全部人口中的总比例加起来还不到10%。
公务员、教师、事业单位职工都能买得起好的学区房么?其实未必。但是,这些人的孩子为什么考上好院校的比例反而更高?
简答总结一下,一是体制内对于学历的要求本身就高于体制外,能进入体制内和泛体制内的本身就是当年比较善于考试的一批人,他们可以很好的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孩子;二是体制内的工作相对稳定,作息相对比较规律,可以给予孩子的成长较好的陪伴;三是因为有单位托底,可以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第四,体制内的离婚率相对较低,出现较严重的感情、家庭矛盾的概率也相对小。也就是说,体制内家庭无论是在教育、应试、家庭陪伴等方面,能给予孩子的资源都更多。
当然,这也不是说学区房没有价值,一个好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也还是有影响的。但我们不妨想一下,假如某个人,他的工作极不固定,大部分时间或者在出差或者在加班,回家头基本就是倒头就睡,这样的人与一个能正常上下班、周末也能陪孩子出去玩的家庭比,即便前者买了比较好的学区房,就一定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上来么?
其实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知道,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成长环境的价值丝毫不比好的学校环境要低。
不过,有一点倒也得承认,那就是很多时候,好学校对孩子最重要的影响,可能不在于学校里有多好的老师,而是好的学校一般会有好的学习环境,大多数学生都会比较认真的学习,而不是如某些较差的学校一样,频繁出现打架斗殴、校园霸凌等等问题。从过去这十几年来的统计来看,农村、乡镇、城市郊区的中小学出现这些问题的概率要高出城区不少。换句话说,好学校就算不能提升孩子的成绩,但大概率可以保证孩子不学坏。
如果非要掰扯学区房,其实与其说学区房成就了学生,不如说在我们这个社会中,高收入群体与高学历大概率是正相关的。之前杭州、深圳都出现过类似的案例,即小区内父母通过鸡娃,让孩子的成绩上升,把孩子就读的学校生生从一个普通小学搞成了知名小学,连带着自己的小区也成了学区房,让自己房子的估值比同地段的其他房子高出了一半以上。当然,这些小区父母能鸡娃的前提,是这些小区主要是程序员、工程师等学历较高但在体制外就业的群体。这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所谓的“学区房”与其说决定于老师,倒不如说更决定于生源。

唯一836 发表于 2023-2-25 11:19:55

最近广州金道中学霸凌的视频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几个小男生围住一个女生肢体骚扰+语言霸凌
这个中学就是个村小,当年的安置房配套学校
老师也不咋管,一部分学生完全没有素质这个概念

我小学的时候,普通小学,同学鱼龙混杂,霸凌天天都有
小流氓欺负漂亮小姑娘、课后打人要钱、传谣言侮辱,啥都有

上了初中以后,普通初中的实验班
首先班级内立刻就不存在任何霸凌了,最多就是急了打架
我小学同班的混混一半都辍学了
普通班还是存在霸凌现象,但是一般也不会蔓延的实验班
初中就天天看其他班的大哥大姐打架

上了高中,重点高中的实验班
打架几乎都没有了,全班都理性了很多

能上高中你就已经干掉50%同龄人了
能上一本就干掉90%的同龄人了

牛逼的学校,能让你的娃稳稳当当的在上学阶段干掉90%的同龄人
对比一下,你真的上个村小,就能感受到学区房的重要性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我感觉到学区房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